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斯塔福特疑案 - 第二十四章拿尔拉柯特侦探详述案情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并不为此而高兴,先生。”拿尔拉柯特侦探说,警察局长好奇地望着他。
  “真的不高兴,”拿尔拉柯特说,“我完全不象当初那样高兴。”
  “你认为我们抓错人啰?”
  “令人失望!你知道,开始时,只强调一个方面,而现在不同了。”
  “拘捕皮尔逊的证据没有变呀!”
  “对的,先生。但更多的证据也暴露出来了。又有一个皮尔逊——白里安。原来我听说他在澳大利亚,就没有进一步查究,而现在证明两个月前他就回到了英格兰,——显然是和威尔里特一家同一条船来的。看来在航行中,他爱上了那个姑娘,但不知什么原因,他总不跟自己家的任何人来往,他的哥哥和姐姐根本不知道他在英格兰。上星期四,他离开卢舍尔广场由阿姆斯比旅馆,开车到皮丁顿去住,一直到星期二晚上。安德比遇见他时,他无论如何都不肯讲他的行止。”
  “你给他指出这个过程的严重性了吗?”
  “据说他根本不在乎。他说他与谋杀案毫无关系,他怎样消磨时光是他个人的事,与我们无关。他拒绝说明他到过什么地方?一直在做什么?我们应该去调查他的所作所为。”
  “太离奇了。”警察局长说。
  “是的,先生。真是个奇案。你知道,离开事实空谈是无益的,这男子的案情比别的更为离奇,典型得多。把吉姆用管子打老年人的头的说法,移到白里安。皮尔逊的身上,也是不足为奇的,并不矛盾。因为他脾气坏而傲慢——不要忘记,他得利的程度,也是相等的。”
  “他今天早上和安德比来过,很正派,有风度,相当规矩,光明正大。这是他的仪态。但这经不起考验,先生,经不起考验的。”。
  “哼!——你的意思是——”
  “这和事实无关,他舅舅的死亡星期六各种报纸巳登载,为什么在此之前他不露面?星期一他哥哥被逮捕了,而他没有任何表示。若不是那个记者昨晚半夜在西诺福特寓所的花园里碰见他,他是不会露面的。”
  “他到那里去干什么?我指的是安德比。”
  “你知道,记者都是些什么人呀,”拿尔拉柯特说:“无孔不久,离奇古怪。”
  “他们老是让人反感。”警察局长说,“虽然他们也有一定的用处。”
  “我看,一定是那个姑娘唆使他干的。”
  拿尔拉柯特说。
  “姑娘?谁?”
  “艾密莉·策列福西斯小姐。”
  “她怎么知道这件事?”
  “她在西塔福特四处侦探。就是你常说的那个机灵的姑娘。”
  “白里安·皮尔逊怎么解释他的行为?”
  拿尔拉柯特用不信任的口吻说道:“他说,他来西塔福特寓所的目的是会晤怀阿里特小姐。因此,她在夜深人静时溜出来幽会,她不想让她母亲知道这事。他们就这么说的。”
  “我相信:要不是安德比追查到底的话,他将会永远不露面地跑回澳大利亚,在那里提出他的继承权了。”
  警察局长咧嘴微笑。

  “他一定恨死那些包打听的记者们了。”
  他低声地说。
  “还暴露其他一些情况,”侦探继续说,“你知道皮尔逊家有三个人。舒尔维亚·皮尔逊嫁给马丁·德令,小说家。他曾对我说,他和一位美国出版商吃中餐消磨了一个下午,然后在晚上参加文学宴会,可是他根本没有参加宴会”“谁说的?”
