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我的爸爸是吸血鬼 - 第六章(5)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六章(5)
  “现在你应该知道了,我在萨瓦纳见到你母亲的时候,我就深信我们会相爱。”他的嗓音很轻柔。“我在二十年前就已经爱上她了。”
  “你们相爱了?”我问。
  “是的,相爱了,”他把嗓音提高了一些。“贝特朗?罗素将此诠释为‘一种生物的合作形式,彼此的情感是实现对方本能目的的必要条件。’”
  父亲靠在椅背上。“艾蕾,你为何如此忧伤?罗素还把爱定义为快乐和知识的来源。爱需要彼此的合作;人类的伦理观念是爱的根基。当爱达到最高境界的时候,它会向我们揭示其独特的价值。”
  “太抽象了,”我说。“我想知道你的感受。”
  “总之,罗素的理解不无道理。我们的爱是快乐的源泉,不过,你母亲始终不认同我的伦理观念。”
  “你为什么老是称她‘你的母亲’?”我问。“你为什么不喊她的名字?”
  他松开手臂,把双手交叉在头颈后面,用冷峻的审视的目光看着我。“因为一提起她的名字,我就会伤心,”他说,“虽然过了那么多年,我还是不能释怀。不过你的要求合情合理——你应该知道你母亲是谁。她叫萨拉,萨拉?斯蒂芬森。”
  “她在哪儿?”我很久以前曾问过这个问题,但是无果而终。“她怎么了?她还活着吗?”
  “对于这些问题,我没法给你满意的回答。”
  “她美吗?”
  “当然,她很美。”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她不像大多数漂亮女人那样自视甚高,但是,她喜怒无常。”
  他咳了一下清清嗓子。“我们结婚后,她把每天安排地妥妥当当,仿佛筹划一个个艺术活动似的。一天下午,我们去泰碧岛野餐;我们在那儿吃着蓝莓酱,喝着柑桂味香槟,听着迈尔斯?戴维斯的歌,我问她用了什么香水,她说是蓝色时光。”
  “她谈起了‘完美时刻’。那天下午就出现了那样的一刻。她在沙滩上打盹,我躺在她旁边看书。她说,‘海浪声和书页翻动的声音让我永生难忘,蓝色时光的气味刻骨铭心。在我看来,它们象征着爱情。’”
  “我笑她,说她是个傻乎乎的浪漫主义者。她也笑我,说我是个无聊的知识青年。她认为,宇宙不断地给我们送来我们无法破译的感官讯息;作为交换,她要把她的感受返还给宇宙。”
  故事说到这儿,他打住了——当时已是深夜,外面黑乎乎的一片。他答应我明天接着说。
  我同意了,上楼回房睡觉。那天晚上我睡得很安稳,没有哭泣,也没有做梦。
  我本希望父亲继续讲述他向母亲求爱的故事,但第二天的课程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开始。
  他改了上课地点,他说,他想在起居室讲课。我看到他手里拿着一杯皮卡多,以前,他习惯上完课才喝酒。
  我们在自己的椅子上坐好,他突然冒出一句让我觉得很唐突的话,“我缺乏人情味——我看到你和丹尼斯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很开心,你们的谈话幽默随意。”
  “当然啦,有失必有得。”说到这儿,他露出了学者式的严谨的微笑。“我拥有超越常人的记忆力,可以记住任何东西。在我们的谈话过程中,我发现你不具有这一特质。但你具有隐性记忆——也就是说,或许你想不起过去的事,但你的神经网络内保留了明晰的编码,你生活经历的碎片就在这些编码之中。”
  “我一直期待着你能尽快将它们解译出来。记忆一旦被一个有效的刺激源激活,你就能想起以前发生的事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第八日的蝉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握住门把。手心如握寒冰。那种冰冷,仿佛在宣告已无退路。希和子知道平日上午八点十分左右,这间屋子会有大约二十分钟没锁门。她知道只有婴儿被留在屋里,无人在家。就在刚才,希和子躲在自动贩卖机后面目送妻子与丈夫一同出门。希和子毫不犹豫,转动冰冷的门把。门一开,烤焦的面包皮皮、油、廉价粉底、柔软精、尼古丁、湿抹布……那些混杂在一起的味道扑面而来,稍微缓和了室外的寒意。 [点击阅读]
罪与罚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在彼得堡贫民区一家公寓的五层楼斗室里,住着一个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他正在经历着一场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要确定自己是属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不平凡的人,还是只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他原在法律系就学,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现在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他已经很久没有交房租了。近来,房东太太不仅停止供给他伙食,而且催租甚紧。这时他遇见了小公务员马尔美拉陀夫。 [点击阅读]
追忆似水年华
作者:佚名
章节:129 人气:2
摘要:《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 [点击阅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1881年生于维也纳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20张)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发表反战剧本《耶雷米亚》。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5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人味在夜空中飘荡。狼灵停在一棵树下,嗅了嗅,灰棕色毛皮上洒满了斑驳阴影。松林的风为他送来人味,里面混合着更淡的狐狸、兔子、海豹、鹿,甚至狼的气味。其实这些东西的气味也是人味:旧皮的臭气,死亡和酸败的气息,且被更浓烈的烟、血和腐物的味道所覆盖。只有人类才会剥取其他动物的毛皮毛发,穿戴起来。狼灵不怕人,就和狼一样。他腹中充满饥饿与仇恨,于是他发出一声低吼,呼唤他的独眼兄弟,呼唤他的狡猾小妹。 [点击阅读]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l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身世】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南部的贝尚松城。 [点击阅读]
幽灵塔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我要讲的这段亲身经历,其离奇恐怖的程度恐怕无人能比。虽不清楚世上到底有没有幽灵,可我的这段经历,却发生在孤寂山村中一栋传说有幽灵出没的老房子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徘徊哀叹,而且她还像《牡丹灯笼》中的小露①一样,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那是发生在大正初年的事情。虽说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每次当我回想起来,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 [点击阅读]
死亡终局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故事是发生在公元前二○○○年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时间和地点对这个故事来说都是附带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无妨,但是由于这个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灵感是来自纽约市立艺术馆埃及探险队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一年间在勒克瑟对岸的一个石墓里所发现,并由巴帝斯坎.顾恩教授翻译发表在艺术馆公报上的埃及第十一王朝的两、三封信,所以我还是以这种方式写出。 [点击阅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这些地方的变化日新月异,它们已有了戴王冠的仙女。——莱昂德罗·迪亚斯这是确定无疑的:苦扁桃的气息总勾起他对情场失意的结局的回忆。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刚走进那个半明半暗的房间就悟到了这一点。他匆匆忙忙地赶到那里本是为了进行急救,但那件多年以来使他是心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