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我用一生去寻找 - 13.父母的形象遗产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我的记忆里,我爸爸非常勇敢和乐观,妈妈非常善良。一个心理学家对我说,一个孩子如果对父母有这么正面的印象,那这个孩子一定是健康和幸福的。他这样说我感到非常庆幸。父母良好的形象会伴随孩子一生,永远会激励孩子、启发孩子,我把它称之为"父母的形象遗产"。仔细想想我国传统文化里面讲究的孝道,就非常强调父母的形象。
  一个人如果被人注意,他就要穿上干净整洁的衣服,努力完善自己的仪表。而一个人没人注意,他也就变得灰头土脸,衣冠不整了。现在我们的"父辈形象"在哪里呢?被"文革"时期的"革命小将"打砸抢了。重建父母的形象非常重要。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位指导老师,其经验、智慧和道德,都无可避免地传给了孩子,这是传统中"孝道"的实际内容,我觉得是十分优秀的。我们要从社会价值的角度重建父母的形象,要有一种制度,将父母放在广阔的社会中来评定。作为父母本人,也应该时时刻刻明确自己对子女的社会责任,一定要拿出优秀的东西可供传承。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特别巨大的。我小时候生长在封闭的农村,贫穷而单调,也没有什么文化娱乐,我的幼年教育90%都来自于我爸爸的言传身教。即使我现在有了很多阅历,遇到一些事,我也会首先想到小时候父母的做法,他们的很多做法都成为我现在处理问题的原则。

  有几件事情给我印象特别深。我爸爸在一个军官家庭里长大,又是大学生,一直处在很好的环境里。后来被划成右派下放到农村,他个子矮小,不会干农活,很受气,但他永远是乐观的,而且话多得不得了,天天高高兴兴的。我记得有一次,我爸爸穿着只有一个袖子的衬衫到学校接我,手臂上都是血,我问他为什么衣服只有一个袖子,他说他到我们镇上卖瓜,结果让城管(当时应该叫"民兵小分队")打了。即使遭遇到这样的不幸,我爸爸带着我回家的路上还唱着歌。这件事给我特别大的震动,也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我从中感觉到了乐观的榜样力量。这种学习的有效性,超过我后来的任何一种学习。
  还有一个关于我爸爸的故事,在我的记忆中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他为了糊口到一个小型的造纸厂去干活,有一个滑轮掉下来把我们村一个农民的腿砸坏了。所有人都吓得哭了起来,因为腿断了,得花很多钱去看,但大家都非常穷,怎么办?这时工厂里来了个人,说赶紧往医院送!大家都说没钱,真的没钱。工厂来的人说:"没钱写个借条,先借上200块钱,你们谁会写字?"当时大家为了找个活干,大学生都不说自己会写字。我爸站出来说:"我认识几个字。"于是,他写了一个"领条"。工厂的人问他怎么把"借条"写成"领条"了?我爸就说,我们生产队穷得不得了,你这200块钱相当于我们全村一年的总收入,借了也还不起,所以只能写一个领条。有了这200元钱,农民的腿就治好了。在我的印象里,我爸真是一个乐观、勇敢和有智慧的人。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父母是强大的,父母的形象在他心里处在一种接近圣贤的地位。我看到一则故事,说中国古代有一个妈妈天天教育孩子怎么写字,念四书五经,而孩子爸爸天天看书,不管孩子,妈妈就埋怨爸爸说,你老不教育孩子,光看书怎么行。爸爸就说,我坐在这里看书就是教育孩子。我觉得这个父亲的办法很好,就与孩子共用一个书房。我坐在里面看书,孩子在旁边玩。我们其实是在相互启发,他在学习我,渐渐对阅读产生兴趣,而孩子纯净天真的玩耍,其实包含着很多质朴的真理,对我也相当有启发。

  现在,我和孩子建立了"父与子工作室",我们在这里一起读书,学习,也一起搞一些其他活动。现在如果隔一阵"父与子工作室"没活动,孩子就会问我,什么时候活动呀?我觉得这种与孩子交流的方式很好,我会坚持下去。我相信行动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语言,与其一千遍地教孩子做一个好人,不如自己去做一个好人给孩子看。
  一个好的父亲,能够给孩子留下正面、积极、向上的形象。他喜欢周围每一个人,能够给周围每一个人带去爱的温暖,这也是我希望我能留给我的孩子的形象。我坚信父母的形象问题,是社会教育的一个重大的课题。因为父母的形象,是孩子走入社会的第一道大门,也将是长存于孩子一生的记忆中的宝贵财富。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大漠谣2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绑架-1黑沉沉的天空沉默地笼罩着大地,空旷的古道上只有得得的马蹄声在回荡。我坐在马车篷顶呆呆凝视着东边,那座雄宏的长安城已离我越来越远。不知道多久后,东边泛出了朝霞,虽只是几抹,却绚烂无比,天地顿时因它们而生色。慢慢地,半边天都密布了云霞,如火一般喷涌燃烧着。一轮滚圆的红日从火海中冉冉升起,不一会就把笼罩着整个天地的黑暗驱除一空。天下只怕再没有比日出更灿烂壮美的景色。 [点击阅读]
