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羊皮卷 - 第十课:如何在自己的钻石矿里繁荣成长(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们许多人花了一辈子时间在寻找成功,而实际上成功常常离我们很近很近,只要一伸手就能摸到它。
  你将“听”到的这一讲,是旷古未有,最为经典的成功学章节。在一次内战战友团聚会上,罗素·H?康韦尔第一次做了“钻石矿的土地”这个演讲。自此以后,他讲了不下五千多次,风靡了全国的听众,也为他赢得了几百万美元的收入。以此为基础,康维尔建立了坦普大学。再也没有谁比他自己更有资格介绍随后进行的这个演讲了。
  每当我作这个演讲,总会考虑以下这些情况:当我访问哪个城市,哪个村镇,我会尽可能早点到,然后拜访一下邮局局长、理发师、饭店上司、学校校长、教会牧师等等。接着,我再去看看工厂,和商店里人们交谈交谈,使自己尽可能地进入当地的具体情况,了解一下那座村镇、城市的历史,熟悉一下那里的人们有过什么机遇,有过什么失败——要知道每个城镇都有失败的故事。然后,我再去做讲座,和人们交流他们在当地情况下能真正派上用场的内容。“钻石矿”的想法和提法,以及演讲的内容一直没有改变。这个想法就是:在我们国家,每个人都有机会在目前的环境中更加充实自己,可以运用所有的技巧,展示自己的能力,和自己以及朋友们一道努力去发展。成功,也许可以从不朽的伟人那里学到;也许,它就在你的鼻子底下……
  许多年前,我和一群英国旅行者沿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顺流而下。我们在巴格达雇了一个向导。我经常会把他和我脑海中特有的理发师的形象联系起来。可这个向导认为,自己的职责不仅是给我们在河上指路,做我们付钱让他干的那些活而已;他一路上还要给我们讲各种各样奇妙的、奇特的、奇怪的、 古老的、现代的,听说过的、没听说过的故事。很多故事我都已经忘记了(忘了也不后悔),但是有一个故事却让我永远也忘不了。
  老向导拉着骆驼的缰绳,沿着古老的河流一路行进。我骑在骆驼上,他一个故事又一个故事的讲给我听。他明明知道我已经厌烦得不得了,根本听不进去,可是,一看到我不爱听,他还是立刻就发脾气,不过我却不太介意。只见老向导摘下土耳其式的大帽子在手上转圈,想吸引我的注意。我可以透过眼角看到他的把戏,可我还是决定不正眼看他,真怕他再给我讲故事听。不过,我最后还是看他了,这下子又被他勾到了另一个故事里。
  只听他说:“这故事我是留着只讲给‘特殊的朋友’听的。”我不以为然地听着,后来却真高兴自己能听到这个故事。我是真真切切地感谢,还有那1647个依靠这个讲座完成了大学学业的年轻人,也很高兴我能听到这个故事。老向导告诉我,很远很远的地方,印度河的一个什么地方住着一个古波斯人,名字叫做阿里·海菲。海菲有个很大的农场,还有果园、良田、花园,钱多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个富裕而又满足的人。他满足,因为自己有钱;富裕也因为自己满足。一天,一个东方的智者,佛教长老来拜访海菲这个波斯老农。长老坐在火边,给海菲讲这个世界是怎么形成的。长老说,最开始,我们的世界只不过是一团雾。大神把手指伸进了这团雾里,慢慢用手开始搅动这团雾,搅动的速度越来越快,最后大神把这团雾搅成了一个固体的火球。这团火球在宇宙里上下穿梭,转来转去,越转越快,一路转下去,冲过了许多其他雾团,逐渐把湿气扫荡没了,直到一场洪水豪浇在火球炙热的表面,冷却后形成了外壳。接着,火球中心的火焰喷出了外壳,拱起了山脉、山冈、河谷、平原、草原,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世界。这团内部熔岩喷发出来以后,冷却快的,就形成了大理石;再慢一点的,形成了铜;再慢的,形成了银子;更慢的,凝结成的是金子;金子之后,凝结成的是钻石,一切就这么形成了。

  长老说,“钻石是一粒凝固的太阳。”现在看来,即便从非常科学的角度考虑,这种说法也是很有道理的,钻石就是太阳沉淀下来的碳。长老告诉海菲,要是海菲能有大拇指那么大的一颗钻石,就能买下一个国家。要是有一个钻石矿,那就可以凭自己的富可敌国的财势把子孙们都扶上王位。海菲听完了钻石的故事,总想它们怎么怎么值钱,结果可糟了。那晚,海菲睡觉的时候已经变得赤贫如洗。他的贫穷,不是因为他失去了什么,而是因为他失去了满足感;他不满足了是因为他怕自己贫穷。他说:“我要,我要自己的钻石矿。”于是,他整晚都未能入睡。一大早,海菲找到长老。依照我的经验,谁要是一大早把长老吵醒了,长老准没好脾气。海菲把长老摇醒了,对他说:
  “快告诉我,哪儿能找到钻石?”
