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新宿鲛 - 第16章 警官枪杀案还在继续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周一的警官枪杀案”已经不是“周一”的了。
  星期六,他打完工回到家,打开电视一看,发现又有警官遇害了。每天看新闻已经成了他的习惯。他录下了所有频道的新闻节目,用两台录像机进行编辑,把所有关于警官枪杀案的新闻都编辑在一起。
  昨天晚上,他看的是上周成功推测出犯人使用的是来复枪的那档节目。这档节目是每周一至周五晚上十点开始播出的。
  “希望下周一与各位见面的时候,警官枪杀案的新闻不再是头条。”
  主持人在节目的最后说道。现在,全日本都知道周一是“警官枪杀案”发生的日子。
  新宿街头的市民在采访中说道:“我可不想被流弹打中,礼拜一我肯定不会来的。”
  “我一看见警察就紧张,天知道会不会有人开枪。”
  “不是很有意思吗,我礼拜一肯定会来新宿看热闹的。”
  “害怕也没用啊,我在这儿上班呢。真希望警察快点抓住凶手。看那些警官好像也很紧张的样子。”
  大家都在“畅所欲言”。然而,最先发现犯人会在周一下手的人就是他。日本全国,除了凶手,最先“知道”第二次罪行的人就是他了。
  第三个星期一,警方当然布下了天罗地网。可犯人却来了个出其不意。
  “今天凌晨三点四十分左右,警方接到报案称,新宿区歌舞伎町二丁目的大久保公园里有一名女子倒地不起。歌舞伎町警亭的守尾高巡查(24岁)与速水通夫巡 查(26岁)前往现场,被躲藏在公园公共厕所中的男子开枪击中。守尾巡查被击中颈部当场死亡,速水巡查被击中左肩,身负重伤。速水巡查朝逃跑的犯人开了一 枪,但没有打中。警方认为此人正是连环枪杀案的凶手,正在展开调查。”

  “前两周的周一曾发生警官枪杀案,三名警官殉职,一名至今徘徊在死亡边缘。”
  “今天的事件让死亡人数上升至四人。万幸的是重伤的速水巡查意识清晰,告诉调查员称犯人戴着摩托车头盔,身材高大。”
  “现场位于酒店街的一角,面对都立大久保医院旧址,早晨的人流量较小。”
  “前不久搜查本部才刚推测凶手将在下周一行凶,并加强了调查力度……”
  “糟了!”他不禁喃喃道。为什么没有提前打电话预告呢!这样一来,搜查本部肯定不会再相信他了。而且这次犯人还留下了能说话的被害入。
  必须立刻联系搜查本部,将他之前所调查的事情一五一十地汇报一下。
  他看了看表,刚过晚上九点。必须立刻去新宿打电话。
  电话一定要从新宿打出去才行。即使被查到了电话的出处,他们也只能查到那是新宿的公用电话,查不到他的地址。而且新宿人流量大,即使警官立刻赶往电话亭,打电话的人也不在了,无从寻找。

  他赶忙换了身衣服,打个电话再回来,用不着一个小时。
  他离开房间,快步走向车站。这个时间段开往市中心的车很少,弄得他心烦意乱。
  电车终于来了。九点四十二分,他抵达新宿站。他已经想好要在哪儿打电话了。东口地下街,JR售票处附近有个红色的公用电话。那里总是有很多人,一挂电话就能混进人流里。
  他快步走向东口。今天虽然是周六,可人好像比平时要少,不过还是非常热闹。
  这次他没有戴引人注目的手套,而是换成了手帕。他装作自己在擦汗的样子,隔着手帕拿起听筒,又隔着手帕按下按钮。
  “您好,这里是新宿警署。”这回,接电话的是个男人。
  “我找外山组长。”他毫不犹豫地说道。即使是在他旁边打电话的人,也会以为他只是个普通的上班族吧。
  “搜查课的吗?”男子反问道。
  “是的,本部的。”他一边小心地注意着周围,一边说道。
  第一次打电话时的紧张或恐惧早已消失不见,因为他已经成了刑警们的同伴,说话的时候毫不含糊。
  “外山组长——”
  不一会儿,他就听见有人在喊外山的名字。电语那头有很多电话在响,还有人在怒吼。今天早上发生的事件让本部手忙脚乱。
  “不在?这样啊。请问您是哪位?”

