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我是猫 - 《我是猫》读后感——猫大菩萨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夏目漱石这个老妖怪确实有几分大智慧的。他的刻薄与尖锐并不通过激烈的言辞来表达,此君十分擅长拐着弯不带脏字的损人,笔法尖刻入木三分。就像藏在梅 花肉垫之后的猫爪子,软软的磨蹭着你要害,冷不丁狠狠戳一下——绝对是闷骚型的刻薄。字里行间渗透着嘲弄,甚至可以说是愤世嫉俗。不过作者将愤世嫉俗掩藏 在消极避世的身后,糅杂出一套冷漠的生存哲学。这就是夏目漱石的大智慧。令人折服又无奈。
  先说这只抓不到老鼠的猫君——这厮终日白吃白喝无所事事,眯缝着眼睛观察着苦沙弥家里芝麻蒜皮的琐事……就这样将人世间子虚乌有的大道理小花招看了个通透。动辄还要恶毒的骂骂人(“人”字在这里当然泛指人类)——
  “……主人的妻子,把吃奶的孩子推开有一尺多远,正张开嘴打着鼾,头也从枕头上落了下来。据我看来,说到人最难看之点,再也没有比张着嘴睡觉更不像话的啦。我们猫儿一辈子也没有这样丢过人。……”
  “……假如人类的品性*可以用围棋子儿推测出来的话,那么不能不说所谓人类,正像除了站立着的两条腿无论如何不肯向前迈出去那样,还喜欢用小刀划定自己的地盘,缩小他们广阔的世界。大概可以用一句话来加以评论,那就是:所谓人类,是一种自讨苦吃的动物……”
  “……阿三的那腮帮子恰像河豚灯笼那样,鼓得浑圆浑圆。由于鼓得太狠,不知把她那两只眼弄到哪里去了……”
  骂归骂,猫君对人类的评价还真是刁钻又客观的。人家猫君以“猫大菩萨”自居,一边对人类做的各式各样的蠢事嗤之以鼻,一边自己也悠哉悠哉做点 五花八门的蠢事来给自己消遣解闷,玩丢了性*命也在所不惜。哦,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猫君的死因,我们的猫大菩萨是偷喝了啤酒之后在厨房耍酒风掉进水缸里 淹死的,一点也不壮烈,滑稽的悲剧死法。
  大智慧的猫君临死之前感到了宁静——
  “……我就要死去。死,获得了这种宁静,如果不死是不可能获得这种宁静的。南无阿弥佗佛、南无阿弥陀佛。感谢呀感谢……”
  人化身一只猫,何尝不是将自己的神志附着在猫身上——跳出自己的躯壳,也就跳出是浑浑噩噩是非圈,便能置身事外的对人世间种种劣根性*进行冷嘲。
  苦笑,人活的还没猫清醒。没什么真本事却仍要摆出一副清高架势。猫君的主人——中学教员苦沙弥,天天回家只顾钻进书斋里“用功”,却是从来没见他真正读什么书的,倒是常躺在案上睡午觉。书可以不念,文章可以不写,但是书斋却是一定要进的。
  在猫君眼里,苦沙弥、迷亭、东风、寒月……一系列人跑马灯般轮番上演着各式闹剧。
  迷亭是我挺喜欢的一个人物,属于没心没肺的狂放无厘头型;此君唯恐天下不乱,眼尖嘴毒,时不常的编几条典故来捉弄人。虽然不着边儿,但是心眼却是不坏。摘一段迷亭向苦沙弥、寒月等人胡喷的片断——
  “鸿台那棵是‘吊钟松’,堤三番町这里的才是‘吊脖子松’哪。为什么会有这个名字呢?原来,从古来就传说,不管谁,一来到这棵松树下,就想上 吊。堤上本有好几十棵松树,可只要一发现有人上吊,赶来一看,准吊在这棵树上。每年总要有两三个人吊死在这里,全是不愿意吊死在另外的树上的……”
  文中大大小小人物也有几十号了,性*格鲜明各有特色*,即使是跑龙套的小小路人甲,寥寥数笔,形韵兼备。不得不赞夏目漱石笔下的功夫炉火纯青。
  我读小说一向不喜欢深挖什么社会性*和国民性*,宁可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文字营造的氛围,关注人物的命运与心境。笑……这大概是懒惰本能吧。偏偏我所能找到的关于这本书的介绍,通通都与“社会国民知识分子揭穿嘲讽……”等字眼脱不了关系,难免产生逆反……
  所以相比夏目漱石的尖锐,我更偏爱川端康成的才情。俩人都是天才但是不同路,姑且将川端称为“纯才华型”——竭尽奇异唯美之极限;那漱石就是“纯智慧型”——“人类一思考,猫君就发笑”……
或许您还会喜欢:
暮光之城2:新月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我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地确定我是在做梦。我之所以如此确信的理由是:第一,我正站在一束明亮的阳光下——那种令人目眩的,明净的太阳从未照耀在我的新家乡——华盛顿州的福克斯镇上,这里常年笼罩在如烟似雾的绵绵细雨之中;第二,我正注视着玛丽祖母,奶奶至今去世已经有六年多了,因此,这一确凿的证据足以证明我是在做梦。奶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她的脸庞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 [点击阅读]
