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席特哈尔塔 - 戈塔马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萨瓦梯城,每一个孩子都知道活佛戈塔马的名字,家家户户都随时准备接待戈塔马的弟子,那些默默无语的化缘者,给他们的饭碗装满食物。戈塔马最喜欢住的地方离城不远,叫耶塔瓦纳林苑,富商阿纳塔品迪卡是活佛的一个忠实崇拜者,那是他送给活佛及其门徒的礼物。
  两年年轻的苦行僧寻找戈塔马的住处,按照别人介绍与回答的指引来到了这个地区。他们到达萨瓦梯之后,在第一家屋门前就停下来化缘,受一顿款待。他们收下了食物,席特哈尔塔向那个给他们食物的女人:
  “谢谢你,你真好心。我们很想知道活佛住在哪儿,因为我们是两个来自森林的沙门,想来见他,听他亲口讲经。”
  那女人说:“来自森林的沙门啊,你们到这儿来算是找对了地方。活佛就住在耶塔瓦纳,住在阿纳塔品迪卡的林苑里。你们这两位朝拜者可以去那儿过夜,因为那里有足够的地方接待大批前来听他讲经的人。”
  戈文达很高兴,满怀喜悦地叫道:“真好啊,我们到达了目的地,总算是走到头了!可是,朝拜者的大娘啊,请告诉我们,你认识活佛吗?你亲眼见过他吗?”
  那女人说:“我见过他好多次。在好多日子里都见到他,目睹他穿着黄僧衣默默地穿街过巷,默默地停在各家各户门前,递上他的碗,又拿着盛满食物的碗离去。”
  戈文达听得入迷,还想再打听许多情况,可是,席特哈尔塔却提醒他继续前行。他们道过谢就走了,几乎用不着再问路,因为有不少朝拜者和戈塔马的弟子都在前往耶塔瓦纳的路上。他们晚上到了那儿,见到不断有一批批找住处的人到达,发出叫嚎声和讲话声。这两个过惯了森林生活的沙门很快就不声不响地找到了栖身之处,一觉睡到了第二天早上。
  到太阳升起时他们才惊奇地发现,在此地过夜的信徒和好奇者竟是好大一群人!在这座美丽林苑的所有小径上,都有穿着黄僧衣的和尚走来走去。他们东一群西一伙地坐在树下潜心修行,或是进行宗教讨论。那些浓荫覆盖的花园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城市,挤满了像蜜蜂一样麇集的人们。大多数和尚正拿着化缘碗往外走,去城里募集他们每天只吃一顿的午餐。就连活佛本人也通常是早上出去化缘。
  席特哈尔塔看见了活佛,马上就认出了他,就好像有神灵指点似的。他注视着活佛,一个身穿黄僧衣的朴实无华的人,手里端着化缘碗,静静地走了过去。
  “快看这边!”席特哈尔塔小声招呼戈文达,“这个人就是活佛。”
  戈文达仔细打量这个身穿黄僧衣的和尚,觉得他似乎跟其他千百个和尚毫无区别。但是,戈文达很快也认出来了:此人正是活佛。于是,他们便跟随在他身后,边走边仔细地观察他。
  活佛谦逊地走着自己的路,陷于沉思之中,他那平静的面容既不快活也不悲伤,似乎在向他们微笑。活佛面带隐隐的笑容,平静、安详,就像一个健康的孩子,从容步行,穿着僧衣,步子和追随他的所有和尚同样,遵循着严格的规矩。他的面容和步子,他的静垂的目光,他的静垂的双手,以及手上的每一根指头,都显示出安宁,显示出完美。他并不追求什么,也不摹仿什么,而是柔和地呼吸,处于一种不容破坏的安宁之中,一种不会衰败的光线之中,一种不容侵害的和平之中。
  戈塔马就这样朝城里走去,去化缘。这两个沙门单从他那安宁的完美、仪态的觉静就认出了他,那仪态没有追求,没有欲望,没有摹仿,没有烦劳,只有光明与和平。

