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太阳照常升起 - 《太阳照常升起》书评——Anyway, the sun also arises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太阳照常升起》这本书讲的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们都是迷惘的一代。经历了战争的残酷洗礼,那一代人普遍生活得漫无目的、奢华迷醉。之于爱情,也是一团纠结。
  一直都想不明白,杰克和勃莱特之间的感情纠纷到底是怎样的。毫无疑问,这两个人都爱着彼此。杰克的爱,更像是出于一个知心的朋友,因为知道自己的不足,就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在爱着,不管勃莱特遇到什么情况还是爱着她,支持她帮助她,即便是帮着她拜托她讨厌的罗恩,帮着她去找她迷恋的罗梅罗,在她落魄时毫不犹豫的赶过去陪着她,倾听她的烦恼与快乐,哪怕只是在旁边看着也不能停止的关心。
  惊讶于那段对话,在勃莱特和罗梅罗分手后,杰克赶去马德里找她。勃莱特问,你还爱着我吗,杰克?杰克说是。那之前,我一直以为,杰克对勃莱特的态度,不过是因为爱过的不舍和不忍,没有想到,竟然是一直爱着的。
  而勃莱特,这个漂亮充满风情而又不甘寂寞的女人,即使爱着杰克,却也因为知道自己不可能忠于他,要远离会难受,要在一起也做不到。对于斗牛士罗梅罗的迷恋并不是真正的爱,我不相信她仅仅是出于年龄的差距。她一定是在和罗梅罗的相处中,发现对方给她的爱她也许永远也无法回报,因而远离。
  为什么不能够在一起?明明渴求爱,却不能放弃物质的追求,不能够为了单纯的精神需要远离世间的繁华。即便是纸醉金迷,即便是只能在醉酒狂欢、在观赏斗牛的暴力中寻找到暂时的乐趣,即便是醒后空虚、深夜里无法入眠辗转反侧的折磨,也不能抛弃这样的生活。
  友情反而成了一种简单可得的情感。只要有一定的共同点,也许是钓鱼,也许是喝酒,也许是斗牛,也许是秘密。不管是什么,就能够相谈甚欢。
  这样一群迷茫的人。他们纵情享乐,但是却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太阳照常升起,是这本书的名字。不管大地如何,不管地上的人们怎样的活着,太阳总是会升起的。生活即便绝望,也还是不能失去希望的,即便只能想一想,也是很好的吧。
或许您还会喜欢:
梦的解析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2
摘要:我尝试在本书中描述“梦的解析”;相信在这么做的时候,我并没有超越神经病理学的范围。因为心理学上的探讨显示梦是许多病态心理现象的第一种;它如歇斯底里性恐惧、强迫性思想、妄想亦是属于此现象,并且因为实际的理由,很为医生们所看重。由后遗症看来,梦并没有实际上的重要性;不过由它成为一种范例的理论价值来看,其重要性却相对地增加不少。 [点击阅读]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1块8毛7,就这么些钱,其中六毛是一分一分的铜板,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在杂货店老板、菜贩子和肉店老板那儿硬赖来的,每次闹得脸发臊,深感这种掂斤播两的交易实在丢人现眼。德拉反复数了三次,还是一元八角七,而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除了扑倒在那破旧的小睡椅上哭嚎之外,显然别无他途。德拉这样做了,可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生活就是哭泣、抽噎和微笑,尤以抽噎占统治地位。 [点击阅读]
死亡终局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故事是发生在公元前二○○○年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时间和地点对这个故事来说都是附带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无妨,但是由于这个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灵感是来自纽约市立艺术馆埃及探险队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一年间在勒克瑟对岸的一个石墓里所发现,并由巴帝斯坎.顾恩教授翻译发表在艺术馆公报上的埃及第十一王朝的两、三封信,所以我还是以这种方式写出。 [点击阅读]
气球上的五星期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气球上的五星期--第一章第一章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介绍弗格森-弗格森博士——“Excelsior”——博士的风貌——彻头彻尾的宿命论者——“旅行者俱乐部”的晚宴——不失时机的频频祝酒1862年1月14日,滑铁卢广场13号,轮敦皇家地理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听众如云。学会主席弗朗西斯-M××爵士在向他可敬的同行们作一场重要的学术报告。他的话常常被阵阵掌声打断。 [点击阅读]
永别了武器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永别了,武器》一书系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早期代表作。被誉为现代文学的经典名篇。此书以爱情与战争两条主线,阐述了作者对战争及人生的看法和态度。美国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志愿到意大利北部战争担任救护车驾驶员,期间与英国护士凯瑟琳·巴克莱相识。亨利在前线执行任务时被炮弹炸伤,被送往后方的米兰医院就医。由于护士紧缺,凯瑟琳也来到了米兰,两人又一次相遇。 [点击阅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马克·吐温(MarkTwain,1835~1910)美国作家。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1835年11月30日生于密苏里州,1910年4月21日卒于康涅狄格州。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点击阅读]
沉思录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一本写给自己的书──《沉思录》译者前言斯多亚派着名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公元121-180),原名马可.阿尼厄斯.维勒斯,生于罗马,其父亲一族曾是西班牙人,但早已定居罗马多年,并从维斯佩申皇帝(69-79年在位)那里获得了贵族身份。 [点击阅读]
活法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稻盛和夫,1932年生于鹿儿岛,鹿儿岛大学工业部毕业。1959年创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历任总经理、董事长,1997年起任名誉董事长。此外,1984年创立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在的KDDI公司)并任董事长。2001年起任最高顾问。1984年创立“稻盛集团”,同时设立“京都奖”,每年表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士。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漂亮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莫泊桑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成就往往因此而被湮没。其实,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颇有建树:他继承了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心理描写上又开拓出新路。《漂亮朋友》就是前者的一部代表性*作品。莫泊桑从事长篇创作是在写作短篇小说之后,其时他并不满足于短篇小说所取得的成就。随着他声誉鹊起,他经常涉足上流社会,开阔了眼界,便想到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反映社会现实。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