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消失的地平线 - 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在线阅读——三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康维有个特点,总喜欢袖手旁观,不过,充满活力和主动性是他个性的主要方面。就在刚才,在他们正等那些陌生人走近的时候,他却没有细致地考虑万一有任何意外发生时他将如何应付。而这算不上什么大胆,也不是冷静,更不是对自己在事发之时有能力当机立断的过分自信。如果从最坏的角度讲,这是一种惰性,不愿意在事情发生时让自己唯一的作为旁观者的好处给溜掉。
  当那些人影走下山来进入山谷时,可以隐约看清他们有十二三个左右,拾着一张带帐篷的轿子,过了一小会儿,即可以辨别得出,轿子里坐着一个穿一身蓝色长袍的人。康维想象不出他们要去往何处;不过,这看来真如布琼克罗小组所说的是天意,怎么就这么巧,如此不偏不倚地在此时此地与这样一帮人马遇上了呢。不等双方走近,康维就甩下自己的同伴,抢先朝前走去,走得不急不忙。他了解东方人讲究会面的礼仪并乐于在上面花时间。在相距尺码的地方停下,池彬彬有礼地鞠了一躬。让他大吃一惊的是这位穿长衫的人物从轿子里走下来,面带高雅在重而审慎的神情,他走近前来,然后把手伸了过来。康维回应着,他注意到眼前这位汉族老者或者说上了些年纪的汉人发白的头发和刮得光光的脸,被这一身丝线绣制的长衫修饰得有些纤弱苍白。现在该轮到他来向康维表示同样预先盘算好的那份谦恭。接着他用纯正或许该说是非常标准的英语说:"我是从香格里拉寺来的。"
  康维又一次向他鞠躬,适当地停顿一下之后,他开始简略地讲述他及其他三个同伴流落到这一人迹罕至之地的经过。讲到末尾,这个汉族人表示了理解。"这真是不得了哦,"他说着,又凝神看了看破损的飞机,然后接着说,"我姓张,要是你不介意让我会会你这些朋友的话。"
  康维竭力使自己笑得温文尔雅。他被刚才那一幕情景搞搭了——一个汉人说一口标准的英语,而且清熟邦德大街的社会礼俗,却身处西藏边缘的蛮荒之地!这时,其他三位也都跟了上来,看到刚才一幕狭路偶遇,多少都感到惊讶。康维转过身来,——一介绍着。"布琳克罗小姐……巴纳德先生,美国人……马林逊先生……还有,我本人,名叫康维。能见到您我们很高兴。不过,这次相遇差不多同我们到达这里一样令人迷惑。确实,我们也刚刚上路准备到你们的寺里去,所以,要是您可以为我们带路的话,那真是十二分地幸运了。"
  "没必要这么客气,我很乐意当你们的向导。"
  "我怕这会太让您麻烦,您真是太好了,不过,访问距离不是太远吧……"
  "不远,但也不容易走。能陪同你及你的朋友是我的荣幸。"
  "确实,非常过意不会。"
  "我一定会带你们去的。"
  康维觉得,这样的客套从地点和事情的经过而言实有荒唐可笑之嫌。"那很好,"他回道,"我们定会感激不尽。"
  那个一直忧郁而受不了诙谐打趣的马林逊,这会儿却古板而酸溜溜地插了出来。"我们杀得不会很长,"他草率地嚷嚷道,"所有的东西我们都会付钱的,我们将在你们的人来帮助我们回去。我们想尽快回到文明社会中去。"
  "你真是肯定你远离文明了吗?"
  这样心平气和的质询,只能让这年轻人更加狂躁。"我十二分地肯定我已经远远离开我想去的地方,大家都是这样。有个暂时的栖身之处我们很感激,不过如果你能为我们怎么回去想想办法,我们会更加感激的,你估计从这回到印度会需多久?"
