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 第十五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两双眼睛不安地看着波洛。
  “别的再没什么好跟您说的.警察已经盘问过我们了,波洛先生。”
  波洛的视线从一个男孩移到另一个男孩身上.他们肯定不把自己当成男孩了;他们仔细地装得像大人.还真挺像的,倘若闭上眼睛,别人还会当是两位老俱乐部会员在交谈呢.尼克拉斯才十八岁.德斯蒙德十六岁。
  “应朋友之命,我走访在场的所有的人.倒不是开晚会时——而是准备晚会时在场的人。你俩听说都挺活跃的。”
  “对,是的。”
  “到现在为止,”波洛说,“我已经拜访过清洁工.听取过警方的意见,还跟验尸的大夫谈过,也见过了在场的一位女教师以及学校的校长,还有痛不欲生的死者家属.村子里的流言蜚语也听了不少一顺便问一下.本地有个女巫吗?”
  两位年轻人看着他大笑起来。
  “您指的是古德博迪太太吧.对,她是装扮成女巫参加晚会的。”
  “现在我来拜访你们年轻一代,”波洛说,“你们眼睛尖、耳朵灵,又掌握先进科学知识.才思敏锐.我很想听听-很渴望听听你们对这件事的看法。”
  看着面前的两个男孩,他心中思索着,十八岁,十六岁,警察称他们青年,他觉得他们还是孩子,报社记者管他们叫青少年。叫他们什么都可以。时代的产物.为了好引起话题,他奉承了他们半天.不过即使他们没有他吹捧的那么聪明,也不会笨到哪里去。他们参加了晚会。那天早些时候他们还在德雷克夫人家给她帮了不少忙。
  他们爬上梯子,把南瓜放在选好的位置,给彩灯通上电。他俩中不知道谁还制作了一大迭照片.效果不赖,用来骗那群小姑娘说是她们未来的丈夫的幻影。他们还恰恰处在这个年龄,让警督拉格伦以及老园丁起疑心。最近几年这个年龄段的作案率大大上升.波洛本人倒没有真的怀疑他们二人,但是,哪一种可能性都存在。甚至两三年前那场事故的肇事者也可能是个男孩,或者青少年,十二岁十四岁都可能.近来新闻报道中比比皆是。
  波洛时刻记着这种种可能,却暂时不想细想.只是集中精力试图去评价两位年轻人,打量他们的面容、服装、神态,听他们的声音.用赫尔克里-波洛特有的方式把自己伪装成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外国人.如同戴上一个面具不停地奉承他们.好使他们消除戒心,甚至有点小瞧他.尽管他们努力隐藏起不屑之情,两个人都很有礼貌.十八岁的尼克拉斯长发披肩,留着络腮胡子,穿着一身黑衣服.简直像是丧服。倒不是因为前几天的悲剧,显然出于他对时装的个人偏好.年纪小点的那位穿着玫瑰色的天鹅绒上衣,淡紫色长裤,衬衫镶着丝边.不用说.两人在着装上花了大价钱,看得出不是当地买的,很可能也不是父母或监护人而是他们自己添置的。

  德斯蒙德头发呈姜黄色.有不少的绒毛。
  “晚会那天上午或者下午,你们帮着作了不少准备是吗?”
  “那天下午,还挺早的。”尼克拉斯纠正他的话。
  “你们帮着干些什么呢?我听好几个人说过,可还是没弄清楚.他们说的也不一致。”
  “其中之一是安了许多灯。”
  “太高的就爬上梯子去安。”
  “听说照相效果很不错。”
  德斯蒙德把手仲进口袋掏出一迭东西来,从中间他不无骄傲地抽出几张卡片。
  “我们事先都弄好啦,”他说,“假装成姑娘的丈夫。”他解释道,“她们都差不多,人都这样,都想时髦点的。这些都不赖吧?”
  他递了几张给波洛,波洛兴致盎然地看着那些模模糊糊的照片,上面一个年轻人长着黄胡子,另一个头发像一轮光环,第三个的头发几乎垂到膝盖上.还有几个留着短髭,脸上还有别的装饰品。
  “每张都不同。怎么样,还可以吧?”
  “们大概请了模特吧?”
  “哦,就是我俩,仅仅是化化装而已.尼克和我一块弄的。有的是他拍的我,有的是我拍的他.只是用毛发造成了不同效果。”
  “真聪明。”波洛说。
  “我们故意拍得模糊一点,觉得这样看上去更像是幻像了。”
  另一个男孩子说:
  “德雷克夫人高兴极啦.她向我们表示祝贺。把她也遁笑了。我们在那里主要是弄电灯.装一两个灯泡在合适的位置,等手执镜子的女孩坐好.我们就把照片往屏幕上一掠而过,那女孩就在镜子里看见一张脸.还有头发、胡子之类的也能看见。”
  “她们知道那是你俩吗?”
  “啊.当时可能不知道。晚会上她们都蒙在鼓里。她们知道我们在那儿帮忙,但不知道镜子里就是我们.她们都不太聪明。另外,我俩还化了装.不大能看出来.先是我,然后是尼克拉斯.姑娘们尖叫着,好玩死啦。”
  “那天下午有哪些人在场?我好像没问过你们吧?”
