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舞舞舞 - 第35节---(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5月末,我偶然——大概是偶然吧——遇到了文学,就是咪咪案件盘问我的那两名刑警中的一个。我在涩谷的东急商店买完熨斗,刚要出门,偏巧同他走个碰头。这天热得几乎同夏日无异,而他依然裹着厚厚的粗呢上衣,且满脸理所当然的神气。或许警官这等人物对气温有独特的感觉。他也和我一样手提东急商店的购物袋。我佯装未见,刚想抽身走过,文学却不失时机搭腔了。
  “喂喂,怕是太冷淡了吧?”文学半开玩笑地说,“又不是素不相识,怎么好视而不见地走过去呢?”
  “忙啊。”我简单地说。
  “嗬。”文学看来根本不相信我居然会忙。
  “准备着手工作,有很多事要干。”
  “那怕是的。”他说,“不过一点点时间总可以吧?10分钟。怎么样,不一块儿喝点什么?很想和你聊一次,聊工作以外的。真的10分钟就行。”
  我随他走进入多嘈杂的饮食店。何以如此自己也莫名其妙,因为我本来可以拒绝,可以径自回去。但我没有那样,而是随他进店内喝起咖啡。周围尽是年轻情侣,或三五成群的学生。咖啡味道极差,空气也相当恶劣。文学掏出香烟吸起来。
  “很想戒烟,”他说,“可是只要干这行当,就没办法戒掉,绝对。不想吸也得吸,费脑筋嘛!”
  我默然。
  “费脑筋,讨人嫌。干上几年刑警,也的确让人讨厌。眼神退化,皮肤都变得脏乎乎的。也不知什么缘故,反正就是脏。脸面看上去也比实际年龄老得多。连讲话方式都怪里怪气。总之好事不沾边。”

  他往咖啡里放了3调羹白糖,又加牛奶认真搅拌一番,津津有味地细细呷了一口。
  我看看表。
  “啊,对了,时间,”文学说,“还有5分钟吧?放心,不会占用你多少时间。就是那个被害女孩子的事,那个叫咪咪的女孩子。”
  “咪咪?”我反问。我哪里会轻易上钩。
  他咧了咧嘴角笑道:“嗯,是的,那孩子叫咪咪。名字搞清了,当然不是真名,是所谓源氏名①,到底是妓女,我的眼力不错,不是一般女子。乍看怎么看都是一般女子,其实不然。近来很难辨别。以前容易,一眼就知是妓女还是不是,根据衣着、化妆和相貌等等。这两年不灵。看上去一身清白的女孩儿也当妓女,或为了钞票,或出于好奇。这很不地道,何况有危险,是吧?往往要跟素不相识的男子相会,关在密室之中。世上什么样的家伙都有,有变态的,有神经的,千万马虎不得。你不这样认为?”
  ①源氏名,妓女除本名以外取的名字。
  我只好点头。
  “但年轻女孩子浑然不觉。她们以为世上所有的幸运全都朝自己微笑。这也情有可原,到底年轻嘛。年轻时以为一切都会称心如意,到恍然大悟时却悔之晚矣,已经被长统袜缠在脖子上了,可怜!”
  “那么说犯人有下落了?”我问。
  文学摇摇头,皱起双眉:“遗憾,还没有。一系列具体事实已经查清,只是还没有在报纸上发表,因正在调查之中。例如:她的名字叫咪咪,是职业妓女。本名……噢,也用不着本名,这不是大问题。老家在熊本,父亲是公务员。虽说市不大,毕竟担任的是副市长一类的角色。是正正经经的家庭,经济上没有问题。甚至给她寄钱,而且数目不算小。母亲每月来京一两次,给她买衣服什么的。她跟家里人似乎讲的是在时装行业做工。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姐姐已经跟一名医生结婚,弟弟在九州大学法学部读书。美满家庭!何苦当什么妓女呢?家里人都很受打击。当妓女的事丢人,没有对她家人讲,但在宾馆被男人勒死也够叫人受不了的。是吧?原本那么风平浪静的家庭。”

  我不做声,任凭他滔滔不绝。
  “她所属的应召女郎组织,也给我们查出来了。费了不少周折,总算摸到了门口。你猜我们怎么干的?我们在市内高级宾馆的大厅里撤下网,把两三个妓女模样的人拉到警察署,把你看过的照片拿给她们看,紧紧追问不放。结果一个吐口了,并非人人都像你那样坚韧不拔。再说对方身上也有不是,于是我们搞清了她所属的组织。是高级色情组织,会员制,价码高得惊人。你我之辈只能望洋兴叹,根本招架不住,不是吗?干一次你能掏得出7万元?我可是囊中羞涩,开不得的玩笑!与其那样,还不如跟老婆干去,留钱给孩子买辆新自行车。噢,瞧我向你哭起穷来了。”他笑着看我的脸,“而且,就算能掏得出7万,我这样的人家也绝对不接待。要调查身份的,彻底调查,安全第一嘛,不可靠的客人一概不要。刑警之类的,别指望会被吸收为会员。也不是说警察一律不行,再往上的当然可以,最上头的。因为关键时刻会助一臂之力。不行的只是我这样的小喽。”