  “钻石?你还要钻石干什么?”
  “干什么?!我想非常非常有钱。”
  “好吧,那就赶快去找吧。你该干的就是去找啊!你去找,就会找到。”
  “可是我不知道上哪儿去找啊?”

  “哦,你要是想找的话,就得在高山之间流淌的白沙河去找,从那些白沙子里肯定会找到钻石。”
  “我不信, 哪有这样的河?”
  “当然有了,而且还很多呢!还等什么呀,你该做的就是去找哇,你找就会找到的。”
  海菲说:“那我去了。”
  于是,海菲卖掉了农场,揣着积攒的钱,把家托付给邻居看管,就上路去找钻石了。他搜寻的征程从月亮山开始(换了我也会这么干),然后又径直去了巴勒斯坦,之后又浪迹到欧洲。最后钱都花光了,海菲已是衣衫褴褛,孤苦伶仃,贫病交加。终于,海菲站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湾,听任大浪打来,冲上赫丘利神殿的柱子,也听任大浪卷走了自己。可怜的海菲,受到重创,悲伤忧愁,奄奄一息,终于没能抵挡住可怕的诱惑,纵身跃入了汹涌冲来的浪潮,沉入那起着泡沫的海浪底,再也没有一丝生命的迹象浮出水面。
  老向导讲述着这个悲惨的故事,我正听得入迷,他突然拉住我骑的骆驼,回身去绑快要从另一头骆驼上掉下来的行李。于是,我稍有片刻,回味沉思一下他讲的故事。我还记得自己自言自语“为什么要把这个故事省着留给他‘特殊的朋友’呢?”没有开头,没有中间,没有结尾,什么都没有讲明白。我是头一次听这个故事,也是第一次碰到我们的主人公在第一章就“壮烈牺牲”了。故事刚刚讲了一章,英雄却已经死了。
  向导回来了,拉起骆驼缰绳,径直接着讲故事,进入了第二章,好像刚才没有休息,没有停顿,好像他自己没有停过似的。有一天,买下海菲农场的那个人牵着自己的骆驼去花园里饮水,就在骆驼把鼻子贴近花园里浅浅小溪的一刹那,海菲的继任突然发现,在一道道的白沙里闪耀出一簇令人好奇的光芒。他从水中拿起一块黑石头,又闭着一只眼冲着阳光照了照,石头里反射出彩虹的全部光芒。他把小石子拿进了屋,放到屋子中央火炉的铁架子上,没多久就忘了这件事。
  几天以后,先前拜访过海菲的那个长老又来了,这次是看海菲的继任。长老刚打开客厅的门,就看见炉架上反射着绚丽的光芒。长老匆匆跑过来,大声喊着:“是钻石!海菲回来了?”“不不,他没回来,这也不是什么钻石,不过是在园子里找到的一块石头罢了。”“等等,”长老说,“我告诉你吧,我一眼就看出是钻石,这绝对是颗钻石。”
  他们俩又冲进老花园,捧起白沙。哎呀!更多更美的宝石涌了上来,比第一次的石头还要漂亮,还要珍贵。“实话告诉你,”向导对我和朋友们说(这些是真事,有史可查),“这就是戈尔康达钻石矿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最珍奇、最罕见的钻石矿,远远超过金百利本身。像英国和俄国王冠上的科西诺尔和奥尔罗夫钻石,都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就是出自那个钻石矿。

  老向导讲完了故事第二章,又摘下土耳其帽,甩了起来,成了一个圈,想吸引我的注意力,让我明白故事的寓意。阿拉伯向导讲故事都要上升到道德精神的震撼和教育的高度,可说实话,他们自己可不怎么讲道德。老向导一边甩着帽子,一边对我说:“要是海菲呆在自己家,在地窖里打个洞,挖一下,或在自己的麦地里挖一挖,在花园里挖一挖,而不是漂泊异乡,孤苦伶仃,饱受饥饿,最后在异国自杀,他本该拥有几个‘数不尽的钻石矿’的。那片农场里的每亩地上,每挖一铲子都能挖出王冠上点缀着的珍贵宝石。”
