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我的爸爸是吸血鬼 - 第四章(6)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四章(6)
  “这是我的任务,”赖安声音沙哑,边说边敲打着面具的角。
  我和迈克尔没怎么说话,坐在他旁边已经让我觉得兴奋不已了。我偷偷盯着他握方向盘的手和修长的双腿。
  我发现凯瑟琳脂粉气很浓,脸上雪白,眼圈黑呼呼的,但不管怎样,今晚的装扮让她显得很年轻。相形之下,我觉得自己看起来比她老很多。黑色亮片礼裙修出了我的身线,把一个我几乎不认得的自我展现给整个世界。前一个晚上,我幻想着自己在舞池里优雅地翩翩起舞,我的舞姿吸引住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现在,幻想也许能够化为现实。
  舞会在学校体育馆举行,一尊硕大的耶稣雕像伸展着手臂迎接我们。我们进去的时候,一路吸引了无数的目光。迈克尔和我没有彼此正视过一眼。
  房子里很热,充斥着人身上的各种气味,如同我和凯瑟琳在杂货店试用的各种香料的混合体——洗发香波、香体液、古龙水、香皂——它们在昏暗的房子里慢慢蒸腾。我小心翼翼地轻吸了一口气,唯恐吸得重些的话我会被熏得晕过去。
  迈克尔领着我朝一排靠墙放着的折迭椅走去。“坐这儿吧,”他说。“我去弄些吃的。”
  体育馆角落的一组庞大的黑色喇叭震出隆隆的音乐,音调变形得厉害,根本分辨不出曲调和歌词。凯瑟琳和赖安已经在舞池里舞动起来,屋顶色轮的灯光映射在她的裙子上,美轮美奂,裙子仿佛一下子着了火似的,转眼间被湛蓝的水扑灭了,接着又卷土重来,燃起了黄色和红色的火焰。

  迈克尔拿着两个纸盘回到座位,一并递给我。“我去取饮料。”音乐太响了,他只得扯着嗓子喊,说着他又走开了。
  我把盘子放在邻座上,环顾四周。体育馆里的每个人——包括老师和学生陪护——都带着假面具。他们的装束各异,既有古怪可怕的(如独眼巨人、魔鬼、木乃伊、还魂尸等各种怪诞形象,有的布满伤口,有的被挖了眼珠,有的缺胳膊少腿),也有优雅神圣的(例如用各种闪闪发光的服饰把自己装点成仙女、公主和女神)。有两个脸上画了伤疤和血痕的男孩着实把我吓了一跳。
  他们天真烂漫,热情四溢。让我高兴的是,迈克尔和我没有带面具。
  他拿了饮料回来了。我食欲大开,咬了一口匹萨,这一口可吃出问题来了。
  我尝到一种又苦又甜的味道,满嘴巴都是,我从来没吃过这样的东西。我只好把它硬生生吞下去,胃里立刻泛起一阵恶心,我难受的直冒汗,脸涨得通红。我扔下盘子跑了出去,到停车场边上终于撑不住了,跪在地上狂吐不止。
  我吐完,听到不远处有人在笑——猥琐的笑声。紧接着是一阵说话声。
  “怎么回事?”这是凯瑟琳的声音。
  迈克尔说:“匹萨,她只是吃了匹萨而已。”
  “匹萨上有香肠,”凯瑟琳说。“你应该知道的。”
  她在我身边跪下,递给我纸巾,我把脸和嘴巴擦拭了一下。

  后来,迈克尔陪我坐在冰冷的草地上,向我表示歉意。
  我摇摇头说:“一般,我会留意有没有香肠之类的荤食。可是房子里太暗,气味也杂,我一时疏忽了。”
  迈克尔看到我吐的时候似乎一点都不觉得“恶心”——套用凯瑟琳的措辞。“抱歉的人应该是我,”我说。
  他的手笨拙地搭到我肩上,又挪开了。“艾蕾,你不用向我道歉,”他说。“任何时候都不用。”
  那天晚上回到家,我扑在床上闷头大哭。我觉得扫了大家的兴,但一想起迈克尔的话,心里就觉得无比安慰。不过我还是希望能有个人听我诉说晚上发生的事,我希望有个妈妈。
  “你说爱伦?坡‘是我们的同类’。”
  第二天我们和往常一样坐在书房。父亲穿着一套深色衣服,衬托出他眼睛的靛蓝色。我觉得有点头晕,不过并无大碍。我没有跟他提起舞会的事。
  父亲打开一本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的诗集。“你想继续谈爱伦?坡?你对他的作品很痴迷是吗?”
  我欲言又止,他今天没有岔开话题。“你说过他‘和我们是同类’。你所谓的同类是什么意思?是指年幼丧亲吗?还是指吸血鬼?”
  天哪,我终于把这个词说出口了;它悬在空中,阻隔在我们之间——我能看到一个个字母像深红色的尘埃似的在空中盘旋飘浮。
  父亲把身子往后仰了仰,远远地看我。他的瞳孔好像在放大。“哦,艾蕾。”他声音干涩地说。“你知道答案了。”

