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舞舞舞 - 第24节---(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对我眼下干的事,既说不上喜欢也算不上讨厌,不是那种档次上的工作。不过,有效的扫雪方法这东西确实还是有的,例如诀窍啦技巧啦姿势啦用力方式啦等等。琢磨这些我并不讨厌。”
  “答得痛快。”牧村赞叹似的说。
  “档次越低,事物越单纯。”
  “哪里!”接着沉默了15秒,“扫雪工这说法是你想出来的?”
  “是啊,我想是的。”
  “我借用一下如何?用一下这个‘扫雪工’。这词儿很风趣。文化扫雪工。”
  “完全可以,请请。又没申请什么专利。”
  “你想说的我也感同身受。”牧村一边捏弄耳轮一边说,“有时我也有这种感觉,觉得写这样的文章又有什么意思呢!过去可不这样认为。那时世界更小,叫人有奔头,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把握得住,别人追求什么,也完全了然于心。传播媒介本身很小,像个小村子,大家见面都相识。”
  他一口喝干杯里的啤酒,拿起瓶子把两个人的杯子斟满。我说不要,他没理。
  “可现在不同。所谓正义云云,谁都不懂,全都不懂。所以只能应付好眼前的事,扫雪工,如你所说。”说罢,他又盯住两棵树干之间那张绿色的网。草坪上落有三四十个白色高尔夫球。
  我啜了口啤酒。
  牧村开始考虑往下该说什么。考虑需要时间,但他本人似乎并未意识到这点。因为他已习惯众人静等他的谈话。无奈,我也只好静等他重开话题。他一直用手指摆弄着耳轮,俨然清点一捆崭新的钞票。
  “女儿同你很合得来,”牧村说,“她并非同任何人都合得来,或者说几乎同任何人都合不来。和我没有几句话好说。和她母亲虽也说不上几句,但起码还算尊敬。对我则连尊敬也没有,一点儿也没有,甚至瞧不起我。她压根儿没有朋友,好几个月连学也没上,光是闷在家里一个劲儿听那些乌七八糟的音乐。可以说很成问题,实际上班主任老师也是这样说的。和别人格格不入,但同你却合得来——怎么回事呢?”
  “怎么回事呢……”
  “脾气相投?”
  “或许。”
  “对我女儿,你怎么看?”
  回答之前,我踌躇了一下,这简直同面试无异,不知该不该直言无忌。“正值棘手的年龄。本来就棘手,家庭环境又恶劣得几乎无可收拾。谁也不照看她,谁也不负责任。没有人和她交谈,没有人能掏出她的心里话。心灵严重受创,而这创伤又无人可医。双亲过于知名,脸蛋过于漂亮,负担过于沉重,而且有与众不同之处,似乎过于敏感……总之有点特殊。原本是个乖觉的孩子,如果照看得当,可以茁壮成长。”

  “问题是没人照看。”
  “是啊。”
  牧村喟然一声长叹。然后把手从耳边收回,久久凝视指尖,“你说得不错,完全正确。不过我是束手无策。首先,离婚时已经明明白白地立下字据,说我对雪概不插手。没有办法,当时我到处寻花问柳,态度硬不起来。准确地说,现在这么同雪会面其实也要征得雨的许可才行。这名字要命吧,雨雪交加!反正,事情就是这样。其次,刚才我也说了,雪根本不靠近我,我说什么她都当耳旁风。实在叫人无可奈何。我喜欢女儿,当然喜爱,就这么一个孩儿嘛!但就是不行,一筹莫展。”
  说罢,他又盯视绿网。暮色渐深,四下苍然,散在草地上的白色高尔夫球,仿佛满满一筐关节骨撒得满地都是。
  “虽说如此,总不能完全袖手旁观吧?”我说,“她母亲为自己的事忙得不可开交,满世界飞来飞去,没时间考虑孩子,甚至连有孩子这点都忘到九霄云外。钱也不给就把孩子扔到北海道宾馆里一走了之,而记起这点又花了3天时间,3天!领回东京又怎么样呢,一个人整天憋在公寓房间里,哪里也不去,只是听流行音乐,一味靠吃干炸鸡肉和糕点打发日子。学校也不去,同伴也没有,这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当然,这是别人家的事,我这也许是多管闲事。可实在看不下去。莫非我这想法过于注重现实,过于流于常识,过于中产阶级式不成?”
