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他们来到巴格达 - 第二十六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一直觉得十-分不安,”维多利亚说,“总是想着在大马士革被他们错杀了的那个可怜的丹麦妇女。”
  “噢,她挺好的,”达金先生高高兴兴地说,“你们的飞机刚一起飞,我们就逮捕了那个法国女人,把格丽特-哈顿送到医院里。她很快就苏醒了过来,他们本想继续麻醉她一段时间,直到他们可以肯定,他们在巴格达的活动成功了为止。当然喽,格丽特-哈顿是我们的人。”
  “是吗?”
  “是的。安娜-席勒失踪以后,我们想,不妨给对方制造点麻烦让对方去考虑考虑。所以,我们就给格丽特-哈顿订了一张机票,仔细地做了安排,不给她提供任何背景。他们就上当了——于是匆匆忙忙地得出结论,认为格丽特-哈顿就是安娜-席勒。我们给她假造了一套材料来证明她的身份。”
  “同时,真正的安娜-席勒却悄悄地呆在医院里,一直到波恩斯福特-琼斯太太该来探望她丈夫的时候才出来。”
  “是的,这个方法简单——但是有效。她采取这次行动的原则是,在遇到挫折的时刻,只有自己的亲人才是真正能够相信的人。她是个非常聪明的姑娘。”
  “我本来以为自己把命搭上了,”维多利亚说,“你手下的人是一直在监视着我吗?”
  “一直在监视着你。你那个爱德华并不象他自己想得那样聪明。事实上,你那个小伙子爱德华-戈令的活动,我们早已调查过一段时间了。卡米凯尔被暗杀的那天晚上,你对我讲了自己的事情,那时候,坦白地说,我可真替你担心。”

  “当时,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把你做为间谍打入他们的机构。如果你的爱德华知道你跟我有联系,你就会相当安全,因为他想通过你来了解我们的意图。你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因而他们不会杀害你。而且,他还可以通过你向我们传递假情报。你是连接两边的纽带。可是后来,你发现了有人冒充鲁波特-克罗夫顿-李的事,爱德华决定先把你隔离起来,等需要你(也许有可能需要你)冒充安娜-席勒、的时候再放你出来。是啊,维多利亚,你现在能坐在这儿,吃着阿月浑子果仁,真是够走运的呀。”
  “我知道我是够走运的。”
  达金先生问道:
  “你还有些想念爱德华吗?”
  维多利亚两眼直直地瞪着他说:
  “一点也不想。我是个小傻瓜,上了他的当,被他迷住了。我只不过是象个中学生似地迷上了他——把自己当做朱丽叶,想些乱七八糟的蠢事情。”
  “你不必过份抱怨自己。爱德华外表长得很漂亮,很容易诱惑妇女。”
  “是的,他利用了这一点。”
  “他的确是利用了这一点。”
  “下次我若是爱上了谁,”维多利亚说,“长相,魅力不会吸引我的注意力了,我想找个真正的人——不是一个经常讲动听的话的人,即使是秃顶,或是戴着眼镜,我都不在乎。我喜欢的人应该很有意思——而且应该知道有意思的事情。”
  “大约三十五岁还是五十五岁呢?”
  维多利亚瞪大了眼睛。
  “噢,三十五岁,”她说。
  “这样我就放心了。刚才我还以为你在向我求婚呢。”

  维多利亚大声笑了起来。
  “还有,我知道我不应该问问题,不过,我想知道那条围巾是不是真地织进什么情报了?”
  “里边有个名字。德法格太大是个善于织毛衣的人,象她那样的能手能把一大串名字织进毛衣当中去,那条围巾和那个“便条”,各提供一半线索。一半告诉我们卡尔巴拉的谢赫-侯赛因-艾尔-齐亚拉这个名字。另一半,经过碘蒸汽处理以后,告诉我们请谢赫交出他保管的东西的那几个字。把那些资料藏在圣城卡尔巴拉,那是再安全不过了。”
  “那些资料是我们遇到的那两个到处游逛、演西洋镜节目的人送去的吗?”
  “是他们送去的。普普通通的两个人,人们都认识,与政治一点关系也没有。他们是卡米凯尔的私人朋友。他有好多好多朋友呢。”
  “他肯定是个非常好的人。他死了可真可惜啊。”
  “我们将来有一天总得死的,”达金先生说,“如果在今世之后还有来世一——这一点我是完全相信的——当卡米凯尔知道,与其他所有的人相比,他的信念和勇气使他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使这个世界免于再遭受一次人们无法想象的流血与灾难,那时候,他是会感到满足的。”
  “事情真有点奇怪,你说是不是?”维多利亚若有所思地说,“理查德保存一半秘密,我保存另一半秘密。看起来好象是——”
  “好象是有意安排的似的,”达金先生一边替她说完这句话,一边眼睛里闪了一下,“我想问问你,你以后打算怎么办?”

