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我和我的土匪奶奶 - 第十九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卫师爷是个挺深沉的人,瘦瘦的一张寡皮脸,下颏上长着几根稀稀落落的老鼠须子,倒挂眉毛再配上嘴角边的八字纹,天生一副愁眉苦脸烦恼不断的倒霉相。我看他有五十来岁,他说自己还不到四十岁。我从来没有问过他的身世,他也从来没有主动给我讲过他的过去。从旁人那里我得知他过去是西安城里某个大官的师爷兼家庭教师,不知道怎么就跟人家的大老婆搞上了,本来这事谁也不知道,结果大老婆的肚子大了起来,那个大官算了算,自己整天泡在二老婆跟三老婆的闺房里,大老婆那块地已经荒芜多年,肚子里的种绝对不是自己的,便开始着手调查此事。事情还没调查到他头上,他就跑了。他一跑就等于不打自招了,人家哪能放过他,便诬他偷了重要公文、机密文件,在全省追缉他。他先是在某个县城的学校里教了几天书,人家追缉得太紧,存不住身,就跑到老牛头山投靠了老牛头。我判断这个传闻有两个可能性,一是那个大官的大老婆是个口糙的女人,卫师爷这副德行看多了眼睛都涩,她居然还能跟他做出孩子,必是口糙而且饥不择食。二是这种事情根本就不存在,只是传闻和杜撰而已;因为我实在难以想象卫师爷那种人还会搞那种事情,像卫师爷那种人还会有女人愿意跟他搞那种事情。
  卫师爷到我们这儿已经有些日子了,没事就捧了书本看,对我们的事儿起不了啥作用,我好像也没觉得有什么地方能用得着他。不过有了这么一个师爷就显得我们伙里有了体面,也增加了点气派,就像现如今的领导都要有个秘书,不管那个秘书用得着用不着,反正到哪儿带了秘书的领导肯定比没有秘书可带的领导有面子。我注意了一下,他看的是《资治通鉴》、《古文观止》之类的书,我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就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还有《西厢记》这样的闲书杂书。《西厢记》是我打扫老牛头的老窝时从他那里得到的,我估计这本书也是卫师爷的,老牛头那样的笨货大字不识一个,不可能有书。不过卫师爷从来没有向我提出这本《西厢记》的所有权,我也就装糊涂,占有了这本挺肉麻的言情剧本。我给二娘讲了张生、崔莺莺的故事,她对红娘特别感兴趣,我则对崔莺莺感兴趣,总觉得这小姐胆大,某些地方跟二娘有些像。
  我从山下回来的时候,卫师爷跟二娘都站在窑前面的坡上朝山下眺望,看到我领着人扛了面袋子回来,他们都有些惊讶。二娘碍了卫师爷在场,没跟我做什么亲热的举动,只是红了脸问我昨天晚上咋没回来,让她担心了一夜。卫师爷则一脸正经地对我说:“尕掌柜今后出去最好带几个人,如果有什么事情也好随时给山上传个话。”
  我理解他这是在替我担心,就告诉他我送走了奶奶之后到李大个子的地盘上看了看,没打算走远就没带人。有他在跟前,尽管我有挺多话挺多事要跟二娘说跟二娘做,却也不好意思扔下他就走,就对他说:“李大个子把伙计都变成农民了,在山下头开荒种地,收成还不错,这不,把细白面都给我送上来了。给灶上说,用这细白面给伙计们蒸馍馍。”
  卫师爷告诉我一个重要消息:“昨天县里保安团的钱团长派人过来了,说要约你见个面,具体时间地点由你定。”
  我想起来,在收拾老牛头之前,我为了稳住保安团,曾经给新任的保安团长送去一封信,承诺不在他的管辖范围内作案;他给我回了一封信,说是要抽时间跟我会一会。收拾完老牛头,消除了最大的威胁,又碰上跟二娘的舒服事儿,我便把这件事扔到了一边,没想到他还没忘。
  “他派来的人呢?”
  “我让他在山上等尕掌柜,他不等,可能怕我们,我就让他先回去了。”
  “那你对来人咋说呢?”
