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 第四部 忒修斯的传说__忒修斯在雅典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忒修斯在雅典
  在雅典,这位年轻的英雄没有得到他所希望的和平与欢乐,全城一片混乱,市民四分五裂。他发现他父亲埃勾斯的家也处在不幸的状况里。美狄亚乘坐她的毒龙驾着的车子离开科林斯和绝望的伊阿宋,来到了雅典。她许诺用她的魔药使老埃勾斯重新获得青春的活力,便神不知鬼不觉地得到他的宠幸。因此,国王就跟她亲密地同居了。
  美狄亚依靠她的魔力预先得到了忒修斯到来的消息,于是她就蛊惑埃勾斯说,她认为这个青年是一个刺探他的危险的奸细,他千万不能把他当做自己的儿子,应该把他当做客人来款待,然后毒死他。
  忒修斯进早餐的时候,并没有亮出自己的身世,他是想等父亲亲自认出他是谁时再满心欢喜一番。毒酒已经摆在他的面前,美狄亚焦急地等待着新来的人抿上头几口毒酒的时刻的到来,因为她害怕被他赶出宫去。
  但是忒修斯虽然很想饮酒,却更期望父亲的拥抱,他好像是想要切割放在眼前盘中的肉似的,抽出父亲放在巨石下留给他的宝剑,希望父亲能从这把宝剑上认出他来。埃勾斯一看见这把十分熟悉的宝剑,立刻把斟满毒酒的杯子打翻在地,他非常愉快地拥抱他的儿子。这位父亲立刻把忒修斯介绍给聚集起来的民众,民众热烈欢呼向他致意。嗜杀成性的美狄亚则被赶出了这个王国。

  忒修斯和弥诺斯
  现在,忒修斯作为阿提刻的王子和王位继承人生活在父亲的身边。
  当时,雅典人是要向克里特的国王弥诺斯进贡的,据说,进贡的原因是:弥诺斯的儿子在阿提刻的山里被阴谋杀害了。弥诺斯为了给儿子报仇向雅典居民发动了毁灭性的战争,而众神也使这个地方遭到干旱和瘟疫。这时阿波罗的神谕作出判决:只要雅典人能够平息弥诺斯的震怒,得到他的宽恕,神的愤怒和雅典人的灾难就可解除。于是雅典人便向弥诺斯求和,而弥诺斯讲和的条件却是:雅典人每九年向克里特送去七个童男和七个童女作为贡品。据说,这些童男童女送去后,就被弥诺斯关在他的有名的迷宫里,任凭凶残的怪物弥诺陶洛斯杀害。
  现在,第三次进贡的时间已经临近,有童男童女的父亲们都有可能使自己的子女遭到悲惨的命运,因此民众对埃勾斯的不满又抬头了。他们责备他,说他是整个灾祸的祸根,他本人却没有受到惩罚,竟然冷漠无情地眼看着别人的亲生儿女被夺去。这些怨言使忒修斯的内心充满无限的痛苦,在民众的集会上他毅然站出来表示不用抓阄,他愿意当贡品亲自送上门去。人民都赞美他的高尚品格和献身精神。他对他失去自制的父亲说,他保证他和那些抓阄决定前去的童男童女非但不会遭到毁灭,而且要制服弥诺陶洛斯。

  抓完阄以后,年轻的忒修斯就带领那些中选的男孩和女孩先到阿波罗神庙去,以大家的名义向这尊神献上用白羊毛缠起来的橄榄枝作为祈求保护的献礼。念完祈祷词后,他就在众人陪同下,与选定的童男童女走下海岸,登上令人悲恸的大船。
  得尔福的神谕曾劝他选择爱情女神做向导,并恳求她护送。忒修斯不明白这个箴言的意思,但他还是向阿佛洛狄忒献了祭礼。但结果证明了这个预示的良好意向,因为当忒修斯在克里特登陆,出现在国王弥诺斯面前时,他的俊美和英姿吸引了美丽迷人的公主阿里阿德涅的注意。在跟他秘密交谈时,她向他表白了她的爱,并给了他一个线团。她教他把线的一头紧紧地拴在迷宫的入口处,然后放开线团继续向前走,一直走到那可恶的守卫弥诺陶洛斯的地方,她同时给了他一把能够杀死这个怪物的魔剑。
  忒修斯和他的同伴都被弥诺斯送进了迷宫。他带头走在前面,在一场恶斗中用魔剑杀死了弥诺陶洛斯,十分幸运地靠着他松开的线团,与他身边所有的人走出迷宫如曲折的地狱般摸不着头脑的路。然后,他就与他的那些同伴和阿里阿德涅一起逃走了,但在临走前,他按照阿里阿德涅的主意凿穿了克里特人那些船的船底,让弥诺斯无法追捕他们。

