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 第四十六篇《偷取时间》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缩在墙角。第二次见她的时候,缩在病床角。第三次见她的时候,她缩在桌子底下的某个角。所以第三次,我干脆也盘腿坐在桌子下面。因为已经不指望能和她面对面正经坐着了。我:“你还记得我吗?”她点头。我:“我是谁?”她摇头。我:“我上次给你威化巧克力,还记得吗?”她摇头。我:“那你还要威化巧克力吗?”她点头。每当这种时候我就觉得我是在诱拐小孩,甭管面对的是成人还是真的小孩。其实这也没办法,就像那个精神科医师说的:“那种时候,对食物的需求是本能的反应,因为很多患者某些意识弱了,本能倒是加强了。所以这个方法一直都很有效。”看着她小心翼翼的剥开那层包皮装纸,带着极浓厚的兴趣小心的咬上一小口,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很心疼——虽然我之前并不认识患者,也没血缘关系。她才二十多岁,患有严重的迫害型妄想,病史5 年。我不着急,看着她吃。她态度极其认真的一直吃完,又小心的把包皮装纸迭好,放进兜里。看着她的眼睛,我知道今天没问题了。可能是接触患者多了,对于这种间歇发病的患者,我能分辨出来什么时候能沟通,什么时候无法沟通。当患者清醒的时候,他们的眼睛是带有灵性的。具体我也形容不好,但是我能确定,而且没判断失误过。这曾经是我的一个秘密。我:“你喜欢吃,我这里还有,不过一会儿再给你,一次吃很多你会口渴的。”她点了下头。我:“你为什么要躲起来?”她看着我沉默了得有好一会儿:“我能看看你的手吗?”我:“哪只手?”她:“双手。”我放下纸笔,双手慢慢的伸到她面前。她观察了一会儿松了口气。我:“怎么了?”她:“看来你不是。”我:“我不是什么?”她:“你不是偷取时间的人的。”我:“时间?那个能偷吗?”她:“能。”我:“怎么偷的?”她:“我也不是很清楚,有很多种方法偷。简单的只要双手同时拍一下别人的双肩就可以,复杂的我看不懂,很多方法。”我:“你见到过了?”她严肃的点头。我:“对了你刚才怎么从手上看出来的?”她:“双手手掌都有四条横纹的人,就是能偷时间的人。”我:“会有四条横纹?很明显吗?”她点头。我:“只要是那样的人,都能偷别人时间?”她:“不是,有些四条横纹的人,并不知道自己会偷别人的时间。”我:“能偷时间的那些人,不去偷别人时间会怎么样?会死掉还是别的?”她:“和普通人一样,会老,会死。”我:“如果偷了别人的时间就不会老?”她:“不老、不死的人。”我:“会偷时间的人很多吗?”她:“不多。”我:“那都是什么样的人?”她:“什么样的人都有。”我:“你是怎么发现的?”她:“我十几岁的时候发现的。”我:“嗯,那么你是怎么发现的?”她:“他们看人的时候不是像我们那样看人的脸,而是看人的脖子。”我:“脖子?”她:“从脖子上最好偷,但是不好接触。所以从肩膀偷的最多。”我:“怎么偷的?你刚才说双手他们拍别人双肩?”她:“不用使劲的拍,罩在双肩上几秒钟就可以了。”我:“那从脖子上偷呢?”她:“那需要手一前一后的卡一下,一秒钟不到就可以了。”我:“偷完之后呢?丢时间的那个人会死掉?”她:“不是立刻,是加快变老,比别人老的快。很快很快。”我:“我想起早衰症来了……”她:“那就是被人偷走时间了。”我:“是吗?”她:“你如果仔细查一下那些早衰症人身边的人,邻居,幼儿园老师,出生医院的护士,能近距离接触早衰症患者的那些人都查一下,一定有一个很不容易老的人,就是那个人偷的。”我:“这么简单的判断条件……”她:“还有四条横纹的双手。”我突然觉得有点儿不寒而栗。因为曾经接触过这么一个案例:一个患者专门砍掉别人的双手。不是谁都砍,而是用自己的方式选择。具体为什么,患者从没说过,只是冷笑。我:“但是早衰症的人并不多啊?”她:“他们大多很狡猾,不会那么贪婪的一次偷很多。今天偷这个人一点儿,明天偷那个人一点儿。每次就偷几年,别人也看不出。但是丢时间的那个人,一年会老的象过了好几年。”我:“原来是这样……”她:“你身边有没有这种人:几年不见,还是原来的样子,一点儿也没老。如果有这种人,你要小心了。”我努力想了一下,好像倒是有人这么说过我……(受字数限制,本篇未完待续)我:“其实如果是那些人也许平时注意保养或者化过妆了,要不就是天生的不容易老呢?”她:“我还没说完;那种人通常不会跟谁深交,再过几年后,你问遍原来认识他的人,都不知道下落了。有没有过?”我:“好像有,不过没太留意。一个人一生这种事情太多了。”她:“那些偷取时间的人,就是这样存在的。因为很多人记不住了。”我:“原来你是这么看这个问题。”她:“我见过活的很久的人。”我:“活的很久?偷时间那些人吗?什么时候?怎么见到的?在哪儿?”她:“那时候我还没在医院。我和朋友在吃东西,一抬头就看见他了。第一眼我就觉得他不对劲,但是说不出来怎么不对劲了,只是觉得很奇怪。他也注意到我发现了。”我:“男的女的?”她:“男的。