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午夜凶铃 - 第二卷 第二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8月20日星期日
  啊!暑假就要结束了,什么好事都没碰到,谁来救救我?救救我这个可怜的人吧!我有一辆400毫升的摩托车,长得相当英俊,认识我很划算哦!
  A·Y·
  写着写着,好像变成征求笔友的自我推销文案了。
  有些在这里共度两人时光的情侣们以嘲讽的文字将回忆写在笔记本上,也有一些人明明白白地把自己想要找个伴的心情反应出来。
  8月30日星期四
  警告!没有胆量的家伙不要看这个,你会后悔的!
  嘿嘿嘿!
  S·I·
  这篇的日期——8月30日正好是那4个人投宿的第二天,“S·I·”应该是岩田秀一的缩写,而且只有他写的内容跟其他人不一样。
  (这是怎么回事?他说不要看这个……
  “这个”到底是什么?)
  浅川暂时合上笔记本,不料却发现笔记本的侧面有一道小细缝。当他将手指伸进细缝里面,笔记本立刻随之打开,岩田秀一写的几行字登时映入眼帘。
  (为什么这一页会自动打开呢?
  或许是那4个人曾把某个东西夹在这本笔记簿里面,由于重量压迫到内页,因此这一页至今仍维持能自动打开的状态,而放在笔记本里的“东西”一定就是岩田秀一写的“不要看这个”中的“这个”。)
  浅川环视四周,找遍电话机下面的每个角落,却连一支铅笔也没发现。
  他重新坐到沙发上,继续往下看。
  接下来的日期是9月1日星期六,上面写的尽是一些平淡无奇的内容。
  (不知道这一天投宿的大学生是否看过“这个”,尔后的记载并没有提起跟“这个”有关的内容。)
  浅川合上笔记簿,点了一根烟,陷入沉思。
  (既然上面写着“没有胆量的家伙不要看这个”,那么,“这个”的内容一定相当恐怖�#�)
  他随意翻开笔记,用手轻轻地压着。
  (还是去问管理员8月30日的客人回去之后,小木屋里面是否留下奇怪的东西。可是,他会记得吗?
  嗯,如果是很奇怪的东西,他应该会记得才对。)
  浅川一站起来,视线突然被眼前的录像机所吸引。
  此时电视画面是一个拿着吸尘器的女演员正追着丈夫跑,大概是某家家电厂的广告。
  (对了,如果被录像带的重量压迫,笔记簿的那一页一定会自动打开。)
  浅川弯腰捻熄香烟,脑中倏地浮现刚才在管理员办公室看到的录像带。
  (或许他们是看到一部恐怖的电影,便想把这种乐趣推荐给别人。

  如果只是这样……那么岩田秀一为什么不用“专有名词”呢?
  譬如:他想告诉大家《13号星期五》这部片子很精彩,大可直接说出片名,根本不必用“这个”来代替啊!
  由此推断,或许他说的“这个”是一种只能用“这个”来形容的东西,根本就没有特定的名词。
  既然目前没有发现其他线索,那么姑且试试这条线也没啥损失。
  更何况我一直呆呆坐在这里东想西想,也不会有任何结论出来。)
  浅川一打定主意,立刻走出玄关,爬上石阶,然后推开管理员的办公室大门。
  柜台里依然看不到管理员的人影,只听到电视机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
  但是在浅川还没出声前,管理员已经从里面探出头来。
  于是他只好支支吾吾地找个理由说:
  “我想来借一些录像带。”
  管理员一听,马上展露愉悦的笑容回道:
  “请便,您喜欢什么就选什么,每一卷收费300元。”
  浅川点点头之后,走到橱柜前面,发现这里尽是一些恐怖录像带。例如:《地狱之家》、《黑色恐怖》,还有《大法师》、《凶兆》……,都是浅川学生时代就看过的影片。
  (应该还有一些我没看过的恐怖电影才对。)
  浅川从这一头看到另一头,始终找不到一部足以引起他兴趣的片子。
  他再度按照顺序在200多卷带子中搜寻,结果看到最底下一个架子的角落里有一卷没有盒子装的录像带,其他带子的护套上都印着剧照或写着片名,惟有这卷录像带连卷标都没有贴。
  “那个是什么?”
  话一出口,浅川才发现自己用了“那个”的代名词。
  没有特定名称的事物,除了用代名词来形容之外,似乎也没有其他称谓。
  管理员表情困惑地皱起眉头,“啊”了一声,然后拿起那卷带子说:
  “这东西没什么内容。”
  (咦?他知道这卷带子的内容吗?)
  “你看过吗?”
  浅川小心翼翼地问道。
  “这个嘛……”
  管理员歪着头思索,看来他也不知道这卷录像带为什么会摆在这里。
  “这卷带子能不能借我看?”
  管理员没有回答浅川的问题,反而用力地拍一下自己的膝盖。
  “啊!我想起来了,这卷带子是客人丢在客房里的,我原先以为是这里的带子,所以就把它带回来了。”
  “这卷带子是不是丢在B4号房里?”
