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西线无战事 - 第14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上空零星地蹿起几颗照明弹,在它的光亮中我又看见那所大教堂的十字长廊,在盛夏的暮霭中,长廊花园当中几株高大玫瑰树芬芳地绽开着美丽的花朵,这里也是教堂圣职人员的基地。受难的耶稣的石雕像环绕着围墙四周。玫瑰花香飘散在这片宁静庄重的四方院落里,厚实的灰石板上柔和的阳光安详地栖息着。双手能从它上面感到丝丝温暖。石板瓦房顶右侧,大教堂的绿色塔尖高高地穿插在黄昏那淡蓝色的天幕中。十字回廊的支柱中间熠熠闪光,透示着教堂所独特的那种微阴冷的氛围。我静静思索着,自己会不会在二十岁时找到一位姑娘与我共同编织一段令人害羞的恋情。
  我几乎沉醉于这美妙的景象之中,直到它被轻轻地熔化在一颗信号弹燃放出的火花里去了。
  我仔细检查了一下手中的步枪,看是不是能很好地出发了,然后用手指头擦掉了枪管上的潮湿的水雾。
  我们城市背后,一条小溪蜿蜒在几片青草之间,一行笔直的白杨耸立在小溪旁边,老远就能看见,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白杨路。儿时的我们深爱着这行老树,它们引诱着我们经常逃学到这儿戏嬉打闹。那时我们总坐在溪岸边,光着脚在清澈湍急的水中 荡漾,倾听着树叶沙沙地响。我们童年幻想在静静的流水和白杨树的随风轻拂的节拍中飞翔着。每当想起童年往事,我的心便激动不已。
  连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涌上心头的陈年往事总是有两个共性。最为突出的是它们都流露着非常安详宁静的格调,好些想像中的事甚至比事实更清静、更安宁。它们是悄无声息的幻觉,其中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情都在与我默默地沟通交融,虽然无声却更要胜过有干言万语,它们不停地震撼着我的心灵,这种感觉使我不得不挽起衣袖,拿好步枪来抵御它的诱惑,使我清楚过来,摆脱那些美好往事的幻觉,不至于一直沉醉不醒。
  它们的宁静而安详让我们有些吃惊。在炮火纷飞的前线宁静早已被驱逐和遗忘了,这里只有混乱和呼喊充斥着一切,无法摆脱。就连在偏远的战壕和休息营房,轰鸣的炮弹也隆隆不休地占据着我们耳道。我们从未远离这里,可以放弃这种感觉。但这两天,我却真的难以忍受了。
  这些安静与宁静,这些对岁月往事的追忆所引起我们心灵的感受。如果说是渴望倒不如说是悲哀,那种难以抗拒的巨大的郁郁不快的心绪,我们曾经真实地拥有过这种渴望。而后来便成过眼烟云,永远不再属于我们,永远地消逝了。那时在兵营里,这种感觉还曾激发起我们背叛、粗野的思想,那时我们依然把它们当成生命的一部分,当成我们生命的所属。它融进军歌里,每天在晨曦中和阴暗的树丛中一起齐步向前,每当到野外操练,都会环绕在上空,这是一种潜藏的发自心底的怀想与纪念。
  在前线,在战壕里,我们已磨灭了这种怀念。它渐渐地从我们心底消逝,我们早已是一堆行尸走肉,而它却像一道天际的彩虹若隐若现,愈发显得神秘,不断在我们脑海里环绕,使我既恐慌又对它充满了渴望。它强烈地刺激着我们,我们的期盼幻想也更加浓郁。可我们都明白,它是不会属于我们的。这一切正如说我们能成为将军那样是一个个美丽的肥皂泡罢了。
  更何况假如真的美丽的美梦成真。年轻时那些情事又回到现实,回到我们眼前,我们也会不知所措。那种生活的适应能力,那种神秘柔弱的力量早已埋在战壕里永远不会再醒过来了。我们也许会默默地走进去,无言地回忆着它们,恋恋不舍,甚至激动得心潮澎湃,就像凝眸一张亡友的遗照;他的容颜和特征依旧清晰,而回忆中共同走过的那段日子却已不在与现实生活相符了;因为,那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他了。
