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死亡绿皮书 - 尾 声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月台周围都是雾,走上楼梯通过跨线桥上的窗户向外看时,几缕阳光透过浓雾探出头来。如果登上山丘的话,就好像在高山顶上看云海似的,能看到三次盆地尽埋在浓雾里。
  “起这样的浓雾时,三次的冬天就要来临了。”
  野上不太喜欢地说道。
  “真好埃刻有四季的风情诗句的地方,叫都会的人羡慕不已埃”“但是,对住在这里的人来说,这不过是讨厌的冬天的前兆。”
  “对了。关于后鸟羽法皇的迁徒路线的事,远方的人争论不休。而当地人的反应却很冷淡。不过有后鸟羽馒头这样的土特产也不错埃”浅见认真地说道。
  “还有三次的木偶哟!穿天皇服装的陶制木偶。这大概是为了纪念后鸟羽法皇的吧。”
  “原来如此。传说大概就是那样真诚地存在于民间吧。什么时候也想走一走后鸟羽法皇的迁徒之路,接触那些真诚的东西。那个池田谦二被这些史迹吸引,在此扎根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想来,他也是可怜的人。本来是一个善良的学者,仅仅因一次的过错,丢了性命。”
  “只能说是命运。如果正法寺美也子小姐在尾道没有找到那本书的话,八年前的事故之谜说不定就被永远埋葬了。相信这个世界或许被什么人类不可及的力量左右着。”
  “说不定是浅见先生妹妹的显灵吧。”
  “也许吧。可是,不,说不定是后鸟羽法皇的怨恨。我在这里只住了很短的时间,然而却感觉到这里的人都有一种敬虔的生活态度。乍一看,他们都过着朴实的生活,然而,在心底深处却有一种不安的心理。我认为这和到处都是的古坟群、神话、传说等不无关系。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耳濡目染,知道有什么是不可侵犯的。用这些人的眼光来看,桐山他们是自取灭亡埃”雾开始流动起来。野上竖起了风衣的领子。
  浅见通过流动着的冰冷的浓雾,向窗口外东北方向望去。
  “王贯岭是这个方向吧。”
  “是的。”
  山岭的那边是仁多町啊!站在美也子死去的地方,望着妹妹临终的地方,浅见为两人的灵魂祈祷着。
  下了楼梯,车站员新祖站在那里。
  “是警察先生啊,出差吗?”
  新祖那张冰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不,是送客人。”
  “是么。难怪脸上有些寂寞难耐的神色埃”无意间说的话,让两人苦笑了起来。
  “那么,请多保重。”
  说完,新祖快步向月台的前端走去,上行的持快就要进站了,浓雾渐渐地散开,铁轨在雾色中开始闪出光亮。
或许您还会喜欢:
质数的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爱丽丝·德拉·罗卡讨厌滑雪学校。她讨厌在圣诞假期也要一大早七点半就起床,她讨厌在吃早餐时父亲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同时一条腿在餐桌下面焦躁地抖个不停,仿佛在催促她说:“快吃!”她讨厌那条会扎她大腿的羊毛连裤袜,讨厌那双让她手指不能动弹的滑雪手套,讨厌那顶勒住她的面颊、同时又用铁带扣卡住她下巴的头盔,也讨厌那双特别挤脚、让她走起路来像只大猩猩的滑雪靴。“你到底喝不喝这杯奶?”父亲再一次逼问她。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魔都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以文字构筑的人生舞台──久生十兰曲辰先想一下,1902年的时候,《莫格街谋杀案》现世满一甲子,《血字的研究》刚出版十五年,推理小说正处在我们所谓的“光荣时代”;而即便《科学怪人》与H?G?威尔斯的眾多作品早已出现,但科幻(SF)这一个名词,却还要等到十几年后,才会开张营业,正式成为一个可以标识的文类;尽管爱丽丝当时已经追著兔子跑到了几十年, [点击阅读]
H庄园的一次午餐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埃莉诺·凯瑟琳·卡莱尔,您被指控于本年七月二十七日杀害了玛丽·杰勒德。您是否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埃莉诺·卡莱尔笔直地站立着。她那傲然高昂的头、生气勃勃的蓝色眼睛使人惊讶。她的头发像煤炭一样乌黑。修剪应时的眉毛形成两条细线。法庭笼罩在一片沉闷而紧张的寂静中。 [点击阅读]
且听风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1“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是大学时代偶然结识的一位作家对我说的活。但对其含义的真正理解——至少能用以自慰——则是在很久很久以后。的确,所谓十全十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每当我提笔写东西的时候,还是经常陷入绝望的情绪之中。因为我所能够写的范围实在过于狭小。譬如,我或许可以就大象本身写一点什么,但对象的驯化却不知何从写起。 [点击阅读]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
人生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出版说明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于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 [点击阅读]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结局(1)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字叫爱迪的人,故事从结尾处爱迪死在阳光下开始。从结尾开始讲一个故事,似乎颇为奇怪。但是,所有的结尾亦是开端。我们只是当时不知道而已。爱迪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小时,像大部分其它时间一样,是在“红宝石码头”——壮观的灰色大海边上的一个游乐场里度过的。 [点击阅读]
你好忧愁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这种感情以烦恼而又甘甜的滋味在我心头索绕不去,对于它,我犹豫不决,不知冠之以忧愁这个庄重而优美的名字是否合适。这是一种如此全面,如此利己的感觉,以至我几乎为它感到羞耻,而忧愁在我看来总显得可敬。我不熟悉这种感觉,不过我还熟悉烦恼,遗憾,还稍稍地感受过内疚。今日,有什么东西像一层轻柔的、使人难受的丝绸在我身上围拢,把我与别人隔开。那年夏天,我对岁。我非常快乐。“别人”指的是我父亲和他的情妇艾尔莎。 [点击阅读]
假戏成真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接听电话的是波洛的能干秘书李蒙小姐。她把速记簿摆到一边去,拎起话筒,平淡的说,“屈拉法加8137。”赫邱里-波洛躺回直立的椅背上,闭起双眼。他的手指在桌缘上轻敲着,脑子里继续构思着原先正在口述的信文的优美段落。李蒙小姐手掩话筒,低声问说:“你要不要接听德文郡纳瑟坎伯打来的叫人电话?”波洛皱起眉头。这个地名对他毫无意义。“打电话的人叫什么名字?”他谨慎地问。李蒙小姐对着话筒讲话。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