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新宿鲛 - 第03章 初识“马屁虫”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这已经是他这个礼拜第三次来新宿了。这个月里,他已经被打工的地方炒了两次了。
  在第二个打工的地方,他被老员工骂了个狗血淋头,还告诉他以后不用再来了。
  ——我最讨厌你这种随随便便的人了。人生过得随随便便,工作也是随随便便,我最讨厌这种不知道是活着还是死了的人!照照镜子看看自己吧,你的眼神已经烂了!我可不想找个烂人在这儿干活。
  他暗地里给那人起了个绰号叫“热血”。做什么事儿都满腔热血。社长说了些什么,他就只会回答:是,我会努力的!
  真是个蠢货。
  其他打工的人都暗地里叫他“马屁虫”。不过,他的本事并不只有这些。工作结束之后,那名员工带着他去小酒馆,喝了几杯生啤和汽酒,他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说教起来。
  ——听好了,这世道可不是那么好混的。要是不努力,肯定会栽跟头。你以为你偷懒的时候没有别人知道,可别人都看着呢。比如今天进货的小票……
  其他打工的人都装出一副很有感慨的样子听着。其实,大家最期待的还是“热血”帮忙付掉一半的酒钱。不请客已经够抠门的了,不过大家都清楚,在那家抠门的公司里,即使是“热血”这样的正式员工,也拿不了多少工钱。
  所以,大家都是看在这一半酒钱的面子上陪他来喝酒的。“热血”当然不知道大家的用心。他只会自吹自擂。越是醉,他的话就越多,语调也会越来越像他最为尊敬的社长。
  可是吹够了,他就会很感慨地说:“可是你们肯定也不是坏人,你们也很努力啊!”
  说这话的那副蠢样简直让人发笑。
  ——干吗一副无语的表情啊。瞧瞧,你根本就没喝多少嘛。不存在酒量不好的问题,喝着喝着,这酒量就出来了嘛!
  他说:“我天生就不能喝酒。”
  ——说什么?这么小声谁听得见。大声点。啊?天生不能喝?那都是借口,借口!我平时不就让你们别找借口么!
  接着他又摇摇头说:“真搞不明白这家伙在想些什么。”
  接着,露出一丝带有怜悯的笑容。
  “哎呀,不是的啦,别看他这样,其实他也很努力的。只是性格比较内向而已。”一个同事用讨好的口气说道。一开始,他还以为只有这个同事是站在自己这边的。说不定他们还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呢……
  可是,他想错了。那家伙来过他的房间,看见房间里的模型枪、手铐和海报,也没有表示出任何兴趣。和他聊电影和录像带也没有反应。
  同事算是个好人,也不会摆脸色给他看,可总觉得他好像缺了点什么。去他的公寓过夜过一次之后,他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六畳大的房间正中央,有一个跟衣橱一般大的佛龛。
  ——这玩意儿花了你多少钱?
