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死亡约会 - 第一部 第5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这秘密的想象中竟有人插了进来,倒很好玩。
  一个男人走进休息室,看到白英敦一家,立刻向他们走去。
  他是一个普普通通快活的中年美国人。服饰整齐,长脸上胡子刮得精光。他以单调、缓慢的快活语调说:
  “找你们找得好久。”
  他跟白英敦全家人一一握手。
  “身体如何,白英敦太太?旅游不累吧?”
  老太太声音嘶哑,但很高雅地回道:“谢谢。你知道,我的身体并不好……”
  “哎呀,的确很不好。”
  “不过,也不会更坏。”白英敦太太现出阴沉的微笑,又加上一句:“奈汀会好好照顾我,对不对,奈汀?”
  “是的,我会尽最大的力量。”她的声调毫无感情。
  “不错,你一定会。”这陌生人正经地说:“雷诺克斯,你觉得大卫王城如何?”
  “呵,我不知道。”雷诺克斯毫无兴趣地回答。
  “想必一定很失望,对不对?我起先也是这样。你大概没有到处参观吧?”
  卡萝·白英敦说:
  “因为母亲,不能这样。”
  白英敦太太解释:
  “我一天只能参观两个小时。”
  陌生人亲切地说:
  “你能这样参观,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白英敦太太以嘶哑的声音缓缓地笑了,一种满足的笑声。“我不会因为身体而屈服!重要的还是心灵!对,是心灵……”
  她停止不说。杰拉尔博士看见雷蒙·白英敦神经质地开口问道:
  “柯普先生,你看过哭墙吗?”
  “是的,去过。一到这里,我就先去参观。我想花两三天的工夫先观光耶路撒冷,然后打算请旅行社帮我拟定旅行计划,准备参观巴勒斯坦所有的圣地——伯利恒、拿撒勒、提比里亚和加利利海。我想那一定是很美的旅行;此外还有耶拉西,那儿有引人的古罗马遗迹。然后一定要去看看培特拉的红蔷薇城——这是最叫人惊奇的自然景观,据说是奇景呢。但是,往返最少也要整整一个星期。”
  卡萝说:
  “我也想去看看,真棒!”
  “的确有一看的价值——呵,当然有。”柯普先生停了一下,把迟疑的目光投向白英敦太太之后,仿佛怕被窃听的法国人知道一样,以含混的口吻继续说下去。
  “怎么样,有没有人要跟我一起去旅行?白英敦太太,你当然没法子去。你家的人总得留几个人下来陪你,如果分成两组,就……”
  他停下不说。杰拉尔博士听到老太太编织针碰触的声音。接着,她说道:“我们不会分开行动。我们一家人都很友好,要在一起。”她抬起头。“孩子,你们说对不对?”
  她的声音含着一股奇异的音调。大家随即回答:“是的,妈。”——“嗯。是这样。”——“是的,当然。”
  白英敦太太又浮现出那奇妙的微笑。“看,他们都不愿意离开我。奈汀,你呢?你没说话。”
  “雷诺克斯不去,我也不去。”
  白英敦太太缓缓回头望着儿子。
  “雷诺克斯,怎么样?你和奈汀怎么不去?她好像很想去。”
  他吓了一跳,抬起脸。
  “不,我——我想还是跟大家一起留在这里比较好。”
  柯普先生有礼地说:
  “不错,你们真是很亲密的一家人!”可是,这有礼的语音中却含有一丝虚伪。

  “我们不想跟别人交往。”白英敦太太说。她开始卷毛线。
  “喂,雷蒙,刚才跟你说话的女孩是谁?”
  雷蒙吃了一惊,满脸通红,随即变白。
  “我不知道她名字,她——她昨晚跟我们坐同一班火车。”
  白英敦太太慢慢从椅上站起来。
  “我想不必跟她太接近。”
  奈汀起身,伸手扶着努力想从椅上站起来的老妇人。她那职业性的灵巧颇引起杰拉尔博士注意。
  “是休息的时候啦。”白英敦太太说。“晚安,柯普先生。”
  “晚安,白英敦太太。晚安,雷诺克斯太太。”
  他们排成一列离去。这一群中的年轻人似乎没有一个愿意落后。
  柯普先生独个儿留下来,目送他们。脸上浮起怪异的表情。
  杰拉尔博士由过去的经验知道美国人都很亲切友善。他们没有英国旅客的猜忌心。所以,像杰拉尔博士这样圆滑的人,要跟柯普先生认识,不会太难。这美国人孤伶伶的,而且和大多数美国人一样,为人友善。杰拉尔博士拿出名片递给他。
  杰佛逊·柯普先生看了名片上的名字,颇为感动。
  “呵,是杰拉尔博士。不错,你最近到过美国。”
  “是去年秋天,在哈佛讲学。”
  “当然,杰拉尔博土是学术界的名人。在巴黎,你是你专行中最伟大的权威人物。”
  “哪里,你太客气了”
  “真是幸会。其实,现在耶路撒冷有好几位著名人物。你,还有威尔登爵士、财务官加布利尔·斯坦因包莫爵士、英国考古学权威曼德斯·史东爵士,以及英国政界知名的威瑟伦爵士夫人、比利时的名探赫邱里·白罗。”
  “赫邱里·白罗?他在这里?”
