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天黑前的夏天 - 在家(1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阿梅德对夜生活、饭馆、舞女、清真寺、教堂和伊斯坦布尔周边游的最佳线路(这种安排顺序值得借鉴)都略知一二。她从几百米的高空俯瞰,瞥了一眼这座城市,到处都是金光闪闪的屋顶和银光涟潋的水面,还有那一条条街道,就像土耳其语本身,遥不可及,生机勃勃。她想她应该接近,理解……她站在窗边,一只她以前从未见过的小鸟从眼前飞过。她觉得,一个未知世界正轻手轻脚朝她走来,她看着那只小鸟飞过那一条喝黑海水长大的河,朝对岸的尖塔和穹顶展翅而去。此时,阿梅德就站在她身边,等她发话怎么处理不同饮食习惯这一问题。等到最后一批代表从空中降落,娱乐节目、短程旅行、文化活动,不用说还有十几个国家的美食佳肴,全部要准备就绪。这些东西有人正在享用,因为这群男男女女似乎一点儿都不累,他们经常来往于欧洲大陆,经验丰富,到酒店的时候仍然衣着整齐、泰然自若,用不同的语言聊天。显而易见,本次会议将是一场愉快温和、你谦我让的会议。代表们相互喜欢。其实,这就是这些与会人员、温和的竞争对手、巧妙地维护国家利益的官员们的一贯做派。因为当他们坐在那张大桌子旁时,不管别人的观点和自己分歧多大;为了自己国家的主张,态度多么强硬,甚至相互谴责对方是两面派:某某国家把甲虫放进那一季的粮食里,故意搞垮我们的生意!……不对,你们送往世界各地的粮食中都有甲虫,显然你们的种植方法不对……你们只想让自己国家获利,你们什么东西都想多占!……正好相反,我们是想帮助贫穷国家的难兄难弟……是的,就像一大群吵嘴的孩子,但不管他们吵得多凶多频繁,过后来到大厅、酒吧、咖啡间、饭馆,更别提床上,都是兄弟,什么都能谅解。这是理所当然,因为这群人做着相同的工作,生活方式简直一模一样—他们在各个方面都能找到共同话题。 那晚,凯特加入了一个由这群见多识广却没来过伊斯坦布尔的代表组成的观光团。才一离开酒店,她立即发现自己身在一个充满传奇故事、神秘色彩和浪漫气氛的城市,旅行指南没有夸张,书里用各种语言介绍了这个城市,有她懂的语言,也有许多她不懂的语言。这个团的成员有费利夫人,是西非塞拉利昂人,一个健壮的、崇拜法国的黑人女士;还有巴西的丹尼尔先生和意大利的费鲁吉亚先生。他们在一家土耳其饭馆吃了晚餐,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想做的事儿;进了两家夜总会,看了肚皮舞和吞剑表演,然后一致同意稍后他们四个人再一块儿去五十里之外的小村庄看新出土的文物。在酒店门廊互道晚安时,大家都说这个晚上玩得特别尽兴:说起自己的观感个个头头是道,像旅行家似的。然后散了伙好早点儿睡觉,就是说趁黎明没来,抓紧时间睡上一会儿,因为会议明天正式开始。 凯特入睡前的确想起了她的迈克尔—她认为,她的迈克尔此时正在芝加哥,到一个移民美国的老同事家里做客,小住几日。她也想到了她的四个孩子。她发现,虽然想到他们自己心头一阵难过,但很快就释然了:她知道,她已经在绽放、膨胀和扩张了—有人需要她,她白天和大半个夜晚都不得闲。 每天这个时候,她享有几分钟的空闲时光时,都发觉自己的情绪慢慢高涨了起来—她心平气和地看着自己的变化。因为自己很忙没时间细想,要是有时间,她满脑子的想法肯定会蜂拥而入,让她痛苦不堪。她的家人听到她说要忙伦敦的会议,没空替他们打包皮整理送行时,乐不可支;还有听到她说这话:“孩子,去挪威没问题吧?对不起,我真的太忙没空……”蒂姆答话的声音顿时轻快了许多。 她认为自己是家庭温暖的中心,如同蚁后能散发出看不见的气味,可惜她的这一自我认识滞后了两三年。(没准儿是她的记忆出了问题?她似乎越来越像有好几个记忆似的,而每个记忆中的东西又与另一个大相径庭。)事实是这两年,这三年,或者还要更长—反正打孩子们成年开始 ,她就感觉空虚无聊。明白这一点需要时间,是一个过程;她从不敢这么说:“现在,他们都是大人了,我的工作到此为止了。”是不是因为这个凯特的记忆才说谎?当然空虚无聊的不是“真正的”凯特,真正的凯特像平时一样—至少在她的得意时刻—静静地远离舞台,看着多为滑稽可笑的表演。但是自我没有机会出场是极其痛苦的;她经常一个人躲在自己房间里,因受到难以忍受的不公待遇而愤愤不平。