  “我是外山的朋友。”他有些失望地说道。
  “请问有什么事吗?我会帮您转达的。”
  他思考了一瞬:“有比外山官更大的人吗?”
  “什么意思?”接电话的刑警突然压低了嗓门。
  “我就是上次在歌舞伎町广场掉了东西的人。”
  电话那头顿时安静了下来。他看了看手表的秒针,不能说太长时间。
  “你想搞恶作剧吗?”刑警突然说道,口气狠了不少。
  “岂敢。”他真的吃了一惊。没想到警方会以为他是恶作剧,太让人伤心了。
  “你怎么知道外山组长的名字?”
  “他是我的老朋友啊。”他微笑着说道。
  “你小子!”刑警大吼一声,光是听声音就让人胆觇山惊。这时忽然有人说了一句,等等。好像有人接过了听筒。
  “喂。”电话换人了,“请问有何贵干?”这回是一个傲气十足的男人接了电话。
  “你是谁?”
  “敝姓香田。是警视厅的警视。”
  太好了!他心想。可能就是出现在第一次事件现场的那个眼镜男。
  “香田警官,我知道了。那我—会儿再给给你打,请你不要出门。”
  “你究竟想说什么?”
  “我只是想说说‘我自己’而已。”他放下听筒,挂断了电话。
或许您还会喜欢:
翻过平城山的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1细雨无声湿佛颔,恍觉春至奈良坡。——会津八一人们把位于奈良县和京都府交界即古时的大和国与山城国交界处的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称为平城山。从前在女子学校广泛传唱的一首歌中有过这样的歌词:“思恋何等苦,直叫人神伤黯然,踟蹰情难诉,不觉竟至平城山,心中悲情何以堪。”这首歌曲的歌名就叫平城山。翻过平城山往来于奈良与京都之间的道路被称作奈良坡。 [点击阅读]
老处女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在五十年代的老纽约,屈指可数的几家人在单纯和富有方面居统治地位,其中就有罗尔斯顿家。强健的英国人和面色红润、身体笨拙的荷兰人合为一体创造出一个繁荣谨慎,却又挥金如土的社会。“办事要办得漂亮”一直是这个谨小慎微的世界上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个世界全是由银行家,与印度做生意的商人、造船厂家和船具商的财富建造起来的。 [点击阅读]
背德者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引子天主啊,我颁扬你,是你把我造就成如此卓异之人。[诗篇]①第139篇,14句①亦译《圣咏集》,《圣经·旧约》中的一卷,共一百五十篇。我给予本书以应有的价值。这是一个尽含苦涩渣滓的果实,宛似荒漠中的药西瓜。药西瓜生长在石灰质地带,吃了非但不解渴,口里还会感到火烧火燎,然而在金色的沙上却不乏瑰丽之态。 [点击阅读]
致加西亚的一封信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我相信我自己。我相信自己所售的商品。我相信我所在的公司。我相信我的同事和助手。我相信美国的商业方式。我相信生产者、创造者、制造者、销售者以及世界上所有正在努力工作的人们。我相信真理就是价值。我相信愉快的心情,也相信健康。我相信成功的关键并不是赚钱,而是创造价值。我相信阳光、空气、菠菜、苹果酱、酸-乳-、婴儿、羽绸和雪纺绸。请始终记住,人类语言里最伟大的词汇就是“自信”。 [点击阅读]
艳阳下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罗吉-安墨林船长于一七八二年在皮梳湾外的小岛上建造一栋大房子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那是他怪异行径的极致。像他这样出身名门的人,应该有一幢华厦,座落在一大片草地上,附近也许有一条小溪流过,还有很好的牧场。可是安墨林船长毕生只爱一样:就是大海。所以他把他的大房子——而且由于必要,是一栋非常坚固的大房子——建在这个有风吹袭,海鸥翱翔的小岛上。每次一涨潮,这里就会和陆地隔开。他没有娶妻,大海就是他唯一的配偶。 [点击阅读]
英国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1996年囊获9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英国病人》,早已蜚声影坛,成为世界经典名片,而它正是改编于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尔的同名小说...一部《英国病人》让他一举摘得了英国小说的最高奖项———布克奖(1992)。翁达杰的作品,国内鲜有译介(当年无论是电影《英国病人》还是图书《英国病人》,都没能引发一场翁达杰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点击阅读]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茶花女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0
摘要:玛格丽特原来是个贫苦的乡下姑娘,来到巴黎后,开始了卖笑生涯。由于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贵族公子争相追逐,成了红极一时的“社交明星”。她随身的装扮总是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称“茶花女”。茶花女得了肺病,在接受矿泉治疗时,疗养院里有位贵族小姐,身材、长相和玛格丽特差不多,只是肺病已到了第三期,不久便死了。 [点击阅读]
莫罗博士的岛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1887年2月1日,“虚荣女士”号与一艘弃船相撞而失踪,出事地点大约在南纬1度,西经107度。1888年1月5日,即出事后的第十一个月零四天,我的叔叔爱德华·普伦狄克被一艘小船救起。方位在南纬5度3分,西经1ol度。小船的名字字迹模糊,但据推测应当是失踪的“吐根”号上的。我叔叔是个普通绅士,在卡亚俄码头登上“虚荣女士”号开始海上旅行。出事后人们以为他淹死了。 [点击阅读]
蒙面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在他面前将信整齐地放成一摞。他拿起最上面的一封,琢磨了一会儿上面的地址,然后用放在早餐桌上的专用裁纸刀将信封背面纵向裁开,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在里面还有一个信封,用紫色的蜡仔细地封好,上面有“亲启保密”的字样。赫尔充里。波洛那鸡蛋形的脸上的眉毛向上扬了扬。他喃喃道;“耐心点,这就来了!”又一次用上了那把裁纸刀。这一次信封里出来了一封信-字迹颤巍巍的,又长又尖。好些字重重地画上了线。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