  忒修斯以为他和他可爱的胜利品阿里阿德涅彻底安全了,于是他就和她在半途中无忧无虑地在狄亚岛上休息下来了。这时,狄俄倪索斯——巴克科斯神出现在忒修斯的梦里,声称阿里阿德涅已由命运女神定为他的未婚妻,并威胁说,如果忒修斯不把这个情侣留给他,他就会使忒修斯遭遇一切灾祸。忒修斯早在外祖父那里接受过敬畏神明的教育,非常害怕惹神愤怒。因此他就把这位哀婉抱怨、灰心丧气的公主留在这座孤岛上,自己乘船继续航行了。夜里,狄俄倪索斯到来,把阿里阿德涅拐到了德里俄斯山。在那里,首先是神不见了,不久以后阿里阿德涅也无影无踪了。
  得知公主被劫,忒修斯和他的同伴都很悲伤。由于悲伤,他们都忘了换下他们离开阿提刻海岸时升起的表示哀恸的黑帆,挂上白帆。坐在海岸悬崖上了望的埃勾斯,看见船越来越近,从船帆的颜色上判断,认为他的儿子死了。于是,他站起身来,满怀悲痛地跳到无底的大海里。就在这时,忒修斯登陆了,并根据他出发时在海岸上向神许下的愿进行献祭。当传令官给他带来他父亲的死讯时,他几乎悲恸欲绝。他带着他的同伴走进雅典城,一路上放声痛哭,哀号震天。
或许您还会喜欢:
源氏物语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所以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日本是个充满矛盾的国家,在歧视女性*的传统大行其道的同时,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偏又出自一位女性*之手,《源氏物语》全书,仅百万字,涉及三代历时七十余年,书中人物有四百多位。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2:骑虎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有两家门第相当的巨族,累世的宿怨激起了新争。——《罗米欧与朱丽叶》第一章在悌摩西家里人的占有欲是从来不会停止不前的。福尔赛家人总认为它是永远固定的,其实便是在福尔赛族中,它也是通过开花放萼,结怨寻仇,通过严寒与酷热,遵循着前进的各项规律;它而且脱离不了环境的影响,就如同马铃薯的好坏不能脱离土壤的影响一样。 [点击阅读]
一个人的好天气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正文第1节:春天(1)春天一个雨天,我来到了这个家。有间屋子的门楣上摆着一排漂亮的镜框,里面全是猫的照片。再往屋里一看,从左面墙开始,隔过中间窗户,一直转到右面墙的一半,又挂了快一圈儿猫的照片,我懒得去数多少张了。照片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有的猫不理睬我,有的猫死盯着我。整个房间就像个佛龛,令人窒息。我呆呆地站在门口。"这围脖真好看哪。 [点击阅读]
丰饶之海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2
摘要:同学们在学校里议论日俄战争的时候,松枝清显询问他的最要好的朋友本多繁邦是否还记得当年的事情。繁邦也是往事依稀,只是模模糊糊还记得被人带到门外看过庆祝胜利的提灯游行。战争结束那一年,他们都已经十一岁,清显觉得理应有更加鲜明的记忆。同学们津津乐道当年的情景,大抵都是从大人那里听来的,再添加一些自己隐约含糊的记忆罢了。松枝家族中,清显的两个叔叔就是在那场战争中阵亡的。祖母因此至今还享受遗属抚恤金。 [点击阅读]
古兰经
作者:佚名
章节:116 人气:2
摘要:《古兰经》概述《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经典,伊斯兰教徒认为它是安拉对先知穆罕默德所启示的真实语言,在穆罕默德死后汇集为书。《古兰经》的阿拉伯文在纯洁和优美上都无与伦比,在风格上是达到纯全的地步。为了在斋月诵读,《古兰经》分为30卷,一月中每天读1卷。但是《古兰经》主要划分单位却是长短不等的114章。《法蒂哈》即开端一章是简短的祈祷词,其他各章大致按长短次序排列;第二章最长;最后两三章最短。 [点击阅读]
地狱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致中国的合作者、读者和书迷们:对于今年不能亲至中国一事,我深感遗憾,因此想借这封短信向你们所有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有了你们,才有我所谓的成功。谢谢你们为我的作品中文版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你们的厚爱尤其让我感动。我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拜访你们美丽的国家,亲口表达我的谢意。谨致最诚挚的祝愿。 [点击阅读]
嫌疑人x的献身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上午七点三十五分,石神像平常一样离开公寓。虽已进入三月,风还是相当冷,他把下巴埋在围巾里迈步走出。走上马路前,他先瞥了一眼脚踏车停车场。那里放着几辆车,但是没有他在意的绿色脚踏车。往南大约走个二十公尺,就来到大马路,是新大桥路。往左,也就是往东走的话就是朝江户川区的线路,往西走则会到日本桥。日本桥前是隅田川,架在河上的桥就是新大桥。要去石神的上班地点,这样一直往南走就是最短的路线。 [点击阅读]
悲剧的诞生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2004年3月尼采美学文选//尼采美学文选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 [点击阅读]
手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脉冲”事件发生于十月一日下午东部标准时间三点零三分。这个名称显然不当,但在事情发生后的十小时内,大多数能够指出这个错误的科学家们要么死亡要么疯癫。无论如何,名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响。那天下午三点,一位籍籍无名的年轻人正意气风发地在波士顿的波伊斯顿大街上往东走。他名叫克雷顿·里德尔,脸上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步伐也特别矫健。他左手提着一个艺术家的画夹,关上再拉上拉链就成了一个旅行箱。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