气球上的五星期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气球上的五星期--第一章第一章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介绍弗格森-弗格森博士——“Excelsior”——博士的风貌——彻头彻尾的宿命论者——“旅行者俱乐部”的晚宴——不失时机的频频祝酒1862年1月14日,滑铁卢广场13号,轮敦皇家地理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听众如云。学会主席弗朗西斯-M××爵士在向他可敬的同行们作一场重要的学术报告。他的话常常被阵阵掌声打断。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的陨落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涨潮时节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每个俱乐部都有个烦人的家伙,“加冕俱乐部”也不例外。尽管外面正有敌机来袭击,俱乐部里的气氛却一如既往。曾经远渡重洋到过印度的波特少校扯扯手上的报纸,清清喉咙。大家都赶快躲开他的眼光,可是没有用。“《泰晤士报》上登了戈登-柯罗穗的讣闻,”他说,“当然说得很含蓄——‘十月五日死于空袭’。连地址都没写。老实说吧,那地方就在寒舍转角,坎普顿山丘上那些大宅子之一。 [点击阅读]
爱弥儿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我们身患一种可以治好的病;我们生来是向善的,如果我们愿意改正,我们就得到自然的帮助。塞涅卡:《忿怒》第十一章第十三节。※※※这本集子中的感想和看法,是没有什么次序的,而且差不多是不连贯的,它开始是为了使一位善于思考的贤良的母亲看了高兴而写的。 [点击阅读]
牙医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吃早饭的时候,莫利先生的心情绝称不上极佳。他抱怨熏肉的味道不好,不明白咖啡为什么非要给弄得象泥浆似的,而他对面包的评价是每一片都比上一片更难以下咽。莫利先生个头不高,却有一副给人决断感的颚和好斗感的下巴。他姐姐身材高大,颇有女手榴弹兵的气度,她料理着他的生活。她若有所思地看着弟弟,问他洗澡水是不是又该冷了。莫利先生勉强回答了一声没冷。 [点击阅读]
牛虻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六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所有的窗户都敞开着,大学生亚瑟·勃尔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翻查一大迭讲道稿。院长蒙太尼里神甫慈爱地注视着他。亚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勃尔顿家中,名义上他是勃尔顿与后妻所生,但实则是后妻与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又看到母亲受他们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却始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点击阅读]
生的定义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我现在正准备在世田谷市民大学讲演的讲演稿。主办单位指定的讲演内容是这样的:希望我把三年前在小樽召开的全北海道残疾儿童福利大会上讲的话继续讲下去。上次大会的讲演记录,业已以“为了和不可能‘亲切’相待的人斗争下去”为题出版发行了。于是我就把该文章重新读了一遍,考虑如何接着往下讲。(该文载《核之大火与“人的”呼声》一书,岩波书店出版。 [点击阅读]
看不见的城市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马可·波罗描述他旅途上经过的城市的时候,忽必烈汗不一定完全相信他的每一句话,但是鞑靼皇帝听取这个威尼斯青年的报告,的确比听别些使者或考察员的报告更专心而且更有兴趣。在帝王的生活中,征服别人的土地而使版图不断扩大,除了带来骄傲之外,跟着又会感觉寂寞而又松弛,因为觉悟到不久便会放弃认识和了解新领土的念头。 [点击阅读]
睡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客栈的女人叮嘱江口老人说:请不要恶作剧,也不要把手指伸进昏睡的姑娘嘴里。看起来,这里称不上是一家旅馆。二楼大概只有两间客房,一间是江口和女人正在说话的八铺席宽的房间,以及贴邻的一间。狭窄的楼下,似乎没有客厅。这里没有挂出客栈的招牌。再说,这家的秘密恐怕也打不出这种招牌来吧。房子里静悄悄的。此刻,除了这个在上了锁的门前迎接江口老人之后还在说话的女人以外,别无其他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