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血火大地 - 第二章 毒蛇(5)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5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男人在河边垂钓,看不出年龄有多大,但从其体格上揣摩,可能有五十岁左右。他的身旁是根岸三郎和四郎。三郎四郎也在垂钓。“这怪物,真他妈的狡猾!”络腮胡子的男人自言自语道。“跑了吧,不是吗?”问话的是三郎。络腮胡子的男人叫平田广平。到底是不是他的真名实姓,不知道,反正他自己是这么说的。平田想钓大鲇,据说这怪物有二百公斤重。有一回,它上钩了,结果自己反被它拉下了水。于是平田发誓要把它钓上来。他抓来一只人头大的青蛙作钓饵。平田真是一个古里古怪的人。在岸边搭一个简艇的窝棚独居,带着蛮刀和枪,过着狩猎生活。三天前,兄弟俩眼看就要被大水蛇缠死的时候,平田救了他们。在平田的窝栅里躺了两天,四郎的日射病渐渐好转,视力也恢复了。兄弟俩向平田道了谢,准备起身上路。可平田说什么也不答应,硬是挽留他俩,要他俩体力完全恢复后再走。“喔,那怪物没跑,这里是它主要的柄息地。”平田摇摇头说。“我想明后天就走,四郎的身体也恢复了。”不能再呆了,必须尽快到圣保罗去,三郎心急如焚。身无分文,要旅行两千公里可不是容易的事。但必须得起程,即便搭便车,不吃不喝,也要去圣保罗。即使千辛万苦后到了圣保罗,等待着他俩的仍是困难:住哪儿?吃什么?都得找到工作后才有着落呀!带着年幼的弟弟东奔西跑找工作的狼狈相,三郎一想到就绝望。但必须去突破它。三郎梦寐以求的,是用两人的忘我劳动所得去开一家运输公司,还要为父母报仇。“去圣保罗吗?”平田的话音落向流水。“大叔的救命之恩,我们决不会忘记。”“你说想当一名汽车修理工?”“是的。”“凭你的力气,也许能成功。那好,拼命干吧,开一家圣保罗第一流的运输公司!”“一定好好干。可是,大叔,您怎么呆在密林里呢?……”三郎想知道其中的原因。“我吗?我是逃到这儿来的。”平田捋着胡须。“逃……”三郎望着平田。平田笑了。“女人啊,我把手伸向巴西人的老婆。总之,唉!女人啊,她叫塔尔西娜,可是那女人的丈夫不肯罢休。”平田的目光停留在远方。“你就跑了!”“是呀。哎,同巴西女人睡觉,被发现了。在这个国家,妻子被人拐走,丈夫是要动刀动枪的,哪怕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找他算帐。把人杀了,大多不算犯罪。和姑娘通奸也不行啊,夺了人家的处女,她的父兄会提着手枪找上门来——多半是扭送警察署,在署长面前强迫答应同她成婚;但有一条件,男女必须是单身汉。你呀,要当心啊!”巴西的刑法在变。置人于死命者,即使在七十二小时(三日)内向警察自首,也不减罪。若要照字面理解,有些事就讲不通。比如,杀人者去自首,往往当场被警官枪杀。脾气暴躁是巴西人的性格,而警官不问青红皂白便动私刑,把仇恨一股脑儿倾泻在对方身上……。但是,巴西又普认复仇,因而杀死跟妻子通奸的男人是家常便饭,很少判为犯罪。杀死诱奸处女的男人也不犯法。妻子杀死跟丈夫通奸的女人也不问罪。虽然不犯法,但去自首时又往往被警官枪杀。刑法就是这样规定的。所以实际上等于暗示:你如果杀了人,就逃跑。交通事故也同样如此,大凡轧死了人就逃跑。自首,最好到别的州去,因为不是本州发生的事件,那里的警官不会动用私刑,只不过草草处理,打发回去了事。刑法中对这些刑事案有详细的说明。平田对三郞讲了上述内容。“这个国家危险极了,你可要当心啊!”“可是,就那么一回,大叔,您就……”“她男人纠缠不休,一直追踪我。可赴认为那种事没什么了不起。我跑到这原始森林中来,是觉得人生没什么意义。”“……”“我以前是圣保罗的富豪,经营西红柿发的迹。巴西人没有西红柿就不能生活,我在圣保罗郊外经营一个专门种植西红柿的农场,有了钱就开始糊涂了。我有万贯家财。成天泡在花街柳巷,尽情玩乐。真是坐吃山空啊,当我注意到的时候,已经晚了。钱,象流水一样地撒出去,却没有地方流进来。就在那个时候,我同库尔希娜勾搭上了。这女人好啊,那身肉紧绷绷,乳房耸得高高的。正当我俩正处于高潮时,她男人破门而入,我差点没丧命。我总算逃脱了,可再也不敢回农场了,到处躲藏。农场自然归了他人。就这样,我下定决心来到密林安身。”平田放声大笑,笑声里没有半点暗淡。“原来是这样。……”“对男人来说,女人是最危险的。我的财产全都花在女人身上了。你们俩呀,对女人可要当心啊!”