我最开始看他也就三十岁左右。但是细看发现其实他眼神和神态还有表情都已经很老很老了。我隐约觉得那是个很老的老头,可是外表怎么看都是一个年轻人的样子。那时候我就明白了,他是靠着偷时间活了很久的人。”我:“你刚才说他发现你了?”她:“他看到我注意他了,赶紧摸了一下脸,以为我看出什么来了。然后特别狡猾的笑了一下,而且那种表情是得意。”我:“得意?是不是那种‘你看出来了又能把我怎么样’的态度?”她:“就是那样。他长得不帅,很一般,没什么特别的,没人会注意他。我的朋友也看了一眼,没再多看,还问我怎么了,问我是不是认识那个人。”我:“那,你觉得他活多久了?”她皱着眉仔细的想:“我说不好,但是他感觉那种苍老不是一般的苍老,很恐怖的那种感觉,他最少也得有几百岁了。我看不出更详细的来。当时我很生气,我想去追上去问他到底偷了多少人的时间。我后来想了一下觉得追上去了他也不会承认,除非周围没人,但是周围没人的话我又不敢了。”我:“只有你能看到那种偷取时间的人吗?”她:“本来以为只有我一个人这样,后来发现还有一个人也知道。可是后来我转院了,她没转院。”我:“原来和你一个病房?你还记得那个跟你一样能看到偷取时间的人叫什么吗?多大岁数?”她:“和我差不多大,我忘了叫什么了,也不在一个病房。她能看到的比我多。”我:“你是说她见过偷时间的人多?”她:“不,她见到的和我不一样,她能看到偷时间的人从别人肩上抓了什么东西走。”我:“抓走了时间?什么样的?”她:“她也说不清,就是觉得那些人一下子把什么吸到手心里了,然后赶紧贴在自己胸口。”我:“你看不到这些吗?”她:“贴在胸口我倒是见过,但是没看到抓走了什么。我看到的就是双手那么空着拍一下。”我:“你每天都能见到那些偷时间的人吗?”她:“不一定,有时候一个月也见不到一个,有时候一天见到好几个。他们都在人多的地方偷。商业街,商场,公车。只偷年轻人的。”我:“你被偷过吗?”她:“没有,那些人看到我看他们就明白了,通常都会很快的走掉。个别的会狠狠的看我一眼,那是警告我妨碍了他们偷取时间。”我:“这里,就是院里有偷取时间的人吗?”她:“这里没有,原来的院里有一个,是个三十多岁的女医生,她知道我看出来了,还单独警告过我,叫我别多管闲事,否则要我好看。所以后来我转院了。”我:“你……希望出院吗?”她愣了一会儿,缓缓的摇了摇头。那天走的时候,我把包皮里的一大把威化巧克力都给她了。她很郑重的谢过我,小心的装在兜里。答应我每天只吃两条。我曾经告诉自己每周都去看她一次,并且带零食给她,但是没坚持几周就把这事儿忘了。关于她原来所在院里还有一个相同病例的情况,等我想起来的时候已经过了大半年,查了一下,没对上号是谁。每当我想起这位患者,除了那些离奇的偷取时间者,还有她认真吃东西的样子——我从未见过有人那么认真的吃东西。每一口,每一次都是那么认真仔细的态度。彷佛整个世界已经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自己和手中的那条巧克力,以及那在嘴里慢慢融化的味道。也接触过她以后,我很忌讳有人双手同时拍我的双肩,是我疯了吗?但我并不相信有时间偷取者。那么,也许我快疯了吧?【新的更新说明】最近零七八碎的事情比较多,所以近一段时间内,周末两天不更新。周一至周五更新时段尽可能保持不变。非常抱歉。ps:很多站内短讯我的朋友,当故事看吧,过于沉迷了也不好,啥事儿都一样,不要过于沉迷。至于我为什么不回帖反驳一类的问题,我的看法是:没有问题。没啥好反驳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解读的权利。好像就是这样。前几天深夜整理文档,翻出几年前写来自娱的两首小调,想了想,觉得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发上来惹笑共怡。平仄格式不计,闲赋俚词两曲。寄:越调.天净沙《心闲》无风无雨人家,赏花赏月清茶,观云观雪啼鸦,无口无心,自由自在天涯。又寄:越调.天净沙谐版《心闲》不哭不闹在家,如沟如耙双爪,弃俗弃雅装傻,无怨无悔,自娱自乐生涯。胡闹很有意思,一时兴起,再寄:越调.天净沙《闲心》孰是孰非掐架,是我非我马甲,刀枪剑戟烽烟,梦醒时分,人在天涯鬼话。见笑,周一更新见。————塔塔的死亡周刊
或许您还会喜欢:
舒婷的诗
作者:佚名
章节:106 人气:2
摘要:那一夜我仿佛只有八岁我不知道我的任性要求着什么你拨开湿漉漉的树丛引我走向沙滩在那里温柔的风抚摸着毛边的月晕潮有节奏地沉没在黑暗里发红的烟头在你眼中投下两瓣光焰你嘲弄地用手指捺灭那躲闪的火星突然你背转身掩饰地以不稳定的声音问我海怎么啦什么也看不见你瞧我们走到了边缘那么恢复起你所有的骄傲与尊严吧回到冰冷的底座上献给时代和历史以你全部石头般沉重的信念把属于你自己的忧伤交给我带回远远的南方让海鸥和归帆你的 [点击阅读]
莫言《四十一炮》
