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我的名字叫红 - 39.我是艾斯特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噢跟大家一起哭真是太畅快了!当男人们前往我亲爱的谢库瑞父亲的葬礼时,女人们、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则聚集在屋子里流泪哭泣;而我呢,也哭天抢地加入了大家的哀悼。—会儿,我与身旁的漂姑娘声哭号,靠在她身上前摇后摆;一会儿,我又转换另一种心情,为自己的哀愁和凄凉的生活痛哭流涕。如果我可以每星期像这样哭上一回,我心想,或许就能忘掉己每天在街上游荡讨生活的劳苦,忘掉被人嘲笑肥胖和犹太血统的酸,重新再生,变成一个说不定更聒噪的艾斯特。
  我喜欢婚丧喜庆,因为我可以尽情地吃,而且能忘记自己是人群中的黑羊。我爱死了节日的千层酥饼、薄荷糖、杏仁甜面包皮和水果干;割礼仪式的碎肉饭和杯状馅;苏丹在竞技场举行庆典时的樱桃汁;婚礼上的所有食物;葬礼之后邻居们送来吊慰的芝麻、蜂蜜或各种口味的哈尔瓦糕。
  我静悄悄地溜进走廊,穿好鞋子走下楼梯。转进厨前,我听见马厩旁房门半掩的房间传出奇怪的声响,起了疑心。我朝那个方向走了几步,瞥进门里,发现谢夫盖与奥尔罕绑住某个吊丧妇女的儿子,正用他们已故外公的颜料和画笔在他脸上乱涂。“果你想逃,我们会这样打。”谢夫盖说,打了男孩一巴掌。
  “我亲爱的孩子,好好玩,别打架,好不好?”我尽力装出温柔的声音说。

  “少管闲事!”谢夫盖大吼。
  我注意到他们旁边站着一个小、惊惶的金发女孩,显然是受欺负男孩的妹妹,不知什么原因,我替她感好难过。算了,别管,艾斯特!
  来到厨房,哈莉叶疑心地打量着我。
  “我哭得口干舌燥,哈莉叶。”我说,“看在老天的分上,倒杯水给我。”
  她一言不发,把水递给了我。喝水前,我看了看她哭得发肿的睛。
  “可怜的姨父大人,人家说他在谢库瑞的婚礼前就已经死了。”我说,“人们的嘴可不像布袋,可以绑得死牢,有些人甚至放话说他不是寿终正寝。”
  她非常明显地猛低下头,望向自己的趾。接着她抬起头,避开我的眼睛说:“愿真主保佑他的仆人远离卑鄙的谣言。”
  她的第一个动作肯定了我之前所说的话,不但如此,说话的语调也让人感觉到她不得不说这样的话。
  “怎么回事?”我唐突地问,压低声音一副知心朋友的样子。
  犹豫不决的哈莉叶当然明白,姨父大人死后,想要操控谢库瑞的指望是一点儿都没有。然而不久前,她却是在楼上哀悼时哭得最真诚的人。
  “今后我该怎么办呀?她说。
  “谢库瑞非常看重你。”我拿出惯有的说词。一排装满哈尔瓦糕的罐子排在装着葡萄糖蜜的大陶罐和腌菜罐之间,我掀开盖子,凑上去闻一闻或伸一根手指进去捞一点尝尝。我问这些都是谁送来的。

  哈莉叶喋喋不休地解释谁送了哪一罐:“这是卡依塞利的卡辛先生送的;这个嘛,是住在两条街外的细密画家部门的助理送来的;那是锁匠左撇子哈姆迪送的;那一罐是埃迪尔奈的少妇……”这时谢库瑞打断了她。
  “已故高雅先生的遗孀卡比叶,并没有来吊问,也没有传话或是送哈尔瓦糕过来!”
  她正从厨房往楼梯走去。我跟上她,知道她想私下与我讲几句话。
  “高雅先生与我父亲之间并没有任何嫌隙。高雅的葬礼那天,我们做了哈尔瓦糕给他家送去了。我想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谢库瑞说。
  “我现在就查一查。”我说,猜测着谢库瑞心里在想什么。
  由于我没有多说,她亲吻了我两侧脸颊。站在庭院刺骨的寒风里,我们互相拥抱在了一起。过了一会儿,我轻抚我美丽谢库瑞的秀发
  “艾斯特,我好怕。”她说。
  “我的宝贝,别怕。”我说,“啥事都有好的一面。看吧,你终于嫁人了。”
  “可是我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她说,“所以我一直还没有让他靠近我。个晚上我都守在我可怜的父亲身旁。”