  ——120万。
  他没有作答,而是盯着对方。
  ——我是分期付款的,每个月要还很多钱,好吃力。可是买了它之后,我整个人都变了。我能认真听别人说话了,也不和别人打架了,怎么说呢,感觉心里有根了。
  他本想问问同事那佛龛是从哪儿买的,是怎么买的,可最终还是没有问出口。他很清楚,要是问了,对方肯定会很认真地把某种东西推荐给他。
  这种人都喜欢找同伴。他们喜欢在学习会、交流会和集会上扩大自己的队伍,从中寻找自己的存在价值,真是群令人反胃的家伙。
  他心想,你有什么资格说我内向?不过,他并没有回嘴。
  说到底大家都是群傻子,而且,还是一群不知道自己是傻子的傻子。怎么解释都是徒劳。
  “你不会是宅男吧?”“热血”刚把这句话说出口的时候,他吓了一跳。他很清楚自己不是宅男。然而在外人眼中,自己的确有点像宅男。那家伙会对“热血”说些什么呢?他认真地盯着那家伙。
  那家伙什么都没说,只是露出一副悲伤的表情而已。他决定,如果那家伙敢说“是啊,他就是个宅男”,他就准备把佛龛的事情抖出来。
  那家伙也明白。“如果佛龛的事情曝光了,我可能会被炒,这件事一定要保密啊。”离开那家伙的公寓时,那家伙送他到了车站,当时还特地嘱咐了一句。
  “我知道了,反正和我没关系。”他回答了一句,就坐上了私铁列车。当天,他并没有直接回到自己家里,而是绕道去了新宿的警察用品店“Marks Man”。
  “Marks Man”的店长井川先生最懂他的心。
  井川先生总喊他“艾德”。艾德是他收集得最全的一套刑警片——《无敌铁探长》①里的刑警。在《无敌铁探长》的第一季里,有铁探长、艾德,还有一位叫伊芙的女警官——伊芙·霍特菲尔德。
  ①原题《IRONSIDE》,是1967年到1975年在美国NBC电视网播出的刑事电视剧,共有8季。
  铁探长是旧金山市的警部,平时要坐轮椅。艾德算是他的助手。

  这部片子的人物设置非常经典,是他喜欢的类型。除此之外,他还收集了《卧底侦缉队》《夏威夷5-0》《F·B·I》《FelonySquad》 《Search》《警界双雄》①等剧集的录像带。日本的剧集中,他收集了《向太阳怒吼!》中的麦克罗尼刑警与杰班刑警②篇、《特别机动搜查队》的一部分、 《失散刑警》《无情执照》的第一季。他一直在找同样由天知茂③主演的《独行侠》,可就是找不到。
  ①都是著名的刑事电视剧。
  ②《向太阳怒吼!》是日本著名刑事电视剧,麦克罗尼与杰班是两名出场人物的外号。
  ③(1931-1985)日本著名演员。
  “Marks Man”专卖警察用具与模型枪。提起警察用具,大家都会想到制服警官的各种用具。大多数制服控对警棍的种类与枪套的类型都很挑剔。不过井川先生很了解他的口味,一旦进到了便衣刑警的装备,就会立刻联系他。
  他在“Marks Man”买到过的最好的收藏品,就是便衣刑警用的皮枪套和警察手册。
  警察手册的封面上写着“福岛县警”字样。其实他更想要写有“警视厅”字样的手册,可是那种手册实在太难搞了。他还有LAPD(洛杉矶警察)的徽章呢。
  枪套是一个平滑的三角形,比较薄,要把枪身较短的新南部手枪①放进去显得有些困难。井川先生说,这大概是1945年前后的东西。当时的日本警官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统一枪支,有些刑警用的是自动手枪。
  ①该系列手枪由日本东京新中央工厂生产,是一种采用现代设计、适合大规模生产的手枪。该枪有M57A式和M57B式两种型号,前者为9mm口径,后者为7.65mm口径。M57B式手枪仅进行了少量生产,用于试验。
  当时自动手枪中的主流,是通过美军进入日本的柯尔特①M1911,还有二战前就大量流入日本的1910版布朗宁手枪。从枪套的大小来看,应该是用来放布朗宁的。
  ①柯尔特左轮手枪即转轮手枪(Revolver),是一种属手枪类的小型枪械。
  他是从初二的时候开始喜欢上刑警的。那时他总是目不转睛地看电视上的“刑警电视剧”。