  “我得找个工作,”维多利亚说,“我得马上开始去找。”
  “别想得太严重了,”达金先生说,“我倒是估计有个工作要找到你的头上了。”
  他不声不响地从容走开了,以便让理查德-贝克尔说话。
  “你听我说,维多利亚,”理查德说,“维尼西亚-塞维里根本不能来了。她得了流行性腮腺炎。我们的发掘工作,你帮了不少忙。你愿意回来吗?我估计-只会付给你生活费用,可能还会负担你回英国的路费——不过,这些事情我们可以以后再说。波恩斯福特-琼斯太太下个星期就来。噢,你看怎么样?”
  “噢,你真地愿意要我回去吗?”维多利亚叫道。
  不知为了什么原因,理查德-贝克尔的脸上罩上了一层粉红颜色。他一边咳嗽着,一边擦着眼镜。
  “我觉得,”他说,“我们觉得你——噢——能帮不少忙。”
  “我很愿意去,”维多利亚说。
  “既然你同意,”理查德说,“最好现在就收拾一下行李,咱们现在就回去。你不打算在巴格达再住些日子了吧?”
  “一点也不想多呆了,”维多利亚说。
  “你可回来了,亲爱的维罗尼卡,”波恩斯福特-琼斯博士说,“理查德为你着急得不得了。噢,噢——希望你们两个人幸福。”
  “他这是什-么意思?”波恩斯福特-琼斯博士象闲逛似地走开以后,维多利亚迷惑不解地问道。
  “没什么,”理查德说,“他这个人,你是知道的。他刚才的话——有点——不太成熟。”
或许您还会喜欢:
燕尾蝶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韦迪·卫斯特韦特之墓韦迪·卫斯特韦特是位出生于新泽西州的海军军官。他从越南战场上生还后,深深地为佛教的精神所折服,因此在退役后移居日本。虽然不能舍弃带血的牛排和打猎的爱好,但他尽可能对佛教教义加以部分独特的解释,努力使两者并存。当韦迪正在享受他最喜爱的打猎时,死神来临了。当看到爱犬得林伽已经把受伤的野鸭追得无路可逃时,他扣动扳机准备打死野鸭。 [点击阅读]
父与子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父与子》描写的是父辈与子辈冲突的主题。这一冲突在屠格涅夫笔下着上了时代的色彩。 [点击阅读]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那个男孩名叫圣狄雅各。日落时分他领着一群羊抵达了一座废弃的教堂。教堂圉顶看起来在很久前就已经塌落了,而曾经是更衣室的地方,如今却磐立着一株巨大的无花果树。他决定在此过夜。看着羊儿一一跳进门后,男孩在毁圯的门上横竖着一些木板,以防羊儿走失。这附近并没有狼,但若有羊只脱队,他可得花上一整天去找回来。他用夹克掸了掸地面,然后躺下来,头枕着一本才刚读完的书。 [点击阅读]
物种起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有关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史略关于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情况,我将在这里进行扼要叙述。直到最近,大多数博物学者仍然相信物种(species)是不变的产物,并且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许多作者巧妙地支持了这一观点。另一方面,有些少数博物学者已相信物种经历着变异,而且相信现存生物类型都是既往生存类型所真正传下来的后裔。 [点击阅读]
犯罪团伙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托马斯·贝雷斯福德夫人在长沙发上挪动了一下身子,百无聊赖地朝窗外看去。窗外视野并不深远,被街对面的一小排房子所遮挡。贝雷斯福德夫人长叹一口气,继而又哈欠连天。“我真希望,”她说道,“出点什么事。”她丈夫抬头瞪了她一眼。塔彭丝又叹了一口气,迷茫地闭上了眼睛。“汤米和塔彭丝还是结了婚,”她诵诗般地说道,“婚后还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六年之后,他们竞能仍然和睦相处。这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点击阅读]
猫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再把地图拿来给我看一看,悦子。”站在拐角处向左右两侧张望的哥哥说。我从提包皮中取出一张已经被翻看得满是皱纹的纸片。“说得倒轻巧,很不容易!牧村这家伙画的地图,怎么这么差劲!”哥哥一边嘟嚷着,一边用手背抹去额头顶的汗。就在这时,右边路程走过来一个人。这是一个穿着淡青色衬衫。夹着一半公文包皮的青年男子。 [点击阅读]
玻璃球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引言——试释玻璃球游戏及其历史一般而言,对于浅薄者来说,对不存在的事物也许较之于具体事物容易叙述,因为他可以不负责任地付诸语言,然而,对于虔诚而严谨的历史学家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但是,向人们叙述某些既无法证实其存在,又无法推测其未来的事物,尽管难如登天,但却更为必要。虔诚而严谨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把它们作为业已存在的事物予以探讨,这恰恰使他们向着存在的和有可能新诞生的事物走近了一步。 [点击阅读]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琥珀望远镜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猛兽们从深邃的山谷走来看着熟睡中的少女——威廉?布莱克紧挨着雪线有一个杜鹃花遮蔽的山谷,山谷里哗啦啦地流淌着一条乳白色的雪水融化而成的小溪,鸽子和红雀在巨大的松树间飞翔,在岩石和其下簇拥着的又直又硬的树叶间半遮半掩着一个洞。 [点击阅读]
畸形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大战末期,我在埃及认识了苏菲亚-里奥奈兹。她在当地领事馆某部门担任一个相当高的管理职位。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个正式场会里,不久我便了解到她那令她登上那个职位的办事效率,尽管她还很年轻(当时她才二十二岁)。除了外貌让人看来极为顺眼之外,她还拥有清晰的头脑和令我觉得非常愉快的一本正经的幽默感。她是一个令人觉得特别容易交谈的对象,我们在一起吃过几次饭,偶尔跳跳舞,过得非常愉快。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