  她睁大眼睛直视着我,仿佛在问: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桑声称你们的婚礼在法官眼中是无效的。”我说,“他送了这个给你。”
  虽然嘴巴上说“别再送了”,但她随即打开小纸条看了起来,这次她并没有告诉我信中的内容。
  她这么谨慎是对的,我们站立拥抱的庭院里还有别人:我们的上方,有一个堆满傻笑的木工,正在为大厅的窗户重装百叶窗,原来的那一扇今天早上不知为何掉下去摔坏了。他一边工作,一边斜睨着我们和屋里哭泣的女人。这时,一位忠实邻居的儿子敲响庭院大门,大喊:“哈尔瓦糕来了。”哈莉叶连忙从屋里跑出来替他开门。
  “他已经下葬有一阵子了。”谢库瑞说,“我现在可以感觉到我可怜父亲的灵魂正永远离开他的躯体,升上天堂。”
  她从我的手臂里抽身,抬头望向晴朗的天空,长长地做着祷告。
  忽然间,我觉得离谢库瑞好远、好陌生,就算我只是她眼中的那片云,我也不会感到惊讶。念完祈祷文后,美丽的谢库瑞立刻热情地亲吻了我的双眼。
  “艾斯特,”说,“只要杀害我父亲的凶手仍然逍遥法外,我与我的孩子将不会有片刻安宁。”
  我很高兴她没有提起新丈夫的名字。
或许您还会喜欢:
老母塔之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下午,当我和我的随从们听到一个情况后,便决定在将要参加的审判会上采取强硬的态度。我们动身去“法庭”的时候,天色已晚,只见路上人很多。这些人在院子里找不到座位,只好站着,以便能看见我们走过来。我们刚刚走进院子,大门就关了起来。对我们来说,这可不是好兆头。看起来,穆巴拉克施加了影响,而且产生了效果。我们从人群中挤到听众广场上。那里本来只有一张椅子,现在增加了一条长板凳,笞刑刑具还放在那里。 [点击阅读]
老铁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杰斐逊城是密苏里州的州府,同时也是柯洛县的县府,它位于密苏里河右岸一个风景优美的山丘地带,从这里可以俯视到下面奔腾不息的密苏里河和河上热闹繁忙的景象。杰斐逊城的居民那时候比现在少多了,尽管如此,由于它的地理位置、以及由于地区法院定期在这里举行会议,这赋予它一个重要的地位。这里有好几家大饭店,这些饭店价格昂贵,住宿条件还过得去,提供的膳食也还可口。 [点击阅读]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荒原追踪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由于形势所迫,我同温内图分手了,他得去追捕杀人犯桑特。那时我并没料到,我得过几个月才能再见到我这位红种人朋友和结拜兄弟。因为事件以后的进展同我当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塞姆-霍金斯、迪克-斯通、威尔-帕克和我,一路真正的急行军后骑马到了南阿姆斯河流入雷德河的入口处,温内图曾把这条河称为纳基托什的鲍克索河。我们希望在这里碰上温内阁的一个阿帕奇人。遗憾的是这个愿望没有实现。 [点击阅读]
莫罗博士的岛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1887年2月1日,“虚荣女士”号与一艘弃船相撞而失踪,出事地点大约在南纬1度,西经107度。1888年1月5日,即出事后的第十一个月零四天,我的叔叔爱德华·普伦狄克被一艘小船救起。方位在南纬5度3分,西经1ol度。小船的名字字迹模糊,但据推测应当是失踪的“吐根”号上的。我叔叔是个普通绅士,在卡亚俄码头登上“虚荣女士”号开始海上旅行。出事后人们以为他淹死了。 [点击阅读]
蒙面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在他面前将信整齐地放成一摞。他拿起最上面的一封,琢磨了一会儿上面的地址,然后用放在早餐桌上的专用裁纸刀将信封背面纵向裁开,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在里面还有一个信封,用紫色的蜡仔细地封好,上面有“亲启保密”的字样。赫尔充里。波洛那鸡蛋形的脸上的眉毛向上扬了扬。他喃喃道;“耐心点,这就来了!”又一次用上了那把裁纸刀。这一次信封里出来了一封信-字迹颤巍巍的,又长又尖。好些字重重地画上了线。 [点击阅读]
蓝色长廊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男子已经意识朦胧。女子只能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周围的景物,或许刚才猛地受到了撞击,才失去了知觉。这一撞非同小可,驾驶座上已空无一人,车子正缓缓地向路边滑动,挡风玻璃的前端已接近没有护栏的路边。女子双眼模糊,她在潜意识里想到,男子曾经告诉过她这一带的悬崖有两百米深。如果车子照此滑落下去——而此时那位男子却困在副驾驶席上神志不清。 [点击阅读]
藏金潭夺宝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圣诞!这是两个多么可亲、多么令人神往的字眼!我是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在哪个民族或哪个时代的语汇里,再也没有第二个如此深奥如此神圣的字眼,圣诞是年年都会到来的普普通通的节庆日子,是全家快乐的团聚、小孩充满喜悦的日子。有的人从内心深处发出真诚的呼唤:“过去和现在的耶稣基督,你永远在我们心中!”有的人情不自禁地亮起歌喉或至少让他的孩子们唱起欢乐颂:世界走向毁灭时,基督诞生到世界。 [点击阅读]
褐衣男子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使整个巴黎为之疯狂的俄籍舞者纳蒂娜,正一再的向台下不断喝彩赞好的观众鞠躬谢幕。她那细窄的双眼,此时显得更加的细眯,猩红的唇线微微上翘。当布幔缓缓下落,逐渐遮盖住五彩缤纷的舞台装饰时,热情的法国观众仍不停地击掌赞赏。舞者终于在蓝色和橘色的布幔旋涡中离开了舞台。一位蓄须的绅士热情地拥抱着她,那是剧院的经理。“了不起,真了不起!”他叫喊着。“今晚的表演,你已超越了自己。”他一本正经地亲吻她的双颊。 [点击阅读]
西线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西线无战事[德国]雷马克著王国伟译作者埃里奇·马里亚·雷马克(ErichMaraRemarque,1898-1970),出生于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奥斯纳布吕克。祖先是法国人,一七八九年法兰西大革命时迁移到了莱茵兰,家境清贫。他一家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