  他最喜欢的,就是刑警轻轻掏出警察手册的那个瞬间。从这个角度来看,制服警官就很无聊了。因为他们只要穿着制服,大家就会知道他们是警察。便衣警察穿着便装,表面上看不出真实身份,可是他们只要一掏出警察手册和警徽,坏人就会脸色大变——这就是快感的源泉。
  他不知在镜子前练习了多少次。他最擅长的就是伸出左手,右手从腰部后方拔枪,也就是所谓的“FBI快速拔枪法”。在这种情况下,比起大型自动手枪,马格南2.5英寸转轮手枪更好用。
  “警察!”大喊一声,出示手册。大吃一惊的坏人赶忙拿起枪。说时迟那时快,警察就从外套下面掏出手枪,打中了对方。
  其转轮一般有5到6个弹巢,亦有高达10个弹巢,子弹安装在弹巢中,可以逐发射击。
  再对同事说:“叫救护车。”
  可是他的子弹已经穿透了敌人的胸膛。坏人在送到医院之前就会一命呜呼。
  要是像日本刑警那样,把手铐放在皮套子里,吊在皮带上,那就太土了。还是不套套子,把一头插在裤子里更帅。手枪和手铐这对组合,要在夹克和轻便上衣下面若隐若现,这才是真正的便衣刑警。
  在新宿嘈杂的人群中行走。毫无任何兴趣的路人,要是突然发现他其实是个便衣刑警——光是想象,就让他激动不已。
  可爱的女孩子注意到了手枪,瞪大双眼,畏畏缩缩地往后退。
  “别怕,我是警察。”
  真想面带微笑地说一次这样的台词。
  在电影《虎胆龙威》中,曾在飞机上出现过同样的场景。看完,他笑了。原来大家的想法都差不多嘛。
  今天去新宿,也是为了去“Marks Man”逛逛。他随手给井川先生打了个电话。
  “有没有进到什么好东西?”他问道。
  “嗯……艾德你可能会感兴趣的吧。搞到了PC①的内部照片,还有无线电通话的录音带。”
  ①警车。
  “什么录音带?”
  “录有PC和PS①无线电联系时情况的录音带。最近来了个监视人员的主顾,搞到了很多类似的录音。”
  ①警察局。
  警车、消防车、救护车的无线电是很好窃听的。如果是地方上的无线电,只要改造一下市面上的无线电接收器,把频率调一调就行了。这种改造过的接收器还能窃听车载电话。
  “是什么录音啊?”
  “交通事故,还有抢包吧。啊,还有一段在说,检察官要转移了,麻烦警戒,什么的,笑死人了。”
  “能不能让我听听?”
  “行啊,过来吧。”
  从他的房间到新宿,只要坐西武新宿线就行了。不用换车,三十分钟就能到。
  下午两点多,他从新宿站东口出站。这天他到中午才起床,在附近的餐馆的时候顺便给“Marks Man”打了个电话。

  从西武新宿线的车站出发,沿着职安大道往鬼王神社方向走,就能到“Marks Man”。鬼王神社附近有一栋店铺楼,“Marks Man”就在那栋楼的二楼。一楼的CD唱片店专卖那些没有出道的乐队的唱片。地下还有一家漫画书店。歌舞伎町的酒店一条街就在旁边。不过那栋楼旁边,总会 聚集一些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年轻人。
  他每次来新宿,不是去“Marks Man”,就是去电影院和书店。
  他对电玩中心没有兴趣,小酒馆和迪斯科舞厅就更不用说了。不过,如果自己是刑警,他倒真想在迪斯科和犯人上演一场追捕剧。
  在场的女孩子们尖叫着四处逃窜,而自己则和犯人进行激烈的枪战。为了保护女孩子不被敌人的子弹打中,自己的左臂被击中。
  当然,犯人最终还是被他打死了。女孩见警官为了保护自己而受伤,赶忙冲了过来。
  “没关系,只是皮肉伤。”这时,就要微笑着回答她。
  他不会想象之后会和那个女孩有什么发展。他挺身而出,是出于公务。即使让女孩喜欢上了他,他也有下一个危险的任务要去完成,没工夫管她。
  在前往“Marks Man”的路上,他想象了很多场景。比起在屋里想象,走在路上想象要有趣得多。
  去“Marks Man”的人里,真的有人会在西装下面吊上模型枪,还有人会穿着SWAT①的衣服。
