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万灵节之死 - 第五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十一月二日的早晨在潮湿、昏暗中降临。乔治家中的餐厅暗得他们只好点上灯吃早餐。
  “艾瑞丝一反往常的习惯,不叫人将咖啡、吐司送上去,而自己下楼来,面色苍白像鬼魂一般地坐在餐桌旁,搅动着餐盘里一口也没动过的早餐。乔治神色不安地翻着《泰晤士报》,而坐在另一端的露希拉-德瑞克则掩住手帕饮泣。
  “我知道那可爱的孩子将会作出可怕的事来。他那么敏感——如果不是生死攸关的话,他不会那样说。”
  乔治一面翻动着报纸,一面尖声说:
  “请不要担心,露希拉,我说过我会处理的。”
  “我知道,亲爱的乔治,你总是这么好心。但是我真的觉得稍一延误,便可能不可挽救。你提及的所有这些查询,都很费时。”
  “不,不会的,我会催他们尽快。”
  “他说‘三号以前’,而明天就是三号了。要是我那孩子万一有个三长而短,我绝对不会原谅自己。”
  “不会的。”乔治喝了一大口咖啡。
  “我还有一些债券可以——”
  “露希拉,一切都交给我办好了。”
  “不要担心,露希拉姑妈,”艾瑞丝插进来说,“乔治会把一切处理得好好的,这种事毕竟又不是第一次发生。”
  “很久没有发生了。”(“三个月。”乔治说)“自从那可怜的孩子被他那群骗徒朋友,在那可怕的农场骗过之后,就没再发生过。”
  乔治用餐巾擦了擦胡须,站了起来,慈祥地拍拍德瑞克太太的背。
  “高兴一点,亲爱的,我这就叫露丝拍电报去。”
  当他走到客厅去时,艾瑞丝跟在她后面。
  “乔治,你不认为我们今晚宴会该延期吗?露希拉姑妈这么烦恼,我们最好留下来陪她吧。”
  “当然不延!”乔治的脸涨得紫红,“我们的生活为什么要让那小混蛋来干扰?他简直是敲竹杠,这样说一点也不过份。要是我能照自己的方式处理的话,他一毛钱也别想拿到。”
  “露希拉姑妈永远不会这样想的。”
  “露希拉是个傻瓜——一直都是。这些过了四十岁才有孩子的女人似乎永远学不了乖。孩子从小就被她们宠坏了,要什么给什么。要是维多早能尝到一点教训的话,今天也不会到这种地步。不要跟我争辩,艾瑞丝。晚宴之前,我会料理好的,也好让露希拉高高兴兴上床睡觉。必要的话,我们可以带她一起去。”
  “哦,不,她讨厌上餐厅——而且很容易打盹,可怜的姑妈。她不喜欢餐厅里充满烟雾、热流的空气,那会令她哮喘不止。”
  “我知道。我只是说说而已。去安慰安慰她,让她高兴一点吧,艾瑞丝。告诉她一切都会好转的。”
  他转身走出前门。艾瑞丝慢慢地重回餐厅。这时,电话铃响,她走过来接。

  “喂——谁?”她的脸色转变,由无望的苍白一转而欢欣。“安东尼!”
  “是安东尼。我昨天打电话给你,结果没找到你。你是不是在乔治身上下了不少工夫?”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哦,乔治几近于强迫地坚决邀请我参加你今晚的宴会,一反他的常态!坚持要我非去不可。我想也许这是你下了一番工夫的结果。”
  “不——不——那跟我无关。”
  “那是他自己良心发现了不成?”
  “也不是。是——”
  “喂——你还在听吗?”
  “我还在。”
  “你刚刚说什么,怎么啦,亲爱的!我听到你在叹气。出了什么事吗?”
  “没——没事。明天就好了。明天一切都会好的。”
  “真令人感动的信心。人家不是说过‘明天永远不来’吗?”
  “不要寻我开心。”
  “艾瑞丝——是出了什么事吧?”