  我们再也不能在那种景象中恢复到过去的感觉了。并不是因为我们沉浸在它们的美丽和它们所含蕴的情感当中去了,更主要的是那种在硝烟之后所发生的真挚情谊,那种对生命有特殊理解的兄弟之情,已把我们这些人给分开来,使我们对父母他们那一代人的行动感到难以理喻;——那时我们朝气澎湃,热情温存,一切微小的事物都可以流淌到永恒的长河之中去。或者年轻人就只是永远如此;而直到今天我们还寻觅不到一个终结,不知道它所确实的大小;我们流淌不息的血液时刻都在期盼着沟通起我们和过去岁月的桥梁。

  我们已把年轻时代的历程当成旅行途中的一个驿站。在历尽磨难后我们逐渐变成一个能区分东西好坏的商人或一个珍视屠杀的屠夫。我们时常心事重重却又总是漠不关心。我们或许可能生活在那里。但事实上我本来就应该生活在那里。
  我们孤寂而悲伤像个孩童,我们沉稳刚毅却又像个老人;我们野蛮,却又衰弱,忧郁却又浅薄,——这一切都迫使我们深信,我们已经真的不可救药了。
  我冷得浑身哆嗦,双手冰凉冰凉的;但那却是一个暖人的夜晚。迷雾朦朦胧胧地透着凉气。从死人头上缓缓掠过,幽灵般把他们残喘着的余息吸的一干二净。天亮时,他们就会成为惨白、凄凉的样子,滴滴的血也凝结成血黑的混合物。
  高空中飞散着的照明弹放射出冰冷的寒光划破这安宁的、死气沉沉的景致,地上凝结着遍布的弹坑和阴冷的光芒,仿佛一轮皎洁的明月,恐慌、焦躁随同血液缓缓地流入我的思想中。而那些思想已经疲软无力,懦弱停滞了,渴望着被人关爱、安慰和生命。我的思想只能依赖那虚无的幻觉和无助的安慰才继续存在,否则便会惊慌无助地在空旷的野外彻底崩溃。
  里面传出饭盒的碰撞响动声,马上沟起了我强烈的食欲。但它又会回到现实当中去,心情也渐渐平淡下来。我耐着性子终于等到有人过来换班了。
  一进掩蔽壕,我就急着找来一大杯用油脂浸好的大麦,慢慢地吃起来,味道很可口。我一声不吭,虽然里面人的情绪因为炮轰停止而好了起来。
  日子悄悄地过去了,真不知每时每分是如何飞逝的,进攻转变成防守反击,死人像山丘一样在双方战壕间的弹坑里一层层高高地隆起。离得比较近的伤员,我们基本上能抢抬进去。但有好几个在隔了一段时间后,便在绝望中呻吟着死去了。
  有两天,我们一直都在仔细地到处找寻一个伤兵,而一无所获。他或许是趴在地上,翻转不过来。否则,我们就不可能找不到他;因为只有当嘴巴贴紧闷到地面里时,声音才不容易被人发觉和确定到。
  估计他的伤一定比较痛苦,既不至于严重到让他马上就昏迷过去奄奄一息,但又不会促使他稍稍忍受一点疼痛之后就渐渐恢复过来那么轻微。克托说他要么是骨盆折裂要么就是脊椎被打碎了。他叫喊声长久有力就证明他的胸脯那里还没有重伤。而如果要是别的地方受伤,他还是可以慢慢挪动挣扎的。
  他那嘶哑的叫喊声越来越凄惨,仿佛战场四周都在发出这种声响。那天夜里,我们派人在外面找了他三次。每次都是顺着声音,轻轻快爬到时,忽然又像是从别处传来一样,难以确定。
  直到天亮时分,我们都没发现一点迹象。我们甚至用望远镜仔细专注翻来覆去把各个地方都尽可能地搜索了整整一天,可依旧一无所获。到第二天,他的喊叫声越发微弱了,或许嘴唇和舌头都喊干了。
  连长还许诺说谁要能找回他,等下次轮休就多批给他几天特殊假。其实根本用不着这样专门的诱惑,我们也会为那凄凉的叫喊声而全力以赴的,它实在让人心碎。克托和克罗普连下午都豁出去了,到处寻找。尽管有阿尔贝特费尽心力甚至被打掉一个耳垂的代价都无济于事,丝毫不见影踪。
  我们清晰地听着他的叫喊声一声声接连不断,开始只是不停地呼唤着救命。可到第二天夜里他便总是喊叫着他妻子和孩子的名字,好些次听到呼喊着一个叫伊丽兹的名字。而今天他竟连续从早晨一直哭到了黄昏,直到声音嘶哑而渐渐微弱下去了。但却又已断续了一整夜。夜风从从容容地把那声音带进战壕吹入了我们耳际。凌晨,传来一阵阵强烈的咳喘声告诉我们他并没有就此一睡不醒,他还仍活着。

  一具具死尸在烈日下横躺竖卧着,没有埋掉。我们知道即使把他们拖运回来,也没法处理掉,而在外边炮弹却会为他们送终掩埋的。很多尸体的肚子像气球一样地高高地隆涨起来。他们咝咝响动,还不时地打着嗝儿,轻轻地挪动着躯干。已经充斥进去的气体,从身子里发出各种声音。