“我嘛,您放心好了。”三郎突然想起了直子,皮肤白晰的直子。每当无意中看见她的大腿什么的,就会使他久久激动不已。三郎想,将来一定要同直子结婚。可是,直子现在在哪儿?她连生死都不明,还谈得上结婚?一想到直子可能被毒蛇抓了去,成了他的工具,三郞的心就凉了。“啊呀……”这时四郞的竹竿弯了。“大家伙!上钩了!”平田叫了起来。“阿哥,我就要被它拉下去了!”四郎发出一声悲鸣。三郎急忙跑过去,两人抱住钓竿。平田拿起蛮刀。若是大鲇,就不能提起竿子,要先潜入水中刺死它。但这次却并非大鲇。在水中蹦跳的是近两米长的另一种鱼,钓竿根本别想把它拉上岸。“跟我来,三郎!”平田旋即脱光衣裤,跳进水中。三郎紧跟着也下了水,两人同大鱼搏斗了一阵,终于把它拉上了岸。三郎兴奋极了,捕到这样大的鱼,在他还是头一次。他想,这下可以美美地吃上好几顿了。“好好安排一下,怎么样?”三郎望着平田问道。平田直勾勾地看着三郎那赤裸的身子,眼里放出异样的光彩。“四郎,你在这儿呆着,我同三郎有话要说,一会就回来。三郎,跟我来!”平田那声音表明毫无妥协的余地。三郎凭本能感到一种危险,但不得不跟他去。两人进了密林,平田停下来说:“虽然你会觉得讨厌,可是我想用用你的……你的那个……那个臀部!”平田的双眸在湿淋淋的胡须和头发中闪烁,象火一样燃烧着。“不肯吗?”平田摇弄着三郎那湿漉漉的裤衩。三郎无言以对,只觉从被摆弄的地方产生出一股寒流,流遍全身。他模模糊糊懂得平田想干什么,不由得脚下打颤。“只一回!”“……”“你不是说过,决不忘记我的恩情吗?”“说过。”三郎点头承认,声音略带嘶哑。“你静静地站着就行。”平田不等三郎回答,就迫不及待地脱下三郎的裤衩。三郎闭上眼睛,他不能拒绝。要不是平田,兄弟俩早已成了大水蛇的美味了。想到这些,他没有勇气拒绝。过了不久,突然听见一声喊:“阿哥!”是四郎的哀叫。血火大地
或许您还会喜欢:
时间机器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时间旅行者正在给我们讲解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他灰色的眼睛闪动着,显得神采奕奕,平日里他的面孔总是苍白得没有一点血色,但是此刻却由于激动和兴奋泛出红光。壁炉里火光熊熊,白炽灯散发出的柔和的光辉,捕捉着我们玻璃杯中滚动的气泡。我们坐的椅子,是他设计的专利产品,与其说是我们坐在椅子上面,还不如说是椅子在拥抱和爱抚我们。 [点击阅读]
昂梯菲尔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一位无名船长为搜寻一座无名小岛,正驾着无标名的航船,行驶在不知晓的海洋上。1831年9月9日,清晨6时许,船长离舱登上了尾船楼板。东方欲晓,准确地说,圆盘般的太阳正缓缓地探头欲出,但尚未冲出地平线。长长地发散铺开的光束爱抚地拍打着海面,在晨风的吹拂下,大海上荡起了轮轮涟漪。经过一个宁静的夜,迎来的白天将会是一个大好的艳阳天,这是末伏后的九月难得的天气。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4:破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童年不是从出生到某一个年龄为止;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年纪孩子长大了,抛开幼稚童年的国度里,没有人会死去EdnaSt.VincentMillay前言我拥有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濒临死亡的经历;这并不是一件你真正会习惯的事。这似乎有些奇怪,我又一次不可避免地面对着死亡。好像注定逃不开这一宿命,每一次我都成功逃开了,但是它又一次次地回到我身边。然而,这一次的似乎与众不同。 [点击阅读]
最后的星期集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我完整地得到了你我深知你已经属于我,我从未想到应该确定你赠予的价值。你也不提这样的要求。日复一日,夜复一夜,你倒空你的花篮,我瞟一眼,随手扔进库房,次日没有一点儿印象。你的赠予融和着新春枝叶的嫩绿和秋夜圆月的清辉。你以黑发的水浪淹没我的双足,你说:“我的赠予不足以纳你王国的赋税,贫女子我再无可赠的东西。”说话间,泪水模糊了你的明眸。 [点击阅读]