  “不,没什么。我不能告诉你。我答应过人家了,你该能谅解。”
  “告诉我,亲爱的。”
  “不——我真的不能。安东尼,你告诉我一件事好吗?”
  “要是我能的话。”
  “你——你有没有爱上过罗斯玛丽?”
  一阵静寂,然后就是一串笑声。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有的,艾瑞丝,我曾经有那么一点爱上罗斯玛丽。你知道,她那么漂亮。后来有一天我正在跟她谈话,看到你正下楼来——我对她的爱便立即消失得无形无踪。除了你之外,在这世界上我找不到第二个人,这是真心话。不要为这种事忧心,你知道,罗密欧即使先爱过罗萨琳,他后来还不是永远拜倒在朱丽叶的石榴裙下?”
  “谢谢你,安东尼。我很高兴。”
  “晚上见。今天是你的生日,不是吗?”
  “事实上还差一个礼拜——虽然今晚是我的生日宴没错。”
  “你似乎并不怎么热衷。”
  “不错。”
  “我想乔治该很清楚他自己在搞些什么名堂,但是在我看来,他似乎是神经不太正常,才会将宴会安排--”
  “哦,我上过好几次卢森堡餐厅了,自从——自从罗斯玛丽——我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不能永远逃避。”
  “不惜,那并没什么。艾瑞丝,我为你准备了份生日礼物,希望你会喜欢。见面再谈。”
  他挂断电话。
  艾瑞丝走回餐厅,使尽浑身解数,连哄带骗地才把露希拉的哭泣止住。
  乔治一到办公室,马上叫人去找露丝-莱辛来。
  当她穿着合身的黑套裙,笑容满面地走进来时,他紧蹙的眉头才稍微松弛下来。
  “您早。”
  “你早,露丝,麻烦又来了。你看看这个。”她接过他手中的电报。
  “又是维多-德瑞克!”

  “不错,该死的家伙。”
  她拿着电报,沉默了一会儿。当他笑起来时候,一张瘦削、褐色的脸孔满是线条,以嘲弄的口气说,“一种应该跟老板结婚的女孩……”这一切又活生生地重现在她眼前。
  她想:“像是昨天才……”
  乔治的声音把她拉回现实。
  “离我们上次把他弄出海不正好一年左右吗?”
  她想了想。
  “我想是的。事实上我记得那是在十月二十七日。”
  “你真是个令人惊异的女孩,好记性!”
  她自忖她之所以记得这么牢,是有一个他不知道的原因。她是受了维多-德瑞克的影响,才在接到罗斯玛丽的电话后,猛然醒觉自己恨透了乔治的太太。
  “我们还真幸运,”乔治说,“他竟能一呆那么久。虽然三个月前又费了我们五十镑。”
  “这次三百镑似乎是个大数目。”
  “喔,是的。他别想拿那么多,我们得作一番例行调查。”
  “我最好跟欧吉维先生联络一下。”
  亚历山大-欧吉维是他们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代理——一个神智清醒、精明能干的苏格兰人。
  “好,马上打电报。他妈妈像以往一样,正在歇斯底里状态中,搞得今晚的宴会都成了难题。”
  “要不要我去陪她?”
  “不。”他坚决地否决,“不要,真的。你得参加宴会,我需要你,露丝。”他握住她的手,“你太有牺牲精神了。”
  “一点也不。”
  她笑着提议说:
  “值不值得改用长途电话跟欧吉维先生联络?这样也许在晚上之前就可以把事情处理好。”
  “好主意。值得花这个钱。”
  “我得去忙了。”
  她温柔地抽回她被握着的手,走出去了。
  乔治接着处理一些正等着他处理的事。
  中午十二点半,他走出办公室,叫了一部计程车到卢森堡餐厅去。
  到了餐厅,备受欢迎的领班查理斯迎向他,笑容可掬地鞠躬欢迎他。
  “午安,巴顿先生。”
  “午安,查理斯。都准备好了吧?”
  “我想你会满意的,先生。”
  “同一张桌子?”
  “圆拱门里的中间那一张。对吧?”