  “我没敢说啥,就说钱团长的意思我们知道了,一切事情等尕掌柜定夺。来人留下一封信,我没敢拆看,信在我这里。”说着卫师爷递给我一封信。
  信没有封,也不知道卫师爷到底看了没有,不过人家既然没封敢交给他,就说明这封信也不怕人看。信的内容跟卫师爷告诉我的差不多,只是对我还赞扬了几句,说我把老牛头灭了“实为本地消除一大祸患”,对我恢复老牛头山的菩萨庙,使善男信女又可以到山上拜菩萨给予了挺高的评价,说我“惩恶扬善”,“颇受赞扬”。我想,如果有一天我再让谁,或者就是这位钱团长给灭了,大概更是“为本地消除一大祸患”。这位钱团长还说对我非常“敬佩”,如果我愿意又方便的话,愿意跟我“一晤”,时间地点由我决定。
  我问卫师爷:“你说说看,有没有必要跟他见见面?”
  卫师爷说:“见是要见的,只是看怎么个见法,一定要保证安全,不能让对方上演鸿门宴。再说了……”
  说到这儿他忽然不往下说了,我说:“你有啥话就说出来,我最烦说话吞吞吐吐,跟拉干屎夹半截露半截一样难受。”
  卫师爷说:“那我就实话实说了。尕掌柜,我总觉得像我们现在这个样子不是长久之计,现在是坐吃山空。我算了一下,每个月的开销得一千多块大洋,一年就是一万两三千块,像我们现在这种情况,做些小活没啥意思,也叫人家笑话呢。省城、县府我们也不敢去,不去那些地方就做不成大活,就靠你从李家寨弄来的那几万块钱维持不了多长时间。再说了,我们现在闹得风声很大,南方如今闹红,政府集中精力在南方剿红,顾不上我们,要是政府腾出手调了大部队收拾我们,凭我们现在的本钱,根本顶不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因此我想,还是要从长计议。”

  我说你有啥主意呢?说出来我听听。
  他说:“尕掌柜不是爱看《水浒传》么?你知道宋江为啥一心要招安呢?”
  我说:“他想当朝廷的官嘛。”
  卫师爷说:“那也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知道,占山为王终究不是正道道。那么大个摊子要维持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光靠抢根本不行,哪搭有那么多大财东让他抢?他抢一次两次还行,次数多了人家肯定要对付他,人家有了防备也就不那么好抢了,长久下去肯定混不下去。再说了,只要不招安,朝廷今天来剿明天来打后天来围困,想过安生日子不可能;所以他就要招安,只有招安了才能有前途。”
  我说:“你的意思是不是我们也要招安?”
  他说:“那当然,这是我们这个行当唯一的出路,除非你有那个本事打天下做皇上。既然没有本事打天下,就只能招安,再不然就永远是个吃了上顿没下顿整天担惊受怕的土匪。关键是看怎么个招法,不能像宋江那样招了安就替别人卖命去,结果把老本都丢光了。我们要像张大帅那样,既招安有了个正经名堂,又能保存自己的实力。”
  我问他:“张大帅是什么人?”
  “张作霖么,原来是长白山老林子里的土匪,后来投靠了国民政府,成了东北王。”
  我估摸着凭自己的本事当不了什么王,不过他说得也确实有道理,对付保安团我们的实力够了,可是要对付中央军,人家派来一个营、一个团我可就不知道该怎么对付了。
  “那我们就招安?怎么个招法?”
  卫师爷笑了,他笑的时候脸皮微微抽动,嘴角向一边微咧,让人觉得那笑容里包皮含了讥讽。我挺烦他这种笑,可是他年纪比我大了许多,又知书达礼,我不能像对其他老粗伙计那样对付他,只好转了弯讽刺他一两句来表达对他的不满:“你有好主意咋没给老牛头出上一两个?老牛头要是听了你的可能就不会有今天这个下场了。”
  他对我的讥讽毫不在意,反而大言不惭地说:“尕掌柜说得对,他要是听我的话,确实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事儿了。不过他跟尕掌柜不同,尕掌柜知书达礼,是文武双全之人;他大字不识一个,又认死理,给他说话就像对牛弹琴,他根本就听不懂我的意思,也不可能听我的主意。”
  卫师爷这人就是高明,说老牛头的时候顺带着在我的屁股上温柔地拍了一拍,这一拍我心中对他的不满顿时消散。二娘在一旁提醒我们:“有话到窑里说么,站在这山峁上也不嫌风大呛了嗓子。”我这才醒悟,商量关系我们伙里前途命运的大事,就这样站在山坡上显得不够郑重。他到我们伙里这么长时间我们还真没有从从容容坐下来谝过,今天既然他有兴致我也有时间,跟他好好谝一谝总比闲着发愣强,于是我就对他说:“走走,到我的窑里坐下慢慢谝。”
  于是我们俩回到了我的窑里,二娘跟了进来给我们泡上了浓茶,卫师爷客气地起身对二娘点头说了声谢谢。我说:“你坐下,今天咱们反正没事,我正好还有事情跟你商量呢。”
  卫师爷说:“我来狗娃山不少日子了,整天吃闲饭啥事情不干,尕掌柜的是不是嫌养了我这一个没用的闲人亏了?”
