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死亡绿皮书 - 序 言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碍…”
  美也子不知不觉地小声叫了起来(这本书,好像在哪里见过!)。
  这是专门陈列古典文学、学术专著之类的书架。进书店的时候,虽说多少带有一线期待,可是会有这样心如雀跃的感觉,却是万万没有想到。
  美也子每次出门旅行的时候,都要去当地的书店逛逛。地方上的书店,几乎全部都只卖新版的书刊杂志和图书。偶尔遇到一两家旧书店,也只能看到一些无人问津的文学全集,当然和东京神田周围的那些鳞次相比的旧书店根本无法相提并论。每当美也子满怀信心,希望能够看到与当地风俗、历史等有关的史书一类书籍时,那么,她的失望之大就可想而知了。
  就在这次旅行即将结束的时候,会在这样的地方偶然遇到自己一直想寻找的书、却是怎么也没有想到的。虽然那些原先烫金的书脊文字,早已是金箔剥落,露出了略带发黑的底痕,可对她来说仍是那样的熟识,那样的令人激动万分。
  《艺备地方风土记的研究》,美也子默默地念着书名。那些已经失去了的,被酸甜的青春气息所包裹着的记忆的段章片节,似乎被这本书从沉睡中唤醒。
  美也子用尽全身力气,伸长了手臂,取下了书架上的书。
  (啊,就是这样的手感!)
  抚摸着已经褪了色的绿色布质封面时的感觉;拿在手上的沉甸甸的感觉;就是它,一点也不错。虽然记忆不能令人完全相信,但是这些深深印刻在肌肤里的感觉,却也证明了记忆是真实的。美也于是那么的兴奋,以至于脸色苍白起来。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在这本书里会有这样心神不宁的感觉?到底是什么样的“记忆”呢?……)压下满心的兴奋,她深深吸一口气,让头脑慢慢恢复了冷静。美也子打开了封面,看着目录。每一行都有种说不出的亲切感。然后……当看到目录中的《后鸟羽法皇传说》字样时,美也子突然间感到头部一阵剧痛。以往也是这样,每当沉睡着的记忆之门被打开时,总是会有这样的感觉。

  美也子慢慢地调匀了呼吸。这次,她试着打开书的最后一页。然而,对于更具有冲击性“事实”的出现,美也子已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最后一页上盖有刻着“正法寺家藏书”的四方形红色的印章。
  “对不起,请问……”
  美也子转向了一直坐在书架堆后面,用怀疑的眼神紧盯着她看的老人。
  “为什么,这本书会在这里?”
  “为什么?……当然是为了卖了。”
  “啊,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是为什么……喂,这本书是从哪儿来的?”
  “这本来就是旧书,自然是我收购来的了。”
  “从哪里?”
  “从哪里?这怎么可以告诉你埃”
  “为什么?”
  “为什么?告诉你从哪里收进来的,不就等于告诉你书的进价了吗?”
  “啊,真抱歉,我不是这个意思。对了,这本书我买了,多少钱?”
  老人确认了一下写在封底上的定价后道:“八千二百日元,算八千吧。”
  美也子拿出一万日元的纸币时,老人好奇地问道:“小姐,对历史很有兴趣吗?”
