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手机 - 第24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他们在巴拉德维尔这个只有两个红绿灯的小镇上找到了一张公路地图,是在一家卖书和卡片的小商店里。接着他们重新朝正北方前进。他们早就决定在这个93号和95号州际公路交会处的田园风光如画的小镇停留一下,现在看来是个明智的决定。他们在路上碰到的行人——大多数都往西走,远离95号公路——告诉他们前面发生了恐怖的交通事故,全部堵死了。还有几个向东去的人说93号公路靠近威克菲尔德出口处有辆坦克撞毁了,大火引发了一连串的爆炸,把向北行驶的将近一英里的车流都烧焦了。那气味,那人说,简直就像“地狱里的炸鱼排”。
  他们在安多弗近郊一路跋涉,碰到了越来越多的手电筒部落,也听到了太多人都在重复那一条流言,几乎已然成为现实:新罕布什尔州的边界被关闭了。新罕布什尔州的警方和特种部队采取先开枪再问话原则。他们才不管你是疯子还是正常人呢。
  “警察牌照上一直刻着的他妈的警训现在换了新版本了,”一位跟他们一起走了一段路的哭丧着脸的老头生气地说。这人穿着一件价格不菲的大衣,背着一个小小的背包,手里还拿着一支长杆手电筒,大衣口袋里露出了手枪的柄。“如果你在新罕布什尔,你就自由了。如果你想到新罕布什尔去,那就是找死。”
  “这简直……令人难以相信,”爱丽丝说。
  “相信你想相信的吧,小姐,”他们那位临时旅伴回答。“我也遇到过像你们这样想到北方去的人,当他们目睹了那些在邓斯特博尔想穿越州界到达新罕布什尔的人被立即一枪毙命的时候,他们连忙掉头往南方跑。”
  “什么时候的事?”克雷问。
  “昨天晚上。”
  克雷还有几个问题要问,但最终还是憋在了肚子里。到了安多弗市,这个哭丧着脸的老头以及大部分刚才和他们一起穿梭于机动车之间的同伴们都拐上了133号高速公路,向正西面的洛威尔走去,只剩下克雷、汤姆和爱丽丝站在安多弗市的大街上。这里除了几个挥舞着手电筒的路人,空空如也。他们正在想办法尽早做出决定。

  “你相信吗?”克雷问爱丽丝。
  “不相信,”她看着汤姆说。
  汤姆摇了摇头。“我也不相信。我觉得刚才那个人说的故事就和‘下水道里有鳄鱼’一样可疑。”
  1即新罕布什尔州,在英文中该州名与“仓鼠”一词的发音相似。
  爱丽丝点了点头。“而且消息也不会传得这么快,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
  “对啊,”汤姆说。“这绝对是新一代的‘都市讹传’。那么我们还是来讨论一下‘新仓鼠州’1吧,我的一个朋友喜欢这么叫。我想我们应该尽可能找到一个不为人知的地点穿越州界。”
  “听上去这计划不错,”爱丽丝说,然后他们马上就开路了,在城镇里有人行道的地方就沿着人行道一直走。
  在安多弗郊外,一个男人头上戴了自制的绳套,然后紧贴两边太阳穴各固定了一支手电筒,正从IGA1那砸破了的展示橱窗里走出来。他十分友善地向他们挥手,然后从两排购物车中间选了一条道直奔他们而来,一边把手里拿着的罐头食品塞进身上背着的报童口袋里。他跑到一辆侧翻的货运卡车旁就停了下来,自我介绍说他叫罗斯科·汉特,来自美图恩市,然后问他们要往哪里去。听到克雷回答说去缅因州时,他摇摇头。
  1中小零售企业自愿连锁店。
  “新罕布什尔州界关闭了,半小时不到以前我碰到两个掉头走的人。其中一个说他们尽力区分手机疯子和我们这样的正常人,但他们似乎不是太努力。”
  “那两个人他们真的亲眼看见州界关闭了吗?”汤姆问。
  罗斯科·汉特看了看汤姆,仿佛他有可能是疯子一样。“伙计,相信别人的话好不好,”他说。“我的意思是你又不能打电话给谁确认一下,对吧?”他停了一小会儿,继续说:“在塞勒姆市和纳舒厄市都有人烧尸体,这也是那两个人告诉我的。他们还说,那气味简直就像烤全猪。我准备朝西走,前面有五个同伴,我们在天亮前想多赶赶路,朝西的路是开放的。”
  “这都是你听说的,是吗?”克雷问。

  汉特有点轻蔑地看了他一眼。“对,是听说的。我妈妈曾经说过,聪明人听一句话就够了。如果你们真的想往北走,一定要在午夜时分穿越州界。那些疯子们晚上不出来。”
  “这个我们知道,”汤姆说。
  这个头上两边各插了一支手电筒的男人没有理睬汤姆,而是继续跟克雷说话,明显是把克雷当成他们三人的领袖了。“疯子们都没有手电筒。把手电筒来回挥动,说话,大叫。这些事情疯子也都不会做。我怀疑守州界的人会不会让你们过去,但是如果你们走运的话,他们也不会朝你们开枪。”
  “他们越来越聪明了,”爱丽丝说。“你知道吧,是不是,汉特先生?”