  “我知道答案?”我顿时觉得自己像个抽线木偶。
  “你的脑袋很好用,”他说,我还没来得及得意,他又接着说:“但不过你的思想仍旧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没有往问题的深处想。”他手指交叉握着。“不管我们读爱伦?坡,读普卢塔克,还是读柏罗丁,其目的并不仅仅为了解读文字表层的含意,而是要挖掘出作品的深层意义。知识的功能在于超越已有的经验,而不是在现状中打滚。所以,当你问我一些简单问题的时候,其实你是在明知故问——你已经知道答案了。”
  我摇着头说:“我不明白。”
  他点头答道:“你明白。”
  这时书房的门被人敲得咚咚直响。门开了,露出了玛丽?埃利斯?鲁特的那张丑面孔。她甩了个轻蔑的眼神给我,然后对父亲说:“有事找你。”
  接着,我干了一件连我自己都难以置信的事。我冲过去把门砰地一声关上了。
  父亲安静地坐在椅子里,丝毫没有惊讶的神色。
  “艾蕾,”他说。“耐下心来,到时候你自然会明白的。”
  说完,他起身离开了书房,门轻轻地合上了,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我走到窗口。绿十字快递车停在车道上,发动机声隆隆作响。我看着司机把一个个盒子从地下室搬到车上。
或许您还会喜欢:
宠物公墓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耶稣对他的门徒说:“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门徒互相看看,有些人不知道耶稣的话是带有比喻含义的,他们笑着说:“主啊,他若睡了,就必好了。”耶稣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说:“拉撒路死了……如今我们去他那儿吧。”——摘自《约翰福音》第01章路易斯·克利德3岁就失去了父亲,也从不知道祖父是谁,他从没料想到在自己步入中年时,却遇到了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 [点击阅读]
情书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下雪了,就在藤井先生结束致词的一刻。"就此,多谢大家的到来。我肯定,阿树泉下有知,一定会很高兴。"渡边博子参加了藤井树逝世三周年的纪念仪式。藤井树的父亲正站在墓碑前讲及他儿子生前的点滴。博子?如果阿树多留一点时间便好了。三年前的事就像在眼前。当时,她跟阿树正准备结婚。就在婚期之前,阿树参加了一个攀山探险旅程。山中,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迫使探险队改行一条少人使用的路。 [点击阅读]
暗藏杀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一九一五年五月七日下午两点,卢西塔尼亚号客轮接连被两枚鱼雷击中,正迅速下沉。船员以最快的速度放下救生艇。妇女和儿童排队等着上救生艇。有的妇女绝望地紧紧抱住丈夫,有的孩子拼命地抓住他们的父亲,另外一些妇女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一位女孩独自站在一旁,她很年轻,还不到十八岁。看上去她并不害怕,她看着前方,眼神既严肃又坚定。“请原谅。”旁边一位男人的声音吓了她一跳并使她转过身来。 [点击阅读]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因为坊间出现了好几种《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的偷印版,所以我现在决意在法国印行这种六十法郎的廉价的大众版,我希望这一来定可满足欧洲大陆读者的要求了。但是,偷印家们——至少在美国——是猖厥的。真版的第一版书从佛罗伦斯寄到美国不到一月,在纽约业已有第一版的偷印版出卖了。这种偷印版与原版第一版,拿来卖给不存疑心的读者。 [点击阅读]
模仿犯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1996年9月12日。直到事情过去很久以后,塚田真一还能从头到尾想起自己那天早上的每一个活动。那时在想些什么,起床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在散步常走的小道上看到了什么,和谁擦肩而过,公园的花坛开着什么样的花等等这样的细节仍然历历在目。把所有事情的细节都深深地印在脑子里,这种习惯是他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养成的。每天经历的一个瞬间接一个瞬间,就像拍照片一样详细地留存在记忆中。 [点击阅读]
玻璃球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引言——试释玻璃球游戏及其历史一般而言,对于浅薄者来说,对不存在的事物也许较之于具体事物容易叙述,因为他可以不负责任地付诸语言,然而,对于虔诚而严谨的历史学家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但是,向人们叙述某些既无法证实其存在,又无法推测其未来的事物,尽管难如登天,但却更为必要。虔诚而严谨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把它们作为业已存在的事物予以探讨,这恰恰使他们向着存在的和有可能新诞生的事物走近了一步。 [点击阅读]
请你帮我杀了她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你知道吗,大夫,你并不是我回来以后看过的第一个心理医生。我刚回来的时候,我的家庭医生就给我推荐了一位。那人可不怎么样,他假装不知道我是谁,这也太假了——你要不知道我是谁,除非你又聋又瞎。每次我走在路上,转个身,似乎都会有拿着照相机的白痴从路边的灌木丛中跳出来。但在这一切倒霉事情发生之前呢?很多人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温哥华岛,更不用说克莱顿瀑布区了。 [点击阅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米兰·昆德拉(MilanKundera,1929-),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时代,他便学过作曲,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少年时代,开始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 [点击阅读]
世界之战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在19世纪末,没有人相信我们这个世界正在被一种比人类更先进,并且同样也不免会死亡的智慧生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又有谁会相信,当人类正在为自己的事情忙忙碌碌的时候,他们被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像人们用显微镜研究一滴水里蠕动繁殖的生物一般仔细。自高自大的人类来往于世界各地,忙着干自己的事,自以为控制了物质世界的一切。显微镜下的纤毛虫恐怕也不乏这样的幻觉。 [点击阅读]
伊利亚特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所作,实际上它产生于民间口头文学。伊里亚特(ΙΛΙΑΣ,Ilias,Iliad,又译《伊利昂记》,今译《伊利亚特》。)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Homer,800BC-600BC)的叙事诗史诗。是重要的古希腊文学作品,也是整个西方的经典之一。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