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透明的遗书 - 尾 声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5月末,浅见和清野翠一起去了喜多方。从离开东京时起就一直下着雨,汽车仿佛追赶着雨云奔跑着。
  这天早晨的报纸各家都以头版头条报道了保守党清政会会长、被称为“唐①”的长老辞去副总理和派系会长的消息——
  ①西班牙人对男子的敬称,如:唐·吉诃德。
  “这下社会多少会变一变吧?”
  东北公路越过福岛县县界时,翠突然说道。
  “我想多少会变的。”
  浅见这样回答说,但他不会有把握的。在他生活过来的三十三年里,与此相似的贪污案件不知发生过多少次,每次人们都说:“会保革逆转吧?”但最终保守党却变得越来越强大了。
  不管是保守还是革新,日本政治失去理念由来已久。因为没有理念,所以进行权宜性的政治,政治家不是疯狂扩大权力,就是为保身和蓄财神魂颠倒。对于选民他们很是瞧不起,认为只要为当地修建修建道路,给一些残羹剩饭,一起浑身沾上泥巴,就不会造反了。而且这种判断几乎都是正确的。这是一个国民也失去了理念的国家。
  “会好的,一定。”翠扬起眉毛,凝视着笼罩前方山峦的乌云说道,“要不然,我父亲太可怜了……”

  “是啊,不能让你爸爸白白地死。”浅见从心底里这样想,就他来说还很少这样不害羞地说像是写在教科书的话,“日本的政治常常糟糕到崩溃边缘的地步,但总是能勉强复原,我想这还是因为民主主义还活着,尽管是小小的。还有,警察和检察官也恰如其分地在努力工作,就是在国民里,也涌现出了像你爸爸和西村这样的优秀的人才嘛。”
  “你浅见也很优秀。”
  “啊?……”浅见的视线不由得跑到了翠的脸上,握着方向盘的手摇动了一下。
  “危险,好好看着前面。”
  “是,是……啊,不过,我可是服了。这样被人一本正经地说这种话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呀。”
  为了掩盖红了的脸,浅见将高尔夫帽稍稍往下拉了一下。
  “听说杀害我父亲的犯人还不知道,是吧?”
  翠不顾浅见心神动摇,一下子改变了话题。
  “唉。当初以为是福岛县警察本部的柿田警视,但他有不在犯罪现场的证明,柿田的作用好像是始终作为搜查调查官断定案件是自杀。引出清野,指示杀害方法的是伊岛刑事部长,实行的是山川组的一帮凶手,这没有错儿,只不过还没有到特定人这一步吧。但只是时间问题。”

  “只一点不懂,我父亲拿着的遗书上写着什么呢?”
  “这也是不逮住实行的犯人无法知道的,据警察发布,可能是写着什么告发势和集团的内容,但……”
  浅见说了一半停了下来,所以翠投去诧异的目光,等着他下面的话。
  “……这只是我的猜想,”浅见一边选择着话一边说道,“我觉得也许遗书上什么都没有写。”
  “唉?哪会……为什么呢?”
  “不。你这么问,有把握的话我还说不上来,但不管怎样,有写着遗书二字的信封是确凿的。猜想一下发现这东西的犯人的对付方法,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遗书上什么都没有写——就是说是一封空的遗书,如果里面有对犯人方面不利的那种遗书,犯人当然会拿走遗书吧。我怎么也想像不出这种场合会只留下信封。因为抽出里面的东西只留下信封的行为没有任何好处嘛。”
  合着浅见的话,翠频频点着头。
  “假定车里只有写着‘遗书’二字的信封,那么,犯人大概会感到困惑吧。这本身倒是个对伪装自杀再好不过的理想的小工具,但若是空的,像是会被人认为拿走了里面的东西,于是犯人考虑了一个妙案,按满了清野的指纹,剥掉了在信封封口处的蜡纸,封了起来。这样一来,就是以清野自己的意志封上遗书的了,尽管里面是空的,所以作为犯人来说,可以说干得相当漂亮吧。要是说只有一个错误,那就是拿走了蜡纸,但即便是这点,也很难判断是好是坏。”