  “咱们今天可以听他亲口讲经了。”戈文达说。
  席特哈尔塔没答话。他对讲经并不怎么好奇,不相信讲经能教给他新东西。他和戈文达一样,早就多次听说过这位活佛讲经的内容,尽管那都是来自第二手和第三手的报告。他聚精会神地凝视着戈塔马的头、他的肩、他的脚以及他的肃然垂放的手,觉得这只手每根手指的每个关节都有学问,都会说话、呼吸和散发出芳香,都闪耀着趔的光辉。这个人,这位活佛,全身上下直至小手指的姿态都是诚挚的。这个人是圣洁的。席特哈尔塔对他比对任何都尊敬,对他比对任何人都热爱。
  两个人跟着活佛走到城边,就默默地返回了,因为他们打算这一天戒食。后来,他们看见戈塔马回来,看见他在弟子们围坐的贺圈中用餐他吃的东西简直连一只鸟儿都喂不饱他们看见他又回到了芒果树的浓荫下。
  晚上,当炎热已经消退时,林苑里到处都活跃起来,大家聚集到一起听活佛讲经。他们听着活佛的声音,那声音十分完美,显示出完美的平静,充满着和平。戈塔马讲有关烦恼的学问,讲烦恼的起源,讲消除烦恼的途径。他的深沉的演讲平和流畅,清晰明朗。生活就是烦恼,世界充满了烦恼,但是可以找到摆脱烦恼的方法:谁走活佛的路,谁就能得到解脱。
  活佛用柔和而又坚定的声音讲述着,讲授了四项主要原理,讲授了八条途径。他耐心地遵循讲道理、举例并重复的惯常方式,他的声音在听众头顶上洪亮而又平静地回响,好似一道光,好似一片星空。
  活佛结束讲经时已经夜深了,几个朝拜者走上前去,请求加入这个集体,愿意皈依活佛。戈塔马接纳了他们,说道:“你们都认真地听了我讲经,已经有所收获,那就加入进来吧,进入圣洁之中,彻底结束一切烦恼吧。”
  瞧,腼腆的戈文达这时也走上去说:“我也愿意信奉您和您的学说。”戈文达请求成为活佛的弟子,结果也被接纳了。
  接着,活佛退下去就寝,戈文达转向席特哈尔塔,热诚地说道:“席特哈尔塔,我没有权利责怪你。可是,咱们俩都听了活佛讲经,都听了他的教诲。戈文达听了教诲后已经信奉了活佛。可是你呢,我尊敬的人,难道你就不想走这条获救之路?难道你还犹豫,还要等待?”
  席特哈尔塔听了戈文达的话如梦方醒。他久久地凝视戈文达的脸,然后低声说道,语气中毫无讽刺的意味:“戈文达,我的朋友,现在你迈出了第一步,你选择了这条路。哦,戈文达,你向来都是我的朋友,一直是紧跟着我。我常想:没有我,戈文达会不会有一天也出于自己的意愿而单独迈出一步呢?瞧,现在你成了男子汉,自己选择了自己的道路。但愿你能把这条路走到底,哦,我的朋友!但愿你能获救!”
  戈文达没有完全听明白,于是又用不耐烦的口气重复了他的提问:“你倒是说呀,我求求你,亲爱的朋友!告诉我,怎么就不能是另一种样子,你,我的博学的朋友,也信奉这位可敬的活佛呢?”
  席特哈尔塔把手放在戈文达户上说:“你没听清我的祝愿,戈文达。我再重复一遍,但愿你能把这条路走到底!但愿你获救!”
  这是戈文达才明白,他的朋友要离开他了,便哭起来。
  “席特哈尔塔!”他抱怨地喊道。
  席特哈尔塔温和地说:“别忘了,戈文达,你现在已经是皈依佛祖的沙门了!你抛弃了故乡和父母,抛弃了出身和财产,抛弃了自己的意志,抛弃了友情。信仰要求这样,活佛要求这样,你自己也愿意这样。明天,哦,戈文达,我就要离开你了。”

  这两个朋友又在小树林里溜达了很久,躺下之后也仍然久久未能入眠。戈文达再三追问他的朋友,要他说清楚为什么不愿信奉戈塔马的学说,他在这一学说中到底发现了什么缺陷。但是,席特哈尔塔每次都回答说:“算了吧,戈文达!活佛的教诲出类拔萃,我怎么能发现缺陷呢!”
