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手机 - 第26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于是他们还是步行,州界那里除了一块公告牌没有什么别的东西(牌子很小,像农村那种横跨两车道柏油公路的牌子),上面写着您现在进入新罕布什尔州,欢迎您的到来!这里寂静无声,只听见公路两旁的树林里有小水珠滴落的声音,偶尔传来微风的叹息声,或者是小动物发出的沙沙声响。他们在路牌跟前停下来看了看,然后继续前行,把马萨诸塞州抛在身后。
  到了多斯第溪公路,他们三个那种孑然一身的感觉就烟消云散了。那里有一块路牌,写着新罕州38号公路以及曼彻斯特19英里1。在38号公路上只有几个行人,可是等他们转到朝着正北方向的128号公路走上半小时以后,宽阔的道路上到处是汽车残骸,零星的行人慢慢变成了一股庞大的难民队伍。难民们三四个一群,让克雷印象深刻的是他们除了自己对于别人毫无兴趣。
  1这里的曼彻斯特是新罕布什尔州第一大城市。
  他们碰上了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女人和年长她二十岁左右的男人,各推着一辆购物车,里面各坐着一个孩子。坐在男人车里的是个男孩,他个头比较大,但还是想办法蜷在车里睡着了。当克雷他们经过这个临时凑合的家庭旁边时,那男人的一个推车轮子突然脱落了。车倒向一边,把那男孩甩了出去,他看上去七八岁左右。汤姆一把抓住男孩的肩膀,避免了最糟糕的结果,但他还是擦伤了一边的膝盖。孩子当然吓坏了。汤姆把他抱起来,可是男孩见他是陌生人便拼命挣脱,哭得更凶了。
  “行了,谢谢,我抱住他了,”推车的男人接过孩子,和他一起坐在路边,嘴里不停地发出类似啵啵的亲嘴声,克雷想自从七岁开始自己就没听过这种声音了。那男人说:“格利高里亲亲,马上就好了。”他亲了亲男孩受伤的膝盖,孩子把头靠在他的肩膀上,马上就要睡着的样子。格利高里对汤姆和克雷微笑了一下然后点头致意。他看上去疲惫至极,接近死亡的边缘。看得出他上星期还是下巴刮得干干净净、经常健身、风度翩翩的六十岁成熟男人,可现在他看上去有七十五岁,像是个争取时间逃离波兰的老犹太人。
  “我们没事儿,”他说。“你们继续赶路吧。”
  克雷张嘴想说:为什么我们不一起走呢?为什么我们不搭个伴儿呢?你觉得怎么样,格利高里?克雷年少时读过的科幻小说里的主人公经常会说:为什么我们不搭个伴儿呢?

  “是啊,继续赶路吧,你们还等什么?”还没等克雷开口说点什么,那女人发话了。她的推车里有个五岁左右的小女孩正在熟睡。那女人像母鸡保护小鸡一样站在推车前面,似乎她抓住了某个特别便宜的打折商品生怕克雷他们来抢一样。
  “以为我们有你们想要的东西吗?”
  “纳塔丽,别说了,”格利高里尽管疲惫,但还很有耐心。
  可是纳塔丽没有就此打住,克雷突然意识到为什么眼前这一幕让他异常沮丧,并非是因为他在这午夜时分遭遇到因疲劳和恐惧而变得极端偏执的女人,这些都值得谅解。真正让他意志消沉的是人们这种无休止的走路方式,不停地晃着手电筒,和身边的自己人小声交谈着,把行李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有个别小混混骑着超小型摩托车在公路上的汽车残骸和垃圾中穿梭前进,人们一边让路一边在嘴里愤恨地念叨着什么。克雷想:如果刚才那小男孩被推车甩出来折断了脖子而不只是擦伤了腿,恐怕人们的反应也是一样的吧;如果那边那个背着超重背包,在路边大口喘气的胖子突然因心脏病发作而倒地,人们的反应也还是一样的吧。
  没人会过去急救,当然“九·一一”恐怖袭击那天人人互助的场面是不会再有了。
  根本没有人愿意动动嘴皮喊两声“女士,省省吧!”或者“嘿,朋友,告诉她请闭嘴好不好?”人们只是继续前进着。
  “——因为我们只有这两个孩子了,我们现在自身都难保却还要尽老天爷加给我们的责任。他戴着心脏起搏器,万一要是电池用光了我们该怎么办?谁能告诉我?现在我们还得带着两个孩子!你们想要一个吗?”她疯狂地四下张望。
  “嘿,有人要孩子吗?”
  推车里的小女孩开始动起来。
  “纳塔丽,你惊醒鲍西娅了,”格利高里说。
  叫纳塔丽的女人开始大笑起来。“够了,他妈的狗屎!这个发疯的狗屁世界!”