  “是吗?……”翠像是受到了震惊似的无精打采地垂下肩膀,靠在座位的靠背上用黯然的口气低声说道,“姑且不谈是为了母亲和我还是为了正义,多么希望我父亲给我们留下了什么遗书呀,可是……”
  “我想他的的确确留下遗书后走了。”浅见轻轻地但充满着分量地说道,“我想人无论是谁,临死时都是在心上写遗书的,领会它不是留下的人的任务吗?”
  翠仿佛被弹了一下似地抬起身子,目不转睛地望着浅见的侧脸,睁大的双眸湿润了,过了一会儿,就在她“唉……”地一声点头的刹那问,透明的泪珠“啪”地落在了大腿上。
  (全文完)
或许您还会喜欢:
犯罪团伙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托马斯·贝雷斯福德夫人在长沙发上挪动了一下身子,百无聊赖地朝窗外看去。窗外视野并不深远,被街对面的一小排房子所遮挡。贝雷斯福德夫人长叹一口气,继而又哈欠连天。“我真希望,”她说道,“出点什么事。”她丈夫抬头瞪了她一眼。塔彭丝又叹了一口气,迷茫地闭上了眼睛。“汤米和塔彭丝还是结了婚,”她诵诗般地说道,“婚后还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六年之后,他们竞能仍然和睦相处。这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点击阅读]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苹果蠹蛾的道路没关系,没关系,我对我说,没关系。——维涅狄克特埃洛费耶夫苹果蠹蛾的道路一只蚂蚁在抬一只死苍蝇。它不看路,将苍蝇掉了个过儿,然后爬了回去。苍蝇比蚂蚁的个头儿要大三倍。阿迪娜抽回胳膊肘儿,她不想封住苍蝇的路。阿迪娜的膝盖旁有一块沥青在闪亮,它在阳光下沸腾了。她用手沾了一下。手的后面顿时拉出一根沥青丝,在空气中变硬,折断。这只蚂蚁有一个大头针的头,太阳在里面根本没有地方燃烧。它在灼。 [点击阅读]
狗年月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0
摘要:你讲。不,您讲!要不,就由你讲吧。也许该由演员开始?难道该由稻草人,由所有这些稀里糊涂的稻草人开始?要不,就是我们想等着,等到这八颗行星在宝瓶座中聚集在一块儿?请您开始吧!当时,到底还是您的狗叫了。可是在我的狗叫之前,您的狗已经叫了,而且是狗咬狗。 [点击阅读]
狼穴巨款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1945年3月。北海上刮着凛烈的寒风。在纳粹德国一个秘密潜艇基地里,一艘潜艇固定在巨大的墩柱上。流线型的舰首在晨曦中显得轮廓格外明晰。在潜艇的腰部有一块跳板,一长队孩子正踏着跳板登上潜艇。他们彼此手挽手走着、仰起脸看着这艘奇怪的黑色船舶。有个人拿着名单在核对孩子们的名字。在潜艇的瞭望塔里,站着一个纳粹海军军官和一个穿黑大衣的高个子男人。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猫与鼠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君特-格拉斯在完成了第一部叙事性长篇小说《铁皮鼓》之后,我想写一本较为短小的书,即一部中篇小说。我之所以有意识地选择一种受到严格限制的体裁,是为了在接下去的一本书即长篇小说《狗年月》中重新遵循一项详尽的史诗般的计划。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长大的,根据自己的认识,我在《猫与鼠》里叙述了学校与军队之间的对立,意识形态和荒谬的英雄崇拜对学生的毒化。 [点击阅读]
王子与贫儿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爱德华:爱德华和汤姆这两个少年,是这篇故事的主角。他们两个人,由于偶然的巧合,不仅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两个人的面貌也很相似,但两个人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爱德华是英国的王子,汤姆则是个小乞丐。有一天,爱德华王子在宫苑里散步,看到一个卫兵正在怒责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由于同情心,他就带这少年进入王宫,想不到却因此发生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差一点几就丧失了英国王位的继承权。 [点击阅读]
玩偶世家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本剧作者亨利克·易卜生(1928-1906),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从二十年代起,我国读者就熟知这个伟大的名字;当时在我国的反封建斗争和争取妇女解放的斗争中,他的一些名著曾经起过不少的促进作用。易卜生出生于挪威海滨一个小城斯基恩。 [点击阅读]
环游黑海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范-密泰恩和他的仆人布吕诺在散步、观望和聊天,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君士坦丁堡的托普哈内广场一向因人群的来往和喧哗而热闹啡凡,但在8月16日那一天的晚上6点钟,却静悄悄地毫无生气,几乎是一片荒凉。从通向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港口高处看下去,仍能发现它迷人的景色,但里面却没有什么人。勉强有一些外国人匆匆而过,走上狭窄、肮脏、泥泞、有黄狗挡道的通向佩拉郊区的小街。 [点击阅读]
玻璃球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引言——试释玻璃球游戏及其历史一般而言,对于浅薄者来说,对不存在的事物也许较之于具体事物容易叙述,因为他可以不负责任地付诸语言,然而,对于虔诚而严谨的历史学家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但是,向人们叙述某些既无法证实其存在,又无法推测其未来的事物,尽管难如登天,但却更为必要。虔诚而严谨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把它们作为业已存在的事物予以探讨,这恰恰使他们向着存在的和有可能新诞生的事物走近了一步。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