  汉特“哼”了一声。“他们开始拉帮结伙,停止自相残杀了。我不知道这个算是说明他们更聪明了还是别的什么。可是他们还在残杀我们,我知道这一点。”
  汉特一定是看到了克雷脸上的怀疑表情,因为他笑了起来,但是笑容在手电筒灯光的照耀下让人害怕。
  “今天早上我看到他们抓住了一个女人,”他说。“亲眼所见,行了吧?”
  克雷点点头。“行了。”
  “我知道她当时为什么在街上。那是在陶普斯菲尔德,这儿以东十英里吧?
  我和我的同伴当时躲在6号汽车旅馆。那个女人就朝我们的方向走过来了。
  其实并不是走,而是急迫地向前冲,差不多跑起来了,一边还回头看。我因为睡不着觉所以就看见她了。“他摇摇头。”要习惯于白天睡大觉真是令人难受的一件事。“克雷本来想告诉汉特,他们三个已经习惯了黑白颠倒的生活,但还是忍住没说。他看见爱丽丝又在握住她的护身符——那只小鞋子了。他一点都不想让爱丽丝听到接下去发生的事,可是又没有办法把她隔离开来。也许是因为这就是有关求生的重要信息吧(和有关新罕布什尔州州界的信息不一样,克雷几乎能肯定这信息完全真实);还有就是因为再过一会儿,整个世界都将会被这样的故事所塞满。如果他们听得足够多,或许最终就能从这些故事中找出规律。

  “可能她就是想找个更好的地方休息吧,也没什么别的目的。可能她看见了6号汽车旅馆,然后想:‘嘿,这儿的房间里有床,旁边就是埃克森加油站,就在下一个路口。’可是还没等她走到一半,有几个疯子就从街角转了过来。他们走……你们知道他们怎么走路的吗?”
  罗斯科·汉特僵直地朝他们走了过来,像锡制的玩偶士兵,身上背的袋子晃来晃去。其实手机疯子们并不是这么走路的,但是他们三个都明白他想要传达的意思,点了点头。
  “接着,她……”他斜靠在身后那翻倒的卡车上,用双手擦了下脸。“我希望你们能理解,好吗?这就是为什么你们不被他们抓住的原因,绝不能被他们的假象迷惑,认为他们在恢复正常,因为偶尔会有一两个疯子很幸运地碰响了音响的开关或者按下了CD播放键——”
  “你还看到过这个?”汤姆问。“听到过这个?”
  “是啊,有两次。我看见的第二个人怀里抱着音响在走路,两只胳膊左右使劲地来回甩动,音响就在他怀里拼命跳着。但是,音响仍然放着音乐。所以我想他们喜欢音乐,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中有些人似乎正在恢复理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得更加小心了,对吧?”
  “那女人到底怎么样了?”爱丽丝问。“那个被他们抓住的?”
  “她一开始想装成他们那样,”汉特说。“我站在房间的窗前,想着:‘对,坚持住,这位女士,再坚持一小会儿就有可能找到机会冲进某个房子里’。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疯子们不喜欢到室内去?”
