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王尔德童话 - 《王尔德童话》读书笔记——儿童不宜的童话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几乎没有看过王尔德的书,但他的八卦却听过不少。他年少不羁,天才横溢,成名后他第一次去美国,海关检查人员问他有什么要申报的,他以英国式的傲慢语气回答:我需要申报的只有我的天才。他每涉及一个艺术领域戏剧、小说、诗歌、随笔评论、童话等,都取得极大成功,真可谓名扬天下;只是后来因他与道格拉斯勋爵的"友谊"被告上法庭,因同性恋伤风败俗获罪被判入狱,导致他家破财散,从天堂跌入地狱,真的是"臭名昭著"了……王尔德自己曾经说过:我王尔德要么臭名昭著,要么名扬天下。果然一语成懴。
  纪德这样评述王尔德:他的天才都倾注在生活里,在他的作品里只倾注了才华。王尔德的名声(包括美名与恶名)多半来自于他的生活,他的作品反而不太为人知,至少不是那种人人皆知的世界名著。
  前几天偶然看到一则新闻:位于纽约格林威治村全美最早的同性恋主题书店奥斯卡·王尔德书店对外宣布将在3月份结束营业。我随手从书柜里拿了一本薄薄的小书《快乐王子》翻读起来。
  《快乐王子》,王尔德最著名流传最广的应该是这篇童话了。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哪是写给孩子的童话,这应该是儿童不宜的成|人读物啊!

  一只不懂爱情的燕子,爱上了美丽细腰的芦苇妹妹,向她求爱,后来发现与芦苇性格不合(芦苇不说话,没有沟通,当然也没办法辩白没有抱怨过),又嫌她与风调情太风流(明明是风找芦苇调情),还有亲戚太多(芦苇都是一片片长在一起的,孤独的芦苇是很难活下来的)……这些可是一开始就明摆着的问题,最后燕子还是弃她而去。
  我们可以原谅他,初恋时不懂爱情。爱情是盲目的,爱情是自私的,明知芦苇与自己不是一个物种还要轻易动心,明知芦苇无法离开生存的土地,还要任性地要求芦苇跟他一起旅行,这不是要对方牺牲生命吗?太自私了。虽然我们都知道爱情是自私的,但自私是对两者以外的第三方而言,而不是对对方的,如果你真的爱对方。
  别的燕子早就飞走了,这只孤燕因为和芦苇的感情纠葛耽误了行程,他独自飞往埃及去追赶同伴,途经快乐王子的塑像下过夜,引出了另一段孽缘。
  快乐王子生前在王宫里过着奢华富足幸福的快乐生活,从未经历听闻过痛苦与贫困,死后还被做成金光闪闪的雕像竖立在城市的高处,成为城市的标志。他站在这个高度才看到真正的民间生活,目睹民间疾苦,开始反省自己同情穷人,只是脉脉此情谁诉?正好这只燕子来了,他和他开始沟通,燕子给王子讲述埃及尼罗河边的景致,同伴们在河边快乐无忧的生活,王子给他讲述城里穷人和富人生活的不同境遇,让燕子帮他把自己宝剑上的红宝石、自己的两颗蓝宝石眼珠、身上贴着的金叶片都拿去救济穷人、作家、孩子们,王子自己最后成了瞎了眼的毫无价值的裸露的丑陋金属像。

  他和他在这段交往中产生了感情,燕子耽误了飞往温暖南方过冬的行程,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到了终点,请求亲吻一下王子的手,王子对他说:你应该亲吻我的嘴唇,因为我爱你。燕子吻了快乐王子的嘴唇,死在王子的脚下,王子的那颗铅心也破裂成两半。Theheartwasmadetobebroken(心是用来碎的),这是王尔德的名言。
  故事唯美,语言华丽,讥讽富人同情穷人,但从头至尾没有对燕子和王子这种他他之间的暧昧感情做过评价,这可能是王尔德这个寓言的真正用意所在。王尔德之前说过:"通过艺术,只有通过艺术,我们才能让自己避过实际生活中后果不堪的危险。"可惜他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没能避过这个"后果不堪的危险"。他因为与道格拉斯勋爵不寻常的"友谊"伤风败俗被判有罪入狱,最终郁郁而终。