  他们身边的人仍然迈着难民的步子,不为所动。克雷想:这就是我们的反应。
  这就是理智丧失之后的众生相。没有摄像机,没有大楼在燃烧,没有安德森·库帕1说“现在转切到CNN在亚特兰大的演播室”。这就是国民卫队由于疯狂而溃散后的情形。

  1安德森·库帕,美国著名电视主播、CNN新闻台记者兼主持人。
  “我来照顾这男孩吧,”克雷说。“我来抱着他,等你们给他找到更好的窝。
  这推车已经不能用了。“他看着汤姆,汤姆耸了耸肩膀点点头。
  “离我们远点,”纳塔丽的手里突然多了一把枪。枪比较小,可能只有点22的口径,可是如果子弹射入了致命的部位,点22的威力也不小。
  克雷听到他的左右两侧都有拔枪的声音,知道是汤姆和爱丽丝正举着从尼科森家里拿来的手枪对准那个叫纳塔丽的女人。似乎也只能这么做了。
  “把枪放下,纳塔丽,”他说。“我们现在就上路。”
  “你他妈的给我站在那儿别动,”她边说边用另一只手掌把一绺垂下的头发拨了回去,似乎并没意识到克雷身边的一男一女都拿枪指着她。现在路人们开始往这边张望了,但他们的反应也只不过是快速远离这个即将血肉横飞的对抗现场。
  “我们走,克雷,”爱丽丝平静地说,一只手握住了他的手腕。“不想看到有人受伤。”
  他们三个继续往前走。爱丽丝的手一直握住克雷的手腕,好像他是她的男朋友一样。只不过是场午夜漫步,克雷想。其实他根本不知道现在几点钟,他也不在乎具体时间。他的心脏在剧烈跳动。汤姆和他们走在一起,但除了转弯的时候,他一直拖在后面,手里还握着枪。克雷想,如果纳塔丽开枪的话,汤姆大概会随时还击。既然电话设施已经瘫痪,还击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在黎明到来之前,他们走在曼彻斯特以东的102号公路上,开始有微弱的音乐声传来。
  “老天哪,”汤姆停了下来。“这首歌是《小象进行曲》。”
  “是什么?”爱丽丝觉得有点好笑。
  “那是汽油只要两毛五的年代,有个乐队叫‘莱斯·布朗和他的著名乐队’,有人喜欢他们。我妈妈还买过他们的唱片呢。”
  一直和他们保持一定距离的两个男人停下来喘口气。这两人已经上了年纪但看上去很健康。像是刚刚退休的一对邮递员在科茨沃尔德1乡间徒步游览,克雷想。不管他们在哪里,一个背着背包——不是那种常见的臃肿的背囊,是有支架架在腰上的那种——另一个则在右肩挎着一只帆布旅行背包,左肩背着的像是一把点30口径的枪。

  背大背包的那位用前臂将他满是皱纹的额头上的汗水擦去,对汤姆说:“你妈妈的那张莱斯·布朗唱片更有可能是唐·科斯塔2的或者亨利·曼西尼3的。
  他们是那时候的明星。那首歌“——他把头偏向那若有若无的音乐飘来的方向——”其实是劳伦斯·韦尔克4唱的,千真万确。“1科茨沃尔德,英国西南部丘陵地带,以自然风光著称。
  2唐·科斯塔,美国传奇性金牌音乐制作人。
  3亨利·曼西尼,美国著名电影作曲家之一,曾三次荣获奥斯卡音乐奖,《月亮河》便是他的作品之一。
  4劳伦斯·韦尔克,美国音乐家、艺人。
  “劳伦斯·韦尔克,”汤姆吸了口气,很敬畏的样子。
  “又是谁?”爱丽丝问。
  “听那支《小象进行曲》,”克雷插嘴,笑了起来。他很疲惫,觉得自己很傻。他突然想到约翰尼会喜欢这首歌。
  背大背包的男人略带点轻蔑地瞟了他一眼,然后又看着汤姆。“对,那就是劳伦斯·韦尔克,”他说。“我的眼睛是不中用了,但耳朵还不错。我和我妻子以前每逢他妈的周六晚上都要看他的表演。”
  “道奇那时候也不错,”背帆布背包的开口了。这是他在整个对话中说的唯一一句,克雷完全搞不懂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劳伦斯·韦尔克和他的香槟乐队,”汤姆说。“想起来了。”
  “是劳伦斯·韦尔克和他的香槟音乐玩家,”背大背包的男人说。“老天。”
  “别忘了列侬姐妹和可爱的爱丽丝·朗,”汤姆说。
  远处那虚无缥缈的音乐又换了。“这首歌是《加尔各答》,”背大背包的男人叹着气。“好了,我们要出发了。很高兴和你们聊天打发时间。”
  “晚安,”克雷说。
  “不对,”背大背包的男人说。“现在就是我们的白天。你们没有注意到吗?