  "我真说不出来。"
  "好了,我不希望我们为这事惹出什么麻烦。雇用当地的搬运工我是有些经验的,另外,我们希望通过你的影响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
  康维觉得这么尖刻地说话大可不必,他正好可以借机调停一下,于是仍然以很宽宏的口气说道:"我只能向你保证,马林逊先生,人家会很得体地对待你的,而且最终你也不会后悔的。"
  "最终?"马林逊一下抓住这词叫嚷起来。不过,好在此时一些酒水,果品被端了上来,即将发生的舌战也顺势得到避免。那些果品、酒水是由行进当中的人马里一些身穿羊皮、头戴裘帽、脚蹬牦牛皮靴、彪悍健壮的藏族人从包皮裹中-一取出的。
  这酒散发出可人的香气,味道也不错,比起上好的葡萄酒并不逊色,而果品中就有芒果,熟得透透的。这么长时间绝食之后,吃起这水果真是痛快极了。自讨没趣的马林逊也津津有味地吃着、喝着。可康维,刚刚打消了疑虑,不愿意去光顾离他远的那些水果。他深感纳闷在这种海拔高度怎么会产芒果,他对山谷之外的那座山更抱有兴趣。这是一座令人眩目,引人豪情激荡的山峰。他感到奇怪,某某旅行家在他游历西藏高原的书中并没有对这座山描绘多少,却只是一成不变地引经据典。他凝望着山峰,禁不往心驰神往,他的心已在登山了,顺着冥想中的山勋与隘道择路攀行而上……直到马林逊的叫喊把他的思绪带回现实之中;他环顾了一下四周,发觉这个汉族人正诚挚地注视着自己。"你看这山都看出神了吧,康维先生?"他问道。

  "没错,这是很棒的景观,我想,它该有个名字!"
  "这山就叫卡拉卡尔。"
  "我想我还未曾听说过,它很高吧?"
  "超过28000英尺。"
  "真的吗?我原以为除喜玛拉雅山之外不会有如此规模的高山了。是不是已经准确地测量过呢?是谁测定的数据?"
  "你说会是谁呢?亲爱的先生,寺院制度与三角法则之间是不是有什么不相容的东西呢?"
  康维很好地把味了一下这句话,答道:"唤,没有,绝对没有。"然后谦和地笑了笑。他感到这玩笑开得有些蹩脚,不过,这样的玩笑,大体上是值得一开的。此后不久,香格里拉之旅便开始了。
  整个上午,他们都侵吞吞在山径上攀爬,坡度并不太陡;然而在这样的高度行走,体力消耗很大,没有人有更多的精力说话。
  这汉族人坐在骄子里,显得舒服而又奢华,但似乎有失骑士风度,居然荒唐到把布琳克罗小姐撒在这豪华庄严的布景之外。
  比其他几个康难要更适应稀簿的空气,可那几个抬轿子的偶尔的交谈却让他听得伤筋费神。他懂一点藏语,刚刚能半猜半懵地明白那些人很高兴要返回喇嘛寺。尽管他希望和他们的领头继续聊上几句,但不行,因为地闭着眼,脸半藏在审布之后,似乎有什么妙法抓住瞬息时间睡上一觉。
  那时的阳光温暖和煦;虽不能说完全吃饱喝足,饥渴已经减缓了许多;这空气纯净得仿佛来自另一个星球,每吸一目都觉得弥足珍贵,需要有意识地、审慎地去呼吸它。虽然起初让人仓皇失措,可不久又惹得你心旷神怡,又抚慰你心静如水。
  整个躯体按着呼吸的单调节奏向前移动,走啊,想啊,这双肺,不再是谨小慎微的自动器官,似乎是已受过训练而与思维和肢体相互十分地协调合拍。
  一种神秘的诗一般的思绪在康维的心底涌动,却又奇妙地与他怀疑的潜意识相一致。他发觉自己并没有自寻烦恼地为这惊骇人心的场面而苦思冥想。
  有那么一两次,他同马林逊说了几句开心的话,可这小子却一股脑儿闷闷地爬着山。巴纳德已是气喘吁吁,而布琳克罗小姐则上气不接下气与自己的肺进行着残忍的抗争,却还故意竭力地掩饰着。"我们差不多到山顶了。"康维给她鼓着劲。
  "有一回去追赶火车,就是这种感觉。"她回道。如此也罢,康维想总有那么一些人拿苹果酒当香槟酒,这是个鉴赏力问题!