  ①警察特种部队。
  可是穿西装的人,和西装并不相称。而穿SWAT制服的人身材非常瘦弱,一看就知道是冒牌货。深蓝色的西装,S&W的M59,白色的袜子,黑色的皮鞋——真是笑死人了。
  如果他是刑警,绝对不会西装配白袜。而且比起刑警,还是FBI更适合穿黑色西装。刑警的衣服应该更休闲一点,比如牛仔、棉制裤子和夹克什么的。
  美国的刑警总是随身携带手枪,所以需要穿上衣外套。而日本的刑警只有在特殊场合才会带枪。电视剧里的日本刑警居然是随身带枪的,他一看就知道那是编出来的。
  而且,日本的刑警是很少会和犯人发生枪战的。如果枪战频发,日本刑警肯定也会随身带枪。
  快走到鬼王神社的时候,他看见了不停旋转的红色灯。而且那红灯不止一盏,而是好几盏。最要命的是,停着的不仅仅有黑白两色的警车,还有灰色、黑色的便衣刑警用警车,以及鉴识课的面包车。
  他激动得心跳不已。那里是歌舞伎町二丁目的酒店一条街。肯定是出事了,而且从警车的数量来看,八成是出了人命。
  报纸上每次注销警官开枪的消息,他都会把那块文章剪下来。大多数警察是为了威慑犯人而开枪,而且开枪的大多是制服警官。只有在挟持人质的事件发生时,便衣警察才会在强行突破的时候开枪。而这样的事件,一年最多一两次。
  他首先想到的情况是,在情人酒店发现了尸体。歌舞伎町的情人酒店发现女性尸体——这种事件并不罕见。
  比如:酒店员工发现某个房间里的客人迟迟不肯出来,觉得有些问题,跑去房间一看,发现里头居然有一具尸体。
  他被不停旋转的红色灯光与看热闹的人群吸引住了。
  鉴识课正在勘察现场。
  案发现场用绳子拦了起来,马路上用粉笔标出了人形的轮廓。发黑的血迹在地面上扩散开来。
  马路上。事件发生在两家情人酒店之间的小弄堂里。
  人形有两个。标有“A”“B”“C”字样的三角形塑料标志被放置在地面上,戴着袖章的鉴识课员从各种角度拍着照片。
  他接着想,莫非是交通事故?这时,他注意到粉笔人形轮廓旁边,躺着两辆自行车。自行车涂着白色油漆,他一看就发现,那是警察骑的自行车。
  现场旁边的情人酒店里走出两名男子。他们中间夹着个六十多岁的女性。
  他一眼就看出那两个男人是刑警。其中一个人摊开了手册,而且两个人都戴着耳机,用来接收指令。看来他们是在收集情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照相机的闪光灯一闪一闪。刑警们把鼻尖贴近路面,仿佛在嗅着些什么。
  “来来来,让一下,让一下。”站在“禁止入内”绳子旁边,别着“防范”袖章的制服警官伸开双臂,双手戴着白色的手套。
  “请问……出了什么事儿啊?”他鼓起勇气问道。可是那名警官没有回答,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情人酒店的招牌。
  “有警察被杀了。”身后一个留着板刷头,长得很像黑帮成员的人回答道。他看起来很恐怖,可口气还挺和气。
  “警察?”他看着男子反问道。
  “两个警察被人开枪打中了。”他把视线移回倒在路上的自行车。看来那两辆车就是被杀的警官的吧。
  绳子内侧除了制服警官,还有个身着深蓝色工作服的男人,下垂的左手上握着一个不断作响的无线电通话器。
  杂音过后,通话器中传出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话语。他听不清话语的具体内容,不过根据男子的行动,可以猜测出通话器那一头的人在叫他答话。

  “这里是现场,我是叶村。”
  “本厅,公安三,将与机搜会合。”
  “是,明白。”
  男子对通话器说出回答后,又放下了手,眺望着远处。
  有警官丧命的枪杀案。他深吸一口气。他简直快透不过气了。是暴力团吗?不,可能是过激派。
  现场的空气充满紧张。这不是单纯的杀人案。对警察来说,被害者是自己的伙伴。
  如果是电影或电视剧,主人公在赶到现场之后,肯定会喃喃一句:“可恶!”