  “不不,百分之百正确。”牧村缓缓点头,“完全正确,无可指责,百分之二百正确。所以才有件事和你商量,也正因如此才特意把你请到这儿来。”
  不祥之感掠过心头。马死了,印第安的鼓声停止了。一片沉寂。我用小指尖搔搔太阳穴。

  “就是,能否请你在雪身上照看一下。”他说,“这里说的照看也不特别麻烦,只要你不时地见她一下,一天两三个小时。两人说说话,一起吃顿像样的饭就可以的,就足矣。我作为请人工作来付酬金。换句话说,你把自己看作不教课的家庭教师就是。你现在挣多少?我想可以基本保证那个数字。其余时间随便你干什么,只希望你一天见她两三个小时。活计还不算差吧?我同雨也在电话里商量过了。她现在夏威夷,在夏威夷摄影。我大致讲了一下情况,雨已同意拜托给你。她还是以她的方式认真考虑雪的问题。只不过人有点奇特,神经不地道,才能倒是有,出类拔萃。脑袋一时一个变化,像电力保险跳闸似的。什么都给她忘得一干二净。而若论起现实问题,那简直提不起来,加减法都稀里糊涂。”
  “不大理解。”我有气无力地笑道,“那样合适么?那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爱,是对方真正打心眼里爱自己的明证。而这个我无法给予。能给予的只有父母。对这点你和你的太太应该有个明确认识,这是第一。第二,这个年代的女孩子无论如何需要同年代的同性朋友,需要能唤起感情共振的、畅所欲言的同性朋友,光是有这样的朋友本身就会感到十分开心。而我,一来是男的,二来年纪相差悬殊。再说,你也好,太太也好,对我还一无所知吧?13岁的女孩儿,在某种意义上已是大人。而且那么漂亮,精神上又不大稳定,把这样的孩子托付给素不相识的男子合适吗?你对我了解什么呢,到底?我刚才还因为杀人嫌疑被扣在警察署里哟!假如我是犯人怎么办?”
  “你杀的?”
  “何至于!”我叹息道。父女俩的问话一模一样,“杀可是没杀的。”
  “所以不就行了!既然你说没杀,那恐怕就是没杀。”
  “何以如此相信?”
  “你不是杀人那种类型,不是强姦幼女的类型。这个我一看就晓得。”牧村说,“而且我相信雪的直感。那孩子身上,向来有一种特别敏锐的直感,与一般所说的敏锐还有所不同。怎么说呢,有时敏锐得令人不快,像有什么神灵附体似的。和她在一起,有时我看不见的东西她都能看见,不容你不佩服。明白我这种感觉?”

  “多多少少。”我说。
  “是她母亲的遗传,那种古怪之处。不同的是她母亲将其集中用于艺术,于是人们称之为天赋;而雪不具有使之集中的对象物,任凭它漫无目的地流溢,一如水从桶里淌出,一如神灵附体。是她母亲的血统,那个。我可是没有,根本没有。我不古怪。所以母女两个才不正经理睬我。我也觉得和她俩生活有些辛苦。短时间里我不想看到女人。你肯定不明白,不明白和雨雪两个一起生活是怎么回事。雨和雪哟,活活要命!简直成了天气预报!但我当然喜欢她俩,现在也时不时给雨打电话交谈。不过绝不想再在一起生活。那简直是地狱。即使我有当作家的才赋——有过的——也被那种生活折磨得精光,坦率地说。时下,才赋诚然没有了,但我自以为还干得不错。扫雪,高效率扫雪,如你所说,说得真妙。讲到哪里来着?”
