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血火大地 - 第四章 愤怒的火焰(7)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7在朗多尼亚和韦洛港之间,有一个市镇,叫卡里塔拉斯。哥拉斯警察署就设在这个市镇的尽头。三月二十二日午后一时二十分,哥拉斯警察署收到一份电报,电报发自国道检查站帕托罗尔卡。一辆满身弹孔的巨型卡车接受检查,反射镜柱上挂着一个男性人头。驾驶员是一位日侨,左臂和右大腿受伤。驾驶席里有一具女尸。驾驶员很激动,说他是去科尔达农场途中同加林泊罗集团遭遇时受伤的。他的伙伴被杀,头颅挂在车上。据他说,他碾死了七八十名匪徒。以上是电报内容。哥拉斯警察署署长是哥伦布·弗兰杰里。哥伦布·弗兰杰里命令将那人带来,并下令马上警戒,以防加林泊罗匪徒们来寻畔报仇。弗兰杰里青筋鼓胀,急呼着韦洛港和朗多尼亚的警察:“告急!请求支援,加林泊罗集团将会向我们挑战!”他擦掉脸上的汗水,内心惴惴不安。以安东尼奥·塔巴勒斯为魁首的加林泊罗一伙,曾于一月底袭击过马托格罗索州的库亚巴陆军武器库,夺去了大量的枪支弹药。塔巴勒斯口出狂言,说他们的武器堆积如山,要同朗多尼亚的公安队拼个死活。过去,由于他们的武器不如公安队而经常被杀,塔巴勒斯咽不下这口气。如今他扬言要向公安队讨还血债。这件事恰·发生在哥拉斯警察署管辖的范围内,哥伦布·弗兰杰里只好自认倒霉。大型卡车的驾驶员说,他碾死了七八十个加林泊罗匪徒。塔巴勒斯岂肯善罢甘休?警察必须保护驾驶员。本来,如果把驾驶员引渡给匪徒的话,或许可以避免一场血战,可是那样做,州察察还有什么脸面?全体国民就会对州警察嗤之以鼻,州警察就会被搞得声名狼藉。哥拉斯警察署的全部兵员仅仅四十二人,武器是手枪和来福枪。弗兰杰里叫来副署长杰卡。“向全体镇民发出非常警报,说加林泊罗要来攻打,必须立即行动,尽快疏散,紧锁大门。还要封锁国道,设置路障,用厚木板加固警察署。快!”弗兰杰里在作下述指示时,声音发抖。午后二时十分。哥拉斯警察署收到第一次急报,令人胆颤心惊。“发现加林泊罗,分乘数十辆卡车,正沿国道南下!”署长宣布了这一坏消息。“韦洛港!”哥伦布·弗兰杰里向韦洛港州警察发出呼救,“加林泊罗的大批匪徒正向我们进发,支援部队怎么样了?”“刚刚出发,一小时后到达。”“来不及了,多少人?”“四十名,再多也没有了。”“朗多尼亚警察!”弗兰杰里的声音都变了。“我是朗多尼亚警察,我这里不足三十人,已经出发。”“只有三十人?”“再没有了。应陆军的请求,我们的人去了库亚巴。库亚巴的陆军伞兵正准备出发,两小时后可以到达。请坚持两小时!”“那样的话,已经迟了。”“圣保罗的爱斯瓦尔多·德·莫尔特有一百人正在这里,奉命前来消灭公安队,已杀死一百名公安队,正在追击另一百名,现在到了密林。我正与他们联系,请求他们支援。”“快、快!加林泊罗离这里只有几公里了。”弗兰杰里焦躁不安。午后二时三十分。卡里塔拉斯镇已空无一人。这是个不到两千人的小镇,居民全都逃到附近的村镇去了。主要街道上连一只狗都看不见,家家户户的门窗都钉上了厚木板加固。哥拉斯署的警察诚惶诚恐,谁也不做声。四十二名署员的嘴巴仿佛全被贴上了封条似的,他们从钉在窗户上的木板缝间窥视着街道。怒射的阳光烤灼着红土。下午二时三十七分。在红色的街路那头出现了卡车。“来了!”有人叫了一声。卡车在如火的骄阳中摇摇晃晃地开过来。不一会儿,这列黑压压的车队卷起的粉尘便遮蔽了日头。这里是一派凄凉。弗兰杰里在署长室定睛注视着这一切,手里握着来福枪。旁边是左臂受伤的根岸四郎。“我刚刚逃到这里,他们就……”四郎抓起手枪。“住口!警察必须服从命令,叫你干啥才能干啥。现在,你也算一个警察了!”弗兰杰里恼怒地说。卡车队摆开阵势,把位于街头的哥拉斯警察署包皮皮围了半圈,距离约一百公尺。在长着灌木的草原上,一大群强盗蠢蠢欲动。他们背后不远,就是森林。一辆卡车冲过去,在警察署大门前停住,车内有两个人。“听着,署长在吗?现在我转达塔巴勒斯的话:把那个日本人交出来!只要把小日本交出来,我们就撤退,等你们五分钟。