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星际战争 - 第二部 火星人主宰地球-第六章 荒凉世界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不顾安危,在废墟堆上摇摇晃晃地站了一会儿。先前蛰伏在那臭熏熏的巢穴里,一心只想到我们自身的安危。没有意识到外面世界发生了什么,没有预想到简直换了一个世界,令人摸不着头脑。我以为会看见辛恩一片废墟——此时此刻,放眼四望,周围却是另一个星球的面貌:怪异、绚丽。
  顿时,我内心涌起一股超越人之常情的感受,但我们主宰的可怜动物对这种感受却再熟
  悉不过了。我有一种野兔回到自己洞里,却撞上十几个挖土工人正忙着挖房子基脚时的感受。一种被逐出家园,剥夺主人地位,沦为百兽中一员,在火星人的铁蹄下呻吟的感觉油然而生,这种感觉起初模模糊糊的,但很快就在脑里清晰如画,一连多日使我感到压抑。我们与禽兽无异,跑跑望望,躲躲藏藏;人类的恐怖王国已成明日黄花了。
  然而,我一旦意识到这个怪念头,它就倏忽而逝。饥肠辘辘,占据了我的整个心思,我已经受饥饿的煎熬很久了。从与巨坑相反的方向望去,我看见一堵长满红草的墙那边,有一块尚未被埋葬的菜园子。我灵机一动,便从红草丛走过去,草丛有时齐膝盖深,有时齐脖子深。红草茂密,给我以隐蔽的感觉,心里也踏实了。墙高约 6英尺,我试了一下,爬不上去,便绕过墙边,来到墙角,那儿有一块巨石,我从上面翻过墙顶,跌跌绊绊地来到我垂涎三尺的菜园子。在那儿,发现了一些嫩白菜,几根剑兰球茎,还有不少尚未长熟的胡萝卜,我统统连根拔走,然后翻过一道残墙,穿过鲜红色和胭红色的树丛,向丘走去——仿佛穿行在一条两旁是巨型血珠的小径——心系两个念头:一是再弄些食物,二是只要体力允许,爬也要爬出巨坑一带该死的外星世界,愈快愈好。
  走了一段路,在一个红草丛生的地方发现一簇蘑菇,我一扫而光,随即又来到一片流淌的褐色浅水域,那儿先前是水草地。吃了蘑菇,喝了鲜水,这一丁点儿营养,肚子反倒咕咕叫了。起初我感到惊异,炎热干燥的夏天怎么会涨潮呢,随后才发现,原来是红草的繁茂所致。红草生机惊人的蓬勃,一遇上水,便立即大量蔓延,长势之茂盛,无与伦比。红草种子简直是倾泻到韦河与泰晤士河里,疾速长成硕大无比的水草,迅猛地塞满两江。
  后来在普特勒我看见大桥几乎淹没在蓬乱的红草丛中;在里士满,泰晤士河变成一条又宽又浅的水溪,淌过汉普顿和特威克汉两处的草地。河水流到哪里,红草就接踵而至,最后连泰晤士流域的别墅废墟都一度隐没在这红色沼泽地里,我探寻其中的开阔地,发现火星人造成的荒芜大都被红草掩盖了。
  红草铺天盖地而来,但终于匆匆而去。人们相信是由于某种细菌作用,它很快遭到一种溃疡疾病的袭击。自然淘汰的结果,如今所有的地球植物都已经获得抗细菌病害的免疫力——绝不会束手待毙,而要与细菌进行殊死搏斗——但红草却烂掉死去。红色苔藓变成苍白色,继而枯萎易脆,轻轻一触即掉。先前刺激红草生长的河水现又将红草残余冲向大海。

  我来到这片水域,首先当然是解渴,喝了个痛快;一时冲动,还嚼了些红草苔藓呢,虽然有汁水,但满口金属味,直恶心;水浅,可以涉过去,只是红草有点绊脚;可是潮水向大河流去,显然变深,我便返回莫特莱克。偶尔可以见到残垣断壁烂灯,借此找到公路,迅速脱离潮水,爬山到罗汉普顿,最后到达普特勒公地。
  这儿,没有那怪异的陌生世界,却是另一番天地,是熟悉的废墟——一块块地遭受过飓风的摧残,满目疮痍;再行几十码,我来到未受到任何破坏的地带,房屋门窗紧闭,窗帘遮得严严实实,仿佛房主人刚离开了一天;抑或正睡在屋里。这儿的红草长势不那么茂盛;路两旁的高大树木没有受到红色藤蔓的围剿。我徜徉在树丛中,寻觅食物,但却一无所获,又闯进几座静悄悄的房子,但它们已被他人捷足先登,洗劫一空了。身体虚弱,疲惫不堪,再也走不动了,白天剩下来的时光我便在灌木丛里度过。
