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血火大地 - 第二章 毒蛇(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章毒蛇1四月二十日,浅胁正道在大圣保罗圈警察本部的办公室等待客人,不一会儿,一位瘦高个男子走了进来。“身体怎么样?”来客问道,在浅胁对面坐下。“还好,马马虎虎。”浅胁看着男子。来客名叫弗朝西斯科·罗波斯,是政治社会警察的刑事局长。巴西人大都擅长交际,说话时喜欢用近以夸张的动作来加强自己的语气。可这位罗波斯不属于那种人。看起来,他精明能干,不苟言笑,不管谈起什么,他的表情都过于灰暗。“刚刚收到一份情报,您必须马上出发。”罗波斯望着浅胁,十分干脆地说。“什么情报?”“贵国的过激派和我国的骚动分子,还有玻利维亚的暴力分子,将秘密召开联席会议。”“……”“地点在马托格罗索。乘国道三六四号线,从库亚巴往左拐入州公路,就能到离边境很近的马托格罗索。这条公路直达该城。”罗波斯起身指着地图说。“何时开会?”“三天后。”罗波斯回到椅子上。“那么……”“当然要消灭他们。”“是吗?”刑事局长点点头。罗波斯的眼里发出冷冷的光。关系国家安危的所有事件全归他管,使他成为一个铁面无私的男子汉。“情报说,贵国的过激派是这次会议的领导,有几个人从欧洲潜入巴西。他们的胃口不仅是巴西和玻利维亚,而是整个南美,想把南美所有的恐怖分子组成一个统一的组织。现在他们正在展开这方面的工作,我们掌握了这个情报,第一次会议就在边境城马托格罗索召集。”罗波斯职出香烟:”就是说,他们的目标已经从欧洲转移到了南美,想在我国建立一个南美大陆的根据地。”“原来是这样。”浅胁望着罗波斯,若有所思。据国际刑事警察机构(ICPO)得到的情报,在中东活动的几名日本恐怖分子最近销声匿迹了。浅胁所属的外事警察正全力以赴搜寻这帮断了消息的恐怖分子。“在马托格罗索开会的情报,只有我一人知道。”罗波斯说到“只有我一人”时,特别提高了声调。在巴西,还有公安队。公安队是陆军预备队,使命是保护司法权,镇压暴动和骚乱,维持公共秩序,搜捕和讨伐特殊情况下的犯罪。司令官是军人。各州都驻扎着公安队。其专横跋扈,在巴西尤数第一,因此而遭到全杜会的唾骂。其中也有同警察合作的,但大多数不把警察放在眼里。只要公安队出动,就是一场腥风血雨,不问青红皂白,毫不留情地加以杀戮。这些情况,浅胁很潜楚。“要是公安队知道了,将是一场疯狂的战争。”罗波斯瞧着浅胁,目光冷峻。“也许会是那样。”“我令部下今晚出发,希望您也同行。如果能抓住贵国的过激派,就能掌握整个南美恐怖分子的全貌。”“明白了。”掌握日本过激派在南美大陆的行动,是浅胁的任务,虽然不是他心甘情愿的工作。“参加秘密会议的只有三十人。我们也派相等的刑警,当然,这有危险。”“我知道。”“格里高里·安杰塔和柯尔特斯·罗巴,你认识这两个人吗?”“认识。”“这次行动由格里高里指挥,我去请他们两位。”罗波斯身欲走。“好的。”浅胁也站起来,伸出自己的手。天黑以后,格里高里和柯尔特斯走进浅胁的办公室。“有劳二位,格里高里、柯尔特斯。”“好说,我的先生。”柯尔特斯拍着自己的肚子,笑着说。浅胁同格里高里、柯尔特斯三人一起潜入玻利维亚,是六年前的事了。从那以后,三人成了挚友,每月必聚,喝一两次酒。那两人都是中年,都是老资格的政治社会警察。格里高里微微发胖,而柯尔特斯那挺起的肚子特别引人注目。浅胁的个子比他们两人都高,然而柯尔特斯的食欲好得惊人。不光柯尔特斯,总的来说,巴西人的食欲之好,是日本人望尘莫及的。每家餐馆都出售一种叫“菲加达”的菜,它是将香肠、咸肉干、牛舌、猪皮、猪耳连同豆类一锅煮的大杂烩,号称圣保罗名菜。对这种菜日本人大多不敢问津。“我们去吃饭,怎么样?”走到电梯口时,柯尔特斯建议道。“节节食不好吗?”浅胁苦笑道。“我老婆也常常这么说。”柯尔特斯娶的是白人妻子。巴西没有人种差别,不过大都倾向于娶白人女子为妻。出租汽车在大门外等他们。三人乘车向机场疾驶而去。圣保罗到库亚巴约一千六百公里,库亚巴到马托格罗索还有近六百公里,全程两千二百公里。如若乘汽车会赶不上的,于是决定坐飞机去马托格罗索。他们的小车开进了圣保罗附近的一个机场,那里为他们准备了一架单引擎飞机。幅员辽阔的巴西,到处都有小型飞机着陆的机场。所谓机场,就是一片草原,再设一个加油站就可以了。他们钻进了一架又破又旧的飞机。“把他们全干掉?”起飞后,浅胁问柯尔特斯。“全干掉!没别的办法。”“是那样……”即使不反抗,老老实实缴械投降,也毫不留情地全杀掉。在这个国家,无论是恐怖分子还是其他犯罪分子,必然都带有武器。你不杀他,他就要杀你。因此,警察往往不鸣枪警告而是突然袭击。“但是,日本人必须抓活的。听说欧洲恐怖集团的一个头儿,来巴西发展组织,抓住了他,就能了解南美恐怖组织的全貌。因此得有劳大驾,我们无法对付日本人。”“明白了,一定要抓住他。”恐怖分子的领导人姓铃木,也许是假姓。外事警察认为,很可能就是五年前销声匿迹的过激派头儿广田哲二。“他何时窜到遥远的国度来了?”浅胁这么想着。