  “这儿的地方报登出了他最近抵达耶路撒冷的消息。全世界的名人夫妇现在似乎都住在所罗门饭店。这里确是很豪华的饭店,装璜优雅。”
  柯普先生似乎很快乐。杰拉尔博士也很能随机应变,表示好感。因此没多久两人就热络地一起到酒吧去。
  喝了两杯威士忌苏打,杰拉尔博士说:
  “刚才你跟他们说话的那一家人,是不是典型的美国家庭?”
  杰佛逊·柯普一面啜饮威士忌苏打,一面想,然后说道:
  “不,我想并不是典型的。”
  “不是?是非常和睦的家庭呀。”
  柯普先生缓缓说道:
  “你的意思是说,他们都很照料那老太太的生活起居,就这点来说,可以说很和睦。她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老太太。”
  “不错。”
  稍微用话一套,柯普先生就热切地说起来。“其实,那家庭最近很令人担心。如果不嫌烦,我很乐意告诉你。也许你会觉得很无聊。”
  杰拉尔博士催他说。杰佛逊·柯普先生胡子刮得光光爽朗的脸上,皱起困惑的纹路,然后慢慢开始叙述。
  “老实说,现在正有一件事困扰着我。那白英敦太太是我的老朋友——不是老的那一位,是年轻的那位,也就是雷诺克斯·白英敦太太。”
  “啊,就是那个非常漂亮的黑发妇人?”
  “是的。她叫奈汀。奈汀·白英敦性情非常温柔。她结婚前,我就认识了。她在医院努力学习做个好护士。后来,请假到白英敦家,跟他们一起生活,最后和雷诺克斯结了婚。”

  “真的?”
  杰佛逊·柯普先生啜一口威士忌苏打,继续说:
  “白英敦家的历史要我说一下吗,杰拉尔博士?”
  “呵,请说,我很感兴趣。”
  “已故的艾摩·白英敦是个很有名气的人,人品也极为吸引人。第一个太太很早去世,他又结了一次婚。第一个太太去世时,卡萝和雷蒙刚会走路。据说,第二个太太跟他结婚时,年纪已不小,相当漂亮。但从现在的样子看来,却看不出以前是个美人。不过,这是从可靠的消息听来的。总之,她的丈夫非常疼爱她,什么事都交给她。去世前几年,他已躺在病床上,她便主宰了一切。她非常能干,很懂实务,也是一个非常有良心的女人。艾摩死后,她倾心养育孩子。孩子中也有她亲生的——就是那个金红头发、身体瘦弱、美丽的吉奈芙拉。就像刚才所说那样,她为自己家人献身,跟世人毫无来往。我不知道你会怎么想,我可真不觉得有什么好感动的。”
  “我同意。那对心智的发展危害最大。”
  “完全正确。白英敦太太让孩子与世人隔绝,完全不跟外界来往。结果,孩子们成长了,却都很神经质。他们都非常怯懦,不敢跟陌生人交朋友。实在很糟。”
  “的确非常糟糕。”
  “我想她并没有恶意。只是她爱得过度了。”
  “他们只生活在家里?”杰拉尔博士问。
  “是的。”
  “儿子们都不工作?”
  “嗯,是的。艾摩·白英敦很富有。为了让白英敦太太一生过得舒服,他把所有遗产全留给她——据说,那是用来抚养家人的。”
  “这么说,他们在经济上都要仰赖她了。”
  “是的。而且,她尽可能让孩子留在家里,不让他们出外寻找工作。有很多钱,这样也许不坏。他们也不需要找工作。可是,我觉得工作才是男人的强壮剂。他们没有任何娱乐嗜好,不打高尔夫,也不参加地方的俱乐部;不去跳舞,也不跟别的年轻人游玩。他们住在乡下的大房子里,几英里内都没有人烟。不管怎么说,我不认为这是好办法。”
  “我同意。”杰拉尔博士说。
  “那家子人没有一个有社会感。协同精神完全缺乏。他们也许有和乐的家庭,彼此却互相束缚。”
  “没有人想离开吗?”