  我连忙说:“哪里的话,你是我请上山帮我拿主意的,哪里敢说你是吃闲饭的?对了,我想跟你商量的就是李大个子他们种地的事情。我跟他们说了,他们种地可以,地是伙里的,他们种了得缴租子,不能白种,又拿伙里的饷银又种自留地,哪有那么好的事情?财东家的佃户,哪个敢白种财东家的地不交租子。要是李大个子他们把占的地都种上,先不说他们交不交租子,光是我们的开销就省得多了。可是我又怕这些�⒐夤肆酥值匕鸦锢锏氖虑榱袒牧耍�要是人心散了就更麻烦。你看有没有啥好办法,既能让这些伙计没事情的时候把地侍弄好,又能一心一意地为伙里做事情,伙里万一碰上急事能叫他们顶上劲。”
  卫师爷说:“你看过《三国演义》吧?你说的这个办法跟曹操的屯田制差不多,以兵养兵,只要把相应的手段跟上,我们就能叫这些伙计平时当好农民,战时就是好兵。”接下来他掰着手指头一二三四地给我罗列了许多办法,比如每月###一次,招几个队长到山上开会,汇报训练、开荒种地、周边敌情人情社情等等情况,然后由我训话,布置后一个月的任务。又比如规定所有开垦出来的田地都是伙里的,鼓励伙计们种地养家,按规定交租子,多交的还有奖赏,并且要记在功劳簿上,作为提拔、奖励的依据。又比如每年举行两次比武活动,一次在夏至那一天,一次在冬至那一天,比赛射击、格斗、队列等等项目,取集体一名、个人前三名,当场予以重奖,等等等等。
  他说的这些东西我听着非常新鲜,也深感有理,禁不住就跃跃欲试。我万万没有想到这个貌不惊人的卫师爷肚子里倒还真有一副好下水,开会这个词儿也正是从这个时候才正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词汇系列。从那以后我们就不再用“聚齐”这个土词儿,取而代之的是“开会”。

  “你说的这些都是好主意,就按你说的办,今后这样的好主意你多想一些。你说到招安,该咋招呢?”
  他的脸色微红,显然感受到了我的鼓励,话说得也更加流畅:“即使我们想招安,也不能显出来,俗话说送上门的买卖好做,我们得闹得让他们主动来找我们,跟我们谈,我们绝对不能主动找政府求他们招安。再说了,现在南方闹红闹得政府焦头烂额,哪里顾得上我们的事情,我们正好趁机招兵买马,本钱越大招安的时候价码才越大。再说了,我们招安也不是真的就给政府当腿子去,我们要的只是个名分,这样就能名正言顺地做好多事情,这个分寸是一定要把握好。”
  “既然这样我们还有没有必要跟那个钱团长见面呢?”我这样问他。
  “见,当然要见,起码不能让他觉得我们不敢跟他见面。见了面听他说什么,最低限度我们可以跟他大路朝天各走半边。说实话,我们不在他管辖的地方做活就是对他最大的照顾了,如果我们老在他的地盘上做活,上面饶不了他,他又对付不了我们,那才叫他难受呢。”
  我说:“那你就安排这个事,时间地点你跟他商量好了跟我说一下就成。”
  这是我对他莫大的信任,等于我把自己的安危交到了他的手里。他也明白这一点,我从他那死人一样难以见个活表情的脸上看到肌肉微微的抽动,他脸上那一条小小的肌肉微微地抽动就是内心多少有些感动的表示。他起身告辞:“尕掌柜,我走了,事情我安排,有啥情况我随时给你报告。”
  我拦住了他:“别走,到吃饭时间了,就在我窑里吃,边吃边谝,我爱跟你谝。”我这是实话,人跟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候很奇怪,有的人你跟他认识多年了,最后却仍然跟陌生人差不多;也有的人你跟他刚刚认识却已经成了知己;还有的人像甘草,看上去是个烂草根,放到嘴里满嘴药味儿,可是越嚼才能越觉得它甜,到后来才能知道它不但甜,而且具有生津解毒败火的功效。我觉得这个卫师爷就像一块甘草,越嚼越有味道,就是还不知道他有没有止咳化痰清热解毒的本事。
  “二娘,你给我跟卫师爷下面吧,就用我带回来的细白面。”
  “要清汤、臊子还是酸汤?”
