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随遇而安 - 第十六章 民主的起源地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稍有一点儿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希腊的历史和欧洲文明之间的关系,所以曾经有人这样说:如果你只有机会去一个国家,而试图了解和研究整个欧洲历史和文明,那这个国家只有一个,就是希腊。所以当我们踏上希腊的土地之后,面对第一座古希腊神庙的时候,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罗多德这些伟大的名字就一齐涌上脑海,是他们为欧洲的文明点亮了启蒙之灯。然而当我们离开希腊的时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倒不是这些伟大的先哲在哲学、历史学、数学、文学等领域为后世开启的先河,而是这个国家在人类文明史早期创造的政治文明以及对今天造成的影响。
  在著名的雅典卫城,全世界的观光者都在惊叹于两千五百年前古希腊人建造的精美绝伦的帕提侬神庙。然而在和所有的游客一样,仰望那座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大理石建筑群之后,我的目光却停留在了神庙脚下,一块面积不大的草坪上。这块草坪与中国任何一个公园里看到的草坪相比没有什么不同,也没有任何标志。而正是在这块草坪上,两千多年前的雅典市民就经常聚集在这里发表演讲,讨论着如何管理国家和城市,对决定国家和城市命运的重大事情发表看法和进行表决,每一个普通的雅典市民都有权利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意见。
  这是一段多么令人景仰的历史啊!直到今天,全世界还有很多国家被独裁者统治着,那里的人民根本没有权利决定自己的命运,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思想。而在两千多年前,也就是我国还在群雄争霸、战火连绵的战国时期,希腊人就已经创造了高度的政治民主。
  历史上,值得羡慕的不是古希腊人没有经历战争,相反,他们经历的特洛伊战争、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都是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争,所不同的是在那个时代人类经历的战争几乎都是由独裁者决定发动的或者是那些独裁者不得不接受的,唯独古希腊人民有权力决定是否要进行战争。当强大的波斯军团兵临城下的时候,领导者在动员全体人民进行抗争的时候说道:“你们希望民主被延续吗?那就要拿起武器进行战斗!如果波斯统治了希腊,我们今天的民主将不复存在!”于是渴望民主的希腊人众志成城、斗志昂扬,以少胜多取得了希波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还留下了一个著名的小插曲:一名希腊战士,从马拉松小镇奔跑了四十二千米,赶到雅典,在对雅典市民大喊了一句“我们胜利了”之后英勇死去。这就是我们今天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由来。

  直到今天,希腊仍然延续着民主的传统。希腊在欧盟国家中的经济地位是最低的,在欧洲的国家中,希腊政0府也并不是一个强有力的政0府。希腊并不富裕,因为它的税收很低,但它却给了人民很大的权力。尽管终年沐浴着爱琴海的阳光和海风的希腊人生性懒散,但是今天的希腊人民仍然像他们的祖先一样乐于对事情发表意见。
  当地人说,希腊人经常为一点儿小事就举行游行和罢工,表达他们的意见和不满。就在我们到达希腊前不久,希腊足球队奇迹般地历史性地获得了欧洲杯冠军,在举国欢庆之后,希腊的公交车驾驶员罢了一天工,原因竟然是政0府没有考虑到他们收看欧洲杯足球赛的权利!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我们的印象中,游行罢工似乎就意味着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其实在希腊的任何一次罢工都是经过了法律程序的,而且对某个行业的罢工将对国民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会通过媒体提前告知公众。希腊政0府对于绝大多数的游行罢工都是持“有单照批”的态度,而罢工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也都严格按照政0府批准的时间、地点进行罢工,绝不会超越法律进行,因此他们的罢工对社会生活的负面影响是很小的。在我们离开希腊的前一天,居然也碰到了一次小规模的罢工,尽管我们不知道这次罢工是为了什么,但我们确信,希腊的民主名不虚传。
  最后一分钟哲学。
  早在好几年前,国际奥委会就提出了“奥运会要减肥”的口号,这主要是针对近二十年来,奥运会主办国有把奥运会越办越大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比赛场馆越建越大、越建越豪华,比赛项目越来越多,需要参与的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官员的人数也就越来越多,奥运会的规模越办越大,使得承办国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据说一九九二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就亏了一大笔钱。然而,各国争办奥运会并且把奥运会越办越大的趋势却有增无减,倒是希腊人给了我们一些意外。

  每届奥运会的主赛场都会是奥运会主办国不惜巨资兴建的重点工程,都希望建成一个足以流芳百世的标志性建筑,而唯独雅典奥运会的主赛场是希腊人在原来一座老体育场的基础上翻建的,希腊人的逻辑是:一样很漂亮啊,一样也能用啊!
