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血火大地 - 第一章 绿林恶魔(4-5)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4赤着双足、一丝不挂的直子姑娘一瘸一拐地走着。跳窗后,她没命地跑。后面的匪徒嚎叫着,追赶着。直子跑呀,跑呀,终于摆脱了匪徒。逃出去后又怎么办?她连想都没想,只知道如果被抓回去就再也别想活。她全身充满着恐惧。眼前出现了一条道路,不是正规的国道,而是韦洛港通往朗多尼亚的土便道。这条土便道上很少有汽车往来,只是附近庄园的汽车或牧场的马车偶尔从这里经对。远处有汽车的灯光射来。直子蹲在路旁,她在考虑要不要求救。由于全身赤裸,不免羞怯。她本想躲过汽车,但经过片刻考虑,又下定决心向人求救。现在什么也顾不上了,也许养母已经被杀……。必须尽快报告警察!汽车临近了,直子护住乳房,站在路边。明亮的车灯直射在姑娘的倮体上。她全身发抖,仿佛寒风刺骨一般。这是一辆四轮货车,车上有几个男人,一看便知是牧场的工人。男人们跳下车。“救救我!”直子颤抖着用日语叫了一声就蹲了下去。她不大会讲葡萄牙语,尤其在这种时刻,脱口而出的当然是日语。一个男人一把抱住直子,浓烈的酒精气味喷到直子的脸上。直子料到凶多吉少,想挣脱逃跑。这反而刺激了其他人,他们一哄而上,扯胳膊抱腿,转眼工夫就拖上了车。车开走了。一个男人堵住直子的嘴,另一些男人扒开直子的腿,伸手乱摸。一个男人压向直子,两个男人按住她的手足……直子紧闭着眼睛任其摆布。这群疯狗全喝了烈性酒,一个个呼吸紧促。他们根本不问姑娘的来历,一见到赤棵的女人,全身的血都沸腾了。直子的下身在流血,痛苦地呻吟着。可谁也不顾,他们只有一个念头,在这个女人身上充分发泄兽欲。一个接着一个,象丑陋的猴子骑在直子的身上……直子忍受着痛苦,几乎快要失去知觉。她记不清究竟有多少男人凌辱了她,可能是几个,或十几个。汽车继续行驶。直子呆呆地望着车棚,只觉得眸子干燥,再也流不出眼泪了。男人们默不做声。过了一会,一个男人打破沉默:“怎么办?”“依我看,不能放,这娘们儿会报告警察的。”一个男人接上说。另一个男人提出了建议:“那就杀了她,尸体往密林一扔就完了。”“不,”最初提问的那个人不同意,“别杀她,随便找个地方,把她推下去吧。”“就这么办,干脆再来一次……”说着就又凑近直子。男人们的谈话她都听见了,知道或许不会杀她。她既不庆幸也不悲哀。她想,即使被杀也不惋惜。……真是没完没了的凌辱。全体轮奸之后,直子再也不能动弹。大腿之间仿佛插了根粗棒一般。黎明前,赤身倮体的直子被扔在公路上。这是哪里?不知道。被抛下车后,已有两个小时光景,蹲一会,走一阵,双脚软绵绵的,走起路来踉踉跄跄。脚底磨破了,直流血。腰部以下沾满红尘,嘴里、头发里都是尘土。从背后又开来一辆卡车。直子连回头看的力气都没有了。她竟再也不敢求救,只怕男人看到倮体女人后很可能又要施以暴行。卡车停下来。“妹子,你怎么啦?”是一个年轻人,直子不做声,把头歪在一边。她不想说,也没有力气说话。“上车吧。”年轻男子把直子抱上了车。“恰似一棵残松。”男子的声音很轻。直子没回答,倒在座椅上闭目养神。可她完全清楚,那司机边开车,边不住地瞅她的乳房和大腿。司机一言不发,汽车以百公里的时速奔驰着。一小时之后,来到一条河边。“妹子,下车吧。”直子仍不说话,跟着下了车。男人拉住她的手走进密林。这时天色已明,男人牵着她慢慢走进溪流。“我给你洗洗。”男人的声音有点颤抖。直子站在齐大腿的水中,由男子给她洗身。与其说是洗身,不如说是戏弄……5一月二十八日,浅胁正道在圣保罗的办公室里起草了一份关于根岸夫妇被杀的报告。一月八日发生这桩杀人案后,已过去二十天了。搜捕工作由哥拉斯警察署移交给朗多尼亚联邦地区的犯罪搜查本部。联邦地区犯罪搜查本部尚未查出谁是真凶,到底是为马尔科斯报仇的恐怖集团,还是加拉拉库斯?至今没有掌握足以判断的材料。加拉拉库斯同恐怖集团有勾结的情报也未得到证实。政治社会警察虽然也在调查,可是毫无线索,根本无从打听日本过激派是否参与了这次犯罪行动。浅胁的报告非常简单,仅对被害者根岸夫妇的来历作了一番追述。