  我想起了李大个子他老婆的浆水面,可惜,山上没有人窝浆水,只好对二娘说:“随便,啥面都成呢。”
  我也知道,二娘的水平做出来的面都是一个味儿,就是那种介于酸汤面、臊子面和清汤面之间的味道,这我早在张家堡子的时候就已经领教了。做饭确实不是二娘的强项,虽然她给我做饭的积极性很高,我却不敢在这方面肯定她的能力。
  卫师爷赶紧谦让:“随便做些啥,不要麻烦二娘。”
  我们的称呼特有意思,就跟所有人把奶奶称为奶奶一样,所有的人也都把二娘称呼为二娘。二娘看我跟卫师爷聊得高兴,就兴高采烈地去做她的面条去了。卫师爷又说:“还有,按照咱们现在的实力,再出去砸油点子既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又像是端着机关枪抓蚂蚱,我们现在基本上是坐吃山空,得找个长期生财的道道呢。”
  我说:“能有长期生财的道道当然好,可是一下子哪里有那么好的买卖呢。”
  卫师爷从怀里掏出来一张纸递给我,说:“这是方圆百里的财东、商贾、买卖。”
  我看了看,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各样的名字,名字后面都注明了地址、估计财产数额、主要经营项目等等内容,其中有财东、买卖人、各色行当的知名人士等等。我问他:“你的意思是我们轮着抢这些人吗?”我想,这倒也是一个保证长期利益的办法,今天做了这家明天做那家,这不就有了经常性的收入,不就不是坐吃山空了吗?卫师爷又想微微一笑,可是却没敢笑,他已经发现我不喜欢他那种带有讥讽意味的笑容,尽管他可能并没有讥讽别人的意思,但他那种笑容却让任何人都觉得是讥笑。这确实是一个聪明人,一个能很快揣测到别人心思的聪明人。
  “不用,要是我们轮着把这些人都抢了,那麻烦就大了,我们也就别想安稳了,国民政府不派大军来清剿我们,这些商户也得联合起来对付我们。再说了,我们也不见得就能抢得到,人家把钱财匿了,你还真能把人家都杀光?再不行人家干脆举家迁徙,惹不起还躲不起吗?那时候我们就真成了井台上的蛤蟆——晾干了。我的意思是向他们收保护费,每家按月收三五块大洋,这些人都能负担得起,总共有三百来家,每个月弄他个一两千块大洋富富有余。”
  “人家能给吗?”
  “不能给,可是我们有办法让他给。”
  “啥办法?”
  “凡是按时间数量给了保护费的人,我们就要保证人家安全,万一有哪家让土匪做了,我们就得给人家一个交代,这就是我们的信誉。不按我们的要求交保护费的,我们自然也就不保证他们的安全,家里人叫人家绑了、家里叫人家抢了,我们就不管他娘的。过上不到半年,这些人就都得老老实实把保护费送到我们手上。”

  我不能不承认,这家伙坏主意还真多,起码比我多得多。按照他的办法,如果哪家财东不给我们交保护费,我们当然可以派人或者串通别的山头祸害他,让他不得安生;反之,如果他老老实实地给我们交了保护费,我们就得保证别的山头不去打扰他们。如果哪个山头不听我们的吩咐,或者不明白情况冒犯了受我们保护的人家,我们就得负责替他们出头,找那个山头挤对着他们老老实实把吃进去的吐出来。
  “人家还不如把保护费交给保安团呢,凭啥要交给我们呢?”
  我这是明知故问,保安团那点能量要是能保得了一方平安,世上也就没有我们这一路人了。果然,卫师爷说:“保安团保不了平安,要是保安团能保得了他们平安,我们还有活路吗?”
