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舞舞舞 - 第09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1点时,终于无事可做了,能做的都已彻底做完:指甲剪了,澡洗了,耳垢清除了,电视新闻也看了,胳膊屈支和伸腰运动也做了,晚饭也吃了,书也看到最后一页了。就是没有睡意。本打算再乘一次职工专用电梯,但为时尚早。职工销声匿迹,要等过12点才行。
  考虑再三,最后决定到二十六楼酒吧去。在这里,我一边观赏窗外雪花飘舞的沉沉夜幕,一边喝着马丁尼酒遥想古代的埃及人。古埃及人的生涯究竟是怎样的呢?到游泳学校去的是一些怎样的人呢?大约是法老家族和贵族那些达官贵人吧?时髦而有钱的埃及人。人们或许是为这些人而把尼罗河截留一段或用其他办法修建游泳池,并在那里教授高雅优美的游泳姿势吧?大概有一位如同我那位当电影演员的朋友般举止得体的教师,以煞有介事的神情对那些显贵说道:“很好,殿下,这样很好。不过我想如果您能把做自由泳姿势的右手再略微伸直一些,恐怕就尽善尽美了。”
  那场面我想像得出来:墨一般黛蓝色的尼罗河,金光闪闪的骄阳(当然那一带可能有芦苇棚),驱逐鳄鱼和平民的持枪武士,随风起伏的芦苇,法老的王子们。还有王女,她们怎么样呢?女孩儿也学游泳?例如克列奥帕特拉,俨然朱迪-福斯特一般正值妙龄的克列奥帕特拉,她在看见我的朋友——那位游泳教师时也会魂不守舍吗?恐怕也在所难免。因为那才正是他存在的理由。
  最好拍制这样一部影片,我想,那样看一遍也值得。
  其实游泳教师并非出身低贱之人。以色列亚或西里亚一带有个王子,战败后被押往埃及,沦为奴隶。但即使沦为奴隶之后他也丝毫不减其迷人的风采。这方面同查尔顿-赫斯顿以及柯克-道格拉斯之流大不一样。他露出莹白的牙齿,微微而笑,小便也不失优雅。仿佛即将拿起尤克里里琴,站在尼罗河畔唱起《夏威夷草裙舞少女》。这种角色非他莫属。

  某日,法老一行从他面前通过。当时他正在河边割芦苇,突然见一条船翻在河心。他毫不犹豫地“扑通”一声跳进水里,以华丽的自由泳游上前去,在同鳄鱼搏斗当中将小女孩儿抢回。其姿势委实潇洒,恰如他在科学实验小组上点燃煤气喷灯时一样。法老看在眼里,不禁为之动情,于是决定让这位青年担任王子们的游泳教师。前任教师由于讲话鄙俗,一周前刚被投入无底井中。这样,他成了王子游泳学校的老师。他风流倜傥,众人无不一见倾心。每到夜晚,宫女们便浑身上下涂满香料,蹑手蹑脚钻到他床上。王子、王女们也对他心悦诚服。于是,银幕推出《泳装女工》和《王子和我》合而为一那样美轮美奂的场面。他和王子王女们展示水上芭蕾般的泳姿,庆贺法老的生日。法老乐不可支,他的身价亦随之上升。但他从不因而沾沾自喜,始终谦恭如一,并且总是面带笑容,小便也优雅脱俗。每次宫女上床,他都百般爱抚一小时之久,使其心满意足,最后还不忘抚摸其头发说一声“太幸福了”,其关切之情可谓无微不至。
