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我的爸爸是吸血鬼 - 第四章(4)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四章(4)
  “我在家读书,”我说。
  她不相信我的话。“你父母知道你在这儿吗?”
  我本想把真实的情况告诉她:早晨是我自由支配的时间,我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午餐后父亲为我上课。但是,我总觉得她不会相信我,因此我答道:“当然知道。”
  “你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她问。我像个傻子似的把号码一五一十报给她了。
  接下来发生的事就可想而知了。她电话了我父亲。在等父亲来领走我的时候,她让我在她办公桌前的凳子上坐好。“我在这儿见你好几回了,”她说,“你是不是一直在谷歌上搜索吸血鬼的内容?”
  我傻乎乎地看着她咯咯笑。“我觉得它们很有趣,”我兴致勃勃地说。
  我父亲终于到图书馆了,步伐轻盈飘逸,黑色长外套的钮扣一直扣到下巴,黑帽压在眼前。管理员看到我父亲时的反应实在耐人回味,她吃惊地张垂着嘴,二话没说就让我们离开了。
  回家的路上,父亲滔滔不绝,最后他说:“——你干扰了一个重要实验的进程,导致实验几乎前功尽弃,因为什么?就为了一个被吸血鬼问题惹恼的图书管理员?”他话音沉稳,但是他的措辞,以及说到吸血鬼三个字时特别低沉的声音表明他很生气。
  “我压根没问过她一句话,”我为自己申辩道,“当时我在电脑上搜索一些资料。”
  他没再多说什么。到家后,他把车停好,来到前门厅,把围巾从脖子上解下来。“我觉得我们该谈谈”——他停顿了一下,脱去外套——“谈谈帮你添台电脑的事了。”
  几天后,凯瑟琳打来电话,那天我已经获得了一台属于自己的别致的白色笔记本电脑,可以无线上网。我把电脑由来的告诉了她;最近她电话的频率越来越低了,可能是因为我没什么趣事与她分享,话不投机。
  凯瑟琳一边听我讲图书管理员添乱的故事,一边不时惊叹“你不会吧!”和“真的吗?”等我把故事讲完,她说:“你不该那么老实。你完全可以随便编个电话号码给她,用我们家的号码也行,反正我们家白天没人。”
  我承认,在图书管理员这件事上,我犯傻了。
  “不过问题解决了,”凯瑟琳说。“你父亲非但没发火,还给你买了电脑。你太走运了。”
  这跟运气无关,我心想。有了电脑,父亲就更有理由不回答我的提问了。他似乎想让我自己去发觉答案。
  这段时间,我参加了有生以来第一次舞会。
  迈克尔打来电话(这是我们认识以来第一次通电话)邀请我,他的声音有点紧张。“就是一个舞会,”他说,语气斩钉截铁得有点夸张,“万圣节校园舞会。”
  我们家不过万圣节。每年十月三十一日,鲁特会拉好所有的窗帘,把门锁好。偶尔有人敲门,但谁也不会去开门;我和父亲就坐在起居室打牌下棋。(我小的时候,我们还经常玩麦卡侬金属组合玩具,搭出一辆汽车,让它载着铅笔从餐桌的这头开到那头。)
  我们特别喜欢线索纸盘侦探游戏,我们的侦察速度迅猛,每局不会超过三个回合就玩完了;在麦克?嘉瑞特家,破案是很费时的。
  我对迈克尔说,我必须先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的回答让我始料未及。“决定权在你,”他说。“这是你的生活。”说完他继续看书,仿佛我不存在似的。
  凯瑟琳找了个时间跟我描述舞会的大致情形。她说她几乎每天放学后都忙着班级话剧的排练,还要上长笛课。恰巧星期三放学后她有空,我们约好在商业中心的旧货店碰头,一起淘舞会礼服。
或许您还会喜欢:
致加西亚的一封信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我相信我自己。我相信自己所售的商品。我相信我所在的公司。我相信我的同事和助手。我相信美国的商业方式。我相信生产者、创造者、制造者、销售者以及世界上所有正在努力工作的人们。我相信真理就是价值。我相信愉快的心情,也相信健康。我相信成功的关键并不是赚钱,而是创造价值。我相信阳光、空气、菠菜、苹果酱、酸-乳-、婴儿、羽绸和雪纺绸。请始终记住,人类语言里最伟大的词汇就是“自信”。 [点击阅读]
艳阳下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罗吉-安墨林船长于一七八二年在皮梳湾外的小岛上建造一栋大房子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那是他怪异行径的极致。像他这样出身名门的人,应该有一幢华厦,座落在一大片草地上,附近也许有一条小溪流过,还有很好的牧场。可是安墨林船长毕生只爱一样:就是大海。所以他把他的大房子——而且由于必要,是一栋非常坚固的大房子——建在这个有风吹袭,海鸥翱翔的小岛上。每次一涨潮,这里就会和陆地隔开。他没有娶妻,大海就是他唯一的配偶。 [点击阅读]