  二娘把面条做好端了上来,果然是那种里头既有臊子却又酸溜溜的汤面,不过好在有油泼辣子、凉拌萝卜等等下饭的小菜,倒也觉不出来二娘的手艺有多差。卫师爷平日都在伙里的大灶上吃,很少能吃到小锅子里下出来的面条,稀里呼噜连着吃了三大碗,吃得满脑门冒汗,脸上也透出了红光。
  饭后,我让他马上把要办的这几件事情写个计划出来,我再把几个队长召集起来一块商量一下,如果在细节上没有什么问题,就马上开始办理。他打着饱嗝心满意足地走了。二娘在我们吃饭的时候就在灶房里给我们下面,我们吃过了她才吃。卫师爷走了之后她就爬到炕上依到我的身边,从上到下把我摸了个遍,款款地问我:“昨天夜里你咋没回来,不想我吗?”
  我昨天夜里没有不想她,也没有认真地想她,可是当她温暖柔软的身体挤压着我的时候,我便本能地撒谎:“哪里能不想呢,想死了,要不是夜里天太黑李大个子死活不叫我走,我半夜里就回来了。”她便激动地噙了我的嘴用力咂着,她的嘴上有面条汤的味道,咸咸的软软的像是刚刚出锅的馅饼。我像主人爱抚宠物一样抱住她,开始剥她,就像剥一颗大柚子。柚子的皮没了,露出了洁白的瓤儿。我开始品尝、吞噬这颗汁液丰美的大柚子。她则开始哼哼唧唧地呻吟,好像牙疼,又好像抽筋。
  我们就是这个样子,见了面就忘乎所以地昏天黑地一番,在这种时候似乎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变得无所谓起来,只有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最重要、最有意义,而且一定要做完才行,绝对不能半途而废,半途而废就让人觉得好像肚子胀得要命却找不到方便的地方那么难以忍受。
  我们静静地躺着,身体和精神剧烈运动后的疲惫让我们昏昏欲睡。她忽然问我:“奶奶走了吗?”
  “走了。”
  “到哪去了?”
  “不知道。”
  “啥时候回来呢?”
  “不知道。”
  她沉默了,把被子拉上来盖住了我跟她的身子。天气已经开始变凉,一早一晚山上的风已经开始让人打寒战了,早上起来,岩石、草叶上都可以看到薄薄的白霜,夜里已经得烧炕了。
  “唉,说实话,奶奶那人好着呢。”她叹息着说。
  她这是头一次正面评价奶奶。我问她:“你怕不怕奶奶?”
  她说:“伙里有谁不怕奶奶呢?你怕不怕?”
  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挺难回答的,对奶奶,我确实挺怕的,尤其是过去,她动不动就拧我的屁股惩罚我,而且她拧我的时候绝对不会虚张声势,一定要实实在在把我拧得嗷嗷叫唤。所以,她让我干啥我很顺从,基本上没有偷懒耍滑的。可是如果说我怕她吧,她不让我干的事情我没有一件没干的,偷着抽大烟,趁她睡着了的时候摸她的奶奶,往伙计们的炕洞里头填干辣椒,还有,她不让我跟二娘这样子,我就偏偏跟二娘这样子了,我实在说不清我到底是不是怕她,或者说有时候怕她有时候不怕她。蓦地我想通了一个道理,我确实挺怕她,但是,在我内心深处总有一种下意识的想法,觉得不管我做了什么,即便奶奶惩罚我,也把我怎么样不了,她的惩罚远远没有达到我的承受极限。
  “你想啥呢?你怕不怕奶奶?”二娘追问我。
  “我也难说,有时候怕她,有时候不怕她,有些事情怕她,有些事情不怕她,不过,我敢说我再做了啥事情,她也不会灭我。”
  二娘说:“你说娃娃家怕她妈不怕?”
  我说有时候怕有时候不怕有的事情怕有的事情不怕。二娘笑了说:“这就对了,你跟她是母子两个,有时候她反倒怕你呢。”
  我说这就胡说了,奶奶还真就没有她怕的人。二娘说:“她怕你不听话,怕你出事情,怕你离开她,怕你跟我在一起学坏,你说这是不是她怕你呢?”
  我说:“我跟你在一起能学啥坏,我比你坏得多么。”
  她哧哧地笑着捏了我一把:“这才说了句公道话。”
  我又问她:“你恨不恨奶奶?”
  “我恨她做啥呢?”