  与埃及宫女同衾共枕是怎样一种情形呢?我想了一会儿,终未现出具体场景。勉强想像良久,浮现出来的也不外乎20世纪福克斯的《埃及艳后》,那是由伊丽莎白-泰勒、理查德-勃顿和雷克斯-哈里逊出演的影片,糟糕得简直令人作呕:一群好莱坞式的卖弄异国情调的长腿黑皮肤女郎,手拿长柄扇子“呼啦呼啦”地为埃利萨贝斯扇风送凉,做出各种寡廉鲜耻的色情姿势供他寻欢作乐。埃及女子干这种勾当倒是拿手好戏。

  于是,福克斯笔下的克列奥帕特拉为他心醉神迷,难以自持。
  情节也许无足为奇,但舍此不能成其为电影。
  他对克列奥帕特拉也同样钟情。
  不过,钟情于克列奥帕特拉的并非他一人。肤色漆黑的阿比西尼亚王子也为她迷恋得心神不定,甚至一想起她便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这一角色无论如何只能由迈克尔。杰克逊扮演。那王子痴情之至,竟远从阿比西尼亚穿过大沙漠赴来埃及。途中,在沙漠商队的菁火前,手拿铃鼓边唱《彼利-金》边摇身起舞,眼睛在银星的辉映下闪闪发光。自不待言,游泳教师同迈克尔-杰克逊之间发生一场纠葛,情场上短兵相接。
  正想到这里,男侍走来,很难为情地告诉我快到关门时间了,并道歉说对不起。我一看表,已经12点15分。没走的客人只我自己。四周已被男侍大体拾掇妥当。罢了罢了,我不由心想,自己怎么花如此长的时间想如此无聊的东西,荒唐透顶,怕是神经出了问题。我在账单上签了字,端起剩下的马丁尼一饮而尽,起身走出酒吧,双手插进衣袋,等待电梯开来。
  问题是,按传统习俗,克列奥帕特拉必须同弟弟结婚——这幻想中的电影镜头无论如何也无法从脑海中排除,反而层出不穷。弟弟性格懦弱而孤独多疑,应该是谁呢?莫非艾伦?那一来就成了一场喜剧。此人在宫中不时地讲些并不好笑的笑话,并用塑料锤敲击自家头颅,不行。

  弟弟以后再说吧。法老还是劳伦斯合适。此君先天性头痛,无时不用食指尖按压太阳穴。对于不合其意之人,或投入无底深井,或使之在尼罗河里同鳄鱼死拼。狡黠而残酷。甚至把人割去眼皮后放逐沙漠。
  想到这里,电梯门开了,悄然而倏然地。我步入其中,按十五楼钮,随后继续遐想。本来不愿再想,却硬是控制不住。
  舞台一转,出现渺无人烟的沙漠。沙漠纵深处的洞穴里,一个被法老驱逐出来的预言者,默默地生活着,孤苦伶订,无人知晓。尽管被割去眼皮,但他终于挣扎着横穿沙漠,奇迹般地生存下来。他身披羊皮,以遮蔽火辣辣的阳光。他终日生活在黑暗里,食昆虫,嚼野草,并用心灵的眼睛预言未来,预言法老即将到来的没落,预言埃及的黄昏,预言世界的嬗变。
  是羊男,我想。为什么羊男突然出现在这等地方呢?
  门又一次悄然而倏然地打开,我茫然而木然地思考着跨出门外。难道羊男自古埃及时代便已生存于世不成?抑或这一切统统不过是我在头脑中编造出来的无聊幻觉?我依然双手插兜,站在黑暗中冥思不已。
  黑暗?