  第二天清早,活佛的一个弟子,一个年长的和尚,跑遍了林苑各处,把所有新皈依的门徒都叫到他身边,让他们穿上黄僧衣,并且给他们讲解初步的知识,以及与他们的身份相应的职责。戈文达这时又跑回来,再一次拥抱了自己的好友,然后便加入了新和尚的行列。
  席特哈尔塔却沉思着漫步走出了林苑。
  这时,戈塔马刚巧跟他迎面相遇。他满怀敬畏地向活佛问好,见活佛的目光满含仁慈与安详,就鼓起勇气请求活佛跟他谈一谈。活佛默默地点头同意了。
  席特哈尔塔说:“活佛,昨天我有幸听了你奇妙的讲演。我和我的朋友从远方赶来,就是要来听你讲经的。如今我的朋友已留在了你身边,皈依了你,而我却要重新开始我的旅程了。”
  “随你便啊。”活佛彬彬有礼地说。
  “我的话也许太狂妄,”席特哈尔塔继续说道,“但是,在把我的想法坦诚地告诉活佛之前,我不想离开。活佛,你能不能再劳神听我讲一会儿呢?”
  活佛默默地点头同意了。
  席特哈尔塔说:“最最可敬的活佛呀,你的教诲有一点我最钦佩。你所讲的一切都十分清楚,确凿无疑,你把世界当作一圈完美无缺的、永远不会断裂的链子展示给大家,一圈由原因和结果连接而成的永恒的链子。从来没有谁阐释得这么清楚,这么无可辩驳。婆罗门听了你的教诲,把世界看成完美的关联体,没有缺陷,透明得像一块水晶,不依赖于偶然,不从属于神灵,他的心会在身体内跳动得更加实在。这个世界到底是好还是坏,尘世的生活到底是烦恼还是欢乐,这很可能还是悬而未决的,也可能是并不重要的——但是,这个世界的和谐统一,一切事物的相互关联,大大小小的事物都包含在同一潮流之中,都遵循着产生、发展和死亡的同一规律,这些都已经被你的伟大教诲阐明了,活佛。不过,按照你的教诲,万物的这种统一性和连贯性却在一个地方断开了,某种陌生的东西,某种新的东西,某种以前没有的、不能显示和不能证明的东西,通过这个小缝涌入了这个统一的世界。那就是你的关于超越尘世、获得拯救的教诲。由于这个小缝,由于这个小小的断裂,整个永恒和统一的世界法则又破裂和解体了。活佛,但愿你能原谅我冒昧地讲出这番不同的意见。”
  戈塔马静静地听他说,一动不动,然后,活佛用他那仁慈、礼貌而又清晰的声音说道:“哦,婆罗门之子,难得你听了我讲经之后作出这么深入的思考。你从中发现了一道裂缝,一个缺陷。但愿你能对此继续思考。可是,好学的人,你要警惕众说纷纭和无谓的争论。问题并不在于有各种各样的意见,它们可以是美的或丑的,可是聪明的或愚蠢的,每个人都可以拥护或抵制它们。你从我这儿听到的道理并不是我的意见,其目的也不是给好学的人解释这个世界。它的目的是另外的东西,是为了摆脱痛苦。这就是戈塔马所讲的内容,岂有它哉!”