  “她骂你骚狐狸,还说你把我勾引坏了。”
  “骂去,我才不生气呢,该咋我就咋,她总不至于一枪把我崩了。”
  我暗想,未必,如果你真的犯到那个份上,奶奶说不准真就会一枪把你崩了。我敢断定,奶奶崩二娘可不会手软,只是她没犯到那个份上而已。这话我在心里想着,没敢说出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王小波《红拂夜奔》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这本书里将要谈到的是有趣,其实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我能记住自己读过的每一本有趣的书,而无趣的书则连书名都不会记得。但是不仅是我,大家都快要忘记有趣是什么了。我以为有趣像一个历史阶段,正在被超越。照我的理解,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在他卓越的著作《单向度的人》里,也表达过相同的看法。 [点击阅读]
王朔《过把瘾就死》
作者:王朔
章节:15 人气:0
摘要:杜梅就像一件兵器,一柄关羽关老爷手中的那种极为华丽锋利无比的大刀——这是她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她向我提出结婚申请时,我们已经做了半年毫不含糊的朋友。其间经过无数的考验,最无耻最肆无忌惮的挑拨者也放弃了离间我们关系的企图。可以说这种关系是牢不可破和坚如磐石的,就像没有及时换药的伤口纱布和血痂粘在一起一样,任何揭开它的小心翼翼的行为都将引起撕皮裂肉的痛楚。 [点击阅读]
生死晶黄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应该讲一个故事了。我很早就想讲这个故事了。故事原本细小,如一个微长的果核,在我内心的一个角落,置放在最偏僻的荒野,被冷落得月深年久,就要枯腐的时候,毛茸茸的霉白冷不凡泛起绿来,它的季风日渐转暖起来,风中冬眠的树木像伸过懒腰的孩子,挺拔起来,鼓胀起来。一切都像一条干涸的河流,忽然又有了涓涓细水。这一枚几近枯腐的核儿,在风中、水中及时地胀裂开来了。 [点击阅读]
白客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不管是一摸二摸还是三摸,孔若君都出类拔萃名列前茅。但愿不要有人一看到“摸”字就发生龌龊的联想,特别是“摸”和数字连在一起更容易引起伪道学家的佯愤。如今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一摸二摸三摸是重大考试前校方对学生应试水平进行摸底的简称,全称应为第一次摸底第二次摸底第三次摸底,简称一摸二摸三摸。 [点击阅读]
皮皮鲁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终于有一天,在一座图书馆里,男孩子和女孩子都不满意啦!他们想,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头发不一样,穿的衣服不一样,说话的声音也不一样,可为什么看的书一样呢?他们一不满意,可不得了啦!一个个嘴噘得老高,脸涨得通红,把半边天都烧鼹了。消防队发现北边的天烧红了,开着救火车赶来,可是到了现场一看,哪有什么火,原来是孩子们生气呢。后来,图书馆的阿姨把我叫去。 [点击阅读]
看见
作者:佚名
章节:111 人气:0
摘要: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话很普通,只是一句常识,做起这份工作才发觉它何等不易,“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点击阅读]
神犬奇兵
作者:佚名
章节:164 人气:0
摘要:“幽灵犬”的传说“夜歌!回来!回来!”中国人民解放军K军区第863师侦察连长白正林趴在战壕前被炸得满是弹坑的草坡上,泪流满面地大叫,“回来啊!”月光下,战壕外沿撒满了亮晶晶的弹壳、弹片,草地上散着数不清的手榴弹拉火环。白正林的军裤已经被鲜血染透,他的右手还死死抓着胸前的“光荣弹”。 [点击阅读]
等一个人咖啡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现在的我,手里的汤匙正胡乱搅拌着浮在咖啡上的奶晕。金属与马克杯的瓷缘合奏出没有章法的敲击声。叮叮叮当,当叮当叮。就好像我现在的心情,没有节奏,却很想表达些什么。明明就像经年累月的拼图游戏,不管散落在地上的碎片有多少,持之以恒,总是能逐一捡拾回来,砌成原来完整的样貌。总会到那一刻的。然而我还是很激动。因为我发现,记忆的拼图不是死的。记忆是逐渐累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于是碎片一直拼凑不完。 [点击阅读]
筑草为城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筑草为城》是一部学者化的艺术长卷,一部茶叶世家的兴衰史。王旭烽是十年心血一杯茶,果然是杯龙井极品。《筑草为城》为《茶之三部曲》第三部。故事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写至世纪末,描述杭家人在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之后又迎来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杭家人经历各种考验,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顽强生命力和追求自由的独立人格精神。小说飘散出浓郁的茶文化浸润的气息。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0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