根岸夫妇于昭和三十六年(一九六一年)五月乘迪格尔伯尔格号客轮从神户港出海,穿过赤道、印度洋,经由好望角,于两个月后的七月十三日驶入巴西的圣多斯港。夫妇俩带有两个分别为六岁和三岁的男孩。同船还有水野有次和他的夫人裕子。水野夫妇带了一个八岁的女儿直子。两家在船上认识后,兴致勃勃地憧憬着未来的新天地。相处两个月,双方感情融洽,决定结为亲戚,以便将来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但是两家的移住国不同。根岸夫妇离开圣多斯,乘巴西铁路线的火车去玻利维亚,七月二十日到达距圣多斯两千公里之遥的玻利维亚圣克鲁斯,在郊外的瓜纳比移民区落户。水野夫妇的同乡人在巴西朗多尼亚州的韦洛港办了一个农场,日子过得兴旺。水野搭乘卡车投奔他们去了。水野夫妇得到同乡人的帮助,开站了新生活。而根岸夫妇落脚的瓜纳比,那光景却与地狱不相上下。瓜纳比的土地贫瘠,长不出庄稼,耕作方法也是基原始的刀耕火种。根岸把带来的钱都买了肥料,听说光上灰肥的庄稼结不了多少果实。可是施肥反而引起了病虫害。是施肥过多的缘故。而一旦发生虫害,土地就得报废。根岸破产了。许多移民早已离开瓜纳比,根岸却不知道。他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根岸夫妇拖着两个孩子,加上语言不通,吃尽了苦头,但仍旧拼命劳动,重新开辟农田。这样干了不到一年,到头来还得离开此地,去更偏僻的里贝腊尔塔,这次根岸几乎是身无分文了。他听说里贝腊尔塔的日本移民有好几百,一代、两代的都有,还有根岸的远亲。根岸离开日本时,托人写了一封介绍信,现在还珍藏在身边。一路坐卡车,乘轮船,有时还骑马。二十天后到达里贝腊尔塔。经打听,远亲经营失败,不知去向。这时,根岸身上连一个子儿也没有了。只得寄身于日本人开办的农场,当雇工,同对又一块一块地开荒造田,准备自立。结果,第一年就自立了。为此,他几乎耗尽了心血。但是,里贝腊尔塔的土壤更贫瘠,什么作物也不结果实。日本移民终究是要离开这里的,不是今天,就是明天。根岸始终不懈怠,披星戴月地下苦力,没别的路子可走呀。根岸夫妇用椰树叶搭了两间小窝棚,只能避风遮雨。这就是全家的栖身之地。不久后,恐怖分子的同伙来到根岸家,使他的命运发生了变化。身为日本警视正的浅胁告诉他,马尔科斯是恐怖分子的密友时,根岸吓得直打哆嗦。警视正离去后,根岸夫妇领着两个孩子当即离开里贝腊尔塔,搭船顺江而下,在比拉伯拉上岸,偷越国境来到巴西的阿布兰,再从那里乘火车到了韦洛港。倘若不是警视正给的巴西币,就连火车也坐不成了。根岸夫妇双手合十,感谢那位恩人。韦洛港有在移民船上结识豹水野夫妇,是根岸全家唯一的靠山。假使水野夫妇不在那里,根岸一家的前途也将不堪设想。然而命运就是这般捉弄人,根岸全家一到韦洛港,逢人便问水野的消息,可谁也不知道有个水野有次。走投无路的根岸再次当了雇工,农场主是日侨的第二代。主人只管一家四口的食住,没有工钱,只给少许烟钱,而且阳子必须给主人当女佣。根岸想,这总比流落街头饿死的好。干到第四个月,根岸居然时来运转。一天,他去城里买肥料,竟与水野不期而遇。这时,堂堂男子汉的根岸激动得号啕大哭。当晚,根岸一家便投奔水野家。水野移居韦洛港后已取得了初步成功,盖了砖瓦房,屋里一应俱全,还雇了三、四个当地劳工。出国以来,根岸才第一次睡在床板上。根岸夫妇俯首请求,在他们能够自立之前就留在水野的农场里,即使当牛做马也心甘情愿。水野夫妇听了根岸一家的辛酸遭遇,抑制不住流下了同情的泪水,说什么也不让他们当雇工,一定要履行船上的诺言。水野拉住根岸的手说,从今以后彼此同心协力,共同办好农场。当晚,根岸夫妇的泪水一直未干,对水野走妇给予他们的照顾感激涕零。从第二天起,根岸把全身心都投入了农场的经营。这样过了三年,农场的土地扩大到二百公顷,雇工近三十人。这是两家齐心协力、艰苦创业的结果。可是好景不常。这年科尔达农场流行热病,水野夫妇也染上了原因不明的热病,尽管想方设法地求医,却毫无效果。水野夫妇明白自已是不行了,便把直子姑娘和农场托付给根岸夫妇,之后,他们就相继去世了。热病这个恶魔在韦洛港一带最终以夺走十多人的生命而结束。