如若不然,就把你们杀光!听见了吗?”一个匪徒威胁道。“混蛋,收回你那放屁的鬼话吧!”弗兰杰里脾气暴躁。这是巴西人特有的性格。他们的血都冲上了头。所有的来福枪都伸出了板缝。枪声骤起,霎时间这里成了战场。掉头便跑的卡车顷刻起火,火焰包皮皮围了卡车。卡车依旧在跑。驾驶员似乎被打死了,拖着火焰和浓烟的卡车向着自己的阵地冲去,撞在别的车上,火焰飞腾。警察署内一片欢呼,但很快就寂静下来。这时,数百发子弹一齐向砖瓦结构的警察署射来。挡板被子弹射穿,碎玻璃四处飞溅。“大家听着。”弗兰杰里对着话筒喊道,“敌人要投手榴弹的,不能让他们逼近到五十米以内。还有,不许浪费子弹!”几辆卡车又开动了,它们的后面是无数的敌人。卡车在慢慢接近。“听我的命令,射击驾驶员,打汽油箱……”弗兰杰里尚未下完命令,警察的子弹便已开始射击了。只见汽车的挡风玻璃被打碎,车身布稍弹孔。但卡车没有停止前进,驾驶员大概在横躺着开车。这时候,敌人集中火力攻击建筑物。卡车逼近到三十米左右处才停下来。弗兰杰里的狙击没有什么威力。卡车背后前匪徒投来一排手榴弹,七八枚在署门前爆炸,有几枚直接击中建筑物。房屋在摇晃,署内落了一地的砖头瓦片。敌人不断地射击,子弹呼啸而来,爆炸声震耳欲聋。署内连说话的声音也听不见。“射击!射击!”弗兰杰里发疯般吼叫着。又投来二十多枚手榴弹,房屋晃动,有好几处的墙壁被炸穿、倒塌,尘土飞扬。开战还不到十分钟,警察署已经摇摇欲坠。电话线被炸断,失去了同外界的联系。四郎的双腿直打颤,并渐渐传遍全身。他心想,最后时刻就要到来了。加林泊罗有好几百人,武器是机枪和手榴弹,而警察只有来福枪和手枪,人数也少,自然不是匪徒的对手。警察署眼看就要崩塌,敌人马上就会杀进来——自己必死无疑,因为敌人是决不会放过自己的。他不怕死,或者说想死。姐姐死了,哥哥被杀,头颅还挂在自己心爱的汽车上,现在车就停在警察署的院子里。姐姐的尸体也在汽车上。他愿意和自己的亲骨肉死在一起。四郎在颤抖,然而并非是由于恐惧,而是这野蛮社会使四郎愤怒至极。——我要同敌人拼!四郎在心里发出这样的怒吼。但不能白死。在房屋倒塌以前,要把巨型卡车开出去,冲入敌人的阵地,碾死他们!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用载着姐姐和哥哥的尸体的大型卡车去同敌人拼命,死在战场上才值得。“阿哥!直子姐姐!”四郎闭上眼睛。血火大地
或许您还会喜欢:
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在纽约第三刑事法庭坐着等待开庭,等待对曾经严重地伤害了他的女儿并企图侮辱他的女儿的罪犯实行法律制裁。法官面容阴森可怕,卷起黑法衣的袖子,像是要对在法官席前面站着的两个年轻人加以严惩似的。他的表情在威严傲睨中显出了冷酷,但是,在这一切表面现象的下面,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却感觉到法庭是在故弄玄虚,然而他还不理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们的行为同那些最堕落腐化的分子相似,”法官厉声地说。 [点击阅读]
狼的诱惑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彩麻,你能去安阳真的好棒,既可以见到芷希和戴寒,又可以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真的是好羡慕你啊!”“勾构,我以后会经常回来的,你也可以到安阳来看我呀。记得常给我写信,还有打电话。”“喂,各位!车子马上就要出发了。”长途客运站的管理员冲我们叫道。“你快去吧,否则可要被车子落下了。”“嗯,我要走了,勾构。我一到妈妈家就会给你打电话的。 [点击阅读]
