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习惯决定一切 - 第18章 将重要的事先做的习惯决定成功(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18章 将重要的事先做的习惯决定成功(1)
  头等大事要先做
  如果你把最重要的任务安排在一天里你干事最有效率的时间去做,你就能花较少的力气,做完较多的工作。何时做事最有效率?各人不同,需要自己摸索。
  当你面前摆着一堆问题时,应问问自己,哪一些真正重要,把它们作为最优先处理的问题。如果你听任自己让紧急的事情左右,你的生活中就会充满危机。
  根据你的人生目标,你就可以把所要做的事情制订一个顺序,有助你实现目标的,你就把它放在前面,依次为之,把所有的事情都排一个顺序,并把它记在一张纸上,就成了事情表,养成这样一个良好习惯,会使你每做一件事,就向你的目标靠近一步。
  众所周知,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制订一个顺序表,你会对突然涌来的大量事务手足无措。
  美国的卡耐基在教授别人期间,有一位公司的经理去拜访他,看到卡耐基干净整洁的办公桌感到很惊讶。他问卡耐基说:“卡耐基先生,你没处理的信件放在哪儿呢?”
  卡耐基说:“我所有的信件都处理完了。”
  “那你今天没干的事情又推给谁了呢?”老板紧追着问。
  “我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了。”卡耐基微笑着回答。看到这位公司老板困惑的神态,卡耐基解释说:“原因很简单,我知道我所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但我的精力有限,一次只能处理一件事情,于是我就按照所要处理的事情的重要性,列一个顺序表,然后就一件一件地处理。结果,完了。”说到这儿,卡耐基双手一摊,耸了耸肩膀。
  “噢,我明白了,谢谢你,卡耐基先生。”几周以后,这位公司的老板请卡耐基参观其宽敞的办公室,对卡耐基说:“卡耐基先生,感谢你教给了我处理事务的方法。过去,在我这宽大的办公室里,我要处理的文件、信件等等,都是堆得和小山一样,一张桌子不够,就用三张桌子。自从用了你说的法子以后,情况好多了,瞧,再也没有没处理完的事情了。”
  这位公司的老板,就这样找到了处事的办法,几年以后,成为美国社会成功人士中的佼佼者。我们为了个人事业的发展,也一定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制出一个事情表来。我们可以每天早上制订一个先后表,然后再加上一个进度表,就会更有利于我们向自己的目标前进了。
  柯维指出:有效的管理是要先后有序。在领导决定哪些是“首要之事”以后,天天和时刻地把它们放在首位的就是管理了。管理是纪律,是贯彻。
  分清轻重缓急,重要的事先做
  有一位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个装水的罐子。然后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从罐口放进罐子里的“鹅卵石”。当教授把石块放完后问他的学生道:“你们说这罐子是不是满的?”

  “是!”所有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说。
  “真的吗?”教授笑着问。。然后再从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罐口倒下去,摇一摇,再加一些,再问学生:“你们说,这罐子现在是不是满的?”这回他的学生不敢回答得太快。
  最后班上有位学生怯生生地细声回答道:“也许没满。”
  “很好!”教授说完后,又从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的倒进罐子里。倒完后,于是再问班上的学生,“现在你们再告诉我,这个罐子是满的呢?还是没满?”
  “没有满。”全班同学这下学乖了,大家很有信心地回答说。
  “好极了!”教授再一次称赞这些“孺子可教也”的学生们。称赞完后,教授从桌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来已经被鹅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满了的罐子。
  当这些事都做完之后,教授问他班上的同学:“我们从上面这些事情学到什么重要的功课?”
  班上一阵沉默,然后一位自以为聪明的学生回答说:“无论我们的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满,如果要逼一下的话,还是可以多做些事的。”这位学生回答完后心中很得意地想:“这门课到底讲的是时间管理啊!”
  教授听到这样的回答后,点了点头,微笑道:“答案不错,但并不是我要告诉你们的重要信息。”说到这里,这位教授故意停顿,用眼睛向全班同学扫了一遍说:“我想告诉各位最重要的信息是,如果你不先将大的鹅卵石放进罐子里去,你也许以后永远没机会把它们再放进去了。”
  每一天我们都在忙,每一天我们所做的事情好像都很重要,每一天我们都不断地往罐子里罐进小碎石或沙子,各位有没有想过,什么是你生命中的“鹅卵石”?