消灭恐怖分子是浅胁的使命,但有时对他们的思想意识又不免产生疑问:“他们到底为什么要跑到遥远的国家来,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意志呢?”他凝视着漆黑的机窗外。今日的巴西很穷,也许会爆发“革命”,但那也改变不了贫穷落后的局面,很难对付辽阔的国土,这是现实。只要充分采掘,利用地下资源,国家何愁不富!想只通过所谓“革命”来改变现状,那是目光短浅的做法。日本人的意识结构同中南美人不同。中南美国家穷是穷,但一般庶民却认为这里是一片乐士,只有光明,不存在黑暗,不需要别人窜到这块绿色的自由天地来强迫他们搞什么暴乱式的“革命”。——要谈黑暗的话……浅胁突然想起根岸兄弟来。科尔达农场发生虐杀事件是一月八日,今天是四月二十日,己经过了三个多月。这个案件由哥拉斯警察署移交给朗多尼亚州警察后,毫无进展,宛如坠入迷宫一般。到底是自称加拉拉库斯(毒蛇)的匪徒犯的罪行呢,还是由于恐怖分子的心腹马尔科斯被杀而引起的报复?搞不清楚。若这次虐杀是为被杀的马尔科斯报仇,那么根岸夫妇的被杀,他浅胁是要负一半责任的,格里高里和柯尔特斯要负另一半责任。七年前在里贝腊尔塔郊外勒死马尔科斯的,就是格里高里和柯尔特斯。——那两兄弟现在怎么样了?浅胁想起了两兄弟的父母被杀时,那咬紧牙关,忍受捆绑,活活被肢解的惨相。听说兄弟俩在农场等待着养姐归来,到底她回来没有?事件过后二十天,浅胁给哥拉斯警察署长哥伦布·弗兰杰里挂了电话,讯问破案情况。对方回答说水野直子生死不明,兄弟俩还在农场等待姐姐。以后的情况如何,就不得而知了。浅胁工作繁忙,即使想起来,也无能为力。在这种地方,人们必须自己保卫自己,年幼的兄弟俩更得如此。在生存竞争中,败者必亡。从飞机上,偶尔可见在国道上行驶的汽车车灯。那是三六四号国道线。飞机就在它的上空飞行。连接圣保罗同朗多尼亚的三六四号国道线上,不时可见路旁的红土中立着十字架。路上的行人倒下后,好心人就地把他埋葬了,立上一个粗糙的十字架。听说移居坎波桑托的日本人,当他们发财的美梦破灭之后,也被埋葬在这路边。兄弟俩或许被某个农场收留当了雇工吧?浅胁想,兄弟俩的姐姐很可能也做了十字架下的鬼魂。这一带有两个无视法律的集团,一个叫卡斯塔勒罗,另一个叫加林泊罗。加林泊罗犯罪集团尤其凶恶,它的本业是采掘钻石,然而干起罪恶勾当来,更是得心应手。他们在警察无权干预的、属于治外法权的印地安保护区建立自己的巢穴,无恶不做。轮奸妇女,然后带走,是他们的家常便饭。据说自称加拉拉库斯的那个男人,就是加林泊罗寨团的,两个集团里还有品质恶劣的流浪牧人。被带去的少女没有一个生还。在马托格罗索主持联席会议的日本人,如果参与指挥了为六年前马尔科斯之死报仇而残杀根岸一家的话……浅胁把牙咬得格格作响。——杀死他,剖开他的胸瞠!虽然根岸一家默默无闻,无足轻重,但任何人也无权残杀他们。浅胁不容许假借革命之名而干卑劣的勾当。浅胁同根岸一家不知有何奇缘,如象有着一根无法割断的纽带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国道笔直延伸得很远很远,飞机在它的上空飞行。血火大地
或许您还会喜欢:
福地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海尔曼·布霍尔茨——德国人,罗兹某印染厂厂长卡罗尔·博罗维耶茨基(卡尔)——布霍尔茨印染厂经理莫雷茨·韦尔特(马乌雷齐)——布霍尔茨印染厂股东,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马克斯·巴乌姆——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布霍尔佐娃——布霍尔茨的妻子克诺尔——布霍尔茨的女婿马切克·维索茨基——布霍尔茨印染厂医生尤利乌什·古斯塔夫·哈梅施坦(哈梅尔)——布霍尔茨的私人医生什瓦尔茨——布霍尔茨印染厂公务员列昂·科恩——布霍尔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1:有产业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你可以回答这些奴隶是我们的。——《威尼斯商人》第一章老乔里恩家的茶会碰到福尔赛家有喜庆的事情,那些有资格去参加的人都曾看见过那种中上层人家的华妆盛服,不但看了开心,也增长见识。可是,在这些荣幸的人里面,如果哪一个具有心理分析能力的话(这种能力毫无金钱价值,因而照理不受到福尔赛家人的重视),就会看出这些场面不但只是好看,也说明一个没有被人注意到的社会问题。 [点击阅读]
简爱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点击阅读]
