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幸福要回答 - 第四章:快乐是一种道德 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朱冰
  敲幸福的门,或者破门而入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早在2007年,《中国青年报》就开始关注哈佛大学开设的这门《幸福课》,记者董月玲和张开平在文章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少有人关注的问题,并列出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资料: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10倍;抑郁症的发病年龄,也从20世纪60年代的29.5岁下降到今天的14.5岁。而许多国家,也正在步美国后尘。1957年,英国有52%的人表示自己感到非常幸福;而到了2005年,这个比例下降到36%。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国民的平均收入却提高了3倍。“人们衡量商业成就时,标准是钱。用钱去评估资产和债务、利润和亏损,所有与钱无关的都不会被考虑进去,金钱是最高的财富。但是我认为,人生与商业一样,也有盈利和亏损。具体地说,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可以把负面情绪当作支出,把正面情绪当作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就盈利了。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沙哈尔博士关于幸福的论述让杨澜产生了更大的共鸣。
  2011年3月8日,国际妇女节迈向了第101个年头。在这个对女性而言特殊而又美好的日子,由杨澜发起的中国女性“寻找幸福力”活动,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启动仪式。陈红、李霄云、秋瓷炫等多位女性嘉宾现身启动仪式,和杨澜分享幸福心得。“寻找幸福力”活动先后分“幸福梦想”“创造幸福”“感受幸福”和“传递幸福”四个部分陆续开展,以象征幸福的四叶草为Logo,四个叶瓣代表因人而异的幸福元素。杨澜将自己的四叶草叶瓣解读为:健康、自由、爱和希望。

  随后,2011“寻找幸福力”开展了一系列走进校园的活动,杨澜、张怡筠、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岳晓东博士相继来到北京的各大高校,向年轻学子们推广“幸福力”概念。岳晓东教授开口第一句话便是“来到女子学院,幸福得都不好意思了”。现场杨澜提出一个许多女学生都关心的问题:“如何获得幸福的爱情”,岳晓东用一句英文回到:Don’tlookfortherightperson.Betherightperson.(爱不是寻找一个合适的人,而是做一个合适的人。)最后杨澜鼓励学子们:我们都曾经在年轻时候因为对未来的未知而感到恐惧,但二十年之后会觉得今天做的事情,也许是对未来有很多帮助的事情。

  2011年5月25日,奥普拉25年的谈话节目《奥普拉脱口秀》落下帷幕,她的官网不再有节目的更新,永远留下的是那句:“Liveyourbestlife.”(活出精彩人生。)作为同行,杨澜心有戚戚焉。主持人能领略人间百态,是一份非常幸运的职业,然而奥普拉从被侮辱和被伤害的社会底层,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在节目内外播撒爱和勇气的力量,则是超越职业的不凡之处。“你的幸福不是别人的责任,而是你自己的事”,成为奥普拉赠予女人的最励志的经典名言。
  幸福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自己心里长出来的。具有幸福力,就好像要使得自己的心中开出花来,这样才会有蜜蜂来。幸福的夫妻不是强迫对方,而是尊重对方,按照对方接受的方式去爱他,这样的爱情才是幸福和健康的。杨澜在博客里与大家分享自己发明的“幸福公式”:
  幸福=当下快乐+未来快乐
  人生多变,既不能只顾及时行乐,而忘了未雨绸缪,也不能为了实现未来的目标,而从现在就开始做苦行僧,应该让两者适当相加,使自己更容易幸福;
  幸福=正面情绪-负面情绪
  我们需要不断培养自己正面的情绪,尽量减少负面的心情,虽然人生不可能尽是如意之事,但仍需努力平衡,使自己更积极地对待生活;