  这时,他真的听见有人咂舌了。咂舌的正是那个身着工作服的男人,就是那个叫叶村的刑警。
  他焦躁地望着现场,咂了一下舌。他很生气。暗自发誓,一定要将犯人绳之以法。
  让人战栗的兴奋与紧张,让他迟迟难以离开现场。他的大脑异常火热,高速运转。
  真想到绳子的另一头去啊。真想以搜查队伍一员的身份,以一个刑警的身份,追踪犯人啊。
  对手是用枪杀死警官的犯人。在场的这些刑警从明天起就会随身配枪了。他们还会聚集在一起,开搜查会议。
  真想去开会啊,真想成为他们一员啊。眼前的案发现场,不是他想象出来的,而是真正的杀人现场。
  一根绳子,就能分出两个不同的世界来。
  如果自己能掏出一本警察手册(而且一定要是警视厅的警察手册)给绳子旁边的制服警官看一看,就能进去了。制服警官肯定会向他敬礼,并帮他把绳子抬起来吧。
  他听见了警铃声。特别急促。他回头一看,才发现看热闹的人已经多出了好几倍。
  “让一让,让一让!”制服警官突然伸出那双戴着手套的手,分开了看热闹的人群,就好像在为来人开路一样。
  六名男子沿着这条路走了过去。他们都穿着深蓝或灰色的西装,看上去就像是体格比较健壮的工薪族。
  领头的男人走近叶村,迅速行了一礼。
  “辛苦了。”
  “现场负责人是谁?”
  戴着眼镜,四十五岁上下的男子问道。
  “是刑事课的外山组长。在那边。”
  “好,谢谢。”
  说完,男子就钻进了绳子内侧。六人组的出现,让现场的氛围越发紧张起来。
  他们究竟是什么来头?他们的级别肯定很高,不然是不会负责这种重大事件的调查工作的。
  在场的便衣警官都在有目的地四处行动。他们也很紧张,可是在六人组出现之后,他们的动作就更麻利了。
  如果自己是那个男人的话……不,那样的职务实在是太无聊了。
  他肯定不会自己拿着枪追捕犯人。自己还是更适合在现场行动,做一个追捕犯人的搜查官。
  绳子里,一个戴眼镜的男人站在人形旁边,听取一直在现场的一位五十多岁的刑警的说明。
  真想进去听一听啊,真想进去工作一番,站在绳子内侧,就看不见的犯人讨论一番啊……
  这个瞬间,他并没有身处想象的世界之中,而是面对着现实中的搜查现场。而在现实世界中,一根绳子就能让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个局外人。
  能进到那根绳子内部的人是有限的。他不是警官,也不是他最为崇拜的刑警。即使他没法配枪,即使要穿得跟工薪族一样,他也希望自己能进到绳子的另一头,能成为一名刑警。
  如果当不了刑警,当个摄影记者,或是报刊记者也行,甚至是目击者也可以。
  他很不甘心,自己没办法向搜查员提供任何情报。如果自己看见了些什么,听见了些什么,如果他能用自己的双手,抓住犯人……也许,他就能站在绳子的另一头了。
  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站在犯罪现场,而且还是杀人案的犯罪现场。而这一事实,竟让他悲从中来。
  自己是个局外人,只是个看热闹的路人——这一事实让他痛苦不堪。
  不久,电视台的直播车辆也来到了现场。现场的空气也变得越发紧张。
  扛着摄影机和麦克风的记者们在绳子周围各自为战。有个男主播穿着一身和杀人现场格格不入的漂亮西装,还有个衣着华丽的女主播。他们一开口,大部分看热闹的就把注意力转到了他们身上。
  尤其是女主播整理发型和补妆的样子,让众人觉得很稀罕。
  接着,他明白了,这群家伙不是绳子内侧的人。虽然他们嘴上会说,这真是一起可怕的事件,青天白日之下居然有人敢开枪射杀警官。可是他们绝不想涉足绳子内部,当然,他们即使想进,也是进不了的。
  能进去的,只有警官、被害者以及犯人。他一直站在远处等候。
  天黑了,绳子还是没有解开。
  等绳子解开了……等绳子解开了……
  他在心中默念着,就好像咒语一样。肚子饿了,还想去上个厕所。可是犯罪搜查的现场,是可遇不可求的。也许他这一辈子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他真想把眼前的一切都刻进脑海中。
或许您还会喜欢:
源氏物语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所以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日本是个充满矛盾的国家,在歧视女性*的传统大行其道的同时,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偏又出自一位女性*之手,《源氏物语》全书,仅百万字,涉及三代历时七十余年,书中人物有四百多位。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2:骑虎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有两家门第相当的巨族,累世的宿怨激起了新争。——《罗米欧与朱丽叶》第一章在悌摩西家里人的占有欲是从来不会停止不前的。福尔赛家人总认为它是永远固定的,其实便是在福尔赛族中,它也是通过开花放萼,结怨寻仇,通过严寒与酷热,遵循着前进的各项规律;它而且脱离不了环境的影响,就如同马铃薯的好坏不能脱离土壤的影响一样。 [点击阅读]