  故事最后的结局是:丑陋的塑像被人拆下来溶化掉重新铸造。快乐王子那颗溶化不了的碎成两半的铅心和死鸟一起被人遗弃在垃圾堆上。作为城里最珍贵的东西,这两样东西最后被上帝回收,小鸟在上帝的园子里唱歌,快乐王子住在上帝的金城里赞美上帝。真不知道这种结局是悲剧还是喜剧?不知道小鸟到底是喜欢尼罗河多些还是喜欢上帝的园子多些?或许喜欢快乐王子多些?快乐王子他在上帝的金城里整天赞美上帝会快乐吗?我表示怀疑。
  王尔德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悲剧,一是求之不得,二是得偿所愿。"看来只有在求与得之间徘徊往复才是喜剧。
  王尔德语言才能很高,他也毫不讳言以天才自居,有种语不惊人死不休劲头,"公众是惊人地宽容,可以原谅一切,除了天才。"这也是他自己说的。他的那些格言式的警句最终竟然惊人准确的应验在他自己身上,这也许就是他的天才和天才的宿命。
或许您还会喜欢:
怪诞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有人曾经问我:你从事的这项研究到底能有什么用呢?但我从没有因诸如此类的怀疑或非议而动摇过。我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只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能够给人以些许的启迪、能够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社会, [点击阅读]
最美的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101 人气:2
摘要:多年以后我们终于相逢,眼前的你一如梦中,而我仍是你眼中的陌生人。被麻辣烫的电话吵醒时,正在做春梦。梦里我二八年华,还是豆蔻枝头上的一朵鲜花,那个水灵劲,嫩得拧一下,能滴出水来。我站在操场边看他打篮球,篮球打偏了,滴溜溜地飞到我的脚下。他大步跑着向我冲来。白色的球衣,古铜的肤色。头发梢上的汗珠,随着奔跑,一滴滴飞舞到空中,在金色阳光照射下,每一滴都变成了七彩的宝石,我被那光芒炫得气都喘不过来。 [点击阅读]
格列佛游记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一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在格列佛的帮助下,利立浦特国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古”帝国,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 [点击阅读]
沉香豌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1章陈婉早晨是被隔壁院子打孩子的声音吵醒的。她家住的这爿地块是整个济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一色的晚清民国宅子,却早已没有了百多年前的古雅风貌,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有部分老房子划给了附近的印染厂作家属区。旧时官绅富户家的宅第现在居住的是济城最下层的民众,一个院子通常有好几家人并居在一起,谁家说话大声些隔壁便能听见,所以此时刘家婶婶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引来一阵哭嚎的同时,四邻八里的劝解声, [点击阅读]
没拼过的青春,不值一过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全才学子、《天才知道》第二季总冠军邓楚涵青春励志图书首度问世分享无悔、无怨、无憾的校园奋斗故事和万千中学生一起,用拼搏和汗水谱写青春赞歌【内容简介】邓楚涵的人生履历,和他的脸一样完美无瑕,在看到他的那一刻,你会明白什么叫实力派偶像。他在智力上碾杀一切。《天才知道》中荣耀登顶,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学生竞赛冠军,同济大学全才学子,国家级奖学金获得者……他说,成功在于,当别人放弃时,你多忍了一分钟。 [点击阅读]
海底两万里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人们一定还记得1866年海上发生的一件离奇的、神秘的、无法解释的怪事。且不说当时哄动沿海居民和世界舆论的各种传闻,这里只说一般航海人员特别激动的心情。欧美的进出口商人、船长和船主、各国的海军官佐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非常注意这件事。这事大体是这样:不久以前,好些大船在海上碰见了一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很长的物体,形状很像纺锤,有时发出磷光,它的体积比鲸鱼大得多,行动起来也比鲸鱼快得多。 [点击阅读]
潜意识的力量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1《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1)[美]约瑟夫·墨菲著吴忌寒译唤起潜意识的力量吧!你将拥有的是完善的人格平静的心灵持久的幸福无尽的喜悦……引言奇迹随时发生,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我曾周游世界。在此期间,我多次目睹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发生在形形色色的人身上。我相信,这样的奇迹同样会在你的身上发生,因为它往往就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 [点击阅读]
生命的重建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我写好了这本书,希望同你一起分享。这本书与我的另一本蓝皮小书《治愈你的身体》有一部分内容是重合的,那本书已经作为心理模式导致身体疾病的权威著作被广泛接受。在这本书里我安排了一个“会谈”(见第一章),就好像你作为一个客户来我的咨询室一样。如果你每天做书中列出的练习,在你读完这本书之前,你的生活就会改变。我建议你先将本书通读一遍,然后开始第二遍的精读,深入地做每个练习。 [点击阅读]
童年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点击阅读]
第五项修炼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赵耀东人类的历史于本世纪最后的十余年中,起了巨大的变化——象征世界两极化的柏林围墙于一九八九年倒了,东欧各国政权的变化速度和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政治上,由两大强权领导的民主和集权对垒的局势不再。于全球各地崛起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亚太经合组织等,突破既有国界的限制,代替传统政治势力,成为主导世局的力量。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