  等我意识到时,眼前已漆黑一片,半点光亮也没有。随着电梯门在我身后闭合,四周亦落下了黑漆漆的屏幕。连自己的手都看不见,背景音乐也听不见。《水色恋情》也好,《夏日之恋》也好,全都杳无声息。空气凉飕飕的,夹杂一股霉气味儿。
  如此黑暗中,我一个人果然伫立——
或许您还会喜欢:
瓦尔登湖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 [点击阅读]
生的定义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我现在正准备在世田谷市民大学讲演的讲演稿。主办单位指定的讲演内容是这样的:希望我把三年前在小樽召开的全北海道残疾儿童福利大会上讲的话继续讲下去。上次大会的讲演记录,业已以“为了和不可能‘亲切’相待的人斗争下去”为题出版发行了。于是我就把该文章重新读了一遍,考虑如何接着往下讲。(该文载《核之大火与“人的”呼声》一书,岩波书店出版。 [点击阅读]
看不见的城市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马可·波罗描述他旅途上经过的城市的时候,忽必烈汗不一定完全相信他的每一句话,但是鞑靼皇帝听取这个威尼斯青年的报告,的确比听别些使者或考察员的报告更专心而且更有兴趣。在帝王的生活中,征服别人的土地而使版图不断扩大,除了带来骄傲之外,跟着又会感觉寂寞而又松弛,因为觉悟到不久便会放弃认识和了解新领土的念头。 [点击阅读]
睡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客栈的女人叮嘱江口老人说:请不要恶作剧,也不要把手指伸进昏睡的姑娘嘴里。看起来,这里称不上是一家旅馆。二楼大概只有两间客房,一间是江口和女人正在说话的八铺席宽的房间,以及贴邻的一间。狭窄的楼下,似乎没有客厅。这里没有挂出客栈的招牌。再说,这家的秘密恐怕也打不出这种招牌来吧。房子里静悄悄的。此刻,除了这个在上了锁的门前迎接江口老人之后还在说话的女人以外,别无其他人。 [点击阅读]
第八日的蝉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握住门把。手心如握寒冰。那种冰冷,仿佛在宣告已无退路。希和子知道平日上午八点十分左右,这间屋子会有大约二十分钟没锁门。她知道只有婴儿被留在屋里,无人在家。就在刚才,希和子躲在自动贩卖机后面目送妻子与丈夫一同出门。希和子毫不犹豫,转动冰冷的门把。门一开,烤焦的面包皮皮、油、廉价粉底、柔软精、尼古丁、湿抹布……那些混杂在一起的味道扑面而来,稍微缓和了室外的寒意。 [点击阅读]
紫阳花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这可是一个完全偶然的机会发现的。实在是太偶然了。与其说是一般的偶然,更应该说不是单纯的偶然,而是好几个偶然的因素,巧上加巧碰在一起,就促成了这么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要说是促成,还不如说是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情突然出现更准确。那天,川岛省吾也不知道怎么的,竟然会神使鬼差地躺在自己太太的床上休息。通常省吾都不在夫妻俩的主卧房睡觉,他在自己的书房安了一张床,平时基本上都在这张床上休息。 [点击阅读]
罪与罚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在彼得堡贫民区一家公寓的五层楼斗室里,住着一个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他正在经历着一场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要确定自己是属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不平凡的人,还是只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他原在法律系就学,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现在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他已经很久没有交房租了。近来,房东太太不仅停止供给他伙食,而且催租甚紧。这时他遇见了小公务员马尔美拉陀夫。 [点击阅读]
老人与海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年),美国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 [点击阅读]
苦行记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译序《苦行记》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一部半自传体著作,作者以夸张的手法记录了他1861—一1865年间在美国西部地区的冒险生活。书中的情节大多是作者自己当年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我们可以在他的自传里发现那一系列真实的素材,也可以在他的其他作品中看到这些情节的艺术再现及作者审美趣旨的发展。《苦行记》也是十九世纪淘金热时期美国西部奇迹般繁荣的写照。 [点击阅读]
蝴蝶梦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影片从梦中的女主人公---第一人称的'我'回忆往事开始。夜里,我又梦回曼陀丽。面对这堆被焚的中世纪建筑废墟,我又想起很多过去……那是从法国开始的。做为'陪伴'的我随范霍夫太太来到蒙特卡洛。一天,在海边我看到一个在陡崖边徘徊的男子。我以为他要投海,就叫出了声。他向我投来愤怒的一瞥。我知道我想错了,他可真是一个怪人。很巧,他竟同我们住在同一个饭店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