一个人的好天气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正文第1节:春天(1)春天一个雨天,我来到了这个家。有间屋子的门楣上摆着一排漂亮的镜框,里面全是猫的照片。再往屋里一看,从左面墙开始,隔过中间窗户,一直转到右面墙的一半,又挂了快一圈儿猫的照片,我懒得去数多少张了。照片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有的猫不理睬我,有的猫死盯着我。整个房间就像个佛龛,令人窒息。我呆呆地站在门口。"这围脖真好看哪。 [点击阅读]
丰饶之海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2
摘要:同学们在学校里议论日俄战争的时候,松枝清显询问他的最要好的朋友本多繁邦是否还记得当年的事情。繁邦也是往事依稀,只是模模糊糊还记得被人带到门外看过庆祝胜利的提灯游行。战争结束那一年,他们都已经十一岁,清显觉得理应有更加鲜明的记忆。同学们津津乐道当年的情景,大抵都是从大人那里听来的,再添加一些自己隐约含糊的记忆罢了。松枝家族中,清显的两个叔叔就是在那场战争中阵亡的。祖母因此至今还享受遗属抚恤金。 [点击阅读]
古兰经
作者:佚名
章节:116 人气:2
摘要:《古兰经》概述《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经典,伊斯兰教徒认为它是安拉对先知穆罕默德所启示的真实语言,在穆罕默德死后汇集为书。《古兰经》的阿拉伯文在纯洁和优美上都无与伦比,在风格上是达到纯全的地步。为了在斋月诵读,《古兰经》分为30卷,一月中每天读1卷。但是《古兰经》主要划分单位却是长短不等的114章。《法蒂哈》即开端一章是简短的祈祷词,其他各章大致按长短次序排列;第二章最长;最后两三章最短。 [点击阅读]
地狱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致中国的合作者、读者和书迷们:对于今年不能亲至中国一事,我深感遗憾,因此想借这封短信向你们所有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有了你们,才有我所谓的成功。谢谢你们为我的作品中文版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你们的厚爱尤其让我感动。我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拜访你们美丽的国家,亲口表达我的谢意。谨致最诚挚的祝愿。 [点击阅读]
嫌疑人x的献身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上午七点三十五分,石神像平常一样离开公寓。虽已进入三月,风还是相当冷,他把下巴埋在围巾里迈步走出。走上马路前,他先瞥了一眼脚踏车停车场。那里放着几辆车,但是没有他在意的绿色脚踏车。往南大约走个二十公尺,就来到大马路,是新大桥路。往左,也就是往东走的话就是朝江户川区的线路,往西走则会到日本桥。日本桥前是隅田川,架在河上的桥就是新大桥。要去石神的上班地点,这样一直往南走就是最短的路线。 [点击阅读]
悲剧的诞生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2004年3月尼采美学文选//尼采美学文选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 [点击阅读]
手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脉冲”事件发生于十月一日下午东部标准时间三点零三分。这个名称显然不当,但在事情发生后的十小时内,大多数能够指出这个错误的科学家们要么死亡要么疯癫。无论如何,名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响。那天下午三点,一位籍籍无名的年轻人正意气风发地在波士顿的波伊斯顿大街上往东走。他名叫克雷顿·里德尔,脸上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步伐也特别矫健。他左手提着一个艺术家的画夹,关上再拉上拉链就成了一个旅行箱。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