这些年来,不公正的行为及其衍生的痛苦,一直守候着她,只是她不允许自己接触它,或长时间接触它,相反她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婚姻的形象,(或许可以称之为第十阶段或第十五阶段?)精心呵护这个她和丈夫恳谈后的智慧结晶。她不允许自己比那张“嘲谑的鬼脸”更接近真情实感。如今她不能容忍它的侵扰。终有一日她必须与之正面交锋。可是现在,谢天谢地,她很忙,忙得扬扬得意。她在这里,周围的人都对她笑脸相迎:服务员和餐厅侍者,酒店经理和楼层经理,出租车司机和口译人员—尤其是钦佩她的阿梅德。她也一样钦佩他。他们的关系就像服侍同一女主子的侍从。他支持她,无所不晓,什么都愿给她;而她呢,面对那群刁蛮难缠、聪颖过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那些国际行政官员,那些新贵名流的种种问题和需要,总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她和她的拍档阿梅德所向披靡。开会的时候她守在隔壁房间,等待随时召唤;若有需要她就待在小同传室,将听到的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转化成葡萄牙语—所有用葡萄牙语发言的代表,都前来称赞,称赞她能够不偏不倚地抓住语言的精神。在休会期间,在用餐时间,不管什么地方,一天二十四小时,她都是有求必应、温文尔雅、人见人爱的凯特?布朗。 去年夏天随丈夫访问美国的时候,她已经注意到了当下的处境…… 整个北美大陆,建筑几乎雷同,如同一座小镇,只是略有变化而已。有时同一种类型的建筑绵延数英里,慢慢细分成各个部分,每个部分五脏俱全,都有自己的航空公司。一些大公司聘用的姑娘如同传统节庆和狂欢节的军乐队领队。她们身穿花花绿绿的可爱服装,在检票台前走来走去。她们的义务就是替顾客引路和回答问询,说实话对这方面的工作她们毫不懈怠,但这并不是她们的分内之事。分内之事,说简单点儿,就是告诉大家,这家航空公司美女如云,你可以心安理得地饱餐秀色;性成了俯首可拾、简简单单、毫不神秘的东西—老天爷呀。这些姑娘们都很迷人,但并不性感,她们入选是因为她们友好、活泼,而且阳光。瞧她们或独自一个,或三三两两,来回走着,笑啊笑个不停。如果你的眼睛跟着她们走(比如飞机晚点不好消磨时光时),就会发现她们慢慢地像充了气似的,周身温暖的气息渐渐弥漫开来。她们陶醉了—真真切切地—陶醉于自己的美丽,因为能够穿得花枝招展在公共场所招摇过市,吸引如此众多的眼球,帮客人排忧解难。她们不停地笑着,给人感觉好像马上就会一个接一个地飘浮起来,浮在那逐渐弥漫的她们的善意气息中,而众多的目光为此提供源源不断的供给。是的,她们将飞过机场的窗口,在天空中灿烂微笑,如同气象气球,飘浮在有升有降的飞机之间。飞机里面,所有的姑娘都是一个身份—空姐,每个人都为自己能够作为爱与善的施与者而沉醉。这些航空公司和国际航班的情况有所不同:国际航班的姑娘们得不辞辛苦地给顾客提供食物,以这种方式将爱传递。可是整个美国,都是那种灵活轻巧的小飞机,不分昼夜飞来飞往,载着众多没多少活可干的姑娘。她们给你送饮料。她们带着温柔亲切的笑容,给你发盒饭。她们对着广播传递着温暖人心的信息—“我们爱您需要您,请再次光顾,请把您们的爱给我们。”此外,她们在机舱里走来走去,笑啊笑个不停,享受着男男女女的羡慕目光。她们的工作就是要让人羡慕。在她们来回走动展示自我时,羡慕的热度急剧上升。飞机刚起飞的时候,姑娘只是态度友好,笑容灿烂,但似乎很快就因吸取了太多的注意而膨胀至爆炸的地步。她噗的一声炸开了,也许是发烧了—她双颊通红,眼睛兴奋得灼灼放光,真像发烧了一样。 就这样,她脸上堆着笑容,笑个不停。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失落的秘符
作者:佚名
章节:135 人气:2
摘要:圣殿堂晚上8:33秘密就是怎样死。自鸿蒙之初,怎样死一直是个秘密。三十四岁的宣誓者低头凝视着掌中的人头骷髅。这骷髅是空的,像一只碗,里面盛满了血红色的酒。环绕四周的兄弟们都披挂着他们团体标志性的全套礼服:小羊皮围裙、饰带、白手套。他们的颈项上,礼仪场合佩戴的宝石闪烁发光,像阒无声息的幽灵之眼。他们共守一个秘密,宣誓互为兄弟。“时间已到。”一个声音低语道。 [点击阅读]
