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心兽 - 第二章(8)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皮埃勒上尉对埃德加、库尔特和格奥尔格说,这首诗煽动逃亡。他们说:这是一首古老的民歌。皮埃勒上尉说:如果这是你们当中某个自己写的,还好一些。虽然也够糟的,但现在更加糟糕。过去,这类歌可能是民歌,但时代不同嘛。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的政权早已被推翻了。今天我们的人民唱的是另外一些歌。
  埃德加、库尔特、格奥尔格和我在河边走着,顺着那些树,顺着我们的谈话。埃德加把夏屋的钥匙还给了那个从来不引人注意的男人。书、照片和本子我们几个人分了。
  呼吸从每个人的嘴巴里爬到冷空气中。一群动物纷纷从我们面前逃跑。我对格奥尔格说:瞧,你的心兽跑出来了。
  格奥尔格拿拇指顶起我的下巴:又是你的施瓦本心兽。他笑了起来。唾沫星子溅到了我的脸上。我垂下目光,看见下巴底下格奥尔格竖起的手指。他的指关节发白,手指冻得发紫。我擦掉颊上的唾沫星子。萝拉管睫毛烟炱里的唾沫叫猴油。为了给自己解围,我说:你是木头做的。
  我们的心兽如耗子一般逃跑。一边纷纷向后甩掉身上的毛皮,逃得踪影全无。如果我们接连说很多话,它们在空气中就待得久一些。
  写信的时候别忘了写日期,每次都要夹一根头发,埃德加说。要是头发不见了,就知道信被拆过。
  一根根的发丝,我心里想,坐着火车周游全国。深色的是埃德加的,浅色的是我的。红色的是库尔特和格奥尔格的。他俩被学生们称作金童。一句话里出现指甲剪表示审讯,库尔特说,鞋子表示搜查,感冒表示监视。称谓后面永远用感叹号,面临死亡的威胁时只写一个逗号。
  岸边的树一直垂到水里。是头柳和沼泽柳。当我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植物名称知道我做的那些事的原因。这些树却不知道埃德加、库尔特、格奥尔格和我为什么在河边行走。四周的一切都散发出离别的气息。我们谁也没有说出这个词来。
  有个孩子很怕死,还在拼命吃青李子,自己却不知道为什么。孩子站在园子里,在植物中寻找着原因。植物和茎叶也不明白,为什么这孩子要动用手和嘴巴吃着跟自己的生命过不去的东西。只有植物的名称知道为什么:水生三叶草、羊胡子草、白乳飞廉、公鸡脚、手指草、黑色苏珊娜、国王蜡烛、懒惰树、刺苹果、铁帽子。
  我是最后一个撤离学生宿舍的。当我从河边回来,四角中女孩子们的床已经光了。她们的箱子不在了,壁橱里只挂着我的衣服。扩音器哑了。我开始收拾床铺。没有枕头的枕套是个装头颅的袋子。我把它迭好。装睫毛膏的盒子放进大衣袋里。没有被子的被套是个装尸袋,我把它迭起来。
  我掀掉被子正要扯床单,发现床单上躺着一只猪耳朵。这是女孩们的临别赠物。我抖了抖床单,耳朵仍附在上面,原来它像纽扣一样被缝在了正中间。我看见针脚和黑线穿过发蓝的软骨。我连恶心的力气也没有。比猪耳朵更让我害怕的是壁橱。我把衣服一股脑儿全抱出来扔进箱子里。眼影、眼线笔、粉饼和唇膏躺在箱底。
  我不知道四年是什么。不知道这四年是挂在我心里还是衣服上。最后一年是挂在壁橱里。我这一年里每天早上都化妆。越不想活就越爱化妆。
  我迭好床单,耳朵在里面。
  走廊尽头,枕套、被单、床单堆积如山。一个穿着浅蓝大褂的女人站在前边。她正在数枕套。我把床上用物递给她时,她停了下来。她用铅笔搔着痒,我报上自己的姓名。她从褂子口袋里抽出一份名单,找了一会儿,在上面打了个叉。她说:你是倒数第二个。最后一个,我说,倒数第二个死了。
  那天萝拉原本会穿着薄雾连袜裤上火车。第二天,那个从雪地里赶着羊群回家的人,会以为他姐姐大冷天是光着脚丫子下火车的呢。
  我拎着箱子走出四角前,肯定在空落落的壁橱前又伫立了一回。稍前,我又一次打开了窗户。天边的云宛如犁过的地里一摊摊的积雪。冬天的太阳有牙齿。我在窗玻璃中看到自己的脸,等待着太阳将城市从它的光亮中抛出去,因为天上已有足够的雪和泥。
  当我拎着箱子走到街上,那心情就像是要立刻反身回去关上橱门。窗户大开着。橱门也许关上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沉思录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一本写给自己的书──《沉思录》译者前言斯多亚派着名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公元121-180),原名马可.阿尼厄斯.维勒斯,生于罗马,其父亲一族曾是西班牙人,但早已定居罗马多年,并从维斯佩申皇帝(69-79年在位)那里获得了贵族身份。 [点击阅读]