  “又是安德比说的。”
  “看来我非得见见安德比了。”警察局长说,“在这个侦破中,他是个活跃人物,毋庸置疑,《每日电讯报》确实拥有不少精明能干的年青人。”
  “晤,那是当然的。但意义很小,或没有什么意思的,”侦探继续说,“策列维里安上尉是六点钟以前被杀害的,也就是说,德令晚上在什么地方本来是无足轻重的,——可是,他为什么故意扯谎呢?费解。”
  “是的,”警察局长表示同意,“看来没必要这么做。”
  “这会使人认为整个事情可能都是假的。虽然我认为这个设想是牵强的,但是德令也完全可能乘十二点十分的那越火车离开皮丁顿——五点多钟就到埃克参顿,杀了那老家伙后,坐六点十分的火车,半夜前可到家。无论如何非调查不可,先生。我们要调查他的财源状况,看他是否极度的贫困,他妻子继承的财产他是否有权处理——你只有找她才能了解。我们必须弄清楚那天他不在场的说法能否站得住脚。”
  “事情是非同小可的,”警察局长评论说,“但是我始终认为对皮尔逊的指控是结论性的确证。我知道你不同意——你觉得你抓错了人。”
  “证据确凿。”拿尔拉柯特承认,“按照当时的情况,任何一个审判团都该这样判决的。你说的是事实——但我看不出他是个杀人凶犯。”
  “他的未婚妻对这案件很积极。”警察局长说。
  “策列福西斯小姐,她是个杰出的人,没错。一个真正的好姑娘,她没法要把他救出来,她牢牢地控制着那位记者安德比,她正在利用他拼命为她工作,她对吉姆·皮尔逊确实太好了。真不知道,除了皮尔逊标致以外,他的为人还有什么突出的地方。”
  “假着她是个妻管严,她就喜欢这种人。”警察局长说。
  “唉呀!各有所好吧!”拿尔拉柯特侦探说,“先生,你同意我马上去调查德令不在场的证明吧!”
  “对,应该去调查。遗嘱上第四部分有关当事人占多少?四分之一是吗?”
  “对,是那个妹妹,完全不错,我在那里。问过了,她六点钟在家,我马上去找德令,先生。”
  大约五点钟以后,拿尔拉柯特又一次到了努克的小起居室。德令这时在家,但女仆说,他写作时不许人打扰他,侦探拿出警方证件,要她立刻呈送主人,然后他在房里踱步,不停地思考着,不时从桌子上拿件小东西,心不在焉地看一看,然后又放回原处。这是澳大利亚小提琴形的香烟盒一一可能是白里安·皮尔逊的礼物。他拿起一本磨损得相当旧的书《傲慢与偏见》,翻开封面,只见衬页上褪了色的墨水涂潦草草地写着“玛瑟·莱克罗夫特”的名字,不知怎么的,莱克罗夫特这名字使人似曾相识,但又想不起来。这时,门打开了,马丁·德令先生一进房,他的思路就被打断了。http://www99csw.com

  这位小说家中等身材,一头浓密的栗色头发,两唇丰圆红润,还是蛮庄严,好看的。
  他的仪表并没有使拿尔拉柯特产生好感。
  “早安,德令先生,对不起,又打扰你了。”
  “哎,没关系,侦探。但我再也不能提供比上次更多的情况了。”
  峨们原来知道你的内弟白里安·皮尔逊住在澳大利亚,现在我们发觉前两个月他已到了英格兰,早就有人暗示了我,但你的妻子却咬定他住在新南威尔斯。”
  “白里安到了英格兰!”德令先生似乎真的吃了一惊,“我可以向你保证,侦探,我不知道这事,我相信,我妻子也不知道。”
  “他一直不跟你们来往吗?”
  “确实没有。我只知道舒尔维亚曾写了两封信到澳大利亚给他。”
  “啊,这样的话,我很抱歉,也非常扫兴,先生,可是我本能地认为他极可能已经跟他的亲人来往了,而你却坚持那样对我说。”
  “哎呀!我刚才说了,我们什么也不知道。抽支烟吧,侦探?我看,你们是抓到了那个逃犯——”
  “对,星期二深夜抓到的,地碰到了倒霉的浓雾,往回走了大约二十哩,高普林斯顿只有半哩路”“雾里走回头路那是多么奇异的事呀!他没有在星期五逃跑是件好事,不然人们真会把这件谋杀案栽到他头上的。”
  “他是个危险人物,人们管叫他做佛里曼陀·佛来底,抢劫、行凶——过着很奇特的双重生活,有一半时何作为一个有学问、受人尊敬的富人。我本人不相信布罗德莫尔就容纳不了他。那种狂热的罪犯经常找他,他真会跑去跟最下贱的人结伴的!”
  “我相信能从普林斯顿逃跑的人不多,是吗?”
  “几乎不可能,先生,而这次特殊的越狱是经过周密策划的,我们还没查究到底呢。”
  “好啦!”德令站起来望了一下手表,“均果没别的事的话,侦探——我看,我是相当忙的——。”
  “不,还有些事,德令先生,我想弄清楚为什么你对我说星期五晚上你参加了舍施尔旅馆的文学晚宴?”