整个地区缺医少药,也是造成大批死亡的原因。根岸夫妇继承水野夫妇的遗愿,尽心尽力地建设农场,对直子姑娘比对亲骨肉还亲。水野夫妇死后,根岸一家人平平安安过了三年。可是到第三年的夏天,竟然来了个要命的变故,一切化为乌有……浅胁的报告到此结束。这些资料大都来自根岸和夫的日记。根岸夫妇到底是被暴乱分子为马尔科斯报仇所杀呢,还是被纯属土匪的加拉拉库斯所杀?这个疑点也许州里的搜查本部能够解开。到那时,浅胁再把它续写进报告里吧。倘若是因报复被杀的话,责任在历史。假如报岸和夫不离开玻利维亚,则其命运该如何发展?那将是另一个问题,无法预测,但起码不会遭到惨杀则是毋庸置疑的。若是加拉拉库斯杀害的呢?——浅胁把视线投向窗外。这是大圣保罗圈警察本部大楼的一个房间,是浅胁的办公室。眼前,圣保罗的街道正在扩建,庞大的建筑群高高耸立。从高楼俯视,街景宛如日本的东京,甚至与纽约也相差无几。问题是为繁荣极少数的城市,不知耗费了多么巨大的能源。巴西土地辽阔,占地球陆地的十六分之一,而内地城镇寥寥无几,文化极其落后。文化生活全集中在大城市或沿海一带了。倘若要维持这些城市的运转,就必须开发整个个国家。巴西可谓都市掠夺型国家,贫富悬殊。走出城市,东部是山岳,广袤的北部是未经开发的绿林魔境,森林覆盖有大片大片的不毛之地。绿色给人以希望,正是它,吸引了大量的日本移民,也吞噬了众多日本移民的生命。今后还会有新的牺牲者。——是什么东西不好?浅胁望着窗外,摇头叹息。不能说什么东西不好,如果硬要说,那就是贫困。大多数人穷,而富人只是一小撮。在浅胁视线所及的远方,仿佛朦胧出现了一位少女的身影,那是下落不明的水野直子。据搜查本部的认为,直子多半被强盗抓去杀害了。惨案发生的次日清晨,军警便在州境盘查,但毫无结果。——浅胁在想什么呢?他正想,少女被抓走,继而再受摧残,最后杀掉。血火大地
或许您还会喜欢:
地狱之旅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坐在桌子后面的那个人把一个厚厚的玻璃压纸器向右移动了一点,他的脸与其说显得沉思或心不在焉,倒不如说是无表情的。由于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人工光线下,他的面色苍白。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习惯室内生活的人,一个经常坐办公室的人。要到他的办公室,必须经过一条长而弯弯曲曲的地下走廊。这种安排虽然颇有点不可思议,却与他的身份相适应。很难猜出他有多大年纪。他看起来既不老,也不年轻。 [点击阅读]
地精传奇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梦每个人都会有,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敲击键盘将梦化为一个个字符。做梦的人多了,写梦的人也多了,看梦的人更多了。当一个个梦想列于书站之中,我们不禁会发现许多的梦是那么相似。在金戈铁马中争霸大陆是我曾经的梦,但此时却不是我想要的。当“我意王”如天上的云朵随处可见后,英雄们早已失去光泽,那些豪言壮语怎么看都像是落日的余辉,虽然美,但已是黄昏时。对于什么题材流行我并不感兴趣,我最喜欢的还是西式奇幻。 [点击阅读]
天路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约翰.本仁写过一部自传,书名为《丰盛的恩典》,讲述神对罪人的恩典。约翰.本仁1628年生于英国,他的家乡靠近裴德福郡。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这种职业早已被淘汰),专营焊接和修补锅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属制品。在17世纪中叶,补锅匠奔走于各个乡村之间,挨家挨户地兜揽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东西,他们就在顾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后顾主当场付钱。