  他喝干咖啡,叼上烟,用打火机点燃。
  “这样,我们向上头申请强行搜查那俱乐部,3天后获准批下。不料当我们拿着搜查批准书跨进俱乐部时,事务所里早已什么都没有,成了地地道道的空壳,一空如洗。走漏了风声。你猜是从哪里走漏的?哪里?”
  我说不知道。
  “当然是警察内部。上头有人不清不白,把消息走漏出去。证据固然没有,但我们现场人员心里明明白白,知道从哪里走漏的。肯定有人通知警察要来搜查,赶快撤离。这是可耻可鄙的事,万不该有的事。俱乐部方面也已习以为常,转眼间就全部撤离,1个小时便逃得无影无踪,接着另租一处事务所,买几部电话,开始做同样的买卖。简单得很,只要有顾客名单,手中掌握像样的女孩儿,在哪里都买卖照做。我们又无法追查,晚了一步,线索断得一干二净。假如知道她接的是什么客人,还能有些进展。眼下是一筹莫展。”
  “不明白啊。”我说。
  “什么地方不明白?”
  “假如像你说的那样是采用会员制的高级应召女郎俱乐部,那么客人为什么会杀害她呢?那样岂不马上露了马脚?”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尼罗河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01“林娜·黎吉薇”“这就是她!”三冠地主波纳比先生说道。他以肘轻轻触了同伴一下。两人同时睁大圆眼,微张嘴唇,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辆巨型的猩红色罗斯·罗伊司恰恰停在当地邮局的正门口。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 [点击阅读]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坐在桌旁早餐,他除了时常彻夜不眠之外,早晨总是起得很晚的。我站在壁炉前的小地毯上,拿起了昨晚那位客人遗忘的手杖。这是一根很精致而又沉重的手杖,顶端有个疙疸;这种木料产于槟榔屿,名叫槟榔子木。紧挨顶端的下面是一圈很宽的银箍,宽度约有一英寸。上刻“送给皇家外科医学院学士杰姆士·摩梯末,C.C.H.的朋友们赠”,还刻有“一八八四年”。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l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身世】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南部的贝尚松城。 [点击阅读]
席特哈尔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席特哈尔塔,这个婆罗门的英俊儿子,这只年轻的雄鹰,在房子的背阴处,在河岸边小船旁的阳光下,在婆罗双树林的树荫里,在无花果树的浓荫下,与他的好朋友并且同是婆罗门之子的戈文达一起长大了。在河岸边,在沐浴中,在神圣的洗礼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太阳晒黑了他的浅嫩的肩膀。在芒果树林里,在孩子们游戏时,在母亲哼唱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在他那身为学者的父亲教诲时,在贤人们讲话时,浓荫融入了他的乌黑的眼睛。 [点击阅读]
幕后凶手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任何人在重新体验到跟往日相同的经验,或重温跟昔日同样的心情时,可不会不觉为之愕然的吗?“从前也有过这样的事……”这句话总是常常剧烈地震撼心灵。为什么呢?我眺望火车窗外平坦的艾色克斯的风光,自言自语地问向自己。从前,我曾经有过一次一模一样的旅游,但那是几年前的事呢?对我来说,人生的颠峰时代已经结束了……我正在肤浅的这样想着!想当年,我在那次大战中,只是负伤的的份儿。 [点击阅读]
幽灵塔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我要讲的这段亲身经历,其离奇恐怖的程度恐怕无人能比。虽不清楚世上到底有没有幽灵,可我的这段经历,却发生在孤寂山村中一栋传说有幽灵出没的老房子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徘徊哀叹,而且她还像《牡丹灯笼》中的小露①一样,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那是发生在大正初年的事情。虽说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每次当我回想起来,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 [点击阅读]
幽谷百合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那里展现一座山谷,起自蒙巴宗镇,延至卢瓦尔河。两边山峦有腾跃之势,上面古堡错落有致;整个山谷宛如一个翡翠杯,安德尔河在谷底蜿蜒流过。……我注意到在一棵白桃树下,葡萄架中间,有一个白点,那是她的轻纱长裙。可能您已经知道她就是这座幽谷的百合花。为天地而生长,满谷飘溢着她美德的馨香。而她自己却毫无觉察。无限的柔情充满我的心灵,它没有别种滋养,只有那依稀可见的身影。 [点击阅读]
康复的家庭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二月中旬的一天早晨,我看见起居室门背面贴着一张画卡——这是我们家祝贺生日的习惯方式——祝贺妻子的生日。这张贺卡是长子张贴的,画面上两个身穿同样颜色的服装、个子一般高的小姑娘正在给黄色和蓝色的大朵鲜花浇水。花朵和少女上都用罗马字母写着母亲的名字UKARI——这是长子对母亲的特殊称呼。对于不知内情的人来说,这首先就有点不可思议。长子出生的时候,脑部发育不正常。 [点击阅读]
异恋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一九九五年四月十九号。在仙台市的某个天主教会,举行了矢野布美子的葬礼。参加的人不多,是个冷清的葬礼。在安置于正前方的灵枢旁,有一只插着白色蔷薇的花瓶。不知是花束不够多还是瓶子过大,看起来稀稀疏疏冷冰冰的。教会面向着车水马龙的广濑大街。从半夜开始落的雨到早晨还不歇,待葬礼的仪式一开始,又更哗啦啦地下了起来。从教会那扇薄门外不断传来车辆溅起水花的声音。又瘦又高的神父有点半闭着眼念着圣经。 [点击阅读]
弥尔顿的诗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十四行诗之十九我仿佛看见了我那圣洁的亡妻,好象从坟墓回来的阿尔雪斯蒂,由约夫的伟大儿子送还她丈夫,从死亡中被抢救出来,苍白而无力。我的阿尔雪斯蒂已经洗净了产褥的污点,按照古法规净化,保持无暇的白璧;因此,我也好象重新得到一度的光明,毫无阻碍地、清楚地看见她在天堂里,全身雪白的衣裳,跟她的心地一样纯洁,她脸上罩着薄纱,但在我幻想的眼里,她身上清晰地放射出爱、善和娇媚,再也没有别的脸,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