荆棘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考琳·麦卡洛,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惠灵顿。她曾从事过多种工作——旅游业、图书馆、教书;后来终于成了一名神经病理学家,曾就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她的第一部小说是《蒂姆》,而《荆棘鸟》则构思了四年,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方始动笔。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作者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喜欢摄影、音乐、绘画、服装裁剪等。她现定居于美国。 [点击阅读]
魔山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魔山》是德国大文豪托马斯·曼震撼世界文坛的力作,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对《魔山》的评价很高,他于一九三○年看了这部书后曾说:“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确实,它不愧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九二九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魔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评论界公认的事实。二关于托马斯·曼,我国读者并不陌生。 [点击阅读]
1408幻影凶间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一迈克·恩斯林还站在旋转门里面的时候就看到了奥林——多尔芬旅馆的经理——正坐在大堂里厚厚的椅子上。迈克心里一沉。要是我让律师一块儿来就好了,他想。哎,可现在为时已晚。即使奥林已经决定设置重重障碍,想办法不让迈克进入1408房间,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总有办法对付他的。迈克走出旋转门后,奥林伸出又短又粗的手走了过来。 [点击阅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1881年生于维也纳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20张)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发表反战剧本《耶雷米亚》。 [点击阅读]
三个火枪手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小说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言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所发生的事。黎塞留为了要帮助国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计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达达尼昂出于正义,与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重重罗网,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 [点击阅读]
且听风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1“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是大学时代偶然结识的一位作家对我说的活。但对其含义的真正理解——至少能用以自慰——则是在很久很久以后。的确,所谓十全十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每当我提笔写东西的时候,还是经常陷入绝望的情绪之中。因为我所能够写的范围实在过于狭小。譬如,我或许可以就大象本身写一点什么,但对象的驯化却不知何从写起。 [点击阅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那就戴顶金帽子,如果能打动她的心肠;如果你能跳得高,就为她也跳一跳,跳到她高呼:“情郎,戴金帽、跳得高的情郎,我一定得把你要!”托马斯-帕克-丹维里埃①——①这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说《人间天堂》中的一个人物。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