  “噢,活佛,但愿你别生我的气。”年轻人说,“我刚才那么,不是要跟你争论,进行无谓的言词之争。你讲的确实有道理,问题并不在于有各种各样的意见。不过,请让我再说明这一点:我从来就没怀疑过你。我没有怀疑过你是活佛,你达到了目的,那个成千上万婆罗让和婆罗门子弟正在追求的最高目的。你已经摆脱了死亡。这是由于你自己的探索,按照你自己的途径,通过思索,通过潜修,通过认识,通过领悟,然后才获得的,而不是通过讲经达到的!哦,活佛,这就是我的想法——没有谁能通过讲经获得解脱!哦,尊敬的活佛,你无法用话语和讲经来告诉别人,在你大彻大悟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大彻大悟的活佛的教诲包含着许多内容,它教会人们正直地生活,不去做坏事。但是,有一点却没有包含在如此清楚、如此可敬的讲经之中:它没有包含活佛本人亲身经历的秘密,在千千万万人当中他一个人经历的秘密。这就是我在听你讲经时想到和认识一牟。这就是我要继续去漫游的原因倒不是为了去寻求另一种更好的学说,因为我知道并没有那样的学说,而是为了抛开一种学说和老师,独自去实现我的目标,或是死去。但我会常常想到这一天,活佛,想到这一时刻,因为我亲眼见到了一位圣贤。”

  活佛的眼睛平静地注视着地面,他那玄妙莫测的面孔显现出完美无瑕的恬静。
  活佛慢悠悠地说:“但愿你的想法并无差讹,但愿你能达到目的!可是请告诉我,你是否见到了我那一大群信徒,我那许多兄弟,而他们已信奉了我的学说?素不相识的沙门呀,你是否相信抛开学说,回到世俗生活和情欲生活中去,对他们所有人会更好一些?”
  “这样一种想法离我太远了!”席特哈尔塔叫道,“但愿他们全都信奉你的学说,但愿他们都达到自己的目标!我可没有权利对别人的生活作出评判!我仅仅需要对我,对我自己一个人作出判断。我必须选择,我必须取舍。我们沙门寻求自我解脱,活佛。假如我是你的一名弟子,可敬的活佛,那么,我会担心发生这样的情况:我的自我只是表面上虚假地得到安宁的解脱,实际上它却继续存在并且变大,因为那样我就会有学说,有追随者,有我对你的爱,使僧侣集体成为我的自我!”
  戈塔马似笑非笑,怀着不可动摇的清醒和友好注视着这个陌生人的眼睛,然后做了个几乎看不出来的手势,向他告别。
  “你很聪明,沙门。”活佛说,“你讲话很聪明,我的朋友,只是要当心千万别聪明得过了头!”
  活佛走了,他的目光和似笑非笑的表情却永远刻在了席特哈尔塔特哈尔塔的记忆中。
  他想,我还从来没见到过有谁能这样看人和微笑,这样端坐和走路呢。我真希望自己也能这样看人和微笑,这样端坐和走路,这样自由自在,这样肃然可敬,这样深沉,这样坦诚,这样单纯又充满神秘。只有进入了自我深处的人,才真正能这样看人和走路。好吧,我也要设法进入自我的内心最深征!
  席特哈尔塔心想,我总算是见到了一个人,一个我在他面前不得不抵垂眼帘的人。在别人面前我不会垂下眼帘,决不会,因为就连这个人的学说都没能吸引我,更何况别人的呢?
  这个活佛剥夺了我,席特哈尔塔心想,活佛剥夺了我,可是同时他又给了我更多。他夺去了我的朋友,这个朋友原来听我的,现在却相信他,原来是我的影子,现在却成了他的影子。不过,他把席特哈尔塔,也就是我自己,送给了我。
或许您还会喜欢:
修道院纪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在王室名录上第五位叫唐·若奥的国王今天晚上要去妻子的卧室。唐娜·马丽娅·安娜·若泽珐来到这里已经两年有余,为的是给葡萄牙王室生下王子,但至今尚未怀孕。宫廷内外早已议论纷纷,说王后可能没有生育能力。但这仅限于关系亲密者之间的隐隐低语,以免隔墙有耳,遭到告发。要说过错在国王身上,那简直难以想象,这首先是因为,无生育能力不是男人们的病症,而是女人们的缺陷,所以女人被抛弃的事屡见不鲜。 [点击阅读]
包法利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荐语:未满十八岁请在家长指导下阅读本书。版本较好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周克希先生的译本。价廉物美,仅10元一本,现在最便宜最没有人看的恐怕就是这些名著了。【小说】--引言小说描写的是一位小资产阶级妇女,因为不满意夫妻生活平淡无奇而和别人通|奸,最终因此身败名裂,服毒自杀的故事。 [点击阅读]
大师与玛格丽特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暮春的莫斯科。这一天,太阳已经平西,却还热得出奇。此时,牧首①湖畔出现了两个男人。身材矮小的那个穿一身浅灰色夏季西装,膘肥体壮,光着秃头,手里郑重其事地托着顶相当昂贵的礼帽,脸刮得精光,鼻梁上架着一副大得出奇的角质黑框眼镜。另一个很年轻,宽肩膀,棕黄头发乱蓬蓬的,脑后歪戴一顶方格鸭舌帽,上身着方格布料翻领牛仔衫,下身是条皱巴巴的自西眼裤,脚上穿一双黑色平底鞋。 [点击阅读]