  “我——我不明白你的意思,侦探。”
  “先生,我想你应该明白的,德令先生,你没有参加宴会。”
  马丁·德令愣住了,他两眼不停地转,从侦探的脸部到天花板,然后望着门,又望他的双脚。
  侦探平静耐心地等待着。
  “啊,”马丁·德令终于开口了,“假设我没有参加,这与你何干?我的舅舅已被谋杀了五个钟头,我的行动与你或别的人有什么关系呢?”
  “你明确地说吧!先生,我需要证实你的话,你所说的已经有一半不真实了,我想要核实那另一半,你说你跟一位朋友共进午餐,还消磨一个下午。”

  “对呀,我那位美国出版商。”
  “他叫什么名字?”
  “罗森克劳恩,埃德加·罗森克劳恩。”
  “啊,他的地址呢?”
  “他已经离开英格兰,上星期六定的。”
  “去纽约吗?”
  “对。”
  “那他现在一定在海途中了,搭什么船呢?”
  “我——我实在记不得了!”
  “哪一条航线,知道吗?是库纳尔德线还是白星线?”
  “我真的记不得了。”。
  “那好吧。”侦探说。“我们可以打电报到纽约问他的商号,他们一定知道的;”“加尔根图亚号船。”、德令先生绷着脸说。
  “谢谢你,德令先生。我看,只要你肯想,你是台记起来的,你说罗杰克劳恩先生和你共进午餐,还和他消磨了一个下午,那你见几点钟离开他的?”
  “大约五点钟。”
  “然后去哪里?”
  “不告诉你,你管不了,你想知道的就进么多了。”
  拿尔拉柯特侦探沉思地点点头,“如果罗森克劳恩证实德分先生的陈述,那对德分先生不利的一切申述都落空了,不论那天晚上他盼活动多么神秘,也影响不了这案情。”
  “你打算干什么呢?”德分先生不安地问。
  “给加尔根图亚号船上的罗森克劳恩先突发电服”。
  “糟糕。”德令大叫起来,“你把我卷进各种各样的宣传中去了,你要留神——。”
  他走到写字桌,在一片纸上写了几句话,交给侦探。
  “我看,你要为你的行为负责。”他不礼貌地说:“至少该照我的办法做。紧盯着一个人,造成这么多的麻烦,这是不公道的。”
  那张纸上写着:
  罗森克劳恩S·S加尔根图亚号,请证实14日星期五我和你共进午餐一直和你相处到五点钟。马丁·德令。
  “直接给你回讯——我不反对,但不要寄到苏格兰场或某个警察派出所去。美国人怎么想法,你是知道的,我牵涉到案件的任何一点蛛丝马迹,都会使我最近和他们商订的契约告吹,请把这事做为私事处理,侦探。”
  “我不反对这样做,德分先生,我所需要的是真实情况,电报费由我付,回电送到我在艾息特的私人住处去。”
  “谢谢你,你是个好人。靠写作来谋生,没你那行那么容易吃,侦探。回讯一定使你满意,关于宴会的事,我确实没有对你讲实话,虽然我仍然坚持这么说,但事实上我已经把我去的地方告诉我妻子。不然的话,定给我带来许多麻烦”“要是罗杰克劳恩证实你的说法,那你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德令先生。”
  “一个令人不舒畅的人。”侦探走出来时心里这么想。“但是他似乎很有把握,那位美国出版商会证实地讲实话。”
  当他跳上回德文郡的火车时,忽然想起一件事。
  “莱克罗夫特,”他说:“当然的——那是一位住在西诺福特一间小屋的老先生的名字。一个奇怪的巧合。”
或许您还会喜欢:
伯特伦旅馆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在西郊地区中心,有一些小巷子,除了经验丰富的出租车司机以外,几乎没什么人知道。出租车司机们能胸有成竹地在里面游弋自如,然后得意洋洋地到达帕克巷、伯克利广场或南奥德利大巷。如果你从帕克大街拐上一条不知名的路,左右再拐几次弯,你就会发现自己到了一条安静的街道上,伯特伦旅馆就在你的右手边。伯特伦旅馆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战争期间,它左右两边的房屋全都毁于一旦,但它却毫无损伤。 [点击阅读]
冒险史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一歇洛克-福尔摩斯始终称呼她为那位女人。我很少听见他提到她时用过别的称呼。在他的心目中,她才貌超群,其他女人无不黯然失色。这倒并不是说他对艾琳-艾德勒有什么近乎爱情的感情。因为对于他那强调理性、严谨刻板和令人钦佩、冷静沉着的头脑来说,一切情感,特别是爱情这种情感,都是格格不入的。我认为,他简直是世界上一架用于推理和观察的最完美无瑕的机器。但是作为情人,他却会把自己置于错误的地位。 [点击阅读]