  那届奥运会场馆的建设进度一直备受舆论指责,我们江苏城市频道奥运报道组在希腊采访时发现,当时有三分之一的场馆还没有竣工,还在尘土飞扬的建设当中。七月二十五日,我们在雅典的最后一天,拍摄一八九六年首届现代奥运会主场馆时,巧遇了一群中国建筑工人,我问他们:“你们的活什么时候能干完呢?”对方操着一口很浓重的河南口音回答说:“早呢!木工活还没有开始呢!”我问:“那你们不着急吗?”回答说:“希腊人都不急,我们急什么呀!”我大吃一惊:七月二十五日距奥运会开幕已不足二十天,一个重要场馆的木工活儿竟然还没开始!而希腊官方却早就宣布这些场馆已经竣工了,他们的逻辑是:外边完工了就算竣工了,里边的东西慢慢弄,开幕之前一定弄好!
  走在雅典的大街上,我们看到很多人行道上拉着一条条长长的红线,当地人告诉我们,这是为了迎接奥运准备要翻修人行道的地砖。我问他们:“那怎么没弄啊?”他们说:“还早呢!”人们对奥运会的漫不经心是随处可见的,在希腊的一周时间我们去了很多地方,并没有看到想象中应该出现的奥运氛围,我们甚至都没有看到大街上有任何奥运标志和宣传品,倒是在很多小店里看到了价格不菲的奥运纪念品。但是如果说希腊人对奥运会没有热情那是不公平的,在我们采访的雅典市民当中,提到奥运会他们都非常兴奋,他们觉得由希腊主办这届奥运会是理所应当的事,因为这里是奥林匹克的故乡。所以,希腊政0府也不像以往那些奥运会主办国那样,赛前都宣称要把他们主办的奥运会办成最好的、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他们的口号是一句异常平静而又自信的话:奥运回家!对于国际舆论对他们的一些批评,希腊人也并不介意,他们相信有希腊众神的庇护,什么奇迹都会发生。二〇〇四年希腊足球队近乎奇迹般夺得欧洲杯冠军,更加坚定了他们的“最后一分钟哲学”。

  希腊的笑容。
  从一九八四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到现在,每一届奥运会人们最关注的事情莫过于我们能拿多少块金牌和我们在金牌榜上的名次。二〇〇八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创造了历史,夺得了五十一枚金牌,金牌榜上列第一,足以让国人扬眉吐气。可以说,北京奥运会取得了巨大成功,无论是开幕式的宏伟壮美,还是体育赛事进行中组织工作的有条不紊以及接待工作的热情周到,都给全世界留下深刻印象。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反思。
  我想到二〇〇四年在希腊的采访,印象中更觉得我们似乎还缺点儿什么,缺什么呢?好像是我们的人民缺少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容。
  曾经在雅典的大街上和巴黎的机场里,我们都在不断地拍摄采访,不管我们的镜头对着谁,对方一旦发觉,无论当时他在做什么,都会对着我们的镜头展开他们的笑容,做出友好的姿态;无论我们问他们什么,他们也总是非常有兴致地乐于回答和交流。我做了十几年记者,在全国很多城市进行过拍摄采访,在我印象中,我们的大多数国民只要看见摄像机对着他们,总是有意地避开,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会做出国际新闻中丑闻当事人被曝光时的举动:用手或包挡住脸。尤其是一些美女还会对着摄像机恶狠狠地吐出两个字:讨厌!其实,我们只是想拍摄一些街景和行人而已,而当我们想要问他们什么问题的时候,相当一部分人避之不及。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我们中国人天生就内向吗?但也不至于反应如此过度啊。我们可以留意一下,大街上的行人、公园里的游客,他们中有多少人面带着笑容?或者说他们中有多少人会以笑容面对陌生人?
