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塔木德智慧全书 - 塔木德大全集 第一部分 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15)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15)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乞丐没有离开过大屏幕,当酬金涨到足够高的时候,乞丐返回他的房子。然而不幸的是,那只狗已经死了,因为这只狗在富翁家吃的是烧牛肉和鲜牛奶,根本就不会吃乞丐从垃圾筒里捡来的食物。乞丐不渴望财富吗?当然渴望,但是他没有抓住这个机遇,所以只有看着它溜走了。犹太商人对生意场上的每一个细节都非常留意,善于把运气变成财气。曾经确有一家犹太人经营的服装公司——“列瓦伊·施特劳斯公司”,靠运气促成服装业的一场革命——牛仔裤的风行。“列瓦伊·施特劳斯”这个名字已经进入英国辞典,公司的产品在国际上日益流行,因此公司的发家史也几乎成了神话般的传说,而列瓦伊·施特劳斯就是这个公司的创始人。犹太人在服装行业一直处于支配地位,他们的服装厂生产的服装曾经占据着美国男装市场的85%、女装的95%。19世纪中叶,美国加利福尼亚一带曾出现过一次淘金热,年轻的列瓦伊·施特劳斯也去了加利福尼亚,但已经太晚了,从沙里淘金已到了尾声,但他却“从斜纹布里淘出了黄金”。列瓦伊·施特劳斯去的时候,随身带了一大卷斜纹布,想卖给制帐篷的商人,赚点钱做资本。到了那里才发现,很多人整天同泥和水打交道,裤子坏得非常快,他们需要耐穿的裤子,而对帐篷的需求却不是那么迫切。于是,从这卷斜纹布里就诞生了列瓦伊·施特劳斯的第一条牛仔裤。后来,为了增强口袋的牢度,他又在裤子的口袋旁装上了铜纽扣。此后,列瓦伊·施特劳斯开始大批量生产这种新颖的裤子,销路非常好。很多服装商看得眼红,争相仿效,但列瓦伊·施特劳斯的企业的销售额一直排在首位,每年约售出这种裤子100万条,营业额达5000万美元。列瓦伊·施特劳斯一直是单身,他去世后,四个外甥接管了公司。由于他们的不懈努力,公司继续向前发展,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开始经营尼绒、裤子、毛巾、被里、床单和内衣。到“二战”结束,这些商品的营业额已将近总营业额的一半。1946年,列瓦伊·施特劳斯的曾外孙瓦尔特·哈斯·耶尔决定将公司的全部资金用于生产牛仔布料。哈斯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不会有意识地想改变公众的趣味或穿着习惯,也不会想到他的这个决定会引发一场服装革命。他只是作出了一项经营决策——说得更准确一点就是,他只想奋力一“搏”,成败在此一举,看新布料是否能够占领市场。结果他成功了。用新布料生产的牛仔裤特别有助于显示出人的体形,让人青春焕发,上市后就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他的生意更加红火。一方面,因为“二战”结束后,人口出生出现高峰,而60年代,这一代人踏上了社会,一时间,整个美国社会洋溢着一股青春的气息,年轻人也成了消费市场的大头,具有青春气息的牛仔裤自然极有市场。另一方面,60年代的人具有叛逆思想,传统规范和价值观念受到怀疑、抨击和唾弃,而牛仔裤以其不拘形式这一最明显的特点,成了最能体现时代潮流的服装。这场服装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很大,它从不同方向使服装不再能显示穿着者的身份。如果说,原先批量生产的服装使一个公司的推销员穿得像老板一样,而牛仔裤则使老板穿得像推销员一样,而且牛仔裤男人女人穿得完全一样,是不分性别的。牛仔裤也没有新旧之分,甚至旧的更好。这本来是因为布料容易旧,但公众由于过于喜爱牛仔裤而把它的缺点一起喜爱上了。“生产旧裤子,甚至破裤子”的工厂由此而出现了,那经过褪色、磨损和打过补丁的牛仔裤,销路却更好,价格也不低。
或许您还会喜欢: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0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落网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楔子“月老、月老!”主管生死簿的地府判官气喘吁吁地进了月下老人的仙居。“啥事这么慌张?判官大人,坐下来歇口气,喝口茶再慢慢说吧!”月下老人捻捻白须,气定神闲地说。他现在哪有闲情逸致喝茶呀!“咱们阎罗殿──出了点小纰漏,所以……我想借你老人家的姻缘簿查查。”“嗯,这个──”月下老人沉吟了一会儿。 [点击阅读]