  他觉得奇怪,除了迷惑不解之外,竟然没有什么担忧和不安,对自己根本就不担心什么。
  生活中就有这样的时刻,当一场夜间娱乐出乎意料地昂贵同时也出乎预料地新奇时,你会把灵魂和钱包皮同时打开。
  在那个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早晨,再次看到卡拉卡尔山时,他心里对这全新体验的提供者由衷地默默感激,在亚洲不同地方度过了十年之后,他已经形成对不同的所在和发生的事情一种挑剔的评价习惯。而这次,他从心底不同寻常地承认并接受了。
  沿山谷约数英里的地段坡度变得更陡峭,不过到了那时太阳完全被乌云遮挡,一抹银白的轻雾给这景色罩上一层朦胧。雷的轰隆、冰雪崩落的声响从雪原的立方回荡着传来。空气一下变得寒冷。后来,随着山势突然变化,气温更是冷得刺骨。一阵风猛刮过来,雨点夹带着雪粒直扑上来,把大伙儿都给淋透,不知要给他们增添多少困难和不适,就连康维都不由觉得已不可能再继续往前走了。但过不了多久,似乎就到达了这山岭的顶端。这时,几个轿夫停下来调整着担子。巴纳德和马林逊两个都受了不少罪,老是落在后面,而那些藏族人却显然急切地在赶路,并做着手势表明剩下的路途不会那样折磨人了。
  才让人稍宽下心来不久;却看到他们在盘绳索,让人感到失望。"他们是不是想要把我吊死?"巴纳德竟然不顾一切地叫喊起来,样子很是滑稽;然而,不一会就看出这几个向导并没有恶意,只是要把大伙儿用绳索连结在一起;这是登山运动中很平常的做法。当他们注意到康维对绑纺绳子很有一套时,更加敬佩,于是就让他按自己的方式来摆布大伙儿。

  康维让马林逊紧挨着他,并让一些藏人走在最前面和后面,却把巴纳德和布琳克罗小姐还有更多的藏族人放在更靠后的位置,他很快注意到这些人也乐于在他们的头顿还在睡觉的时候让他来代理领导权。他产生了一种熟悉的权威感;万一有什么困难与不测,他将会倾尽自己的所能去做——那就是自信而果断地去把握和指挥。他当年是一流的登山运动员,而现在,毫无疑问,仍然很棒。"你得照顾好巴纳德哟。"他半开玩笑地对布琳克罗小姐说道;而她却含糊中暗含敏锐地回道:"我尽力而为吧,可你知道,我从来没有被绳子捆绑过。"
  后半程的路段,偶尔也有令人振奋的时候,却没有他所估计的那么艰难而且坡度也缓和了不少,不用像前面那么"让人肺爆"他紧张攀爬了。这山径就是一条沿一堵岩石悬壁的侧面凿劈而成的Z字形走廊,
  这高耸的是壁被一片云雾笼罩之中显得股俄而神秘。也许这云雾也宽大仁慈地掩映着另一面的万丈深渊呢,不过康维有一双适应高山峡谷的锐眼,他总喜欢观察他的所在。
  这山路在某些地段只有两英尺宽,而那几位轿夫却能如此灵活自如地操纵着轿子前行,令康维深为佩服,同样那位坐轿子的人能始终安稳地睡大觉,他也非常羡慕。这些藏民够可靠的,不过,当小路变宽并下坡的时候他们看上去要更高兴。后来;他们开始自得其乐地唱起歌来,轻快而粗犷的曲调令康维联想起马塞尼特为藏族舞剧所谱写的乐曲。雨停了,空气渐渐变暖。"真的,我们自己肯定是找不到路的。"康维说着,想使气氛轻松一些,可马林逊并不觉得此话很中听,他实际上已经吓得够惨的了,而现在最糟的路段已经走过,他却显得更加无所适从。"我们会不会迷失太多呢?"他尖刻地进出一句。山径继续延伸,更急剧地沿山坡而下。康维还在周围发现有雪绒花生长着——这可是第一个表明将有更热情的欢迎的信号呢。可是,当他告诉各位这一发现时,马林逊更是安静不下来,"老天爷,康维,你以为是在阿尔卑斯山闲逛吗?我不明白我们到底在干什么乌七八糟的名堂?咱们到那里以后又打算怎么办?我们要干些什么?"