  浅川不动声色地追问。
  只见管理员一边笑,一边摇头说:

  “这种事情我怎么会记得呢?况且已经是两个月前的事情了……”
  浅川继续问:
  “你看过这卷带子吗?”
  管理员依旧摇摇头,不过脸上的笑意却消失了。
  “没有。”
  “请把这卷带子借给我吧!”
  “你想录电视节目吗?”
  “嗯,是……”
  管理员瞄了一眼那卷录像带说:
  “板子已经拆掉了……你看,防录板子已经被拆掉了。”
  浅川开始有些心急,不禁在心中骂道:
  “你这老家伙!我说借就借,乖乖交给我不就得了!”
  可是不管浅川先前喝了多少酒,他就是没办法用强硬的态度对待别人。
  “帮个忙嘛!我马上就会还你的。”
  他低头哀求道。
  管理员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不明白这位客人为什么对这卷录像带如此感兴趣。
  (难不成其中有什么精彩的画面,真后悔当初捡到时没有先看。)
  管理员突然很想立刻放映这卷录像带来看,但是客人的要求又不能拒绝,于是他只好把带子递给浅川。
  浅川想掏钱,却被管理员制止道:
  “不,我不能收这卷带子的费用。”
  “真是谢谢你了,我待会儿就拿回来还。”
  说完,浅川举起拿带子的手挥了挥。
  “如果里面的内容很有趣,请你马上告诉我一声。”
  管理员的好奇心霎时被挑了起来,而且这里的带子他全都看过了,再也引不起他的兴趣。
  (为什么我会漏掉那一卷带子呢?明明是打发时间的好东西……不过那卷带子里也可能只是录一些无聊的电视节目罢了……)
  管理员一直认为那卷带子很快就会被送回来,可是……
  2
  浅川检视手上这卷录像带,发现它是一卷120分钟的普通录像带,而且就如管理员所说,上面防录用的板子已经被拆掉了。
  他打开录像机的开关,把录像带推进去,然后盘坐在电视机前面,压下按键后,随即
  传出带子转动的声音。
  浅川揣测这卷录像带中是否隐藏着解开那4个青年男女猝死的关键,只要能发现一点点线索,他就很满足了。
  (应该不会有危险吧!
  只是看个电视,不可能会引发致命的危险才对。)
  这时候,电视里面发出一段噪声,并且画面剧烈晃动着。
  浅川动手调整了一会儿,画质渐渐清晰,接着出现一幅漆黑的画面。
  由于一直没有声音传出,浅川不禁凑上前去确认机器是否出了故障。
  (“警告!没有胆量的家伙不要看这个,你会后悔的……”)

  岩田秀一的话在浅川的脑海里复苏了。
  (我应该不会后悔吧!)
  浅川以前在跑社会新闻时曾经看过许多惨不忍睹的场面,至今都不曾后悔过,这也是他惟一感到自豪的地方。
  漆黑的画面上开始出现针头般大小、闪闪烁烁的光点,接着慢慢膨胀起来,不断地往左右两边飞窜,然后在左边停住。
  不久,闪烁的光点分散开来,像蚯蚓一般地蠕动着,缓缓形成模糊却又充满命令口吻的6个字——“一定要看到完”。
  这6个字消失之后,又浮现“会被亡魂吃掉哦”这些文字。
  “亡魂”是指什么目前不得而知,但是“吃掉”这个字眼看起来倒是相当骇人。
  仔细斟酌之后,前后这两句话之间似乎省略掉“否则”这个转接词。如果加上转接词,那么这两句话是在威胁观看者不可以看到一半时停止播放,否则会遭遇悲惨的下场。
  “被亡魂吃掉哦”这几个字渐渐将漆黑的画面推开,慢慢变成带着斑点的乳白色,看起来像是重迭在画布上的影像。
  这些影像一直蠕动着,仿佛在寻找出口,又像是一股即将迸出的莫名能量、生命跃动,无情地吞噬周围的黑暗。
  浅川并没有要按下停止键的念头,因为这股能量让他觉得很舒服。
  紧接着,黑白画面上猛然跃出一团红色液体,同时传来一声地动声。由于这个地动声听起来十分诡异,不像是从小小的扩音器里发出来的,因此让人产生一种房子正在摇动的错觉。
  鲜红液体爆发开来,四处飞溅,有时还占满整个画面。
  画面从黑色变成白色,接着又转变成红色,始终没有出现自然色彩。这种抽象意识和色彩的鲜明变化,让人产生疲惫感。
  这时候,画面仿佛洞悉观看者的心理一般,鲜红色彩瞬间消退,进而出现一座火山。
  这座火山以晴朗的天空为背景,白色烟雾袅袅上升,摄影机的位置是在山麓一带,底下则覆盖着一片黑褐色的熔岩流。
  顷刻间,画面再度被黑暗所吞噬,蔚蓝的天空顿时变成一片漆黑。数秒钟后,鲜红色液体从画面中央迸散开来,朝下方流动。
  画面呈现出一幅红艳艳的燃烧景象,隐约可以分辨出火山的轮廓,和之前那些模糊的影像比起来,显得具体多了。
  画面进行到这里,一般人都可以看出这是火山爆发的景象,炽热的熔岩流从火山口倾泻而出,往山谷间流。
或许您还会喜欢:
荒漠甘泉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荒漠甘泉》1月1日“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是耶和华你神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申十一章十一至十二节)亲爱的读者,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境界上,前途茫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新年,等待我们经过。谁也不能预知在将来的路程中有什么遭遇,什么变迁,什么需要。 [点击阅读]