  北京奥运会已经渐行渐远,永远定格在二〇〇八年,但向世界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却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有人说,只有不再为生存焦虑的人们才会有那种恬静自信的笑容。今天,我们国家的经济正在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我们的国民生活水平也在大幅度地提高,展现中华民族发自内心的美丽笑容,是该成为政0府和全体国民努力的第一要务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林肯总统说过:“构成那次巨大战争--南北战争导火线的,想不到竟是这位身材矮小的、可爱的夫人。她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伟大的胜利”。这本书就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也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是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是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很久以前我就看过这本书,我被这本书深深得吸引住了。我为汤姆叔叔那悲惨的一生哭泣,同样的,汤姆叔叔的一生的写照就是全体黑人的缩影。 [点击阅读]
沉香豌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1章陈婉早晨是被隔壁院子打孩子的声音吵醒的。她家住的这爿地块是整个济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一色的晚清民国宅子,却早已没有了百多年前的古雅风貌,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有部分老房子划给了附近的印染厂作家属区。旧时官绅富户家的宅第现在居住的是济城最下层的民众,一个院子通常有好几家人并居在一起,谁家说话大声些隔壁便能听见,所以此时刘家婶婶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引来一阵哭嚎的同时,四邻八里的劝解声, [点击阅读]
没拼过的青春,不值一过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全才学子、《天才知道》第二季总冠军邓楚涵青春励志图书首度问世分享无悔、无怨、无憾的校园奋斗故事和万千中学生一起,用拼搏和汗水谱写青春赞歌【内容简介】邓楚涵的人生履历,和他的脸一样完美无瑕,在看到他的那一刻,你会明白什么叫实力派偶像。他在智力上碾杀一切。《天才知道》中荣耀登顶,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学生竞赛冠军,同济大学全才学子,国家级奖学金获得者……他说,成功在于,当别人放弃时,你多忍了一分钟。 [点击阅读]
海底两万里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人们一定还记得1866年海上发生的一件离奇的、神秘的、无法解释的怪事。且不说当时哄动沿海居民和世界舆论的各种传闻,这里只说一般航海人员特别激动的心情。欧美的进出口商人、船长和船主、各国的海军官佐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非常注意这件事。这事大体是这样:不久以前,好些大船在海上碰见了一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很长的物体,形状很像纺锤,有时发出磷光,它的体积比鲸鱼大得多,行动起来也比鲸鱼快得多。 [点击阅读]
潜意识的力量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1《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1)[美]约瑟夫·墨菲著吴忌寒译唤起潜意识的力量吧!你将拥有的是完善的人格平静的心灵持久的幸福无尽的喜悦……引言奇迹随时发生,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我曾周游世界。在此期间,我多次目睹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发生在形形色色的人身上。我相信,这样的奇迹同样会在你的身上发生,因为它往往就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 [点击阅读]
生命的重建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我写好了这本书,希望同你一起分享。这本书与我的另一本蓝皮小书《治愈你的身体》有一部分内容是重合的,那本书已经作为心理模式导致身体疾病的权威著作被广泛接受。在这本书里我安排了一个“会谈”(见第一章),就好像你作为一个客户来我的咨询室一样。如果你每天做书中列出的练习,在你读完这本书之前,你的生活就会改变。我建议你先将本书通读一遍,然后开始第二遍的精读,深入地做每个练习。 [点击阅读]
童年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点击阅读]
第五项修炼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赵耀东人类的历史于本世纪最后的十余年中,起了巨大的变化——象征世界两极化的柏林围墙于一九八九年倒了,东欧各国政权的变化速度和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政治上,由两大强权领导的民主和集权对垒的局势不再。于全球各地崛起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亚太经合组织等,突破既有国界的限制,代替传统政治势力,成为主导世局的力量。 [点击阅读]
约会倍增术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引言你在这本书里所学到的东西都是我花了几年时间才得到的。你可以把此书当作百科全书使用。它是一本参考手册,而不是小说。使用它的最好方法是通读它,找出你关心的部分,着重看你想要了解到想法或者提高的技巧。之后把这些部分抄写或者打印出来,以便重温和练习。把妹,不像打开电灯开关那样简单。把妹,就像试图学习乐器。需要的是练习。起初也许一切一团糟,而且有时你的练习并没有让你带来提升。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