  康维平静地说道:"要是你也有过像我一样的经历,你就会明白生活中有些时候最舒服的事就是什么都不做。事情既然发生了就让它发生呗。的确,战争就像这个样子。在现在这种场合,如果有一点新奇的感觉来排遣这不快和艰苦的话,那也是一种幸运啊!"
  "我看,你这人是个混蛋的诡辩之才,在巴斯库那会儿,你可不是这种心情。"
  "当然不是,因为那个时候还有机会按自己的意志和行动来处理问题,可现在,至少是眼下没有这种可能。因为我们就在这儿,如果你要我说一个理由的话,我一般都会找一个能自我安慰的理由。"
  "确以为你已经认识到我们要原路返回将会是多么令人丧胆的苦差。我们一直在沿一座险峻峭拔的山峰正面曲折行走了近一个小时——我已经注意到了。"
  "我也注意到这一点。"
  "是吗?"马林逊激动地干咳着说道,"我敢说我是个令人讨厌的人,可是我没办法,我怀疑这一切,我觉得我们所做的事情已经远远超出这些家伙想要我们做的,他们正把我们弄进一个角落。"
  "即使如此,也只能这么做,要不就是呆在外面等死。"
  "我知道那很合乎情理,可于事无补。恐怕我可不像你那样容易接受这种环境。我忘不了两天之前在巴斯库领事馆时的情景,想想那以后所发生的一切真让我有些受不了。很抱歉,我是紧张过头了。这让我明白我能错过战争有多幸运;我想我看问题真是有些歇斯底里了,我周围的整个世界好像彻底疯了似的,我这么跟你说话一定很粗鲁。"
  康维摇摇头,"亲爱的小伙子,一点都不。你只有20岁,而你现在处在约两英里半的海拔高度,这足以使你会偶然产生各种情绪和感觉。我认为你已经很出色地经受住了这么严峻的考验,比我在你那个年纪时还好。"
  "可是,你难道不觉得这事很荒唐吗?我们是怎么飞过那些大山,又怎么在狂风中苦熬,等待,还有那个飞行员死得不明不白,然后又碰上这么些家伙。回想这一切难道不像是一场恶梦,太离奇了吗?"
  "是的,当然是这样。"
  "那么,但愿我能知道你何以能对每件事如此地保持冷静。"
  "你真的希望那样?只要你愿听我就告诉你,不过你可能会认为我玩世不恭,因为我还有很多恶梦一般的经历可以回顾。这里不是世界上唯一的离奇怪诞之地,马林逊。何况,要是你一定得联想到巴斯库,你还记得我们离开之前那些革命者是怎样在拷打折磨他们的俘虏以退出情报来吗?一般是乱打一气之后再用水冲,当然很奏效。我还未曾见过比这更可笑而可怕的事情。还有,你可否回忆得起来在我们被隔离审查之前传出的最后一个消息?那是一个信息传送接力,是曼彻斯特一家纺织公司咨询在巴斯库有没有销售紧身胸衣的商业渠道!你说这够荒唐了吧?相信我,我们来到这里可能已经发生了的最糟的事情就是我们把一种疯狂与另一种调换过来了。于战争而言,如果你在那种情况下也会像我一样去做,那就是学会用一张硬嘴逃避。"