  “对——你记得多加一张椅子吧?”
  “都安排好了。”
  “买到——迷迭香(罗斯玛丽)了吧?”(注;“罗斯玛丽”意即“迷迭香”)
  “买了,巴顿先生。我怕不够好看,您不想配上些红色的花——或是菊花呢?”
  “不,不,只要迷迭香就好了。”
  “好的,先生。您看看菜单好了。吉瑟普!”
  查理斯作了个手式,招来一个脸上堆满笑容的中年意大利人。
  “拿巴顿先生的菜单来。”
  菜单立即就送了上来。

  牡蛎、清汤、卢森堡特莱、烤松鸡、法国菜、鸡肝荚豆。
  乔治漫不经心地瞄了一遍。
  “嗯,好,不错。”
  他递还菜单。查理斯陪他走到门口,压低一点声音说:
  “巴顿先生,很感激您--您重新光临我们餐厅。”
  乔治脸上浮现了一丝惨白的微笑。他说:
  “我们不得不忘掉过去——不能老是活在过去.那一切都已成了过去了。”
  “您说得对,巴顿先生。”“您是知道我们当时有多震惊、多伤心的。我衷心希望您的小姨能有个非常快乐的生日宴,事事如您的意。”
  “查理斯深深向他鞠了一躬,然后像只牛蝇一般地奔向一个在靠窗桌子那边犯了错的低级侍者。
  乔治唇上挂着狞笑走了出去。他不是那种想象力够到会怪罪卢森堡餐厅的人。毕竟,罗斯玛丽决定在这里自杀,或某人决定在这里谋害她,这并不是卢森堡餐厅的错,只是运气问题。
  他在他的俱乐部里用午膳,然后出席董事会议。
  回办公室的途中,他在公用电话亭挂了个电话。走出电话亭,他松了一大口气,一切都已按计划安排好了。
  他回到办公室。
  露丝马上来找他。
  “关于维多-德瑞克——”
  “怎么样?”
  “恐怕事态很严重。可能被收押起诉。他盗用了一家公司的公款,期间相当久。”
  “欧吉维这样说的吗?”
  “是的。早上我挂了个电话给他,十分钟以前他回电过来。他说维多相当厚颜无耻。”
  “他是无耻极了!”
  “但是他说,要是把钱归还就能不起诉。欧吉维先生见过公司的主管,他说的似乎没错。金额是一百六十五镑。”
  “那么我们伟大的维多是希望多拿到一百三十五镑罗?”
  “我想是的。”
  “好吧,不管怎么样,我们不会让他得逞的,”乔治冷酪地说。
  “我告诉欧吉维先生着手办理,这没有错吧?”
  “我个人是很高兴他被抓进监牢--但是不得不替他妈妈着想——她是个傻瓜——却是个可爱的傻瓜。只好让维多像往常一样得逞了。”
  “您真是太好了。”露丝说。
  “我?”
  “我认为你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他受了感动,他同时感到既高兴又难为情。一时冲动之下,他抓起她的手亲吻着。
  “我最亲爱的露丝。我最亲爱的、最最好的朋友。要是没有你我该怎么办?”
  他们彼此站得很靠近。
  她心想:“我跟他会很快乐,我能让他快乐,要不是--”
  他心想:“我该听从瑞斯的忠告?该放弃我的计划?那不是再好不过的事吗?”