  我一直没有见到人,也不见火星人的踪影,只碰上几条饿狗,但我一走近,它们便迂回跑开了。在罗汉普顿附近,我曾看见两具人的尸骨。不是尸体,而是尸骨,肉已经给啄得精光——在我旁边的树林里,我还发现好几只猫和野兔的碎尸骨,撒满一地,另外还有一只羊的头颅。我捡了一些兽骨咀嚼,但等于白嚼了,肚腹仍空空如也。
  日落后,我沿着公路向普特勒踽踽而行,心想出于某种原因那儿肯定使用过“热光”。过了罗汉普顿,我来到一座菜园子,弄到一些还没有成熟的土豆,足够充饥了。站在菜园里,可以眺望下面的普特勒和泰晤士河。在朦胧的黄昏里,这一带显得分外荒凉:焦黑的树木,焦黑的残墙断垣,山下流淌着一片片漫溢的河水,水草泛着红色。万籁俱寂。一想到这么快就沦为一片荒原,我不寒而栗。
  一时间,我相信人类被灭绝了,只剩我一个幸存者,孤独地停立在天地之间。在普特勒山顶附近,我撞见另一具尸骸,身首异处,双臂被扔在离躯体好几码远处。我一步步前行,愈来愈确信,在世界的这一部分,除了一些像我这样的游荡者外,人类已经遭到了毁灭。我想,火星人已经拔寨离开了这片被他们蹂躏的土地,到别处寻觅食物去了。此时此刻也许他们正在摧毁柏林或巴黎,再不然已经挥师北上了。我不顾安危,在废墟堆上摇摇晃晃地站了一会儿。先前蛰伏在那臭熏熏的巢穴里,一心只想到我们自身的安危。没有意识到外面世界发生了什么,没有预想到简直换了一个世界,令人摸不着头脑。我以为会看见辛恩一片废墟——此时此刻,放眼四望,周围却是另一个星球的面貌:怪异、绚丽。

  顿时,我内心涌起一股超越人之常情的感受,但我们主宰的可怜动物对这种感受却再熟
  悉不过了。我有一种野兔回到自己洞里,却撞上十几个挖土工人正忙着挖房子基脚时的感受。一种被逐出家园,剥夺主人地位,沦为百兽中一员,在火星人的铁蹄下呻吟的感觉油然而生,这种感觉起初模模糊糊的,但很快就在脑里清晰如画,一连多日使我感到压抑。我们与禽兽无异,跑跑望望,躲躲藏藏;人类的恐怖王国已成明日黄花了。
  然而,我一旦意识到这个怪念头,它就倏忽而逝。饥肠辘辘,占据了我的整个心思,我已经受饥饿的煎熬很久了。从与巨坑相反的方向望去,我看见一堵长满红草的墙那边,有一块尚未被埋葬的菜园子。我灵机一动,便从红草丛走过去,草丛有时齐膝盖深,有时齐脖子深。红草茂密,给我以隐蔽的感觉,心里也踏实了。墙高约 6英尺,我试了一下,爬不上去,便绕过墙边,来到墙角,那儿有一块巨石,我从上面翻过墙顶,跌跌绊绊地来到我垂涎三尺的菜园子。在那儿,发现了一些嫩白菜,几根剑兰球茎,还有不少尚未长熟的胡萝卜,我统统连根拔走,然后翻过一道残墙,穿过鲜红色和胭红色的树丛,向丘走去——仿佛穿行在一条两旁是巨型血珠的小径——心系两个念头:一是再弄些食物,二是只要体力允许,爬也要爬出巨坑一带该死的外星世界,愈快愈好。
  走了一段路,在一个红草丛生的地方发现一簇蘑菇,我一扫而光,随即又来到一片流淌的褐色浅水域,那儿先前是水草地。吃了蘑菇,喝了鲜水,这一丁点儿营养,肚子反倒咕咕叫了。起初我感到惊异,炎热干燥的夏天怎么会涨潮呢,随后才发现,原来是红草的繁茂所致。红草生机惊人的蓬勃,一遇上水,便立即大量蔓延,长势之茂盛,无与伦比。红草种子简直是倾泻到韦河与泰晤士河里,疾速长成硕大无比的水草,迅猛地塞满两江。
  后来在普特勒我看见大桥几乎淹没在蓬乱的红草丛中;在里士满,泰晤士河变成一条又宽又浅的水溪,淌过汉普顿和特威克汉两处的草地。河水流到哪里,红草就接踵而至,最后连泰晤士流域的别墅废墟都一度隐没在这红色沼泽地里,我探寻其中的开阔地,发现火星人造成的荒芜大都被红草掩盖了。
  红草铺天盖地而来,但终于匆匆而去。人们相信是由于某种细菌作用,它很快遭到一种溃疡疾病的袭击。自然淘汰的结果,如今所有的地球植物都已经获得抗细菌病害的免疫力——绝不会束手待毙,而要与细菌进行殊死搏斗——但红草却烂掉死去。红色苔藓变成苍白色,继而枯萎易脆,轻轻一触即掉。先前刺激红草生长的河水现又将红草残余冲向大海。