  他们仍在交谈着,不觉爬上一段陡峭而又短促的斜坡,让人喘不过气来,就那么几步就已经和先前一样吃力。而此后不久,大地开始平展。大伙也从迷雾中步出投入到清爽而充满阳光的空气之中。就在不远的前方,静静地躺着香格里拉喇嘛寺。
  对于寨维而言,第一眼看到这寺,就有一种感觉围绕包皮裹着他的整个心灵;那是一种使人透不过气来的,从荒凉孤寂的韵律中飘曳出来的梦幻感觉。的确,这是一种奇特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观。
  一片色彩纷呈的亭堂楼阁紧紧依偎着山腰。它绝对没有莱茵兰城堡那种阴森可怖,令人讨厌的做作,而以一种花瓣似的精美与雅致巧妙地镶嵌于悬崖之上,显得富丽而又高雅。
  一种庄严而又酸涩的情感把他的目光从蓝灰瓦的屋顶引向上方灰色的岩石棱堡,这风格尤如格丽多沃岛上的维特角塔一般壮美而深沉。远处,在那座光彩夺目的金字塔上面,高耸着卡拉卡尔的银峰雪壁。康维想这该不是世界上最低人心魄的雄奇山景了吧!他还想象着这巨人般的岩石壁峦是如何承载着这雪原和冰川的巨大压力。也许有那么一天,这整座山会崩裂,那将会有卡拉卡尔一半的冰川塌坠到山谷。他惊奇地感到要是有那么一点点风险加上恐怖将会是多么惬意的刺激。
  往下展望,景象更是迷人。这山的最壁一直往下,近乎垂直地裂成一个裂缝,这只可能是远古时期某一次地壳催化裂变的结果。
  山峡的底部深得模糊不清,呈现给你满眼的翠绿,风被挡在了外面,而匕方有雄踞的喇嘛寺俯瞰着,在康线的心目中,这真是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好地方。然而这里即使有人居住,他们的村落也一定彻底被远处根本无法攀登的高山与外界隔离开来,仅有一条爬得出去的隘道伸向喇嘛寺的附近。
  康维凝望着峡谷,内心感到一丝紧张和忧虑;或许马林逊的疑虑并非全无道理。然而这感觉却稍纵即逝,很快又被一种更加深送的感觉吞没。神秘与梦幻参半——一种终于来到世界的某个尽头和归宿的感觉。
  他根本就记不清楚他们几个是怎么到达喇嘛寺的,或者说寺里的人是通过什么手续和方式来接待他们,怎么给他们解开绳索,怎么又把他们带到寺管区的。
  那稀薄的空气中泛起一层淡淡的云烟,仿佛是梦中的纱帐,与瓷青色的天空相映成趣。随着每一日呼吸,每一次凝望,他渐渐沉入一种深深的近乎迷醉的平静,使他对马林逊的焦躁不安、巴纳德的俏皮话以及布琳克罗小姐好像已为最坏情况作了充分准备的忸怩作态都一概无动于衷。
  恍惚中康维惊讶地发现里面居然很是宽敞,温暖,而且非常干净清洁。还没来得及去注意更多,那个汉族人早下了轿子,并已经在领他们穿墙过院地穿梭于各个厅室之间。他和蔼地说道:"我得道个歉。在路上我没有关照好你们,可事实是这样,那种旅行我很不适应,我得照顾自己。我相信你们也不怎么累?"
