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相约星期二 - 第十三个星期二--谈论完美的一天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三个星期二--谈论完美的一天
  莫里死后想火化。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夏洛特,他们都认为这样做最妥善。布兰代斯大学的拉比①,阿尔·阿克塞尔拉德——莫里的老朋友,他们请他来主持葬礼——来看莫里,莫里把火化的想法告诉了他。
  ①指犹太教主持仪式的神职人员。
  "阿尔?"
  "啊?"
  "千万别把我烧过了头。"
  拉比听了直发愣。可莫里现在老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越接近生命的终结,他越把自己的身体看作是个壳,仅仅是一具装有灵魂的外壳。它渐渐地枯萎成一堆毫无用处的皮肤和骨头,然后便可毫不费力地化去。
  "我们很害怕看见死亡,"我坐下后莫里对我说。我扶正他衣领上的话筒,可它还是不停地滑落下来。莫里又咳嗽起来。他现在不停地咳。
  "我那天看了一本书。里面说有个人在医院里死去时,他们立即用被单盖住他的头,把尸体推人了倾卸槽。他们迫不及待地要让它从面前消失,好像死亡会传染开似的。"
  我还摆弄话筒。莫里看了一眼我的手。
  "它不会传染的,这你知道。死亡跟生命一样自然。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他又咳了。我退后去看着他,随时做好应急的准备。莫里近来晚上的情形也不妙。那些夜晚真叫人提心吊胆。他睡不上几个小时就会被剧烈的咳嗽弄醒。护士们跑进卧室,捶打他的后背,想办法挤出他肺部的毒素,即使他们使他呼吸变正常了——"正常"是指依靠氧气机的帮助——这一折腾也会使他第二天疲惫不堪。
  氧气管现在插进了他的鼻子。我讨厌看到那玩艺。在我看来,它代表着彻底的无望。我真想把它拔出来。
  "昨天晚上……"莫里轻声说。
  昨天晚上怎么啦?
  "……我发作得很厉害。它持续了好几个小时,我真不知道能不能挺过来。不能呼吸。胸口一直堵着。有一段时间我快要晕厥过去了……然后又有了某种宁静的感觉,我感到我已经准备好了。"
  他眼睛睁开了。"米奇,那是一种最不可思议的感觉。一种既无奈又平静的感觉。我想到了上个星期做过的一个梦:我走过一座桥,进入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我已准备好去任何一个地方。"

  但你没有去。
  莫里等了一会儿,他微微摇了摇头。"是的,我没有去。但我感觉到我已经能够去了。你能理解吗?
  "这就是我们都在寻求的:平静地面对死亡。如果我们知道我们可以这样去面对死亡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应付最困难的事情了。"
  什么是最困难的?
  "与生活讲和。"
  他想看后面窗台上的木槿。我把它托举到他面前。他笑了。
  "死是很自然的,"他说。"我们之所以对死亡大惊小怪,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自己视作自然的一部分。我们觉得既然是人就得高于自然,"
  他望着木槿笑笑。
  "我们并不高于自然。有生就有死。"他看着我。
  "你能接受吗?"
  是的。
  "很好,"他轻声说。"但你有回报。这是人类不同于植物和动物的地方。
  "只要我们彼此相爱,并把它珍藏在心里,我们即使死了也不会真正地消亡。你创造的爱依然存在着。所有的记忆依然存在着。你仍然活着——活在每一个你触摸过爱抚过的人的心中。"
  他的声音变得粗糙起来。这通常表明他需要休息一会了。我把木槿放回到窗台,然后去关录音机。机子录下的莫里的最后一句话是:
  "死亡终结了生命,但没有终结感情的联系。"
  对als的治疗目前有了一些进展:一种处于试验阶段的药物有望获得通过。它并不能治愈患者,但能起到延缓的作用。也许可以延缓几个月。莫里已经听说了这事,但他的病情已经太严重了。而且这种药的上市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对我不管用了,"莫里打消了这个念头。
  自从患病以后,莫里从未对治愈抱过希望。他非常现实。有一次我问他,如果有人能挥舞魔杖把他治愈,他还会成为以前的那个莫里吗?