  我们都很会用小碎石加沙和水去填满罐子,但是很少人懂得应该先把“鹅卵石”放进罐子里的重要性。“分清轻重缓急,重要的事情先做”是同样的道理。
  按事情重要程度做事
  使我们晕头转向的并不是工作的繁重,而是我们没有搞清楚自己有多少工作,该先做什么。
  第一种良好的工作习惯:清除你桌上所有的纸张,只留下和你正要处理的问题有关的东西。
  名诗人波浦曾写过这样一句:“秩序,是天国的第一条法则。”
  秩序也应该是生意的第一条法则。但是否如此呢?一般生意人的桌上,都堆满了可能一个礼拜都不会看一眼的文件。纽奥良一家报纸的发行人有一次告诉我,他的秘书帮他清理了一张桌子,结果发现了一部两年来一直找不着的打字机。
  光是看见桌上堆满了还没有回的信、报告和备忘录等等,就足以让人产生混乱、紧张和忧虑的情绪。更坏的事情是,经常让你想到“有一百万件事情待做,可是没有时间去做它们”,不但会使你忧虑得紧张疲倦,也会使你忧虑得患高血压、心脏病和胃溃疡。

  第二种良好的工作习惯:按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做事。
  创设遍及全美的市务公司的亨瑞·杜哈提说,不论他出多少钱的薪水,都不可能找到一个具有两种能力的人。
  这两种能力是:第一,能思想;第二,能按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做事。
  我由长久以来的经验知道:一个人不可能总按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决定做事的先后次序。可是我也知道,按计划做事,该做的就得去做,不要迟疑不决。
  第三种良好的工作习惯:当你碰到问题时,如果必须做决定,就当场决定,不要迟疑不决。
  第四种良好的工作习惯:学会如何组织、分层管理和监督。
  把握一日中精力充沛的时间
  如果你是一位经常坐办公室的人,那你办事的功效就会比体力劳动者具有更大的波动性。而你一天的大部分工作可能都是在某一段时间做好,这一段时间可称为精力充沛的时间。
  对大多数人来说,每天的头两个小时是精力充沛的时间。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种情形,而把这几个小时花在例行事务上:阅读早晨来的信件(其中很少包含最优先的事项)、刊物、报纸,打几个例行的电话等等。我们不需要深思就可以看出,这真是一种浪费。我们应当把一天最好的时间用在最优先的重要事情上。因为这些事情需要以最好的精力、敏锐的思维,以及最大的创造精神去做。
  因此,你要把一天中最优先的一两项工作安排在你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去做,然后再做次要的工作。
  现在你已经选定了你优先要做的事项,并且把它们安排在你精力最充沛的时间去做。下一步就是不让别人干扰你,便于你有足够的时间把这些工作做好。
  对次要事要勇敢说“不”
  若要集中精力于当急的要务,就得排除次要事务的牵绊,此时需要有说“不”的勇气。
  我的妻子曾被选为社区计划委员会的主席,可是既放不下许多更重要的事,又不好意思拒绝,只好勉为其难地接受。后来她打电话给一位好友,问她是否愿意在委员会工作,对方却婉拒了,我的妻子大失所望地说:“我那时也能拒绝就好了。”
  这不是说社区活动或社会服务不重要,而是人各有志,各有优先要务。必要时,应该不卑不亢地拒绝别人,在急迫与重要之间,知道取舍。
  我在一所规模很大的大学任师生关系部主任时,曾聘用一位极有才华又独立自主的撰稿员。有一天,有件急事想拜托他。

  他说:“你要我做什么都可以,不过请先了解目前的状况。”
  他指着墙壁上的工作计划表,显示超过20个计划正在进行,这都是我俩早已谈妥的。
  然后他说:“这件事急事至少占去几天时间,你希望我放下或取消哪个计划来空出时间?”
  他的工作效率一流,这也是为什么一有急事我会找上他。但我无法要求他放下手边的工作,因为比较起来,正在进行的计划更为重要,我只有另请高明了。
  我的训练课程十分强调分辨轻重缓急以及按部就班行事。
  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
  许多人在处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时,的确分不清哪个更重要,哪个更紧急。这些人以为每个任务都是一样的,只要时间被忙忙碌碌地打发掉,他们就从心眼里高兴。
  大部分人是根据事情的紧迫感,而不是事情的优先程度来安排先后顺序的。
  把一天的时间安排好,这对于你成就大事是很关键的。
  行动是要有章法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能轻重缓急!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地把事情做得有节奏、有条理,达到良好结果。
  在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和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之间,你首先去办哪一个?面对这个问题你或许会很为难。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是这样,这正如法国哲学家布莱斯·巴斯卡所说:“把什么放在第一位,是人们最难懂得的。”对许多人来说,这句话不幸而言中,他们完全不知道怎样把人生的任务和责任按重要性排列。他们以为工作本身就是成绩,但这其实是大谬不然。
  不妨举一个例子,我们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最缺的是什么?可能有许多人都有同感,我们最缺的就是钱。在这个时期,我们可以认为,对于我们的一生而言,学习对我们是重要的,但却不是最紧急的,而钱对我们是紧急的(我们会举出许多理由,如我们已经长大了,不想要父母的钱等等),但却不是最重要的。在这个十字路口,我们选择什么?