  “晚会上肯定有三十个左右.我也没太留意.下午有德雷克夫人(当然-),巴特勒夫人,一位小学教师,大概是姓惠特克.还有一位可能是弗莱特巴特太太.不知是风琴师的妻子还是妹妹。还有弗格森大夫的药剂师李小姐,那天下午她休息就过来帮忙了.还有几个孩子也来尽量帮点忙。不过我觉得他们什么也干不了.女孩子们四处闲逛,格格地笑个不停。”

  “嘿.你记得哪几个女孩子吗?”
  “啊.有雷诺兹家的孩子.可怜的乔伊斯自然在,就是遇害的那个,还有她的姐姐安。安真可怕.傲气得不得了,自以为聪明绝顶.门门得优,没有问题。她的小弟弟利奥波德讨厌死啦,”德斯蒙德说,他鬼鬼祟祟的,偷听别人的秘密,还撒谎,真叫人烦透了。还有比阿特丽斯.阿德里和卡西.格兰特。另外有几位是真正帮忙的.我是指清洁工.还有女作家一就是请您来的那位。”
  “男的有吗?”
  “有.牧师来看了看。一个稀里糊涂的好老头。以及新来的副牧师。他一紧张就结巴,来这里还没几天.别的都记不起来了。”
  “听说你们听见乔伊斯.雷诺兹提起目睹过一桩谋杀案?”
  “我没听到,”德斯蒙德说,“她真说了吗?”
  “对,他们都这么说。”尼克拉斯说.“我也没听见她的话.当时我可能不在屋里。她在什么地方一什么时候说的呢?”
  “在客厅。”
  “哦.对.大部分人都在客厅,只有个别除外。”德斯蒙德说.“尼克和我自然主要在女孩子们玩镜子游戏看未来的恋人的那个房间里。我们在绕线,干这类的活儿。要不我们就在楼梯上装彩灯.我俩进过客厅一两次,摆放好南瓜,把几个掏空的挂起来,在里面装上电灯.但我们在的时候我压根就没听见她说这些.尼克.你呢?”
  “我也没有。”尼克回答说。他觉得很有趣,便又说:“乔伊斯真的说了她看见过一桩谋杀案吗?要是真的看见过,那就太神奇了!”
  “为什么那么神奇?”德斯蒙德问。
  “嘿,是第六感官,是吧?我觉得就是.她看见了一桩谋杀案,过了一两个小时自己就被谋害了.恐怕她是出现了幻觉。挺叫人深思的。最近的一些实验似乎表明还能避免,用电极或者什么别的东西修复颈部动脉.我在杂志里看到的。”
  “第六感官一直没研究出什么名堂。”尼克拉斯不无讥讽地说,“人们坐在屋子里看一迭卡片.或者是几句话.旁边配有几何图形.但从来没有人真正看对了.或者说看对的微乎其微。”
  “不过得让非常年轻的人看才行。青少年比老人强。”
  赫尔克里-波洛不想让这高科技的对话继续进行下去,就插话说。
  “你们是否记得,当时有没有令人恐怖或者很特别的事发生?也许别人都没有注意到你们却注意到了?”

  尼克拉斯和德斯蒙德都使劲皱着眉头.不用说是在绞尽脑汁想找出点重要线索。
  “没有.就是叽叽喳喳地说话,搬东西.干活儿。”
  “你自己有没有什么推测?”波洛对着尼克拉斯说。
  “什么,关于是谁杀害了乔伊斯?”
  “对。我是指也许你注意到了什么,使你纯粹从心理学的角度产生了怀疑。”
  “哦,我懂了.说不定还真有呢。”
  “我敢打赌是惠特克干的。”德斯蒙德打断了尼克拉斯的沉思。
  “小学教师?”波洛问。
  “是的。地道的老处女,性变态,_辈子教书,成天在女人堆里。你还记得吗,一两年前有位老师被人掐死了。人们说她很怪。”
  “同性恋?”尼克拉斯的声音显得老于世故。
  “那还用说.你还记得跟她住在一起的诺拉.安布罗斯吗?那姑娘长得不赖.听人说她有一两个男朋友,跟她住在一处的那个女的快气病啦。有人说她养了个私生子。她曾经得了某种病请了两个学期假.后来才回来的。说什么闲话的都有。”
  “对,可不是,惠特克那天几乎都呆在客厅。她八成听见乔伊斯的话了。准是牢牢地印在脑海里了,你说呢?”
  “你瞧,”尼克拉斯说,“若是惠特克-她多大岁数?四十出头?快五十了吧-这个年纪的女人就是有点怪。”
  他俩都看看波洛.脸上的表情活像一只狗为主人做了点事便邀功请赏的样子。
  “要是真的.我敢打赌艾姆林小姐准知道.她学校里的事没有能瞒得过她的。”
  “那她怎么不说呢?”