  我来到这片水域,首先当然是解渴,喝了个痛快;一时冲动,还嚼了些红草苔藓呢,虽然有汁水,但满口金属味,直恶心;水浅,可以涉过去,只是红草有点绊脚;可是潮水向大河流去,显然变深,我便返回莫特莱克。偶尔可以见到残垣断壁烂灯,借此找到公路,迅速脱离潮水,爬山到罗汉普顿,最后到达普特勒公地。
  这儿,没有那怪异的陌生世界,却是另一番天地,是熟悉的废墟——一块块地遭受过飓风的摧残,满目疮痍;再行几十码,我来到未受到任何破坏的地带,房屋门窗紧闭,窗帘遮得严严实实,仿佛房主人刚离开了一天;抑或正睡在屋里。这儿的红草长势不那么茂盛;路两旁的高大树木没有受到红色藤蔓的围剿。我徜徉在树丛中,寻觅食物,但却一无所获,又闯进几座静悄悄的房子,但它们已被他人捷足先登,洗劫一空了。身体虚弱,疲惫不堪,再也走不动了,白天剩下来的时光我便在灌木丛里度过。
  我一直没有见到人,也不见火星人的踪影,只碰上几条饿狗,但我一走近,它们便迂回跑开了。在罗汉普顿附近,我曾看见两具人的尸骨。不是尸体,而是尸骨,肉已经给啄得精光——在我旁边的树林里,我还发现好几只猫和野兔的碎尸骨,撒满一地,另外还有一只羊的头颅。我捡了一些兽骨咀嚼,但等于白嚼了,肚腹仍空空如也。
  日落后,我沿着公路向普特勒踽踽而行,心想出于某种原因那儿肯定使用过“热光”。过了罗汉普顿,我来到一座菜园子,弄到一些还没有成熟的土豆,足够充饥了。站在菜园里,可以眺望下面的普特勒和泰晤士河。在朦胧的黄昏里,这一带显得分外荒凉:焦黑的树木,焦黑的残墙断垣,山下流淌着一片片漫溢的河水,水草泛着红色。万籁俱寂。一想到这么快就沦为一片荒原,我不寒而栗。
  一时间,我相信人类被灭绝了,只剩我一个幸存者,孤独地停立在天地之间。在普特勒山顶附近,我撞见另一具尸骸,身首异处,双臂被扔在离躯体好几码远处。我一步步前行,愈来愈确信,在世界的这一部分,除了一些像我这样的游荡者外,人类已经遭到了毁灭。我想,火星人已经拔寨离开了这片被他们蹂躏的土地,到别处寻觅食物去了。此时此刻也许他们正在摧毁柏林或巴黎,再不然已经挥师北上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安迪密恩的觉醒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寓所谜案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我不知道到底从哪儿开始这个故事,但是我还是选择了某个星期三在牧师寓所的午餐时分开始。席间的交谈大部分与将要叙述的故事无关,但还是包含得有一两件有启发的事件,这些事件会影响到故事的发展。我刚切完了一些煮熟的牛肉(顺带一句,牛肉非常硬),在回到我的座位上时,我说,任何人如果谋杀了普罗瑟罗上校,将会是对整个世界做了一件大好事。我讲的这番话,倒是与我的这身衣服不太相称。 [点击阅读]
小银和我
作者:佚名
章节:142 人气:2
摘要:——和希梅内斯的《小银和我》严文井许多年以前,在西班牙某一个小乡村里,有一头小毛驴,名叫小银。它像个小男孩,天真、好奇而又调皮。它喜欢美,甚至还会唱几支简短的咏叹调。它有自己的语言,足以充分表达它的喜悦、欢乐、沮丧或者失望。有一天,它悄悄咽了气。世界上从此缺少了它的声音,好像它从来就没有出生过一样。这件事说起来真有些叫人忧伤,因此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为它写了一百多首诗。每首都在哭泣,每首又都在微笑。 [点击阅读]