  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有的早早就选择弃学从商,有的依然选择在校学习,而更可悲的人还有,无论他是弃学经商还是在校学习,他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这个例子看来真是再明显不过了,许多人在处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时,的确分不清哪个更重要,哪个更紧急。这些人以为每个任务都是一样的,只要时间被忙忙碌碌地打发掉,他们就从心眼里高兴。他们只愿意去做能使他们高兴的事情,而不管这个事情有多么不重要或多么不紧急。
  实际上,懂得美丽生活的人都是明白轻重缓急的道理的,他们在处理一年或一个月、一天的事情之前,总是按分清主次的办法来安排自己的时间,
  一、把重要事情摆在第一位
或许您还会喜欢:
邪恶催眠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01深秋时分,龙州街头已经有了三分寒意。不过这点寒意并不能阻止都市男女们上街消遣的兴致,尤其是在周末的傍晚。文汇路是老城区的商业中心。和新区的商业中心相比,这里的大楼多半矮旧,不够摩登气派。但老区也有老区的特色,比如说城内很多老字号都在此处聚集,这对本地市民的吸引力巨大。所以每到营业高峰段,文汇路上总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罗飞坐在路边的一个台阶上,看似在无聊发呆,可他的眼神和思绪却没有一刻停歇。 [点击阅读]
黑暗精灵三部曲之二:流亡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怪物在幽暗地域的通道中笨重地行进,它的八只脚在岩石上摩擦,发出刺耳的噪音,在寂静中四处回荡。怪物并没被自己制造的噪音吓得慌张乱窜,四处寻找掩护以躲避其他掠食者的袭击。尽管幽暗地域危机四伏,它显然自信满满,完全未把任何敌人放在眼里。它呼吸的气息是致命的毒气,利爪能凿穿坚硬的石头,嘴里森然环列着好几排矛状尖牙,可以轻易撕裂最厚的毛皮。而最骇人之处在于它的视线,一眼就能将猎物化为石像。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多年来,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接触过很多心理上已经扭曲、变态的人。我还知道有很多人发疯、自杀。唏嘘感慨之余,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还挺正常的?我何德何能?答案是:我懂心理分析。 [点击阅读]
六顶思考帽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概要六顶思维帽方法六顶思维帽的目的是避免思维混杂,按这种方式,思考者在某一个时间里就可以只按照一种模式思考——而不是在某一时刻做全部的事。对此最好的类比是彩色印图。每一种颜色被印刷上去,最后它们就拼到了一起。设计六种思维帽方法,是为了使我们从通常的争辩型思维向制图型思维转化。这使得思维过程成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绘制地图;第二阶段是在地图上选择路线。 [点击阅读]
十年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楔子十年等待的尽头是什么?有些人,是拥抱真爱;有些人,是云淡风轻,尽付笑谈中。而他——守着一段早已死去、埋入黄土的情感,过不去,也醒不来,直到——那道深镂脑海的倩影,再次出现眼前。她身边那个人,早已不是他,午夜梦回,他却还记得她说爱他时的姿态、音韵、神情。蓦然回首,一身寂寥。 [点击阅读]
婚姻是女人一辈子的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陆琪内地首席励志作家说职场是“老板公敌”说情感是“男人公敌”说成功是“所有成功者的公敌”在任何时候,都只为小人物说话简介:著有畅销职场书《潜伏在办公室》系列、《上班奴》职场、情感、人文等跨界专栏名家博客点击过千万,作品网络转载过亿国内顶级编剧之一,浙江省作家协会类型文学委员会互联网首期创业者, [点击阅读]
小狗钱钱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变得富有一些,只是我们中的一些人的这一愿望更为强烈;而有些人却假装自己只想在生活的某些领域里变得富有。事实上,大多数人的最终愿望都是让自己更加幸福、更加成功,也想拥有更多的钱。这种愿望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富裕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假如我们有充足的钱,我们就能生活得更有尊严,也能更好地为自己和他人服务。 [点击阅读]
思考致富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思考与财富》你的意志力量,是决定你成败的力量。要想成功,先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你思想所要的,都可以实现。■"思想"使一个人走上与爱迪生的合作之路"思想决定一切",这话一点不假。当思想与目标、毅力以及获取物质财富的炽烈欲望结合在一起时,思想更具有强有力的力量。几年前,艾德温·巴尼斯发现,人们只要去思想就可致富,这是千真万确的事。 [点击阅读]
楼兰新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子愿我后生,常为君妻,好丑不相离。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请寄二花,以献于佛——《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一、朱砂佛印历史上鸿蒙初辟的时期,颟顸、野蛮、酷虐与巫术、卜噬、图腾一起,拥有着不可抵御的权势。有史学家把它比作恶魔,手指粗硬,指节稍稍用力地弯曲便有裂帛一样的声音传出来。许多无妄的生命在它的操纵下陪葬。在长达几千年的蒙昧里,文明被撕裂成片,然而它们学会包容,织成一张网,反过来将野蛮在潜移默化中同化。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续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2006年10月,深圳某小区。“胤禛,你真的如此恨我吗?真的如此……”他始终是没有来,他再不肯原谅我了,心像被生生撕裂了一般,疼痛以心脏为中心,一波一波地扩展到四肢百骸,觉得整个人难受得不能自己。不是已经死去了吗,为什么身体还会疼痛,为什么脑中还会有如此清晰的记忆。轻轻地动动指尖,指腹下能感觉到柔软的棉被。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