  天空湛蓝,万里无云。临近日薄西山,空气沉闷,地面径直向上散出浓浓的热流。轻风把一股浓重的血腥味儿从弹坑里传送到我们这边来,仿佛是氯仿和腐烂的混合物,吸进去令人肠胃反转直想呕吐。
  夜色愈浓,我们便出去找寻炮弹上的铜传动带和法国照明弹弃下的绸降落伞。其实大家都不明白这东西到底有何用途。不过听收集的人说,那些都是极值钱的东西。于是有人便捡了一大堆,而等我们从外边回来时,人已在那沉重的压力下不停地气喘 吁吁,腰都险些直不起来了。
  海依说了一个非常别致的用途:他要把这些东西送给他女友作袜带。他的这句话逗得那帮班弗里斯人捧腹大笑;他们拍着膝,前仰后合。恰德更是忍俊不禁,他拿一个最大的环子,间或往自己大腿上套,再看看还有多大空隙。“海依,那她必须得有这样两条腿,这样……”他边说边比划着但很快又联想到了别的地方,“对,她还有大象,大象一样的肥硕屁股。”
  “要能跟她玩捉迷藏的游戏多好啊……”恰德意犹未尽喋喋不休地说。
  海依因自己女友赢得了大家的纷纷赞誉而洋洋自得起来,神情愉悦而难以自制,只说了一句:“而且她长得还很结实很丰满呢!”
  降落伞倒很有实用价值。它可以用三四个做成不同胸码的女人穿的短小上衣。克络普和我用来做了块手绢。其他人都给家里寄回去了。然而为拾到这些薄薄纱片而面对的危险,要是真传到女人们耳朵里,一定会害怕地叫出声来。
  恰德的举动甚至让克托都感到有些吃惊,
  他居然很从容迟缓地正把一颗还没有爆炸的弹上的环子往下敲打呢。要是别人去干这活,那东西肯定会立马炸开。但恰德却始终是一个事事如意的幸运儿。
  有一天,战壕前有两只蝴蝶翩翩飞舞着。整整一个上午,这两只蝴蝶扑展着黄色的翅膀,上边还点缀着红色的斑点。可在这一片荒野之中,即没有任何植物也没有一寸花草,它们也只盲目地飞来飞去,一无所获。它们在一个骷髅的牙齿上停歇着,飞翔的鸟儿也对战争的硝烟弥漫的氛围习以为常了。云雀每天早晨都准时地从真空地点飞起来。我们看着它们筑巢、繁衍,一年间那些雏鸟都已长大了。
  战壕里的老鼠渐渐安静了,我们觉得现在倒宁静多了。我们都知道它们已转移到了前面的真空地带去了。我们每次看见这些肥硕的家伙,就猛地给它一枪,敌方阵地的隆隆轰响滚动着在夜晚重新响起在我们的耳边。我们整天仅有很普通的炮火,所以还能不断加固修补我们的战壕。飞行时常殷勤地在上空为我们表演娱乐。总会有连续不断地交战,吸引我们观看。
  我们对战斗机还能忍受,但却像憎恨瘟疫一样地痛恨侦察机。炮火就是由它们不断引导到我们头上来的。榴光弹、手榴弹会跟着它们的出现而即刻轰炸过来。我们每天都要因此而遭受十一个人的损失,其中有五个担架兵。两个竟被炸得一片稀烂,恰德说你可以拿个饭盒把它们从墙上用汤匙刮到里面,埋怨起来。还有一个,下身和他的两条腿都炸成几截了。他胸脯靠在战壕上,柠檬一样的脸,一支纸烟在他络腮胡子中间闪动着,火一直燃到嘴唇边才熄灭。

  在一个很宽敞的弹坑里,我们分三层把那些尸体堆放起来。
  炮击又突然从远处袭来。我们都怀着无聊地蹉跎时光的那种紧张、麻木的心情,坐起身来。
  进攻、反攻,冲锋、反冲锋,这些看似简单的词语却充分地包皮含着许许多多深刻内容。我们这边损失大量的人员,好些都是刚入伍不久的新兵,还有后备增援的兄弟部队派到这一地区来的。他们几乎全部都是由前不久才刚刚应征入伍的年轻小伙子组成的新编的那个团队的。他们几乎没有受过正规的新兵训练,仅仅在理论知识上掌握一丁点便被送到战场去了。他们或者已知道了手榴弹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却对如何掩护,隐藏到什么地方合适,新兵太年轻了对这样的事一窍不通。他们因辨别不出榴光弹和手榴弹而有的被炸死;他们这次又是因为只顾注意那些远方而来的大口径炮弹的嘶吼,不去注意那些贴着地面的小东西的小声“嘘嘘”声,所以被大批扫射。他们有的紧紧地像绵羊一般拥挤在一块儿,有些伤员甚者也像兔子一样被飞行员在上空监视跟踪者给击倒了。
  这些新增援的士兵,给我们带来的麻烦比他们的用处还要多。他们在这样一个残酷的战场毫无办法,只有成批成批地像苍蝇一般倒下了。现在打阵地战也更应具有智慧和经验。会灵活掌握地形特点,能大体辨别炮弹的响声和性质,知道它们大致的落点,爆炸的情形,和躲避的方法等等。这些东西都是他们非常缺乏的。