  “讲到我可不可以相信。”
  “对对。我相信雪的直感,雪相信你,所以我相信你。你也相信我好了。我人并不那么坏,有时是写一些不地道的文章,但人不坏的。”他又咳嗽一声,往地面吐一口,“怎么样,不能帮帮忙?帮忙照看一下雪?你说的我也完全明白,那的确是父母的职责。问题是那个人不大正常,而我又无计可施,刚才已经说过。能指望的人只有你。”
  我久久望着自己杯中的啤酒泡沫。何去何从呢?我拿不定主意。不可思议的一家。3个怪人和一个书童忠仆,犹如宇宙家族鲁宾逊。
  “时常见见她是没有关系的。”我说,“但不能每天都见。一来我也有我要做的事,二来我不喜欢义务性地同人见面。想见的时候才见。钱我不要。眼下我不缺钱花,而且,既然我把她作为朋友交往,那笔开销我自然付得起——如果答应,只能以这种条件答应。我喜欢她,见面恐怕对我也是乐趣。只是我不承担任何责任,可以吗?关于她将来的发展,不用说,最终责任在你们身上。即使为了明确这点我也是不能拿钱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老母塔之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下午,当我和我的随从们听到一个情况后,便决定在将要参加的审判会上采取强硬的态度。我们动身去“法庭”的时候,天色已晚,只见路上人很多。这些人在院子里找不到座位,只好站着,以便能看见我们走过来。我们刚刚走进院子,大门就关了起来。对我们来说,这可不是好兆头。看起来,穆巴拉克施加了影响,而且产生了效果。我们从人群中挤到听众广场上。那里本来只有一张椅子,现在增加了一条长板凳,笞刑刑具还放在那里。 [点击阅读]
老铁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杰斐逊城是密苏里州的州府,同时也是柯洛县的县府,它位于密苏里河右岸一个风景优美的山丘地带,从这里可以俯视到下面奔腾不息的密苏里河和河上热闹繁忙的景象。杰斐逊城的居民那时候比现在少多了,尽管如此,由于它的地理位置、以及由于地区法院定期在这里举行会议,这赋予它一个重要的地位。这里有好几家大饭店,这些饭店价格昂贵,住宿条件还过得去,提供的膳食也还可口。 [点击阅读]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荒原追踪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由于形势所迫,我同温内图分手了,他得去追捕杀人犯桑特。那时我并没料到,我得过几个月才能再见到我这位红种人朋友和结拜兄弟。因为事件以后的进展同我当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塞姆-霍金斯、迪克-斯通、威尔-帕克和我,一路真正的急行军后骑马到了南阿姆斯河流入雷德河的入口处,温内图曾把这条河称为纳基托什的鲍克索河。我们希望在这里碰上温内阁的一个阿帕奇人。遗憾的是这个愿望没有实现。 [点击阅读]
莫罗博士的岛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1887年2月1日,“虚荣女士”号与一艘弃船相撞而失踪,出事地点大约在南纬1度,西经107度。1888年1月5日,即出事后的第十一个月零四天,我的叔叔爱德华·普伦狄克被一艘小船救起。方位在南纬5度3分,西经1ol度。小船的名字字迹模糊,但据推测应当是失踪的“吐根”号上的。我叔叔是个普通绅士,在卡亚俄码头登上“虚荣女士”号开始海上旅行。出事后人们以为他淹死了。 [点击阅读]
蒙面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在他面前将信整齐地放成一摞。他拿起最上面的一封,琢磨了一会儿上面的地址,然后用放在早餐桌上的专用裁纸刀将信封背面纵向裁开,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在里面还有一个信封,用紫色的蜡仔细地封好,上面有“亲启保密”的字样。赫尔充里。波洛那鸡蛋形的脸上的眉毛向上扬了扬。他喃喃道;“耐心点,这就来了!”又一次用上了那把裁纸刀。这一次信封里出来了一封信-字迹颤巍巍的,又长又尖。好些字重重地画上了线。 [点击阅读]
蓝色长廊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男子已经意识朦胧。女子只能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周围的景物,或许刚才猛地受到了撞击,才失去了知觉。这一撞非同小可,驾驶座上已空无一人,车子正缓缓地向路边滑动,挡风玻璃的前端已接近没有护栏的路边。女子双眼模糊,她在潜意识里想到,男子曾经告诉过她这一带的悬崖有两百米深。如果车子照此滑落下去——而此时那位男子却困在副驾驶席上神志不清。 [点击阅读]
藏金潭夺宝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圣诞!这是两个多么可亲、多么令人神往的字眼!我是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在哪个民族或哪个时代的语汇里,再也没有第二个如此深奥如此神圣的字眼,圣诞是年年都会到来的普普通通的节庆日子,是全家快乐的团聚、小孩充满喜悦的日子。有的人从内心深处发出真诚的呼唤:“过去和现在的耶稣基督,你永远在我们心中!”有的人情不自禁地亮起歌喉或至少让他的孩子们唱起欢乐颂:世界走向毁灭时,基督诞生到世界。 [点击阅读]
褐衣男子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使整个巴黎为之疯狂的俄籍舞者纳蒂娜,正一再的向台下不断喝彩赞好的观众鞠躬谢幕。她那细窄的双眼,此时显得更加的细眯,猩红的唇线微微上翘。当布幔缓缓下落,逐渐遮盖住五彩缤纷的舞台装饰时,热情的法国观众仍不停地击掌赞赏。舞者终于在蓝色和橘色的布幔旋涡中离开了舞台。一位蓄须的绅士热情地拥抱着她,那是剧院的经理。“了不起,真了不起!”他叫喊着。“今晚的表演,你已超越了自己。”他一本正经地亲吻她的双颊。 [点击阅读]
西线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西线无战事[德国]雷马克著王国伟译作者埃里奇·马里亚·雷马克(ErichMaraRemarque,1898-1970),出生于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奥斯纳布吕克。祖先是法国人,一七八九年法兰西大革命时迁移到了莱茵兰,家境清贫。他一家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