  一阵心里挣扎之后,他说:
  “九点半,卢森堡餐厅见。”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个人的体验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鸟俯视着野鹿般昂然而优雅地摆在陈列架上的精美的非洲地图,很有克制地发出轻微的叹息。书店店员们从制服外衣里探出来的脖颈和手腕,星星点点凸起了鸡皮疙瘩。对于鸟的叹息,她们没有给予特别注意。暮色已深,初夏的暑热,犹如一个死去的巨人的体温,从覆盖地表的大气里全然脱落。人们都在幽暗的潜意识里摸摸索索地追寻白天残存在皮肤上的温暖记忆,最终只能无奈地吐出含混暧昧的叹息。 [点击阅读]
中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泰戈尔短篇小说浅谈——黄志坤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obindranathTagore,1861.5.7——1941.8.7)是一位驰名世界的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给人们留下了50多部清新隽永的诗集,10余部脍炙人口的中、长篇小说,90多篇绚丽多采的短篇小说,40余个寓意深刻的剧本,以及大量的故事、散文、论著、游记、书简等著作。 [点击阅读]
丰饶之海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0
摘要:同学们在学校里议论日俄战争的时候,松枝清显询问他的最要好的朋友本多繁邦是否还记得当年的事情。繁邦也是往事依稀,只是模模糊糊还记得被人带到门外看过庆祝胜利的提灯游行。战争结束那一年,他们都已经十一岁,清显觉得理应有更加鲜明的记忆。同学们津津乐道当年的情景,大抵都是从大人那里听来的,再添加一些自己隐约含糊的记忆罢了。松枝家族中,清显的两个叔叔就是在那场战争中阵亡的。祖母因此至今还享受遗属抚恤金。 [点击阅读]
九三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笑面人》(一八六九)的序中说过,他还要写两部续集:《君主政治》和《九三年久前者始终没有写成,后者写于一八七二年十二月至一八七三年六月,一八七四年出版。这时,雨果已经流亡归来;他在芒什海峡的泽西岛和盖尔内西岛度过了漫长的十九年,始终采取与倒行逆施的拿破仑第三誓不两立的态度,直到第二帝国崩溃,他才凯旋般返回巴黎。 [点击阅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0
摘要:那就戴顶金帽子,如果能打动她的心肠;如果你能跳得高,就为她也跳一跳,跳到她高呼:“情郎,戴金帽、跳得高的情郎,我一定得把你要!”托马斯-帕克-丹维里埃①——①这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说《人间天堂》中的一个人物。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点击阅读]
交际花盛衰记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殿下①①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一八○——一八七三),一八三三年巴尔扎克曾在米兰这位亲王家作客。这部作品主要描写巴黎,是近日在您府上构思而成的。请允许我将您的名字列于卷首。这是在您的花园里成长,受怀念之情浇灌的一束文学之花。当我漫步在boschetti②中,那里的榆树林促使我回忆起香榭丽舍大街,这怀念之情牵动我的乡愁时,是您减轻了我的忧思。 [点击阅读]
人性的优点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1、改变人一生的24个字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远处模糊的,而要去做手边清楚的事。1871年春天,一个年轻人,作为一名蒙特瑞综合医院的医科学生,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忧虑:怎样才能通过期末考试?该做些什么事情?该到什么地方去?怎样才能开业?怎样才能谋生?他拿起一本书,看到了对他的前途有着很大影响的24个字。这24个字使1871年这位年轻的医科学生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医学家。 [点击阅读]
人性的记录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公众的记忆力是短暂的。曾几何时。埃奇韦尔男爵四世-乔治-艾尔弗雷德-圣文森特-马什被害一案引起巨大轰动和好奇,而今一切已成旧事,皆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更新的轰动一时的消息。人们谈起这案子时从未公开说及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我得说,这全都是由于他本人的意愿。他自己不想出现在案子里。也正如他本人所希望的,功劳就算到别人头上。更何况。按照波洛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案子是他的一个失败。 [点击阅读]
人是世上的大野鸡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坑地阵亡战士纪念碑四周长满了玫瑰。这是一片茂密的灌木林。杂乱丛生,小草透不过气来。白色的小花开着,像纸一样卷起。花儿簌簌作响。天色破晓,就快天亮了。每天早上独自穿过马路去往磨坊的路上,温迪施数着一天的时光。在纪念碑前,他数着年头。每当自行车过了纪念碑后的第一棵杨树,他数着天数,从那儿他骑向同一个坑地。夜晚,每当温迪施锁上磨坊,他又数上一遍年头和天数。他远远地看着小小的白玫瑰、阵亡战士纪念碑和杨树。 [点击阅读]
人生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出版说明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于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