妖怪博士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时值春天的一个星期日的傍晚,天空被一片厚厚的乌云覆盖着,显得格外闷热。一个小学生吹着口哨,漫不经心地走在麻布六本木附近的一条高级住宅街上。他叫相川泰二,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刚才去小朋友家玩了以后,正赶着回家。他家就住在麻布这一带叫笄町的地方。马路两边全是些豪宅大院,高高的围墙连成一片。走过几家大院,在一家神社的门前,可以看见里面的一片小树林。这条马路平时就是行人稀少,今天更显得格外地空寂。 [点击阅读]
宇宙尽头餐馆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有一种理论宣称,如果任何一个人真正发现了宇宙存在的原因、宇宙存在的目的,宇宙就会立刻消失,被某种更为怪异、更难以理解的玩意儿取代。还有另外一种理论宣称,上述事件已经发生了。迄今为止,故事的发展如下:起初,创造出了宇宙。这激怒了许多人,被普遍视为一种恶劣行径。许多种族相信宇宙是由某种神所创造的。 [点击阅读]
寂静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寂静的春天前言副总统阿尔·戈尔作为一位被选出来的政府官员,给《寂静的春天》作序有一种自卑的感觉,因为它是一座丰碑,它为思想的力量比政治家的力量更强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1962年,当《寂静的春天)第一次出版时,公众政策中还没有“环境”这一款项。在一些城市,尤其是洛杉矶,烟雾已经成为一些事件的起因,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还没有对公众的健康构成太大的威胁。 [点击阅读]
寓所谜案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我不知道到底从哪儿开始这个故事,但是我还是选择了某个星期三在牧师寓所的午餐时分开始。席间的交谈大部分与将要叙述的故事无关,但还是包含得有一两件有启发的事件,这些事件会影响到故事的发展。我刚切完了一些煮熟的牛肉(顺带一句,牛肉非常硬),在回到我的座位上时,我说,任何人如果谋杀了普罗瑟罗上校,将会是对整个世界做了一件大好事。我讲的这番话,倒是与我的这身衣服不太相称。 [点击阅读]
将军的女儿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这个座位有人吗?”我向独自坐在酒吧休息室里的那位年轻而有魅力的女士问道。她正在看报,抬头看了我一眼,但没有回答。我在她对面坐了下来,把我的啤酒放在两人之间的桌子上。她又看起报来,并慢慢喝着波旁威士忌①和可口可乐混合的饮料。我又问她:“你经常来这儿吗?”①这是原产于美国肯塔基州波旁的一种主要用玉米酿制的威士忌酒。“走开。”“你的暗号是什么?”“别捣乱。”“我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你。”“没有。 [点击阅读]
尤物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3
摘要:渡边伸出不隐约的双手捧住她的脸,动作温柔得教她感到难以承受。她是没指望或许该说不敢指望会更贴切一些,他的温柔对待,以及他此刻凝视她的眼神,他把她拉进自己怀里,抱着她好长好长一段时间,什么话也没有说。终于,他开始吻她,整个晚上,因为过度渴望而凝聚成的硬结,此刻开始化解为缓缓的甜蜜,流过她的每一根神经和每一颗细胞,就象一条遗忘的溪流。 [点击阅读]
心灵鸡汤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上帝造人因为他喜爱听故事。——爱尼·维赛尔我们满怀欣悦地将这本《心灵鸡汤珍藏本》奉献在读者面前。我们知道,本书中的300多个故事会使你们爱得博大深沉,活得充满激|情;会使你们更有信心地去追求梦想与憧憬。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和感到无望之时,这本书会给您以力量;在惶惑、痛苦和失落之际,这本书会给您以慰藉。毫无疑问,它会成为您的终生益友,持续不断地为您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深沉的理解和智慧。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