  他摇摇头。"我不可能再回到过去了。我已经是一个不同于以前的我了。我有了不同的态度和观念。我更充分地感受着自己的身体——我以前没那么做。我还不同于以往地在思索一些重大问题,一些挥之不去的根本问题。

  "就是这么回事,你瞧,你一旦涉足这些重大的问题,你就没法抽身离开了。"
  什么是重大的问题?
  "在我看来;它们离不开爱。责任,精神,意识等范畴。今天我如果是个健康人,这些还将是我要去思考的问题。它们将伴我一生。"
  我在想象一个健康的莫里:他掀去盖在身上的毯子,从轮椅上下来,我俩一起去附近散步,就像当年在校园里一样。我突然意识到,看见站着的莫里是十六年前的事了。已经十六年了?
  如果你有完全健康的一天,你会怎么做?我问。
  "二十四小时?"
  二十四小时。
  "我想想……早晨起床,进行晨练,吃一顿可口的。有甜面包皮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请朋友们共进午餐,我一次只请一两个,于是我们可以谈他们的家庭,谈他们的问题,谈彼此的友情。
  "然后我会去公园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丽的小鸟,尽情地享受久违的大自然。
  "晚上,我们一起去饭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也可能是鸭子——我喜欢吃鸭子——剩下的时间就用来跳舞。我会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后回家,美美地睡上一个好觉。"
  就这些?
  "就这些。"
  太普通了。毫不奢侈。我听了真有些失望。我猜想他会飞去意大利与总统共进午餐,或去海边,或想方设法去享受奇异。奢侈的生活。几个月躺下来,连脚都无法动弹——他竟然在极普通的一天里找到了那份完美。
  但随后我意识到了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答案所在。
  那天当我离开时,莫里问他能不能提一个话题。
  "你弟弟,"他说。
  我心里一震。我不知道莫里怎么会知道我的心病的。我几个星期来一直在给西班牙的弟弟去电话,我得知——他的朋友告诉我——他正往返于西班牙和阿姆斯特丹的一家医院。
  "米奇,我知道不能和你爱的人在一起是痛苦的。但你应该平静地看待他的愿望。也许他是不想烦扰你的生活。也许他是承受不了那份压力。我要每一个我所认识的人继续他们自己的生活——不要由于我的死而毁了它。"

  可他是我弟弟,我说。
  "我知道,"莫里说。"所以你会伤心。"
  我脑海里又出现了八岁时的彼得,他金色的鬈发蓬成可爱的球状。我们在隔壁的院子里摔跤,泥草透过牛仔裤弄脏了我们的膝盖;我回想起他对着镜子唱歌,拿着梳子当话筒;我还想起我俩躲迸阁楼小屋,藏在那里考验父母亲的能耐,是否找得到我们吃晚饭。
  随后出现了成年的他,拖着羸弱的身躯远离亲人,化疗使他骨瘦如柴。
  莫里,我问,他为什么不想见我?
  我的老教授叹了口气。人与人的关系是没有固定公式的。它需要双方用爱心去促成,给予双方以空间,了解彼此的愿望和需求,了解彼此能做些什么以及各自不同的生活。
  "在商业上,人们通过谈判去获胜。他们通过谈判去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但爱却不同。爱是让你像关心自己一样去关心别人。
  "你有过和弟弟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但你不再拥有这份感情了。你想把它要回来。你从未想让它结束。可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结束,重新开始,结束,重新开始。"
  我望着他,所有的死亡我都见到了。我感到茫然无助。
  "你会回到你弟弟的身边的,"莫里说。
  你怎么知道?
  莫里笑了,"你回到了我身边,是不是?"
  "我那天听到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莫里说。他闭了一会眼睛,我等他往下说。
  "故事讲的是一朵在海洋里漂流了无数个春秋的小海浪。它享受着海风和空气带给它的欢乐——这时它发现,它前面的海浪正在撞向海岸。
  "我的天,这太可怕了,小海浪说。我也要遭此厄运了!
  "这时又涌来了另一朵海浪。它看见小海浪神情黯然,便对它说,你为何这般惆怅?
  "小海浪回答说,你不明白!我们都要撞上海岸了。我们所有的海浪都将不复存在了!你说这不可怕吗?
  "那朵海浪说,不,是你不明白。你不是海浪,你是大海的一部分!"