  他们的面色苍白、瘦长可怜,双手紧紧握着。这些家伙已经被吓破胆了,一副畏缩的样子。他们面对冲锋和进攻吓得连高声叫喊冲杀都不敢发出,看着自己的胸部、肚皮、胳膊和腿被炸得四分五裂,嘴里只是不听地哭喊着,细微地嚷着亲娘,但只要一发现有人看着他们,立即将不出声了!
  他们脸色阴郁,恐惧,上面布满密密匝J匝Im的细细的茸毛,像猝死的孩童那种毫无血色和表情。他们的制服是由长统靴、裤子和灰上衣组成,因为太过宽大,身体像中空似的悬吊着。他们的军装定做的太不合身了,肩膀紧缩,衣服却很肥大。
  你会为他们那种冲杀,奔跑,倒下的过程而气恼。真想把他们狠揍一顿,恼恨他们竟如此笨拙。简直是蠢到了极点。更想上去把他们扔得远远地再告诉他们不要在这儿多管闲事了。
  一个老兵要是死了,那新兵就可能死五到十个。
  一次毒气突袭而至,会致死一大批人,预防自救的一些东西他们并不太懂。在一个掩蔽壕里,我们发现里面尸体成山,个个脑袋青紫,嘴唇浓黑,层层迭迭躺着。他们根本不知道在角落坑洼的地方毒气很容易聚集却又很难扩散,过早的揭去防毒面具;他们看见别人不用防毒面具,便也迫不及待地摘掉,毒气便被迅速吸入,于是肺便被烧伤了。这样便已无可救药,只有在吐血、郁闷中窒息而死。 在一条战壕里,奇姆思托斯突然闯入我的视线。我们低着头起躲进一个掩蔽壕。我们互相靠着喘着粗气,等待冲锋开始。
  我情绪有些兴奋,但我们再次冲出去时我感觉好像不见了奇姆思托斯,我忙一跃又跳回掩蔽壕,奇姆就像遭人毒打了似的,阴沉着脸、惊恐地畏缩在一个角落里。他只是破了点皮,我知道是故意装出一副受了重伤的样子。我从他的神色眼光里看出他这是第一次上战场,可一个个年幼的新兵都冲上去了,他反倒躲在一边贪生怕死。我不由得火冒三丈。
  “滚出去,快!”我冲他吼叫。
  他一动不动地蜷缩着,嘴唇、胡子不停地抖动着。
  “快出去!”我怒吼着。
  他像狗一样地龇牙咧嘴,紧缩着双腿,在墙角贴靠着。
或许您还会喜欢:
荡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由霸空港起飞的定期航班,于午后四时抵达东京羽田机场,羽田机场一片嘈杂,寺田绫子找到了机场大厅的公用电话亭。绫子身上带着拍摄完毕的胶卷,这种胶卷为深海摄影专用的胶卷,目前,只能在东洋冲印所冲印,绫子要找的冲洗师正巧不在,她只得提上行李朝单轨电车站走去。赶回调布市的私宅已是夜间了,这是一栋小巧别致的商品住宅。绫子走进房间后,立即打开所有的窗户,房间已紧闭了十来天,里面残留着夏天的湿气。 [点击阅读]
蝴蝶梦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影片从梦中的女主人公---第一人称的'我'回忆往事开始。夜里,我又梦回曼陀丽。面对这堆被焚的中世纪建筑废墟,我又想起很多过去……那是从法国开始的。做为'陪伴'的我随范霍夫太太来到蒙特卡洛。一天,在海边我看到一个在陡崖边徘徊的男子。我以为他要投海,就叫出了声。他向我投来愤怒的一瞥。我知道我想错了,他可真是一个怪人。很巧,他竟同我们住在同一个饭店里。 [点击阅读]
贵族之家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占有一席光荣的位置。而在他的全部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屠格涅夫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与作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屠格涅夫既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编年史作者,又是他们的歌手和裁判者。 [点击阅读]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1我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的童年幸福快乐。我有一个可爱的家庭和宅院,一位聪颖耐心的保姆;父母情意甚笃,是一对恩爱夫妻和称职的家长。回首往事,我感到家庭里充满了欢乐。这要归功于父亲,他为人随和。如今,人们不大看重随和的品性,注重的大多是某个男人是否机敏、勤奋,是否有益于社会,并且说话算数。至于父亲,公正地说,他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这种随和给与他相处的人带来无尽的欢愉。 [点击阅读]