蓝海战略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前言本书是友谊、忠诚和相互信赖的产物。正是友谊和信任激发我们探索本书所表述的主要思想,并最终完成了写作。20年前,我们在课堂相遇——一个是教授,一个是学生。从那时起,我们就一直一起工作,犹如同一条下水道里的两只湿老鼠。因此,本书不是思想的成功,而是友谊的成功,并且我们发现友谊比商业世界的任何思想都更有意义——因为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点击阅读]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序:说话干吗要“之道”啦!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有人天天上健身房,练出漂亮肌肉,可惜课堂报告或公司开会,未必能让你脱衣展示成果;有人唱歌非常?听,可惜想向男友道歉,或想提醒老板加薪时,用唱的会显得你很古怪,说不定加薪不成,反遭遣散。 [点击阅读]
血酬定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血酬”和“命价”这两个词,来自本书两篇文章的题目。这两篇文章排在前边,却是最后写出来的。文章谈到了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描绘了一些凭借暴力建立的规矩,提到了计算血价和命价--钱与命的兑换率--的基本思路。在中国历史上,大量资源和财富是依据杀戮和破坏能力分配的,破坏力直接打造了社会结构,直接决定着各个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义务边界。 [点击阅读]
谁动了我的奶酪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1949年新中国成立;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001年7月13日,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办105年之后,中国申奥终获成功;2001年底,中国将加入WTO……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人民币;198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964.4亿元人民币;199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9552.8亿元人民币;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8. [点击阅读]
资本论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0
摘要:我终于把马克思的主要著作的第三卷,理论部分的终结,交给读者了。当1885年第二卷出版的时候,我曾以为,第三卷的困难大概只是技术性的,当然,某些极为重要的章节是例外。实际上情况也是这样;但我当时没有想到,正是全书这些最重要的章节会给我造成这么多的困难,同样也没有想到,还有其他一些障碍会如此严重地拖延本书的付排。 [点击阅读]
超越自卑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个体心理学的重大发现之—"自卑情结”似乎已经驰名于世了。众多学派的心理学家都采用了这个名词,并且按他们自己的方式付诸于实用。然而,我却不敢断定:他们是否确实了解或正确无误地应用这个名词。例如:告诉病人他正蒙受着自卑情结之害,是没有什么用的,这样做只会加深他的自卑感,而不是让他知道怎样克服它们。我们必须找出他在生活风格中表现的特殊气质,我们必须在他缺少勇气之时鼓励他。 [点击阅读]
镜·双城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飓风吹起乱雪,纷扬弥漫了半天,掩住了方当正午的日头。雪暴之外的天依旧是湛蓝的,天风呼啸,苍鹰盘旋着。从半空俯视,帕米尔高原苍黄浑厚。慕士塔格雪山在连绵的巨大冰峰中、宛如银冠上一连串明珠中最璀璨的一粒,闪闪发光。而那些光,就是此刻乍起、弥漫山中的雪暴。然而,苍鹰的目力再好,也看不到雪暴下山腰那如蚁般蠕动的黑点。慕士塔格峥嵘嶙峋,高处笼罩在冰冷的阴云中。 [点击阅读]
镜·归墟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沧流历九十二年冬,天下动荡。白塔崩,破军曜,海皇归,帝王之血重现人世。将星云集、神魔聚首;腾蛟起凤,光射九霄。或曰:开天辟地以来,未尝见此异况也。”那一夜过去后,千年倥偬,云荒的史书上尤自留有那样记载。——然而千载之后,已经没有人真正知道那是怎样惊心动魄、改变整个大陆命运的一夜。那一夜里,到底埋葬了多少永不为人所知的秘密。天翻地覆从今始,一夜风雨满云荒。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