按当时的社会标准,这是一份相当卑贱的职业。 [点击阅读]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异恋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九九五年四月十九号。在仙台市的某个天主教会,举行了矢野布美子的葬礼。参加的人不多,是个冷清的葬礼。在安置于正前方的灵枢旁,有一只插着白色蔷薇的花瓶。不知是花束不够多还是瓶子过大,看起来稀稀疏疏冷冰冰的。教会面向着车水马龙的广濑大街。从半夜开始落的雨到早晨还不歇,待葬礼的仪式一开始,又更哗啦啦地下了起来。从教会那扇薄门外不断传来车辆溅起水花的声音。又瘦又高的神父有点半闭着眼念着圣经。 [点击阅读]
摩尔弗兰德斯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近来,世人颇感兴趣于长篇小说和浪漫故事,而对个人经历很难信以为真,以致对此人的真名及其它情况都予以隐瞒;鉴于此,对于后面的文字,读者如何看待均随其所愿。可以认为,笔者在本书中写出了她自身的经历,从一开始她就讲述自己为何认为最好隐瞒自己的真名,对此我们毋须多言。 [点击阅读]
新宿鲛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01鲛岛脱下牛仔裤与POLO衫,正要迭好,忽然听见一阵惨叫。鲛岛停顿了一会儿,随后关上储物柜,上了锁。钥匙吊在手环上,而手环则用尼龙搭扣绑在手腕上。他用浴巾裹住下身,走出更衣室。这时又听见了一声惨叫。更衣室外是一条走廊。走到尽头,就是桑拿房了。桑拿房前,还有休息室与小睡室。惨叫,就是从小睡室里传来的。小睡室大概二十畳①大,里头只有一个灯泡亮着,特别昏暗。 [点击阅读]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作者简介奥德丽·尼芬格(AudreyNiffenegger),视觉艺术家,也是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书籍与纸艺中心的教授,她负责教导写作、凸版印刷以及精美版书籍的制作。曾在芝加哥印花社画廊展出个人艺术作品。《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是她的第一本小说。 [点击阅读]
昂梯菲尔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一位无名船长为搜寻一座无名小岛,正驾着无标名的航船,行驶在不知晓的海洋上。1831年9月9日,清晨6时许,船长离舱登上了尾船楼板。东方欲晓,准确地说,圆盘般的太阳正缓缓地探头欲出,但尚未冲出地平线。长长地发散铺开的光束爱抚地拍打着海面,在晨风的吹拂下,大海上荡起了轮轮涟漪。经过一个宁静的夜,迎来的白天将会是一个大好的艳阳天,这是末伏后的九月难得的天气。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2:新月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我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地确定我是在做梦。我之所以如此确信的理由是:第一,我正站在一束明亮的阳光下——那种令人目眩的,明净的太阳从未照耀在我的新家乡——华盛顿州的福克斯镇上,这里常年笼罩在如烟似雾的绵绵细雨之中;第二,我正注视着玛丽祖母,奶奶至今去世已经有六年多了,因此,这一确凿的证据足以证明我是在做梦。奶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她的脸庞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