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 第二十五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真美。”米兰达环顾四周感叹道。
  基尔特伯里竞技场是当地的-个景点,不过遗迹并非特别出名.几百年上干年前就已经拆掉了.然而四处还有花岗石柱伫立在那里,向人们讲述着许久以前的仪式崇拜。
  米兰达问道:
  “这里为什么有这么多石头?”
  “为仪式而准备的。仪式崇拜,献祭用的。你知道献祭是怎么回事,米兰达?”
  “我知道。”
  “要知道,非那样做不可。事关重大。”
  “你是说,不是一种惩罚?而是别的?”
  “对,是别的,你死了别人才能活下去,你死了美才能存在下去.才能形成美。这一点相当重要。”
  “我原以为-”
  “什么,米兰达?”
  “我原以为你也许应该死去才好,因为你的行为招致了别人被杀。”
  “你怎么会这么想呢?”
  “我当时考虑的是乔伊斯。我要是不告诉她那件事,她兴许还活着,对吗?”
  “可能吧。”
  “乔伊斯一死我就开始难过了。我没有必要告诉她的.我告诉她,只是因为希望告诉她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她去过印度,一直讲着她的经历-讲老虎呀、大象呀,还讲他们的金饰物等等。我也想-突然我希望别人知道,因为你知道以前我并没有怎么想起来过。”她补充道:
  “那时也是献祭吗?”
  “也算是的。”
  米兰达沉思着,过了好久她才问.“时间到了吗?”
  “太阳还没有到那儿。再等五分钟,可能就会正照在石头上。”
  他们又静静地在车旁坐着。
  “好了,”米兰达的同伴看着天空说,太阳正向地平线移去.“此刻太棒了.没有别人。谁也不会在这个时候爬到基尔特伯里高地顶上来参观竞技场。十一月里太冷了,黑莓也己经采过了。我先把双刃斧指给你看。双刃斧在石头上.上千年前他们从迈锡尼或者克里特来的时候刻在石头上的.妙极了.米兰达,对吗?”
  “对.真是妙极了,”米兰达说,“指给我看看。”
  他们走到最高处的石头旁。旁边地上躺着一块石头,斜坡下稍远处还有一块倾斜着,似乎岁月的沧桑使它累弯了腰。
  “你高兴吗.米兰达?”
  “我非常高兴。”
  “印迹就在这里。”
  “真的是双刃斧吗?”
  “对,岁月流逝,它渐渐被抹去了,不过就是在这儿。是一种象征。把你的手搁在上面.现在-现在我向过去与未来.向美干杯。”
  “哦,多美呀。”米兰达说。
  一只金色的酒杯放在她手上.她的同伴从瓶子里倒出了金色的液体。
  “这酒是果味的,桃味的.喝吧,米兰达,喝了你会更加幸福。”
  米兰达抓住镶着金边的酒杯。她打了个喷嚏。
  “对,对,闻着是桃味的.哦.看太阳.真是橙红色的-就像躺在世界的边缘似的。”
  他推了推她,让她面向太阳。
  “抓好酒杯.喝吧。”
  她听话地转过身去,一只手仍然放在花岗石上若隐若现的印迹上.她的同伴站在她身后.从山下倾斜的石柱底下钻出了两个人影.弯着腰。山顶上的两位背对着他们,毫不觉察.他们很快偷偷地摸上了山顶。
  “为美而干杯,米兰达。”
  “这个恶魔!”他们身后响起了一声大叫。
  一件玫瑰色天鹅绒的上衣从某人头上掷过来,一把刀从缓缓举起的手上落下来。尼克拉斯.兰森抓住米兰达,死死地把她抱紧,把她从搏斗中的另外两个人身边拖走。
  “你这个讨厌的小傻瓜,”尼克拉斯.兰森说,“跟这个杀人不眨眼的魔鬼跑到这里来了。
  你应该知道你在干什么。”
  “我知道。”米兰达说.“我觉得我应该成为祭品.因为你知道,全是我的错.就是因为我,乔伊斯才被人杀了。因此我应该当祭品,对吗?会成为一种献祭仪式。”
  “别胡说什么杀人仪式了.他们发现了那个女孩子。你知道那个外国女孩失踪很久了,两年了吧。大家都以为她因为伪造遗嘱而逃走了。她没有逃走。在井里发现了她的尸体。”
  “噢!”米兰达突然痛苦地大叫起来,“不是在许愿井里?不是在我一直渴望找到的许愿井中?噢,我不希望她在许愿井里.谁一谁把她弄进去的?”