花儿无价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一过晚上八点,商业街上营业时间最长的中华荞麦店也打烊了,小城顿时漆黑一片,复归寂静。夏季里,商家的经营对象是从东京、大阪等地回来省亲的人们,因此,常常会有许多店铺营业到很晚。可是,自秋风初起,东北小城的夜幕就开始早早降临了。晚上十点,城边的卡拉OK快餐店也关了门。几个手握麦克风、狂唱到最后的男女客人走出来,各个怕冷似地缩着身子,一面商量着接下来去何处,一面钻进停在路边的汽车。 [点击阅读]
英国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1996年囊获9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英国病人》,早已蜚声影坛,成为世界经典名片,而它正是改编于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尔的同名小说...一部《英国病人》让他一举摘得了英国小说的最高奖项———布克奖(1992)。翁达杰的作品,国内鲜有译介(当年无论是电影《英国病人》还是图书《英国病人》,都没能引发一场翁达杰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点击阅读]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茶花女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0
摘要:玛格丽特原来是个贫苦的乡下姑娘,来到巴黎后,开始了卖笑生涯。由于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贵族公子争相追逐,成了红极一时的“社交明星”。她随身的装扮总是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称“茶花女”。茶花女得了肺病,在接受矿泉治疗时,疗养院里有位贵族小姐,身材、长相和玛格丽特差不多,只是肺病已到了第三期,不久便死了。 [点击阅读]
荒原狼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本书内容是一个我们称之为“荒原粮”的人留下的自述。他之所以有此雅号是因为他多次自称“荒原狼”。他的文稿是否需要加序,我们可以姑且不论;不过,我觉得需要在荒原狼的自述前稍加几笔,记下我对他的回忆。他的事儿我知道得很少;他过去的经历和出身我一概不知。可是,他的性格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不管怎么说,我对他十分同情。荒原狼年近五十。 [点击阅读]
荒原追踪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由于形势所迫,我同温内图分手了,他得去追捕杀人犯桑特。那时我并没料到,我得过几个月才能再见到我这位红种人朋友和结拜兄弟。因为事件以后的进展同我当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塞姆-霍金斯、迪克-斯通、威尔-帕克和我,一路真正的急行军后骑马到了南阿姆斯河流入雷德河的入口处,温内图曾把这条河称为纳基托什的鲍克索河。我们希望在这里碰上温内阁的一个阿帕奇人。遗憾的是这个愿望没有实现。 [点击阅读]
荒漠甘泉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荒漠甘泉》1月1日“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是耶和华你神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申十一章十一至十二节)亲爱的读者,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境界上,前途茫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新年,等待我们经过。谁也不能预知在将来的路程中有什么遭遇,什么变迁,什么需要。 [点击阅读]
莫普拉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1846年①,当我在诺昂写《莫普拉》这部小说时,我记得,我刚刚为夫妇分居进行了辩护。在此之前,我曾同婚姻的弊端作过斗争,由于没有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也许让人以为我低估了婚姻的本质;然而在我看来,婚姻的道德原则恰恰是美好不过的——①原文如此,应为1836年。事实上,《莫普拉》这部小说由乔治-桑于1835年夏至1837年春写成,1837年4月至6月发表在《两世界杂志》上,同年出版单行本。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