  当老向导把这层意思讲明,我才弄明白这个“寓意”:为什么这个故事是省下来留给“他的特殊朋友”的。他不过是把自己不敢直说的话绕着弯说出来。老向导想对我绕的弯子是:依他看来,这个正在沿底格里斯河旅行的年轻人本该好好呆在美国的。我没告诉他我已经明白了这层意思;而是说,他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故事,我也要讲给他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那是1847年在加利福尼亚,有个人拥有自己的牧场。他听人讲在南加州发现了金子,于是也急不可待地把农场卖给了萨特尔上校,然后就上路淘金去了,再也没有回来。萨特尔上校在流过农场的河上架了一个水车磨房。有一天,他的小女儿从水道里拿了一把湿沙子回了家,坐在火边透过指头筛沙子。透过筛落的沙子,一位恰巧在萨特尔家做客的人看见了第一道真金的光芒,这才是加州第一次发现的金子。而那个曾拥有牧场的人想要金子,本来可以轻轻松松地留住牧场,想拿多少金子就拿多少金子的。实际上,自打在那儿发现金子以后,在一公顷大小的地上,发掘出的金子竟相当于3800万美元。大约8年前,我去那个农场所在的城市里做演讲,当地人说,那里三分之一的人每15分钟的入账是120美元,不管你是醒着还是睡着。这种收入持续了好几年,而且人们的所得还不要上税——如果我们不用交收入所得税的话,肯定也乐得能有那样的收入。
或许您还会喜欢:
买夫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楔子那年的冬天很冷,长得像是没有尽头。岁末将至,家家户户忙置办年货,围炉守岁过个好年。那是她失去家人的第四个年头,却依然无法习惯没了亲人在身旁围炉守岁的新年。她讨厌安安静静的屋子,说了话无人应答,空冷的木桌、木椅,怎么也坐不满。每一个独自面对的新年,都好寂寞,好难挨。送走最后一个客人,她收拾妥当,隔壁摊上还剩两块干烙大饼,她索性全买了,却一点想吃的欲…望也无。 [点击阅读]
冰风之谷三部曲之一:碎魔晶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恶魔坐回它自己在石蘑菇茎上雕刻出来的宝座。烂泥不断的在这个小岛旁咕噜咕噜地滚动着,其永不停止的流动和变换,成为了这一层深渊魔域特有的景观。叫做厄图的恶魔弹了弹它那长着利爪的手指,懒懒地将它那像猴子一般、却长了一对山羊角的头靠在肩膀上,眼神投射在黑暗之中。“你在哪里,泰尔沙兹?”恶魔发出嘶嘶的声音,期待能有那件古代法器的消息。克林辛尼朋,占据了它全部的思考。 [点击阅读]
冰风之谷三部曲之三:半身人的魔坠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巫师带着不确定的眼光低头看着她。她背向他;他只能看见她浓密的红褐色发绺垂盖在那双厚实又充满活力的肩膀上。但巫师也看出了她眼中的悲伤。她是那么地年轻,只不过刚脱离孩童的阶段,又天真无邪到让人觉得美丽的地步。但这个美丽的孩子却将剑插进了他所爱的西妮的心脏。哈寇·哈贝尔很快扫去心中关于他死去的爱人那些不愿想起的记忆,开始往山下走。“天气不错,”当他走到年轻女孩身边的时候,他高兴地说。 [点击阅读]
凤舞翩翩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序幕暗暗沉沉的夜,宛如泼洒开来的浓墨,深沉得几乎将人吞噬。又或者,不是黑夜的关系,而是她昏蒙的意识,已无法接收更多的光亮--四周传来阵阵狼嗥,为这阴寒的夜,更添诡谲。她知道自己的神智与生命,都在一点一滴急遽的流失当中,再这么下去,等不到明日的晨曦初绽,她便会先气绝于这片荒山林野之中。 [点击阅读]