  “把你带到这里来的这个人。”
或许您还会喜欢:
舞舞舞
作者:佚名
章节:117 人气:2
摘要:林少华一在日本当代作家中,村上春树的确是个不同凡响的存在,一颗文学奇星。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他的作品便风行东流列岛。出版社为他出了专集,杂志出了专号,书店设了专柜,每出一本书,销量少则10万,多则上百万册。其中1987年的《挪威的森林》上下册销出700余万册(1996年统计)。日本人口为我国的十分之一,就是说此书几乎每15人便拥有一册。以纯文学类小说而言,这绝对不是普通数字。 [点击阅读]
黄色房间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疑云(1)陈述约瑟夫?胡乐塔贝耶的这段奇妙经历时,我的心情一直都很激动。时至今日,他还在坚决反对我讲出这段仍然留有谜团的不可思议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确实可以称为过去十五年中最为奇妙的悬疑故事。如果不是著名的斯坦森教授最近在晚间杂志《荣誉军团》的一篇文章中提议,我甚至认为大家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件著名的黄色房间案件的全部事实了。 [点击阅读]
丰饶之海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2
摘要:同学们在学校里议论日俄战争的时候,松枝清显询问他的最要好的朋友本多繁邦是否还记得当年的事情。繁邦也是往事依稀,只是模模糊糊还记得被人带到门外看过庆祝胜利的提灯游行。战争结束那一年,他们都已经十一岁,清显觉得理应有更加鲜明的记忆。同学们津津乐道当年的情景,大抵都是从大人那里听来的,再添加一些自己隐约含糊的记忆罢了。松枝家族中,清显的两个叔叔就是在那场战争中阵亡的。祖母因此至今还享受遗属抚恤金。 [点击阅读]
安妮日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192 人气:2
摘要:Frank and Mirjam Pressler Translated by Susan MassottyBOOK FLAPAnne Frank's 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 is among the most enduring document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点击阅读]
空幻之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星期五的早晨,六点十三分,露西.安格卡特尔睁开了她那蓝色的大眼睛,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往常一样,她立刻就完全清醒了,并且开始思考从她那活跃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头脑中冒出来的问题。她感到迫切需要同别人商量,于是想到了自己年轻的表妹米奇.哈德卡斯尔,昨天晚上才来到空幻庄园的年轻人。安格卡特尔夫人迅速地溜下床,往她那依然优雅的肩头披上一件便服后,就来到了米奇的房间。 [点击阅读]
隐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冬天的最后一场大雪,使二月初的高原变得格外寒冷。一个陌生人,冒着刺骨的寒风和漫天飞舞的雪花,从布兰勃赫斯特火车站走来。他浑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一顶软毡帽的帽檐几乎遮住了他整个脸,只露出光亮的鼻尖。套着厚手套的手,费力地提着一只黑色小皮箱。雪花飘落在他的胸前、肩头,黑色的小皮箱也盖上了白白的一层。这位冻得四肢僵直的旅客跌跌撞撞地走进“车马旅店”,随即把皮箱往地上一扔。“快生个火。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3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天灰灰的,冷得怕人,狗闻不到气味。黑色的大母狗嗅嗅熊的踪迹,缩了回去,夹着尾巴躲进狗群里。这群狗凄惨地蜷缩在河岸边,任凭寒风抽打。风钻过层层羊毛和皮衣,齐特也觉得冷,该死的寒气对人对狗都一样,可他却不得不待在原地。想到这里,他的嘴扭成一团,满脸疖子因恼怒而发红。我本该安安全全留在长城,照料那群臭乌鸦,为伊蒙老师傅生火才对。 [点击阅读]
劳伦斯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今年是20世纪英国最有成就、也是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劳伦斯诞生!”!”0周年。这位不朽的文学大师在他近20年的创作生涯中为世人留下了!”0多部小说、3本游记、3卷短篇小说集、数本诗集、散文集、书信集,另有多幅美术作品,不愧为著作等身的一代文豪。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HerbertLawrence)!”885年9月!”!”日出生在英国诺丁汉郡伊斯特伍德矿区。 [点击阅读]
古兰经
作者:佚名
章节:116 人气:2
摘要:《古兰经》概述《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经典,伊斯兰教徒认为它是安拉对先知穆罕默德所启示的真实语言,在穆罕默德死后汇集为书。《古兰经》的阿拉伯文在纯洁和优美上都无与伦比,在风格上是达到纯全的地步。为了在斋月诵读,《古兰经》分为30卷,一月中每天读1卷。但是《古兰经》主要划分单位却是长短不等的114章。《法蒂哈》即开端一章是简短的祈祷词,其他各章大致按长短次序排列;第二章最长;最后两三章最短。 [点击阅读]
基督山伯爵
作者:佚名
章节:130 人气:2
摘要:大仲马(1802-1870),法国十九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其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大仲马三岁时父亲病故,二十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公爵的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