妖窟魔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当山冈圭介来到琴川河的上游地区,已是时近中午。山冈行走在岩石地带时,极为小心谨慎。如果从同上次一样的道路上通过,则很容易留下足印。山冈圭介连那足印也极力避免留下。他每一步都尽量地避开土质松软的地方,以及草地,把步子尽可能踩在土质坚硬的路面上以及岩石上,以免留下走过的痕迹。他的整个行动都小心翼翼。他深知,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山冈进入到岩石地带的中心部位。 [点击阅读]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将军的女儿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这个座位有人吗?”我向独自坐在酒吧休息室里的那位年轻而有魅力的女士问道。她正在看报,抬头看了我一眼,但没有回答。我在她对面坐了下来,把我的啤酒放在两人之间的桌子上。她又看起报来,并慢慢喝着波旁威士忌①和可口可乐混合的饮料。我又问她:“你经常来这儿吗?”①这是原产于美国肯塔基州波旁的一种主要用玉米酿制的威士忌酒。“走开。”“你的暗号是什么?”“别捣乱。”“我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你。”“没有。 [点击阅读]
庄园迷案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范-赖多克夫人站在镜子前,又往后退了一小步,叹了一口气。“唉,只好这样了,”她低声说,“你觉得还可以吗,简?”马普尔小姐仔细打量着服装设计大师莱范理的这件作品,“我觉得这件外衣十分漂亮。”她说。“这件衣服还可以。”范-赖多克夫人说完又叹了一口飞,“帮我把它脱下来,斯蒂芬尼。”她说。一位上了年纪的女仆顺着范-赖多克夫人往上伸起的双臂小心地把衣服脱下来,女仆的头发灰色,有些干瘪的嘴显得挺小。 [点击阅读]
廊桥遗梦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廊桥遗梦》向我们描述了一段柏拉图式的经典爱情,再现了一段真挚的情感纠葛,是一部社会化和本地化思维很强的力作,《廊桥遗梦》之所以让人震惊,大概是它提出了爱情的本质问题之一——人们对于性爱的态度。 [点击阅读]
怪指纹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法医学界的一大权威宗像隆一郎博士自从在丸内大厦设立宗像研究所,开始研究犯罪案件和开办侦探事业以来,已经有好几年了。该研究所不同于普通的民间侦探,若不是连警察当局都感到棘手的疑难案件它是决不想染指的,只有所谓“无头案”才是该研究室最欢迎的研究课题。 [点击阅读]
悬崖上的谋杀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博比·琼斯把球放在球座上,击球前球杆简单地轻摆一下,然后慢慢收回球杆,接着以闪电般的速度向下一击。在五号铁头球棒的随便一击下,球会呼啸腾起,越过障碍,又直又准地落到球场的第十四穴处吗?不,远非如此,结果太糟了,球掠过地面,稳稳地陷入了障碍坑洼。没有热心的观众发出沮丧的哼哼声,惟一的目击者也显得一点不吃惊。 [点击阅读]
悲惨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米里哀先生是法国南部的地区狄涅的主教。他是个七十五岁的老人,原出身于贵族,法国大革命后破落了。他学问渊博,生活俭朴,好善乐施。他把每年从zheng府那里领得的一万五千法郎薪俸,都捐献给当地的慈善事业。被人们称为卞福汝(意为“欢迎”)主教。米里哀先生认为自己活在世上“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是来保护世人心灵的”。 [点击阅读]
情人 杜拉斯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个与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的小资读者、时尚标志的女作家,一个富有传奇人生经历、惊世骇俗叛逆性格、五色斑斓爱情的艺术家,一个堪称当代法国文化骄傲的作家,一个引导世界文学时尚的作家……《情人》系杜拉斯代表作之一,自传性质的小说,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