华莱士人鱼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一部分序章片麟(19世纪香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是伟大的《物种起源》一书的作者,是提出进化论的旷世奇才。乘坐菲茨·路易船长率领的海军勘探船小猎犬号作环球航行时,他才三十一岁。正是这次航行,使达尔文萌发了进化论的构想。然而,《物种起源》并非进化论的开端。 [点击阅读]
四大魔头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我曾经遇见过以渡过海峡为乐的人,他们心平气和地坐在甲板的凳子上,船到港口时,他们静静地等船泊好,然后,不慌不忙地收好东西上岸。我这个人就做不到这样。从上船那一刹那开始,我就觉得时间太短,没有办法定下心来做事。我把我的手提箱移来移去。如果我下去饮食部用餐,我总是囫囵吞枣,生怕我在下面时,轮船忽地就到达了。我这种心理也许是战争时假期短暂的后遗症。 [点击阅读]
夜半撞车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1在我即将步入成年那遥远的日子里,一天深夜,我穿过方尖碑广场,向协和广场走去,这时,一辆轿车突然从黑暗中冒了出来。起先,我以为它只是与我擦身而过,而后,我感觉从踝骨到膝盖有一阵剧烈的疼痛。我跌倒在人行道上。不过,我还是能够重新站起身来。在一阵玻璃的碎裂声中,这辆轿车已经一个急拐弯,撞在广场拱廊的一根柱子上。车门打开了,一名女子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拱廊下,站在大饭店门口的一个人把我们带进大厅。 [点击阅读]
夜访吸血鬼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代序姜秋霞安妮·赖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她1941年出生在美国新奥尔良,1961年与诗人斯坦·赖斯结为伉俪,1964年获旧金山州立大学学士学位,1971年获加州大学硕士学位。她在成名之前做过多种工作:女招待、厨师、引座员等等,经历十分丰富,为她的写作奠定了充实的基础。 [点击阅读]
安德的影子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严格地说,这本书不是一个续集,因为这本书开始的时候也是《安德的游戏》开始的时候,结束也一样,两者从时间上非常接近,而且几乎发生在完全相同的地方。实际上,它应该说是同一个故事的另一种讲法,有很多相同的角色和设定,不过是采用另一个人的视角。很难说究竟该怎么给这本书做个论断。一本孪生小说?一本平行小说?如果我能够把那个科学术语移植到文学内,也许称为“视差”小说更贴切一点。 [点击阅读]
小逻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为了适应我的哲学讲演的听众对一种教本的需要起见,我愿意让这个对于哲学全部轮廓的提纲,比我原来所预计的更早一些出版问世。本书因限于纲要的性质,不仅未能依照理念的内容予以详尽发挥,而且又特别紧缩了关于理念的系统推演的发挥。而系统的推演必定包皮含有我们在别的科学里所了解的证明,而且这种证明是一个够得上称为科学的哲学所必不可缺少的。 [点击阅读]
尼罗河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01“林娜·黎吉薇”“这就是她!”三冠地主波纳比先生说道。他以肘轻轻触了同伴一下。两人同时睁大圆眼,微张嘴唇,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辆巨型的猩红色罗斯·罗伊司恰恰停在当地邮局的正门口。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 [点击阅读]
庄园迷案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范-赖多克夫人站在镜子前,又往后退了一小步,叹了一口气。“唉,只好这样了,”她低声说,“你觉得还可以吗,简?”马普尔小姐仔细打量着服装设计大师莱范理的这件作品,“我觉得这件外衣十分漂亮。”她说。“这件衣服还可以。”范-赖多克夫人说完又叹了一口飞,“帮我把它脱下来,斯蒂芬尼。”她说。一位上了年纪的女仆顺着范-赖多克夫人往上伸起的双臂小心地把衣服脱下来,女仆的头发灰色,有些干瘪的嘴显得挺小。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