  “是埃所以打算向这本书的原主人请教一些问题。现在能告诉我它的原主人是谁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告诉你也不妨,只是请千万不要提起书的价钱。”
  “我当然不会做这种蠢事了。”
  美也子的脸上装出一副生气的样子。老人不好意思地边笑边将《艺备地方风土记的研究》装进了纸袋。纸袋上印着大大的“尾道谭海堂”的字样。
  列车好像在专门等着富永一样,富永刚一上车,就关上门发车了。车厢里很空,门边的长椅也好,里面的车厢席也好,空座位要比乘客多。富永将公文箱放在长椅上,自己也在旁边坐了下来。

  车上所有的车窗都敞开着。列车驶出站台时,和着凉风,蝉声从车窗外传了进来。
  连接广岛县的福山和三次的“福盐线”是一条典型的铁路支线。总共只有86.5公里的距离,却要开上三小时。搭新干线到这里转车时,人们都会对它的车速之慢,感到烦躁难忍,惟一可取的是窗外流动着的绝妙景色。虽然,从福山到府中的沿途都是市街住宅地,绵延不绝,可怎么也称不上是可以大饱眼福的美景。过了府中以后,就进入了中部山脉的山脚地带。这里有山有谷,到处都像披着一层厚厚的绿毯,美不胜收。只是,富永到现在还没有搭乘过这条线。以往几次出差都是在府中下的车。
  广岛县的府中市,虽然是一个只有五万人口的小城市,可是证券上市企业却有两家。尤其是其中的R—社,以世界最大的压铸机企业之一而闻名于世。这里还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家具产地,整个城市都充满了活力,大家都在忙碌着。这里的人勤劳朴实,天时地利人和,确实是发展轻工业的好场所。
  大阪的IC机企业“D—社”就看中了这点。打算将这里作为从中部地方向西发展的据点,在这里设置工厂。再加上又有优秀的压铸机企业R—社可以就近提供生产部件,真是再好不过了。
  富永是D—社的先头部队,专门负责土地的购买以及恳请当地政府机关协作一类的准备工作。因此,出差的次数也自然比较多,而且每次停留的天数也越来越长。工作上虽然操劳很多,但是对于出差,富永却从不觉得辛苦。一方面还没有到成家立业的年龄,更主要的是,旅行可以满足富永旺盛的好奇心。因此,公司的同事们说他是“喜欢看、喜欢动、喜欢想的人”。对富永这样性格的人来说,担当这份工作是最适合不过了。

  而现在,富永的眼前,刚好就有很好的可以满足好奇心的对象——坐在对面坐席上的姑娘。
  这姑娘大约二十八九岁。戴着粉红色的网球帽,穿着带蓝色细条的运动服,米色的裙裤。给人一种轻松的单人旅行者的印象。身旁放着的大大的旅行袋,整整占领了两个人的坐位。
  姑娘长得很丑,这反而引起了富永的注意。圆圆的额头向前突出,下面是两只小小的眼睛。低低的鼻梁受到两边突起的脸颊的保护,然后是嘴唇。每一部分单独看都还不错,可是放在一起却是那么的不协调,给人一种压迫感。
  这姑娘带着与脸庞不相称的表情,出神地望着车顶的某一点。似乎让思绪在遥远的地方奔驰着一般。不一会儿,她一下子又打开旅行袋,小心翼冀地拿出印有“尾道谭海堂”字样的纸袋。从纸袋里拿出了一本厚厚的绿色封面的书。书应该有相当的年份,烫金的文字都掉了。从富永坐的垃子上,无法看到书名。
  姑娘好像是拿着圣书一样,恭恭敬敬地打开书,翻动着书页却并不认真看内容。好像仅仅是为了品味一下翻书本时的感触一样。姑娘翻了几页后,就合起书本,放回纸袋,收进了旅行袋。
  可是,等不到五分钟,姑娘又拿出书,重复着刚才那些没有意义的动作。这次仅仅是抚摸着书的封面,好像是在享受着抚摸它时的手感一般。不管怎样,这本书一定是很有来历的。
  富永一直盯着姑娘看了很久,而姑娘却始终没有注意到他的存在。
  12点40分,列车停在了富永的目的地府中车站。这趟车的终点是府中。搭车的为数不多的旅客们,也都慢慢下车走了。在上跨线桥时,富永回头看了看姑娘,那姑娘依然站在站台的中央,似乎在等着下一趟车的到来,转车以后再继续她的旅程。
或许您还会喜欢:
伯特伦旅馆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在西郊地区中心,有一些小巷子,除了经验丰富的出租车司机以外,几乎没什么人知道。出租车司机们能胸有成竹地在里面游弋自如,然后得意洋洋地到达帕克巷、伯克利广场或南奥德利大巷。如果你从帕克大街拐上一条不知名的路,左右再拐几次弯,你就会发现自己到了一条安静的街道上,伯特伦旅馆就在你的右手边。伯特伦旅馆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战争期间,它左右两边的房屋全都毁于一旦,但它却毫无损伤。 [点击阅读]
冒险史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一歇洛克-福尔摩斯始终称呼她为那位女人。我很少听见他提到她时用过别的称呼。在他的心目中,她才貌超群,其他女人无不黯然失色。这倒并不是说他对艾琳-艾德勒有什么近乎爱情的感情。因为对于他那强调理性、严谨刻板和令人钦佩、冷静沉着的头脑来说,一切情感,特别是爱情这种情感,都是格格不入的。我认为,他简直是世界上一架用于推理和观察的最完美无瑕的机器。但是作为情人,他却会把自己置于错误的地位。 [点击阅读]