存在与虚无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存在与虚无》这是一部存在主义代表作,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概论:一、导言:对存在的探索在本书的第一部分,萨特明确了他对存在思考的起点,提出了存在的两种不能互相还原的存在形式:对意识来说超越的存在和意识本身。萨特的存在理论的逻辑出发点是现象。 [点击阅读]
孤芳不自赏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第一卷第一章七月中,归乐国境内。烈日横空,照得道路两旁的树木都低下了头。三五个路人忍不住炎热,缩到树下乘凉。黄沙大道旁卖茶水的老头也因此多了两桩生意。“来碗茶。”大力地扇着风,路人从怀里小心地掏出钱袋,捡出一个小钱放在桌上。“来啦,好茶一碗,清肝降火。 [点击阅读]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3 人气:2
摘要:长篇小说(6):《即兴诗人》,《奥?特》,《不过是个提琴手》,《两位男爵夫人》,《生乎?死乎》,《幸运儿》。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歌剧《乌鸦》,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歌剧《司普洛峨的神》,《黑白混血儿》,《摩尔人的女儿》,《幸福之花》,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梨树上的鸟儿》,《小基尔斯滕》, [点击阅读]
小狗钱钱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变得富有一些,只是我们中的一些人的这一愿望更为强烈;而有些人却假装自己只想在生活的某些领域里变得富有。事实上,大多数人的最终愿望都是让自己更加幸福、更加成功,也想拥有更多的钱。这种愿望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富裕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假如我们有充足的钱,我们就能生活得更有尊严,也能更好地为自己和他人服务。 [点击阅读]
小王子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小王子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仙童,他住在一颗只比他大一丁点儿的小行星上。陪伴他的是一朵他非常喜爱的小玫瑰花。但玫瑰花的虚荣心伤害了小王子对她的感情。小王子告别小行星,开始了遨游太空的旅行。他先后访问了六个行星,各种见闻使他陷入忧伤,他感到大人们荒唐可笑、太不正常。只有在其中一个点灯人的星球上,小王子才找到一个可以作为朋友的人。但点灯人的天地又十分狭小,除了点灯人他自己,不能容下第二个人。 [点击阅读]
少年,你懂的!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序做正版的自己文>桃李情深这本书是我结束2011年高考的夏天开始动手准备的。当时我以超过专业分数线一百多分的成绩被北京电影学院数字电影技术专业录取,成为亲友眼中的另类。似乎在一部分人眼中,高招完成的并不是按自己“真实志愿”录取。清华招办主任于涵老师告诉我,在实行考后报志愿的省份中,考生根据往年各大学各专业分数线来填报专业的现象尤其突出。感觉这些人像在商场里用返券一样把分数用到极致。 [点击阅读]
怪诞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有人曾经问我:你从事的这项研究到底能有什么用呢?但我从没有因诸如此类的怀疑或非议而动摇过。我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只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能够给人以些许的启迪、能够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社会, [点击阅读]
最美的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101 人气:2
摘要:多年以后我们终于相逢,眼前的你一如梦中,而我仍是你眼中的陌生人。被麻辣烫的电话吵醒时,正在做春梦。梦里我二八年华,还是豆蔻枝头上的一朵鲜花,那个水灵劲,嫩得拧一下,能滴出水来。我站在操场边看他打篮球,篮球打偏了,滴溜溜地飞到我的脚下。他大步跑着向我冲来。白色的球衣,古铜的肤色。头发梢上的汗珠,随着奔跑,一滴滴飞舞到空中,在金色阳光照射下,每一滴都变成了七彩的宝石,我被那光芒炫得气都喘不过来。 [点击阅读]
格列佛游记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一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在格列佛的帮助下,利立浦特国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古”帝国,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