作者:莫言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那是什么岁月?你几岁?云游四方、行踪不定、暂时寓居这废弃小庙的兰大和尚睁开眼睛,用一种听起来仿佛是从幽暗的地洞里传上来的声音,问我。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在农历七月的闷热天气里。那是1990年,大和尚,那时我十岁。我低声嘟哝着,用另外一种腔调,回答他的问题。这是两个繁华小城之间的一座五通神庙,据说是我们村的村长老兰的祖上出资修建。 [点击阅读]
莫言《生死疲劳》
作者:莫言
章节:59 人气:2
摘要:《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 [点击阅读]
莫言《红树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那天深夜里,她开车来到海边的秘密别墅。刚刚被暴雨冲洗过的路面泛着一片水光,路上空无一人,远处传来海水的咆哮声。她习惯赤着脚开快车,红色凌志好像一条发疯的鲨鱼向前冲刺,车轮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她这样开车让我感到胆战心惊。林岚,其实你不必这样;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其实不必这样。我低声地劝告着她。轿车猛拐弯,如同卡通片里一匹莽撞的兽,夸张地急刹在别墅大门前。 [点击阅读]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雾茫茫一在冬季里,偏僻的葫芦坝上的庄稼人,当黎明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一天的日子就开始了先是坝子上这儿那儿黑黝黝的竹林里,响起一阵吱吱嘎嘎的开门的声音,一个一个小青年跑出门来。他们肩上挂着书包,手里提着饭袋;有的女孩子一边走还一边梳头,男娃子大声打着饱嗝。他们轻快地走着,很快就在柳溪河上小桥那儿聚齐了。 [点击阅读]
韩寒《三重门》
作者:韩寒
章节:22 人气:2
摘要:林雨翔所在的镇是个小镇。小镇一共一个学校,那学校好比独生子女。小镇政府生造的一些教育机构奖项全给了它,那学校门口“先进单位”的牌子都挂不下了,恨不得用奖状铺地。镇上的老少都为这学校自豪。那学校也争过一次气,前几届不知怎么地培养出两个理科尖子,获了全国的数学竞赛季亚军。 [点击阅读]
鲁西西传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居住着老鼠六兄弟。老鼠六兄弟的生活过得还不错,可近来他们很苦恼。这是因为有一天鼠三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本画报,上面几乎都是骂老鼠的内容。有一页上写着: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还画着一只狼狈逃窜的老鼠。还有一页上画着一群老鼠在粮仓偷吃粮食的情景。旁边写着:警惕老鼠盗窃粮食。老鼠六兄弟边看边皱眉头。鼠大说:“咱们不能背着这么个坏名声过日子!”老鼠兄弟们一致同意。 [点击阅读]
309暗室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皮皮鲁和鲁西西的家原先住在一栋老式楼房里。连他们的爸爸妈妈也说不清这栋楼房是哪个年代建造的。楼房的墙壁很厚,非常坚固,而且冬暖夏凉。一天下午,皮皮鲁和鲁西西放学以后在家里做作业。鲁西西写了一会儿,觉得有点儿冷,她打开壁柜的门,钻进去找毛衣。鲁西西家的壁柜很大,可以站进去好几个人。鲁西西和皮皮鲁小时候经常在里边捉迷藏。 [点击阅读]
三毛《哭泣的骆驼》
作者:三毛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尘缘——重新的父亲节(代序)二度从奈及利亚风尘仆仆的独自飞回加纳利群岛,邮局通知有两大麻袋邮件等着。第一日着人顺便送了一袋来,第二袋是自己过了一日才去扛回来的。小镇邮局说,他们是为我一个人开行服务的。说的人有理,听的人心花怒放。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请来大批邻居小儿们,代拆小山也似的邮件,代价就是那些花花绿绿的中国邮票,拆好的丢给跪在一边的我。 [点击阅读]
乡关何处
作者:佚名
章节:91 人气:0
摘要:章诒和2008年的年初,我和一个从事出版业的朋友相约在建国门友谊商店里的星巴克咖啡店碰面。寒暄几句,朋友说:“愚姐,建议你看看野夫的散文,看几篇就行,你肯定喜欢。”我们各自喝完饮料,聊了几句,随即分手。翌日下午,我打去电话,说:“你推荐的文章,让我一夜无睡,让我痛哭流涕……我要认识那个叫野夫的人。”五月中旬,四川发生大地震。下旬,我在北京见到了野夫。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