大设计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第1章存在之谜我们个人存在的时间都极为短暂,其间只能探索整个宇宙的小部分。但人类是好奇的族类。我们惊讶,我们寻求答案。生活在这一广阔的时而亲切时而残酷的世界中,人们仰望浩渺的星空,不断地提出一长串问题:我们怎么能理解我们处于其中的世界呢?宇宙如何运行?什么是实在的本性?所有这一切从何而来?宇宙需要一个造物主吗?我们中的多数人在大部分时间里不为这些问题烦恼,但是我们几乎每个人有时会为这些问题困扰。 [点击阅读]
奇特的一生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作者想着怎样吸引读者,读者寻思值不值得看下去谈这个人的事,很想做到实事求是,又想写得生动些。这两个要求很难捏到一块儿。只有在不一定要实事求是的时候,事实才会叫人感兴趣。本来嘛,可以想办法发明一种新颖的手法,用它把事实地制成引人入胜的情节。又有秘密,又有斗争,又有险风恶浪。同时又翔实可靠。比方说,满容易把这个人写成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孤胆战士,单枪匹马对付强大的对手。独个儿对着大伙儿干。 [点击阅读]
女人的资本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我就是成功者你可以成功:女人的心理资本心中有希望,在女人的一生中随时会碰到困难和挫折,甚至还会遭遇致命的打击。在这种时候,心态的积极与消极会对事业的成败产生重大的影响。�ブE�士和崔女士同样在市场上经营服装生意,她们初入市场的时候,正赶上服装生意最不景气的季节,进来的服装卖不出去,可每天还要交房租和市场管理费,眼看着天天赔钱。 [点击阅读]
存在与虚无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存在与虚无》这是一部存在主义代表作,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概论:一、导言:对存在的探索在本书的第一部分,萨特明确了他对存在思考的起点,提出了存在的两种不能互相还原的存在形式:对意识来说超越的存在和意识本身。萨特的存在理论的逻辑出发点是现象。 [点击阅读]
我不是教你诈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打听人机的人,易招人怨。泄漏天机的人,易遭天遣。好个知心朋友"可是我菜都买好了……好吧!谢谢……再……"小英的"再见"还没说完,对方挂了电话。许久,许久,她呆坐着,电话还在手里,发出呜、呜的声响,在这个已经空了的办公室里,显得有点刺耳。"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一双手伸过来,帮她挂上了电话,抬头,是新来的唐小姐。"没什么事。"她扯了扯嘴角:"你怎么还没走?""急什么?有什么事等我回家办?家又不像个家。 [点击阅读]
爱情的海洋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序写于书前by楼雨晴当各位正式阅读这本书前,晴姑娘得把话说在前头,这本书依然不是言立冬的故事,如果你们有非言立冬不看的坚持,那么看到这里,你可以合上书了,可别大呼受骗上当,指控晴姑娘欺骗你们的感情哟!关于这一点,请原谅晴某人小小的任性,我也知道你们很期待言立冬,一再晃点,实非晴姑娘本意,很多事不是我能控制的嘛,当某些想法冒出头,那种感觉涨了胸臆,强烈得让人无法抗拒,不把它写出来,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