  祝你们愉快,小伙子们。还有你,小女士。““谢谢,”站在克雷和汤姆之间的小女士轻轻地说。
  背大背包的继续上路了,背帆布包的坚定地跟在他旁边。在他们周围有一堆手电筒的灯光闪耀,引领着人们向新罕布什尔的腹地走去。背大背包的男人突然停了下来,回头给他们最后留了句话。
或许您还会喜欢:
迷茫的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去年春天,三泽顺子刚从东京的一所女子大学毕业,就立刻进了R报社工作了。当时,在入社考试时,有关人员问她希望到哪个部去,她回答说,想到社会部。有关人员看了她的履历表说:“你的英语不错嘛!”是的,三泽顺子毕业的那所女子大学,英语教学是相当有名气的。然而,后来顺子没有能到社会部去,却被分配在R报社的资料调查部。和顺子同时考入报社的女性还有事业部的一个,校阅部的一个。 [点击阅读]
追风筝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卡勒德·胡赛尼(KhaledHosseini),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说,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出版后大获好评,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目前已由梦工厂改拍成电影。 [点击阅读]
透明的遗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好像睡着了,尽管只是短暂的时间,感到“咯噔”一下小小的震动,醒了过来,西村裕一条件反射般站了起来,急忙朝车门方向走去。“咯噔”一声响过以后,不到二十秒钟将抵达Y车站。但站起身来,立即发觉窗外的景色与往常不同。只见一片广阔的河滩,电车临近铁桥,从脚下传来“轰隆、轰隆”重重的金属声。西村苦笑了一下,心想习惯这东西实在太可怕了。 [点击阅读]
通灵女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十岁的香樱里还不懂得“烦躁”这个词,所以,她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只能认为“烦死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自己也记不清楚了。虽然并非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如此,但是,每天早晨起床时、吃饭时、上学时,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每当这时候,母亲对待香樱里的惟一方法,就是说她,“什么呀,睡迷糊了吗?”香樱里自己也想:是呀,是睡迷糊了吧。 [点击阅读]
采果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吴笛译1如果你吩咐,我就把我的果实采满一筐又一筐,送到你的庭院,尽管有的已经掉落,有的还未成熟。因为这个季节身背丰盈果实的重负,浓荫下不时传来牧童哀怨的笛声。如果你吩咐,我就去河上扬帆启程。三月风躁动不安,把倦怠的波浪搅得满腹怨言。果园已结出全部果实,在这令人疲乏的黄昏时分,从你岸边的屋里传来你在夕阳中的呼唤。 [点击阅读]
野性的呼唤
作者:杰克·伦敦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它目睹了人与人、狗与狗、强者与弱者之间冷酷无情和生死争斗,于是为了生存,它学会了只求活命、不顾道义的处世原则,变得凶悍、机智而狡诈。最后,在森林中狼群的呼唤下,巴克狼性*复萌,逃入丛林,重归荒野。在小说中,杰克·伦敦运用拟人手法,把狗眼中的世界及人类的本质刻画地淋漓尽致,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冷酷的现实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客观现实。 [点击阅读]
金粉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夜访侦探夜晚,拉乌尔看完了戏,回到自己家里。在前厅的穿衣镜前面,他站了一会儿,自我欣赏了一番:优美的身躯,宽阔的肩膀,高挺的胸脯,健壮的肌肉,配上一套高级衣料制做的西服,真是一表人材。前厅不大,陈设挺考究。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是单身汉居住的公寓套间,家具精美,起居恬适。住在这里,准是一个重视生活享受、又很富裕的人。每天晚上,拉乌尔都喜欢坐在工作间宽大的坐椅里,抽上一支香烟,闭目养神。 [点击阅读]
金色的机遇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乔治。邓达斯仁立在伦敦街头沉思。在他的周围,卖苦力的与赚大钱的像是席卷而来的潮水一样汹涌流动。此刻,乔治衣冠楚楚,裤线笔直,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们。他正忙着考虑下一步的行动。刚刚发生了一件事情!用社会下层的说法,乔治与他富有的舅舅(即利德贝特。吉林公司的艾尔弗雷德。利德贝特)“吵了一架”。准确他说,这嘲争吵”完全是利德贝特先生单方面的。那些言辞就像是愤怒的溪流从他的嘴里源源不断奔涌而来。 [点击阅读]
铁皮鼓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供词:本人系疗养与护理院的居住者①。我的护理员在观察我,他几乎每时每刻都监视着我;因为门上有个窥视孔,我的护理员的眼睛是那种棕色的,它不可能看透蓝眼睛的我——①本书主人公,自述者奥斯卡-马策拉特,因被指控为一件人命案的嫌疑犯而被“强制送入”疗养与护理院(疯人院的委婉称谓)进行观察。本书的脚注皆为译注。因此,我的护理员根本不可能是我的敌人。我已经喜欢上他了。 [点击阅读]
银河系漫游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书评无法抗拒——《波士顿环球报》科幻小说,却又滑稽风趣到极点……古怪、疯狂,彻底跳出此前所有科幻小说的固有套路。——《华盛顿邮报》主角阿瑟·邓特与库尔特·冯尼格笔下的人物颇为神似,全书充满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嘲讽和批判。——《芝加哥论坛报》一句话,这是有史以来最滑稽、最古怪的科幻小说,封面和封底之间,奇思妙想随处可见。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