  “可能是觉得应该保护她吧。”
  “不.我觉得她不会.要是她想到伊丽莎白.惠特克发疯了许多学生准会遭殃的.她就不会保持沉默。”
  “那副牧师呢?”德斯蒙德满怀希望地问,“说不定他有点疯癫。你看,水、苹果,如此等等,原罪-我想起了一个好主意了。假设他头脑不太清醒,假设火中取栗的游戏刺激了他,地狱之火!火焰升起来啦!然后,他抓住乔伊斯的手说:跟我来.有样东西给你看.接着把她带到有苹果的屋里,他说,跪下,他又说,我给你施洗,就把她的头摁进去了.都挺像的。
  亚当、夏娃、苹果、地狱之火、火中取栗,然后再次受洗礼来除去罪恶。”
  “兴许他先脱光了衣服。”尼克拉斯越想越觉得真有其事,“这种事一般都与性有关。”
  他俩得意地看着波洛。
  “嗯,”波洛说.“你们给我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或许您还会喜欢:
爱的成人式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虽然我不知道望月那天原来打算邀请的第四个人是谁,不过我恐怕得感谢那家伙一辈子。托了这家伙临时爽约的福,我才得以与她邂逅。电话打过来时已经过了下午五点,望月随便寒暄了两句便直奔主题。“抱歉突然给你打电话,其实呢,今天晚上有一个酒会,有一个人突然来不了了。你今天……有空吗?有什么安排吗?”“不,没什么。 [点击阅读]
王子与贫儿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爱德华:爱德华和汤姆这两个少年,是这篇故事的主角。他们两个人,由于偶然的巧合,不仅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两个人的面貌也很相似,但两个人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爱德华是英国的王子,汤姆则是个小乞丐。有一天,爱德华王子在宫苑里散步,看到一个卫兵正在怒责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由于同情心,他就带这少年进入王宫,想不到却因此发生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差一点几就丧失了英国王位的继承权。 [点击阅读]
玩偶世家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本剧作者亨利克·易卜生(1928-1906),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从二十年代起,我国读者就熟知这个伟大的名字;当时在我国的反封建斗争和争取妇女解放的斗争中,他的一些名著曾经起过不少的促进作用。易卜生出生于挪威海滨一个小城斯基恩。 [点击阅读]
田园交响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纪德是个不可替代的榜样在二十世纪法国作家中,若论哪一位最活跃,最独特,最重要,最喜欢颠覆,最爱惹是生非,最复杂,最多变,从而也最难捉摸,那么几乎可以肯定,非安德烈·纪德莫属。纪德的一生及其作品所构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现代的迷宫。这座迷宫迷惑了多少评论家,甚至迷惑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长达三十余年。这里顺便翻一翻诺贝尔文学奖这本老账,只为从一个侧面说明纪德为人和为文的复杂性,在他的迷宫里迷途不足为奇。 [点击阅读]
相约星期二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最后的课程——《相约星期二》中文版序余秋雨一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偶然想起,总会暗暗吃惊。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谁也不愿意多谈人生。稍稍多谈几句的,一是高中毕业生,动笔会写“生活的风帆啊”之类的句子;二是街头老大娘,开口会发“人这一辈子啊”之类的感叹。 [点击阅读]
神秘的奎恩先生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新年前夜。罗伊斯顿招待会上的大人们都聚集在大厅里。萨特思韦特先生很高兴,年轻人都去睡觉了。他不喜欢成群结队的年轻人。他认为他们乏味,不成熟,直白。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变得越来越喜欢微妙的东西。萨特思韦特先生六十二岁了——是个稍有点驼背的干瘪老头。一张奇怪的孩子似的脸,总是一副盯着人的样子。他对别人的生活有着过分强烈的兴趣。 [点击阅读]
等待戈多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这是一部两幕剧。第一幕,主人公流浪汉爱斯特拉冈(简称戈戈),和弗拉基米尔(简称狄狄),出现在一条村路上,四野空荡荡的,只有一棵光秃秃的树。他们自称要等待戈多,可是戈多是谁?他们相约何时见面?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但他们仍然苦苦地等待着。 [点击阅读]
纸牌屋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欢笑不长久,欲望不长久,生命本身,也总会走到尽头。这真是至理名言。所以,人生在世,最要紧的就是及时行乐,活在当下,把手中的东西紧紧抓住。为什么要虚度一生去换取入土之后碑头的空文呢?“永存我心”,什么样的蠢蛋才会希望自己的坟头铭刻这样一句空话?这不过是无病呻吟的多愁和伤感,毫无意义。我们还是面对现实吧,人生就是一场零和博弈,输赢高下都在政坛见分晓。 [点击阅读]
纽约老大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1991年6月13日,好莱坞。凌晨,加利福尼亚美联社分部一派兵荒马乱。五分钟之前,路透社抢先向全球公布了齐亚托联通公司的最新消息。这一次,英国人灵敏的鼻子终于甚至比美国人更早嗅到了大西洋的腥味。齐亚托联通公司正在制做本世纪耗资最大的色情片,主要外景地选择在沙漠中,也就是拍摄《宾虚传》和《阿拉伯的劳伦斯》用过的场景,其中一处搭设了1000余人在上面翻滚的大台子。 [点击阅读]
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谢泼德医生在早餐桌上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