  “不曾听说过。他们只坐在一起。”
  “你认为那是他们自己不好,还是该归咎于白英敦太太?”
  杰佛逊·柯普心神不定地调整坐姿。
  “我想她多少要负点责任。她养育孩子的方法有问题。孩子方面,长大后也应该从这束缚里自行解脱,总不能一直离不开妈妈,应该选择独立之道。”
  杰拉尔博士沉思地说:
  “但是,这也许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不可能?”
  “要阻止树木成长,有好几种方法。”
  柯普先生瞪目以视。
  “他们都很健康啊,杰拉尔博士。”
  “不,精神已跟肉体一样受到成长的阻碍,被扭曲了。”
  “他们心智都很优秀。”
  杰拉尔叹口气。
  杰佛逊继续说:
  “不,依我看,人都能把自己的命运控制在自己手里。相信自己的人,会自我创造,会在自己的生涯中创出价值来,决不会袖手茫然而坐。这种人,女人决不会倾心相向。”

  杰拉尔仔细望了他一会儿,才说道:
  “你是说雷诺克斯·白英敦?”
  “是的。我想的也是雷诺克斯。雷蒙还太年轻。雷诺克斯已经三十岁了。他早已到应该有所表现的年纪。”
  “对他太太来说,那也许是很艰辛的生活。”
  “当然,对她是很艰辛的生活,奈汀是个好女孩。我非常喜欢她。她决不会抱怨,但也不幸福。不如说她已落入不幸的深渊。”
  杰拉尔点点头。“是的,想必如此。”
  “我不知道你会怎么想,我却觉得她的忍耐也有限度,杰拉尔博士。如果我是奈汀,我一定会向雷诺克斯明说,要他尽可能挺身而出,否则——”
  “你是说,否则她应该舍他而去?”
  “她有她自己的人生。如果雷诺克斯不承认她所应得的评价,还会有他人承认的。”
  “譬如说——你就是?”
  美国人满脸通红,随即以天真的威严回视对方。
  “是的。”他说。“我一点不为自己对她所怀的感情觉得羞耻。我尊敬她,由内心爱她。只要她幸福,我就满足了。如果她跟雷诺克斯过得幸福,我也乐于引退,从舞台上消失。”
  “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就因为并非如此,我才在等待机会!她若需要我,我立刻就去!”
  “你真是‘真正的骑士’。”杰拉尔低声说。
  “呃,什么?”
  “在今天,骑士道只活在美国啊。你不求报酬,能以为所爱女士服务而满足,真令人敬佩!你希望她做什么呢?”
  “她需要我时,我希望能够在她身旁,随时支援。”
  “请问,白英敦老太太对你的态度如何?”
  杰佛逊·柯普缓缓答道:
  “那老太太,我根本不了解,刚才说过,她不喜欢跟外面的人接触,只有对我不同,一直都很友善,把我看成她家人一样。”
  “这么说,她允许你和雷诺克斯来往?”
  “是的。”
  杰拉尔博士耸耸肩:“那倒真奇怪罗?”
  杰佛逊·柯普装模作样地回答:
  “我先告诉你,我们的友谊毫无不名誉之处,是纯柏拉图式的。”
  “这我知道,但是从白英敦太太的性格而言,她会鼓励这种友谊,不是很奇怪吗?柯普先生,其实我非常关心白英敦太太,我觉得她很有趣。”
  “她的确是个了不起的女性。她有伟大的人格号召力——人品绝佳。刚才说过,艾摩·白英敦绝对相信她的判断。”
  “所以他才连孩子的经济都全部委托她。柯普先生,在我国,这是法律所不许的。”
  柯普先生站起来。
  “在美国,”他说。“我们是热烈信奉绝对自由的人。”
  杰拉尔博士也站起来。这些话并没有很令博士感动。他听过好几次不同国籍的人说这种话。自由只是某种民族才拥有的特质,这种妄想已在世界上扩大。
  杰拉尔博士比较聪慧。他知道,任何种族国家,任何个人,都不能说是自由。但他也知道,不自由的程度也有差别。他一面沉思,兴趣盎然地走回寝室。
或许您还会喜欢:
日本的黑雾
作者:佚名
章节:86 人气:2
摘要:松本清张是日本当代着名的小说家,一九〇九年生于福冈县小仓市。高小毕业后,曾在电机厂、石版印刷厂做过工,生活艰苦。自一九三八年起,先后在朝日新闻社九州岛分社、西部总社、东京总社任职,同时练习写作。一九五〇年发表第一篇作品《西乡钞票》,借明治初期西乡隆盛领导的西乡军滥发军票造成的混乱状况来影射战后初期日本通货膨胀、钞票贬值的时局。一九五二年,以《〈小仓日记〉传》获芥川奖,从此登上文坛。 [点击阅读]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作者简介奥德丽·尼芬格(AudreyNiffenegger),视觉艺术家,也是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书籍与纸艺中心的教授,她负责教导写作、凸版印刷以及精美版书籍的制作。曾在芝加哥印花社画廊展出个人艺术作品。《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是她的第一本小说。 [点击阅读]
时间机器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时间旅行者正在给我们讲解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他灰色的眼睛闪动着,显得神采奕奕,平日里他的面孔总是苍白得没有一点血色,但是此刻却由于激动和兴奋泛出红光。壁炉里火光熊熊,白炽灯散发出的柔和的光辉,捕捉着我们玻璃杯中滚动的气泡。我们坐的椅子,是他设计的专利产品,与其说是我们坐在椅子上面,还不如说是椅子在拥抱和爱抚我们。 [点击阅读]