  克雷、汤姆和爱丽丝都摇了摇头。
  汉特点了点头。“他们会进入室内,我也亲眼看到过,但是他们不喜欢。”
  “他们是怎么袭击她的呢?”爱丽丝又发问了。
  “到底怎么样我也不清楚。他们嗅到了她的气味,或者是通过别的什么方式。”
  “或者是感知到了她的想法,”汤姆插嘴了。
  “或者说根本不可能感觉到她的想法,”爱丽丝针锋相对。
或许您还会喜欢:
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这些地方的变化日新月异,它们已有了戴王冠的仙女。——莱昂德罗·迪亚斯这是确定无疑的:苦扁桃的气息总勾起他对情场失意的结局的回忆。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刚走进那个半明半暗的房间就悟到了这一点。他匆匆忙忙地赶到那里本是为了进行急救,但那件多年以来使他是心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 [点击阅读]
青春咖啡馆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那家咖啡馆有两道门,她总是从最窄的那扇门进出,那扇门人称黑暗之门。咖啡厅很小,她总是在小厅最里端的同一张桌子旁落座。初来乍到的那段时光,她从不跟任何人搭讪,日子一长,她认识了孔岱咖啡馆里的那些常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跟我们年纪相仿,我的意思是说,我们都在十九到二十五岁之间。有时候,她会坐到他们中间去,但大部分时间里,她还是喜欢坐她自己的那个专座,也就是说坐最里端的那个位子。她来咖啡馆的时间也不固定。 [点击阅读]
马克吐温作品集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本文是作者根据自己1868年在纽约采访州长竞选的素材写成的一篇政治讽刺小说。作者以夸张的漫画式的笔触,艺术地再现了美国社会中竞选的种种秽事丑闻,揭露了竞选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这篇小说以独立党候选人“我”的自白与大量的新闻、匿名信等引文的对照构成完整的故事,用犀利、夸张、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腐败政治的愤怒谴责。 [点击阅读]
ABC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在我的这本记叙性的书中,我摒弃了常规,仅仅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亲自处理过的一些案件和勘查过的现场,而其它章节是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写的。我希冀读者相信书中的情节是真实的。虽然在描述各种不同人物的思想及感情上过于细腻,可是我保证,这都是我当时精细的笔录。此外,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还亲自对它们进行过校对。 [点击阅读]
九三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笑面人》(一八六九)的序中说过,他还要写两部续集:《君主政治》和《九三年久前者始终没有写成,后者写于一八七二年十二月至一八七三年六月,一八七四年出版。这时,雨果已经流亡归来;他在芒什海峡的泽西岛和盖尔内西岛度过了漫长的十九年,始终采取与倒行逆施的拿破仑第三誓不两立的态度,直到第二帝国崩溃,他才凯旋般返回巴黎。 [点击阅读]
再次集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昆虫的天地卡弥尼树的枝丫,悬曳着露水打湿的坚韧的蛛丝。花园曲径的两旁,星散着小小的棕色蚁垤。上午,下午,我穿行其间,忽然发现素馨花枝绽开了花苞,达迦尔树缀满了洁白的花朵。地球上,人的家庭看起来很小,其实不然。昆虫的巢穴何尝不是如此哩。它们不易看清,却处于一切创造的中心。世世代代,它们有许多的忧虑,许多的难处,许多的需求——构成了漫长的历史。 [点击阅读]
加勒比海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就拿肯亚来说吧,”白尔格瑞夫少校说:“好多家伙讲个没完,却一个都没去过!我可在那度过了十四年的。也是我一生最快乐的一段日子——”老玛波小姐点了点头。这是她的一种礼貌性的和霭态度。白尔格瑞夫在一旁追问他一生中并不怎么动人的往事时,玛波小姐静静地寻找她自己的思路。这种司空见惯之事她早已熟悉了。顶多故事发生的地点不同而已。 [点击阅读]
包法利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荐语:未满十八岁请在家长指导下阅读本书。版本较好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周克希先生的译本。价廉物美,仅10元一本,现在最便宜最没有人看的恐怕就是这些名著了。【小说】--引言小说描写的是一位小资产阶级妇女,因为不满意夫妻生活平淡无奇而和别人通|奸,最终因此身败名裂,服毒自杀的故事。 [点击阅读]
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南回归线》作为亨利·米勒自传式罗曼史的重要作品,主要叙述和描写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纽约的生活经历,以及与此有关的种种感想、联想、遐想和幻想。亨利·米勒在书中描写的一次次性*冲动构成了一部性*狂想曲,而他的性*狂想曲又是他批判西方文化、重建自我的非道德化倾向的一部分。 [点击阅读]
呼啸山庄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夏洛蒂和传记作者告诉我们,爱米丽生性*独立、豁达、纯真、刚毅、热情而又内向。她颇有男儿气概,酷爱自己生长其间的荒原,平素在离群索居中,除去手足情谊,最喜与大自然为友,从她的诗和一生行为,都可见她天人合一宇宙观与人生观的表现,有人因此而将她视为神秘主义者。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