  我笑了。莫里闭上了眼睛。
  "大海的一部分!"他说着,"大海的一部分。"我看着他呼吸,吸进呼出,吸进呼出。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复活
作者:佚名
章节:136 人气:2
摘要:《马太福音》第十八章第二十一节至第二十二节:“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么?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马太福音》第七章第三节:“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约翰福音》第八章第七节:“……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点击阅读]
天使与魔鬼
作者:丹·布朗
章节:86 人气:2
摘要:清晨五点,哈佛大学的宗教艺术史教授罗伯特.兰登在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电话里的人自称是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的首领,名叫马克西米利安.科勒,他是在互联网上找到兰登的电话号码的。科勒急欲向他了解一个名为“光照派”的神秘组织。他告诉兰登他们那里刚刚发生了一起谋杀案。他把死者的照片传真给兰登,照片把兰登惊得目瞪口呆。 [点击阅读]
女人十日谈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十位年轻的女人,为活跃无聊的产房生活,十天内讲述了!”00个亲身经历的故事:初恋、引诱、遗弃、强||奸、复仇、婚外情的荒唐、性*生活的尴尬……在妙趣横生兼带苦涩酸楚的故事背后,则是前苏联社会的fu败、男人灵魂的丑陋、妇女处境的悲惨,以及她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烈渴望和执着追求……这便是《女人十日谈》向读者展示的画面及其底蕴。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小银和我
作者:佚名
章节:142 人气:2
摘要:——和希梅内斯的《小银和我》严文井许多年以前,在西班牙某一个小乡村里,有一头小毛驴,名叫小银。它像个小男孩,天真、好奇而又调皮。它喜欢美,甚至还会唱几支简短的咏叹调。它有自己的语言,足以充分表达它的喜悦、欢乐、沮丧或者失望。有一天,它悄悄咽了气。世界上从此缺少了它的声音,好像它从来就没有出生过一样。这件事说起来真有些叫人忧伤,因此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为它写了一百多首诗。每首都在哭泣,每首又都在微笑。 [点击阅读]
最优美的散文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冬日漫步(1)[美国]亨利·大卫·梭罗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博物学家、散文家、超验现实主义作家。生于美国康科德,毕业于剑桥大学。他是一名虔诚的超验主义信徒,并用毕生的实践来体验这一思想,曾隐居家乡的瓦尔登湖长达两年之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其代表作《瓦尔登悍又名《乎散记》,是他隐居生活的真实记录。 [点击阅读]
死光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中华读书报记者施诺一位当年出版斯蒂芬·金小说的编辑曾预言:“过不了多久,斯蒂芬·金在中国就会像在美国一样普及。”中国出版商认为这位给美国出版商带来巨额利润的畅销书作者也会给中国出版社带来利润,全国有5家出版社先后推出斯蒂芬·金,盗版书商也蜂拥而至,制作粗糙的盗版书在市场迅速露面。然而,令出版商失望的是,斯蒂芬·金并没有给中国出版商带来惊喜。它的销售业绩并不理想,没有出现预想中热卖的高xdx潮。 [点击阅读]
沉默的羔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沉默的羔羊》还不能算是经典,可“名著”的殊荣它还是当之无愧的。一部书,印到四百万册以上,无论如何其影响力不能低估。《纽约时报》一九九二年的畅销书排行榜上,《沉默的羔羊》稳稳地坐着第一把交椅,而根据它改编的同名电影又在本年度一下获得了五项奥斯卡大奖,这一来更是推波助澜,使这部以悬念及恐怖著称的小说在全球范围内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我大约三年前在一个朋友的家中看到了《沉默的羔羊》。那是原版录像。 [点击阅读]
西方哲学史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 [点击阅读]
请你帮我杀了她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你知道吗,大夫,你并不是我回来以后看过的第一个心理医生。我刚回来的时候,我的家庭医生就给我推荐了一位。那人可不怎么样,他假装不知道我是谁,这也太假了——你要不知道我是谁,除非你又聋又瞎。每次我走在路上,转个身,似乎都会有拿着照相机的白痴从路边的灌木丛中跳出来。但在这一切倒霉事情发生之前呢?很多人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温哥华岛,更不用说克莱顿瀑布区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