华莱士人鱼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一部分序章片麟(19世纪香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是伟大的《物种起源》一书的作者,是提出进化论的旷世奇才。乘坐菲茨·路易船长率领的海军勘探船小猎犬号作环球航行时,他才三十一岁。正是这次航行,使达尔文萌发了进化论的构想。然而,《物种起源》并非进化论的开端。 [点击阅读]
四大魔头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我曾经遇见过以渡过海峡为乐的人,他们心平气和地坐在甲板的凳子上,船到港口时,他们静静地等船泊好,然后,不慌不忙地收好东西上岸。我这个人就做不到这样。从上船那一刹那开始,我就觉得时间太短,没有办法定下心来做事。我把我的手提箱移来移去。如果我下去饮食部用餐,我总是囫囵吞枣,生怕我在下面时,轮船忽地就到达了。我这种心理也许是战争时假期短暂的后遗症。 [点击阅读]
夜半撞车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1在我即将步入成年那遥远的日子里,一天深夜,我穿过方尖碑广场,向协和广场走去,这时,一辆轿车突然从黑暗中冒了出来。起先,我以为它只是与我擦身而过,而后,我感觉从踝骨到膝盖有一阵剧烈的疼痛。我跌倒在人行道上。不过,我还是能够重新站起身来。在一阵玻璃的碎裂声中,这辆轿车已经一个急拐弯,撞在广场拱廊的一根柱子上。车门打开了,一名女子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拱廊下,站在大饭店门口的一个人把我们带进大厅。 [点击阅读]
夜访吸血鬼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代序姜秋霞安妮·赖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她1941年出生在美国新奥尔良,1961年与诗人斯坦·赖斯结为伉俪,1964年获旧金山州立大学学士学位,1971年获加州大学硕士学位。她在成名之前做过多种工作:女招待、厨师、引座员等等,经历十分丰富,为她的写作奠定了充实的基础。 [点击阅读]
安德的影子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严格地说,这本书不是一个续集,因为这本书开始的时候也是《安德的游戏》开始的时候,结束也一样,两者从时间上非常接近,而且几乎发生在完全相同的地方。实际上,它应该说是同一个故事的另一种讲法,有很多相同的角色和设定,不过是采用另一个人的视角。很难说究竟该怎么给这本书做个论断。一本孪生小说?一本平行小说?如果我能够把那个科学术语移植到文学内,也许称为“视差”小说更贴切一点。 [点击阅读]
小逻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为了适应我的哲学讲演的听众对一种教本的需要起见,我愿意让这个对于哲学全部轮廓的提纲,比我原来所预计的更早一些出版问世。本书因限于纲要的性质,不仅未能依照理念的内容予以详尽发挥,而且又特别紧缩了关于理念的系统推演的发挥。而系统的推演必定包皮含有我们在别的科学里所了解的证明,而且这种证明是一个够得上称为科学的哲学所必不可缺少的。 [点击阅读]
尼罗河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01“林娜·黎吉薇”“这就是她!”三冠地主波纳比先生说道。他以肘轻轻触了同伴一下。两人同时睁大圆眼,微张嘴唇,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辆巨型的猩红色罗斯·罗伊司恰恰停在当地邮局的正门口。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 [点击阅读]
庄园迷案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范-赖多克夫人站在镜子前,又往后退了一小步,叹了一口气。“唉,只好这样了,”她低声说,“你觉得还可以吗,简?”马普尔小姐仔细打量着服装设计大师莱范理的这件作品,“我觉得这件外衣十分漂亮。”她说。“这件衣服还可以。”范-赖多克夫人说完又叹了一口飞,“帮我把它脱下来,斯蒂芬尼。”她说。一位上了年纪的女仆顺着范-赖多克夫人往上伸起的双臂小心地把衣服脱下来,女仆的头发灰色,有些干瘪的嘴显得挺小。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