  幸福=快乐×分享人数
  要学会将自己的快乐与亲人和朋友分享,使这个幸福感扩散,带给更多的人快乐和积极的态度;
  幸福=能力÷期待
  我们需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评估,对未来的预期目标进行控制,莫要强求自己。
  2011年12月17日,杨澜领衔举办了盛大的“幸福晚宴”,为本年度“寻找幸福力”活动进行了完美收官。在这次晚宴中,电视记者闾丘露薇、公益律师郭建梅、残疾人手语主持人姜馨田及其母亲、影视明星刘嘉玲荣获“幸福力女性人物奖”。被誉为“战地玫瑰”的闾丘露薇在获奖感言中说起,在阿富汗战火摧毁的村庄里,她看到一位老人手里握着一枝玫瑰,悠然享受午后的阳光,也在利比亚听一个女学生举着自己主办的报纸谈论媒体理想,这些让她感受到幸福的另一层意义。幸福力晚宴的一个环节:评选最具幸福力的夫妻,除却他们的精彩发言,吴征更是当场以44斤大米的象征手法展示了本年度幸福的减肥成果,让杨澜大呼“有压力”。
或许您还会喜欢:
货币战争3
作者:佚名
章节:111 人气:0
摘要:当我围绕着美国与欧洲的货币历史展开研究时,一条脉络日益清晰起来,那就是,货币发行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权力之一。对这一关键权力的觊觎和争夺,贯穿了整个欧美近代史。从这一视角去观察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风云变幻,将会得到一种类似X光透视的效果。原来,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在于利益分配不均,而利益分配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货币发行。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0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资本论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0
摘要:我终于把马克思的主要著作的第三卷,理论部分的终结,交给读者了。当1885年第二卷出版的时候,我曾以为,第三卷的困难大概只是技术性的,当然,某些极为重要的章节是例外。实际上情况也是这样;但我当时没有想到,正是全书这些最重要的章节会给我造成这么多的困难,同样也没有想到,还有其他一些障碍会如此严重地拖延本书的付排。 [点击阅读]
超越自卑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个体心理学的重大发现之—"自卑情结”似乎已经驰名于世了。众多学派的心理学家都采用了这个名词,并且按他们自己的方式付诸于实用。然而,我却不敢断定:他们是否确实了解或正确无误地应用这个名词。例如:告诉病人他正蒙受着自卑情结之害,是没有什么用的,这样做只会加深他的自卑感,而不是让他知道怎样克服它们。我们必须找出他在生活风格中表现的特殊气质,我们必须在他缺少勇气之时鼓励他。 [点击阅读]
趣味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07 人气:0
摘要:经济学是让你赚钱的知识经济学让一些人赚到了钱——那些经济学家们,他们就是靠着把简单的社会现象解释成你听不懂的玄妙术语吃饭。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经济学并非是一门玄奥的学科,它只是对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规律性进行总结与分析,并用来指导我们如何赚钱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赚到钱,那多半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经济学。许多不懂经济学而赚到钱的人,他们的行为与选择必然地与经济规律相互印证,这是毫无疑问的。 [点击阅读]
跑步圣经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前言:一本别开生面的书本书的目的首先是要把你引入一个不同寻常的跑步运动的世界,其次是要改变你的生活。如果你还没有跑步,本书将向你展示如何使自己变得健康愉快起来,而达到你从来没有想象过你能达到的程度。不管你的身体如何虚弱、肥胖、衰老、难看,也不管你曾经多少次地尝试过其它运动项目而无济于事,本书都能使你变得象上面所说的那样愉快。 [点击阅读]
过的刚好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过的刚好第一部分第一章男人四十(1)不惑但从今日始,韬光氍毹正当年。忍忍忍,难难难。身处池畔,自浊自清自安然。若不登高看,怎知海天蓝。人到用时仁义少,事无经过不知烦。静坐思过观花谢,三省吾身饮清泉。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偷笑钓鱼船。(三十九岁生日所作,虚岁四十,年届不惑,几句残言,聊以自勉。)我天生对舞台就没有恐惧感我是天津人。天津是相声窝子,我是在天津学艺长大的,后来来到北京发展。 [点击阅读]
这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或许我应该先解释一下,我究竟有什么资格写这本书。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学家,不过我认为我比他们更有资格。我的吸烟史长达33年,到了后期,我每天多则抽100支烟,少则六七十支。我曾十几次尝试过戒烟,有一次甚至强忍了六个月没有犯禁。但是我并没有摆脱烟瘾,仍然会在旁边有人吸烟时情不自禁地凑上前去,想尽量多吸入一点烟气。乘火车的时候,我总是购买吸烟车厢的车票。 [点击阅读]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序文本书介绍的戒烟法具有如下特征:?即时见效;?无论烟瘾轻重,同样有效;?无痛苦,无戒断症状;?不需要意志力;?不使用冲击疗法;?无需辅助手段或替代品;?不会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稳定。或许你感觉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该翻开书页。或许像绝大多数吸烟者一样,只要一想到戒烟,你就会惊惶失措;尽管有一千个戒烟的理由,你却总是迟迟不肯开始。 [点击阅读]
迷航昆仑墟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我住的房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应该算是一处“凶宅”。倒不是说这屋里死过人,或者发生过什么凶杀案,而是这周围的一片地区,时常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怪事,比如人员失踪、车祸事故、目击UFO、没有发射源的“幽灵电台”,更有种种没有办法解释的神秘现象。好像是受到了某种诅咒,噩运始终纠缠着这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发生了一些骇人听闻的事件,在后面我会陆续讲到。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