昂梯菲尔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一位无名船长为搜寻一座无名小岛,正驾着无标名的航船,行驶在不知晓的海洋上。1831年9月9日,清晨6时许,船长离舱登上了尾船楼板。东方欲晓,准确地说,圆盘般的太阳正缓缓地探头欲出,但尚未冲出地平线。长长地发散铺开的光束爱抚地拍打着海面,在晨风的吹拂下,大海上荡起了轮轮涟漪。经过一个宁静的夜,迎来的白天将会是一个大好的艳阳天,这是末伏后的九月难得的天气。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4:破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童年不是从出生到某一个年龄为止;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年纪孩子长大了,抛开幼稚童年的国度里,没有人会死去EdnaSt.VincentMillay前言我拥有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濒临死亡的经历;这并不是一件你真正会习惯的事。这似乎有些奇怪,我又一次不可避免地面对着死亡。好像注定逃不开这一宿命,每一次我都成功逃开了,但是它又一次次地回到我身边。然而,这一次的似乎与众不同。 [点击阅读]
最后的星期集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我完整地得到了你我深知你已经属于我,我从未想到应该确定你赠予的价值。你也不提这样的要求。日复一日,夜复一夜,你倒空你的花篮,我瞟一眼,随手扔进库房,次日没有一点儿印象。你的赠予融和着新春枝叶的嫩绿和秋夜圆月的清辉。你以黑发的水浪淹没我的双足,你说:“我的赠予不足以纳你王国的赋税,贫女子我再无可赠的东西。”说话间,泪水模糊了你的明眸。 [点击阅读]
校园疑云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1这是芳草地学校夏季学期开学的那一天。午后的斜阳照在大楼前面一条宽阔的石子路上。校门敞开,欢迎着家长和学生。门里站着范西塔特小姐,头发一丝不乱,衣裙剪裁合身,无可挑剔,其气派和乔治王朝时期的大门十分相称。一些不了解情况的家长把她当成了赫赫有名的布尔斯特罗德小姐本人,而不知道布尔斯特罗德小姐照例是退隐在她的那间圣洁的书房里,只有少数受到特别优待的人才会被邀请进去。 [点击阅读]
梦的解析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2
摘要:我尝试在本书中描述“梦的解析”;相信在这么做的时候,我并没有超越神经病理学的范围。因为心理学上的探讨显示梦是许多病态心理现象的第一种;它如歇斯底里性恐惧、强迫性思想、妄想亦是属于此现象,并且因为实际的理由,很为医生们所看重。由后遗症看来,梦并没有实际上的重要性;不过由它成为一种范例的理论价值来看,其重要性却相对地增加不少。 [点击阅读]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1块8毛7,就这么些钱,其中六毛是一分一分的铜板,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在杂货店老板、菜贩子和肉店老板那儿硬赖来的,每次闹得脸发臊,深感这种掂斤播两的交易实在丢人现眼。德拉反复数了三次,还是一元八角七,而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除了扑倒在那破旧的小睡椅上哭嚎之外,显然别无他途。德拉这样做了,可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生活就是哭泣、抽噎和微笑,尤以抽噎占统治地位。 [点击阅读]
死亡终局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故事是发生在公元前二○○○年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时间和地点对这个故事来说都是附带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无妨,但是由于这个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灵感是来自纽约市立艺术馆埃及探险队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一年间在勒克瑟对岸的一个石墓里所发现,并由巴帝斯坎.顾恩教授翻译发表在艺术馆公报上的埃及第十一王朝的两、三封信,所以我还是以这种方式写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