阿甘正传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朋友:当白痴的滋味可不像巧克力。别人会嘲笑你,对你不耐烦,态度恶劣。呐,人家说,要善待不幸的人,可是我告诉你——事实不一定是这样。话虽如此,我并不埋怨,因为我自认生活过得很有意思,可以这么说。我生下来就是个白痴:我的智商将近七十,这个数字跟我的智力相符,他们是这么说的。 [点击阅读]
雪国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你好,川端康成自杀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个没有牵挂的人了,为了美的事业,他穷尽了一生的心血,直到七十三岁高龄,还每周三次伏案写作。但他身体不好,创作与《雪国》齐名的《古都》后,住进了医院内科,多年持续不断用安眠药,从写作《古都》之前,就到了滥用的地步。 [点击阅读]
霍桑短篇作品选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01牧师的黑面纱①①新英格兰缅因州约克县有位约瑟夫·穆迪牧师,约摸八十年前去世。他与这里所讲的胡珀牧师有相同的怪癖,引人注目。不过,他的面纱含义不同。年轻时,他因失手杀死一位好友,于是从那天直到死,都戴着面纱,不让人看到他面孔。——作者注一个寓言米尔福礼拜堂的门廊上,司事正忙着扯开钟绳。 [点击阅读]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阿里阿德理-奥列弗夫人在朋友朱迪思-巴特勒家作客。一天德雷克夫人家准备给村里的孩子们开个晚会,奥列弗夫人便跟朋友一道前去帮忙。德雷克夫人家热闹非凡.女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进进出出地搬着椅子、小桌子、花瓶什么的.还搬来许多老南瓜,有条不紊地放在选定的位置上。今天要举行的是万圣节前夜晚会,邀请了一群十至十七岁的孩子作客。 [点击阅读]
人间失格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日本著名小说家太宰治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作品,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纤细的自传体中透露出极致的颓废,毁灭式的绝笔之作。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一个“充满了可耻的一生”。在发表这部作品的同年,太宰治就自杀身亡。 [点击阅读]
人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眼前是突兀林立的岩石群。多摩河上游的这片布满岩石的区域,地势险峻,令垂钓者望而却步。几年前,曾发现一女子被人推下悬崖赤裸裸地嵌陷在岩石缝中。岩石区怪石嶙峋、地势凶险,当初,调查现场的警官也是费尽周折才踏进这片岩石区域的。一个少女划破清澈的溪流浮出水面。十四五岁的样子,赤身倮体,一丝不挂。望着眼前的情景,垂钓者的两颊不由得痉挛起来。直到方才为止,在不断敲打、吞噬着岩石的激流中还不曾出现过任何物体。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