校园疑云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1这是芳草地学校夏季学期开学的那一天。午后的斜阳照在大楼前面一条宽阔的石子路上。校门敞开,欢迎着家长和学生。门里站着范西塔特小姐,头发一丝不乱,衣裙剪裁合身,无可挑剔,其气派和乔治王朝时期的大门十分相称。一些不了解情况的家长把她当成了赫赫有名的布尔斯特罗德小姐本人,而不知道布尔斯特罗德小姐照例是退隐在她的那间圣洁的书房里,只有少数受到特别优待的人才会被邀请进去。 [点击阅读]
梦的解析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2
摘要:我尝试在本书中描述“梦的解析”;相信在这么做的时候,我并没有超越神经病理学的范围。因为心理学上的探讨显示梦是许多病态心理现象的第一种;它如歇斯底里性恐惧、强迫性思想、妄想亦是属于此现象,并且因为实际的理由,很为医生们所看重。由后遗症看来,梦并没有实际上的重要性;不过由它成为一种范例的理论价值来看,其重要性却相对地增加不少。 [点击阅读]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1块8毛7,就这么些钱,其中六毛是一分一分的铜板,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在杂货店老板、菜贩子和肉店老板那儿硬赖来的,每次闹得脸发臊,深感这种掂斤播两的交易实在丢人现眼。德拉反复数了三次,还是一元八角七,而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除了扑倒在那破旧的小睡椅上哭嚎之外,显然别无他途。德拉这样做了,可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生活就是哭泣、抽噎和微笑,尤以抽噎占统治地位。 [点击阅读]
死亡终局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故事是发生在公元前二○○○年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时间和地点对这个故事来说都是附带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无妨,但是由于这个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灵感是来自纽约市立艺术馆埃及探险队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一年间在勒克瑟对岸的一个石墓里所发现,并由巴帝斯坎.顾恩教授翻译发表在艺术馆公报上的埃及第十一王朝的两、三封信,所以我还是以这种方式写出。 [点击阅读]
气球上的五星期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气球上的五星期--第一章第一章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介绍弗格森-弗格森博士——“Excelsior”——博士的风貌——彻头彻尾的宿命论者——“旅行者俱乐部”的晚宴——不失时机的频频祝酒1862年1月14日,滑铁卢广场13号,轮敦皇家地理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听众如云。学会主席弗朗西斯-M××爵士在向他可敬的同行们作一场重要的学术报告。他的话常常被阵阵掌声打断。 [点击阅读]
永别了武器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永别了,武器》一书系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早期代表作。被誉为现代文学的经典名篇。此书以爱情与战争两条主线,阐述了作者对战争及人生的看法和态度。美国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志愿到意大利北部战争担任救护车驾驶员,期间与英国护士凯瑟琳·巴克莱相识。亨利在前线执行任务时被炮弹炸伤,被送往后方的米兰医院就医。由于护士紧缺,凯瑟琳也来到了米兰,两人又一次相遇。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