河边小镇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落水的孩子就像所有的小镇一样,战前位于郊外的这座小镇也曾显得十分宁静。然而,空袭焚毁了它。战争结束后不久,小站的南北出现了黑市,建起了市场,形成了一条热闹而狭窄的通道。这些市场又两三家两三家地被改建成住房的模样。不到一年的时间,这里便成了闹市。不过,这里的道路仍是像以往那样狭窄。在被称做电影院、游戏中心的两座建筑附近建起了十几家“弹子游戏厅”。 [点击阅读]
波洛圣诞探案记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我亲爱的詹姆斯:你一直是我最忠实最宽容的读者之一,正因为这样,当我受到你一点儿批评,我就为此感到极大的不安。你抱怨说我的谋杀事件变得太文雅了,事实上是太贫血了。称渴望一件“血淋淋的暴力谋杀”,一件不容质疑的谋杀案:这就是特别为你而作的故事。我希望它能让你满意。 [点击阅读]
神食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十九世纪中叶,在我们这个奇怪的世界上,有一类人开始变得愈来愈多。他们大都快上了年纪,被大家称为“科学家”,这个称呼颇力恰当,可是他们自己却非常下喜欢。他们对于这个称呼是如此之厌恶,以致在他们那份叫作《大自然)的有代表性的报纸里一直谨慎地避开它,好像所有的坏字眼都源出于它似的。 [点击阅读]
笑面人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维克多-雨果于一八○二年二月二十六日诞生在法国东部伯桑松城。雨果的父亲,西吉斯贝尔-雨果,本是法国东部南锡一个木工的儿子,法国大革命时他是共和国军队的上尉,曾参加过意大利和西班牙战争,在拿破仑时期晋升为将级军官。雨果从童年起就在不停的旅游中度过,他的父亲西吉斯贝尔-雨果把妻子和孩子从一个驻扎地带到另一个驻扎地。 [点击阅读]
第二十二条军规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约瑟夫·海勒(1923—1999)美国黑色*幽默派及荒诞派代表作家,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一个俄裔犹太人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空军中尉。战后进大学学习,1948年毕业于纽约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4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得到富布赖特研究基金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一年。1950到1952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校任教。 [点击阅读]
老人与海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年),美国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3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谋杀启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1除星期天外,每天早上七点半到八点半,乔尼?巴特总是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在奇平克里格霍恩村子里绕上一圈,牙缝里还一个劲地大声吹着口哨,把每家从位于高街的文具店老板托特曼先生处订的晨报扔给各户——不论是豪宅还是陋居,要不就从房门的投信口把报纸塞进去。 [点击阅读]
贵族之家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占有一席光荣的位置。而在他的全部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屠格涅夫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与作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屠格涅夫既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编年史作者,又是他们的歌手和裁判者。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