癌病船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处女航一父母及幼小的弟弟、妹妹,四个人正围着一个在梳妆的少女淌眼泪。这是一套两间的公寓住房。父母住一间,三个孩子住一间。当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有一张桌子。孩子们每天在这狭小的房间里埋头苦读。大女儿夕雨子,已经十三岁了。但她却无法继续学习下去。她得了白血病。开始时觉得浑身无力,低烧不退。父母整天忙于自身的工作,无暇顾及自己孩子。父亲大月雄三,是个出租汽车司机。 [点击阅读]
老人与海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年),美国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 [点击阅读]
肖申克的救赎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肖申克的救赎献给拉斯和弗洛伦斯·多尔我猜美国每个州立监狱和联邦监狱里,都有像我这样的一号人物,不论什么东西,我都能为你弄到手。无论是高级香烟或大麻(如果你偏好此道的话),或弄瓶白兰地来庆祝儿子或女儿高中毕业,总之差不多任何东西……我的意思是说,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我是有求必应;可是很多情况不一定都合情合理的。我刚满二十岁就来到肖申克监狱。 [点击阅读]
裸冬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刚刚度过了数月新婚生活的红正在收拾饭桌。昨晚丈夫领回来一位同僚,两人喝酒喝到深夜,留下了遍桌杯盘,一片狼藉。蓦地,红抬起头,四个男人蹑手蹑脚地偷偷闯进屋来!红骤然激起杀意,抓起桌上的牙签怒视着来人。她一眼就看出这四个来路不明的家伙不是打家劫舍找错了门,也不是找自己的丈夫寻衅闹事,而是专门冲着她本人来的!未等红顾及责问他们,这四个家伙早已蜂拥扑来。 [点击阅读]
4号解剖室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外面一片漆黑,我恍恍忽忽地不知自己昏迷了多长时间。慢慢地我听到一阵微弱而富有节奏的声音,这是只有轮子才能发出的嘎吱嘎吱声。丧失意识的人在黑暗中是听不到这么细微的声响的。因此我判断自己已经恢复了知觉,而且我从头到脚都能感受到外界的存在。我还闻到了一种气味——不是橡胶就是塑料薄膜。 [点击阅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1881年生于维也纳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20张)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发表反战剧本《耶雷米亚》。 [点击阅读]
七钟面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早起那平易近人的年轻人,杰米·狄西加,每次两级阶梯地跑下“烟囱屋”的宽大楼梯,他下楼的速度如此急速,因而撞上了正端着二壶热咖啡穿过大厅的堂堂主仆崔威尔。由于崔威尔的镇定和敏捷,幸而没有造成任何灾难。 [点击阅读]
人豹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神谷芳雄还只是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公司职员。他逍遥自在,只是在父亲担任董事的商事公司的调查科里当个科员,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工作,所以难怪他忘了不了刚学会的酒的味道和替他端上这酒的美人的勉力,不由得频繁出入那家离京桥不远、坐落在一条小巷里的名叫阿佛洛狄忒的咖啡店。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