莫普拉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1846年①,当我在诺昂写《莫普拉》这部小说时,我记得,我刚刚为夫妇分居进行了辩护。在此之前,我曾同婚姻的弊端作过斗争,由于没有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也许让人以为我低估了婚姻的本质;然而在我看来,婚姻的道德原则恰恰是美好不过的——①原文如此,应为1836年。事实上,《莫普拉》这部小说由乔治-桑于1835年夏至1837年春写成,1837年4月至6月发表在《两世界杂志》上,同年出版单行本。 [点击阅读]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一我有十五年不到韦尔洛臬去了。今年秋末,为了到我的老友塞华尔的围场里打猎,我才重新去了一遭。那时候,他已经派人在韦尔洛臬重新盖好了他那座被普鲁士人破坏的古堡。我非常心爱那个地方,世上真有许多美妙的角落,教人看见就得到一种悦目的快感,使我们不由得想亲身领略一下它的美。 [点击阅读]
莫罗博士的岛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1887年2月1日,“虚荣女士”号与一艘弃船相撞而失踪,出事地点大约在南纬1度,西经107度。1888年1月5日,即出事后的第十一个月零四天,我的叔叔爱德华·普伦狄克被一艘小船救起。方位在南纬5度3分,西经1ol度。小船的名字字迹模糊,但据推测应当是失踪的“吐根”号上的。我叔叔是个普通绅士,在卡亚俄码头登上“虚荣女士”号开始海上旅行。出事后人们以为他淹死了。 [点击阅读]
董贝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0
摘要:我敢于大胆地相信,正确地观察人们的性格是一种罕见的才能(或习惯)。根据我的经验,我甚至发现,即使是正确地观察人们的面孔也决不是人们普遍都具有的才能(或习惯)。人们在判断中,两个极为寻常发生的错误就是把羞怯与自大混同——这确实是个很寻常的错误——,以及不了解固执的性格是在与它自身永远不断的斗争中存在的;这两种错误我想都是由于缺乏前一种才能(或习惯)所产生的。 [点击阅读]
葬礼之后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老蓝斯坎伯拖着蹒跚的脚步,一个房间接一个房间地,逐一拉起房里的百叶窗。他那粘湿的双眼,不时地望向窗外,挤出了满脸的皱纹。他们就快要从火葬场回来了。他老迈的脚步加快了些。窗子这么多。“思德比府邸”是一幢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哥德式大建筑。每个房间的窗帘都是豪华锦缎或天鹅绒,有些墙面上仍旧系挂着丝绸,尽管这些都已年久褪色。 [点击阅读]
蒙面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在他面前将信整齐地放成一摞。他拿起最上面的一封,琢磨了一会儿上面的地址,然后用放在早餐桌上的专用裁纸刀将信封背面纵向裁开,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在里面还有一个信封,用紫色的蜡仔细地封好,上面有“亲启保密”的字样。赫尔充里。波洛那鸡蛋形的脸上的眉毛向上扬了扬。他喃喃道;“耐心点,这就来了!”又一次用上了那把裁纸刀。这一次信封里出来了一封信-字迹颤巍巍的,又长又尖。好些字重重地画上了线。 [点击阅读]
蓝色特快上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将近子夜时分,一个人穿过协和广场(巴黎最大的广场,位于塞纳河右岸,城西北部。译注)。他虽然穿着贵重的皮毛大衣,还是不难使人看出他体弱多病,穷困潦倒。这个人长着一副老鼠的面孔。谁也不会认为这样一个身体虚弱的人在生活中会起什么作用。但正是他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发挥着他的作用。此时此刻,有一使命催他回家。但在回家之前,他还要做一件交易。而那一使命和这一交易是互不相干的。 [点击阅读]
蓝色长廊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男子已经意识朦胧。女子只能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周围的景物,或许刚才猛地受到了撞击,才失去了知觉。这一撞非同小可,驾驶座上已空无一人,车子正缓缓地向路边滑动,挡风玻璃的前端已接近没有护栏的路边。女子双眼模糊,她在潜意识里想到,男子曾经告诉过她这一带的悬崖有两百米深。如果车子照此滑落下去——而此时那位男子却困在副驾驶席上神志不清。 [点击阅读]
藏书房女尸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有些陈腐的词语只属于某些类型的小说。比如情节剧里的“秃头坏男爵”,侦探故事里的“藏书室里的尸体”。多年来我一直试图为人们熟知的主题作一些适当的改变。我为自己订立了条件:书里描写的藏书室必须属于非常正统、传统的那一类,而尸体则必须让人觉得悱恻不定、触目惊心。遵循这些原则,几年来出现在笔记本上的只有短短几行文字。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