  "我们费了不少劲哩。"康维笑着回答。
  "很了不起了。现在,请跟我来吧,我领你们去看看房间。"
  这时,仍然有些呼吸困难的巴纳德一面喘着粗气一面笑出声来,"这么说吧,"他气喘吁吁地说道,"我还不怎么喜欢这气候——这空气好像是塞在我的胸口——不过,这窗外的风景还真他妈不错,上厕所得排队吗?这里可不是美国旅店吧、'
  "我想,你会发现这里一切都非常令你满意的,巴纳德先生。"
  布琳克罗小姐一本正经点头道:"但愿如此,真的。"
  "然后呢,"这汉族人接着说,"如果你们与我一道共进晚餐的话将不胜荣幸。"
  康维谦恭地答应了邀请,独有马林逊对这意想不到的热情礼遇无动于衷。巴纳德曾因不适应海拔而受了不少罪,可现在,经过努力已经有气力大喊大叫了:"之后呢,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们要为回去打点打点,越快越好,这是我最关心的事情。"
或许您还会喜欢:
荒岛夺命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一部优秀的通俗小说不仅应明白晓畅,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和群众生活,而且应该成为社会文化的窗口,使读者可以从中管窥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美国小说家内尔森-德米勒于一九九七年写出的《荒岛夺命案》正是这样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以其超凡的叙事才能,将金钱、法律、谋杀、爱情、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等融为一炉,演释出一部情节曲折、扣人心弦而又发人深思的侦探小说。 [点击阅读]
西方哲学史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 [点击阅读]
道德情操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自从很久以前即1759年初《道德情操论》第一版问世以来,我想到了其中可作的一些修改,以及有关该学说的种种很好的说明。但是,我一生中的种种偶然事件必然使我全神贯注于各种工作,直到现在都妨碍我常想以小心谨慎和专心致志的态度进行的修订这一著作的工作。读者将在这一新版中,在第一卷第三篇的最末一章中,以及在第三卷第四篇的第一章中,看到我已作出的主要改动。第六卷,正如它在新版中呈现的那样,完全是新写的。 [点击阅读]
雪莱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孤独者1在芸芸众生的人海里,你敢否与世隔绝,独善其身?任周围的人们闹腾,你却漠不关心;冷落,估计,像一朵花在荒凉的沙漠里,不愿向着微风吐馨?2即使一个巴利阿人在印度丛林中,孤单、瘦削、受尽同胞的厌恶,他的命运之杯虽苦,犹胜似一个不懂得爱的可怜虫:背着致命的负荷,贻害无穷,那永远摆脱不了的担负。 [点击阅读]
匹克威克外传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匹克威克派除却疑云,把黑暗化为耀眼的光明,使不朽的匹克威克的光荣事业的早期历史免于湮没,这第一线光辉,是检阅匹克威克社文献中如下的记载得来的;编者把这个记录呈献于读者之前,感到最大的荣幸,这证明了托付给他的浩瀚的文件的时候所具有的小心谨慎、孜孜不倦的勤勉和高超的眼力。一八二七年五月十二日。主席,匹克威克社永任副社长约瑟夫·史密格斯阁下。一致通过如下的决议。 [点击阅读]
双城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点击阅读]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1864年7月26日,东北风呼呼地叫,一艘典雅而华丽的游船使足了马力,在北爱尔兰与苏格兰之间的北海峡海面上航行。英国国旗在船尾桅杆的斜竿上飘动,大桅顶上垂挂着一面小蓝旗,旗上有金线绣成的“E.G.”两个字母(是船主姓名(Edward&Glenarvan(爱德华·哥利纳帆)这两个字的第一个字母),字的上面还有个公爵冕冠标记。这艘游船叫邓肯号,它属爱德华·哥利纳帆爵士所有。 [点击阅读]
沉默的羔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沉默的羔羊》还不能算是经典,可“名著”的殊荣它还是当之无愧的。一部书,印到四百万册以上,无论如何其影响力不能低估。《纽约时报》一九九二年的畅销书排行榜上,《沉默的羔羊》稳稳地坐着第一把交椅,而根据它改编的同名电影又在本年度一下获得了五项奥斯卡大奖,这一来更是推波助澜,使这部以悬念及恐怖著称的小说在全球范围内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我大约三年前在一个朋友的家中看到了《沉默的羔羊》。那是原版录像。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清洁女工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从维拉饭店出来,迈步朝索霍区走去。他竖起大衣领护住他的脖子,他这样做,与其说是一种需要,不如说是处于谨慎,因为这时的夜晚并不太冷。“不过,在我这种年龄,一个人还是别冒什么风险的好。”波洛习惯这样说。他心情愉快,两眼睡意朦胧。维拉饭店的蜗牛实在是美味极了,真是一个好地方,这个地道的小餐馆,这次总算是找对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