悲惨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米里哀先生是法国南部的地区狄涅的主教。他是个七十五岁的老人,原出身于贵族,法国大革命后破落了。他学问渊博,生活俭朴,好善乐施。他把每年从zheng府那里领得的一万五千法郎薪俸,都捐献给当地的慈善事业。被人们称为卞福汝(意为“欢迎”)主教。米里哀先生认为自己活在世上“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是来保护世人心灵的”。 [点击阅读]
情人 杜拉斯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个与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的小资读者、时尚标志的女作家,一个富有传奇人生经历、惊世骇俗叛逆性格、五色斑斓爱情的艺术家,一个堪称当代法国文化骄傲的作家,一个引导世界文学时尚的作家……《情人》系杜拉斯代表作之一,自传性质的小说,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点击阅读]
战争与和平
作者:佚名
章节:361 人气:2
摘要:“啊,公爵,热那亚和卢加现在是波拿巴家族的领地,不过,我得事先对您说,如果您不对我说我们这里处于战争状态,如果您还敢袒护这个基督的敌人(我确乎相信,他是一个基督的敌人)的种种卑劣行径和他一手造成的灾祸,那么我就不再管您了。您就不再是我的朋友,您就不再是,如您所说的,我的忠实的奴隶。啊,您好,您好。我看我正在吓唬您了,请坐,讲给我听。 [点击阅读]
末代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与圣迪奥家族的那场决战过了一年之后,就在棕榈主日①那一天,唐-多米尼科-克莱里库齐奥为自家的两个婴儿举行洗礼仪式,并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决定。他邀请了美国最显赫的家族头目,还有拉斯维加斯华厦大酒店的业主艾尔弗雷德-格罗内韦尔特,以及在美国开创了庞大的毒品企业的戴维-雷德费洛。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他的合伙人。①棕榈主日:指复活节前的礼拜日。 [点击阅读]
理智与情感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丁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1815)。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1:有产业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你可以回答这些奴隶是我们的。——《威尼斯商人》第一章老乔里恩家的茶会碰到福尔赛家有喜庆的事情,那些有资格去参加的人都曾看见过那种中上层人家的华妆盛服,不但看了开心,也增长见识。可是,在这些荣幸的人里面,如果哪一个具有心理分析能力的话(这种能力毫无金钱价值,因而照理不受到福尔赛家人的重视),就会看出这些场面不但只是好看,也说明一个没有被人注意到的社会问题。 [点击阅读]
红龙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2
摘要:1威尔·格雷厄姆让克劳福德坐在房子与海之间的野餐桌旁,然后递给他一杯冰茶。杰克·克劳福德看着这幢外表漂亮的老式房子。银白色的木料衬着明媚的阳光。“我真应该当你卸职的时候在玛若森就找到你,”杰克说,“你肯定不愿意在这儿谈这件事。”“这事我在哪儿都不愿意谈,杰克。既然你坚持要说,好,我们就来谈谈。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