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哑证人 - 十四、查尔斯·阿伦德尔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必须承认,我第一眼看见查尔斯-阿伦德尔就对他产生了难以消除的喜爱心情。他是那样的快活。那样的无忧无虑。他的眼睛闪烁这讨人喜欢和幽默的神色,他嘻嘻的笑声是我曾听到的最能使人消除敌意的声音。
  他穿过房间,坐在一张宽大的沙发扶手上。
  “是怎么回事呀?妹妹?”他问。
  “查尔斯,这位是赫尔克里-波洛先生。他准备,呃,为我们干一些不正当的事,以换取一些报酬。”
  “我抗议,”波洛叫道,“这是不正当的事——我们应该说是干些某种无恶意的欺骗——这样可以使立遗嘱人的原来意愿得以实现,难道这不应该吗?请让我们这样来表达。”
  “你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查尔斯无反驳地说:“我不知道特里萨怎么会想到了你?”
  “她没有想到我,”波洛赶快说,“我是自愿来的。”
  “来帮助我们吗?”
  “不完全是那样。我是来打听你的。你妹妹告诉我说,你已经到国外去了。”
  查尔斯说:“我妹妹特里萨是个非常仔细的人。她办事几乎从没出过差错。事实上,她象鬼一样多疑。”
  他深情地对她笑了笑。可她并没有理他。看上去她正在沉思,又有些忧虑。
  查尔斯说:“我们把事情弄错了吧?波洛先生不是以追查出罪犯而出名吗?他肯定不会支持和教唆犯罪吧?”
  “我们不是罪犯,”特里萨厉声说。
  “但是我倒愿意当罪犯。”查尔斯和蔼可亲地说,“我自己曾干过作弊的丑事——那是我的爱好。我曾经在一张支票上搞了点鬼而被开除出牛津大学。那种做法非常幼稚,非常简单——只是在支票的钱数上加了个零的问题。后来我和埃米莉姑姑,还有一个地方银行为了钱的事也争吵过。当然,我太傻了。我应当早就认识到这个老妇人象针一样尖刻。可这几次都只是为了一小点钱——五英镑、十英镑——也就那么多。但要在临终遗嘱上做文章谁都承认是很危险的事。要想成功就必须首先把顽固、刻板的埃伦控制在自己手里,并且无论如何要诱导她,‘唆使’这个词更合适吧?——让她做假证。恐怕还要采取些行动,或许我得娶她,那样,她以后就不会作证反对我了。”
  他亲切地对波洛嘻嘻一笑。
  “我敢肯定你们偷偷地安装了一台窃听器,伦敦警察厅正在监听呢,”他说。
  “你谈的这些使我感兴趣。”波洛说,神态种流露出一丝谴责。“自然,我不能纵容任何违法的事情。但是要使遗嘱失效,不止有一个办法……”他意味深长的不往下说了。
  查尔斯-阿伦德尔耸了耸肩膀,样子讨人喜欢。
  “我不怀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也同样可以选择不正当的办法,”他快活地说,“这你也知道。”
  “谁是那份遗嘱的见证人?我指的是你姑姑四月二十一日写的那份遗嘱。”
  “珀维斯带来了他的秘书做见证人。另一个见证人就是园丁。”
  “遗嘱签字时珀维斯先生在场吗?”
  “在场。”
  “我想珀维斯先生是受尊敬的吧?”
  “珀维斯-查尔斯沃斯律师服务所就象英国银行一样受人尊敬,没有出过错,”查尔斯说。
  “当时他不愿意替埃米莉姑姑写那个遗嘱,”特里萨说,“他甚至设法劝阻埃米莉姑姑,不愿写,他这样做完全正确。”
  查尔斯厉声说:
  “他告诉你了,特莉萨?”
  “是的,昨天我去找他,他跟我这么说的。”
  “你不该去找他,我亲爱的——你应该认识到这一点。那样做只是白白花去六个先令八个便士,一点也没用。”
  特里萨耸耸肩。
  波洛说:
  “我请你尽可能多地告诉我关于阿伦德尔小姐最后几个星期的生活情况。现在,我知道,你和你哥哥,还有塔尼奥斯医生及其夫人曾在那里过复活节,是吧?”

  “是的,我们在那儿过的节。”
  “在那个周末发生了什么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吗?”
  “我想没发生。”
  “没有发生什么事?可我觉得……”
  这时查尔斯插话说:
  “你完全以我为核心,特里萨。对你说来是没发生什么有重要意义的事情!你沉醉在年青人爱情的幻梦中!我告诉你,波洛先生,特里萨在马克特-贝辛镇有一个蓝眼睛的男朋友。他是当地的医生。因为她让爱情缠住了,所以她产生了错误的看法。不是没有发生重要的事情,事实上,我尊敬的姑姑头朝前地从楼梯上摔了下来,差点摔死。我真希望她摔死就好了。那样就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事了。”
  “她摔倒在楼梯上了?”
  “是的,让小狗的球绊倒了。那只聪明的小畜生把球留在楼梯顶上,夜里她头朝前地摔倒了。”
  “这是——什么时间?”
  “让我算算——星期二——是我们离开的前一天晚上。”
  “你姑姑伤得很重吧?”
  “不幸的是她没摔着头。假如她摔着了头,我们就可以辩护,说她当时神志不清,不管科学上叫什么吧。可相反,她几乎根本没伤着。”
  波洛冷淡淡地说:“你觉得很失望吧!”
  “嗯?噢,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正象你说的,我非常失望。这老太太真难对付。”
  “你们是星期三早上离开的?”
  “完全正确。”
  “那是星期三,十五号。你们什么时候又见到你们的姑姑?”
  “这个,不是那个周末,而是在那以后的又一个周末。”
  “那就是——让我算一算——二十五号,对不对?”
  “对,我想是那个日子。”
  “而你们的姑姑死于——什么时间?”
  “又下一个星期五。”
  “她是星期一晚上开始病倒的吗?”
  “是的。”
  “在她生病期间你们没再回来看看她?”
  “没有,一直到星期五才来看。我们没想到她真的病得那么厉害。”
  “你们再赶回来的时候,她还活着吗?”
  “没有,在我们到之前她就死去了。”
  波洛把目光移向特里萨-阿伦德尔身上。
  “这两次你都是陪你哥哥一起去的吧?”
  “是的。”
  “在那次周末,你们在那里时,没有人谈到写了一个新遗嘱吗?”
  “没有,”特里萨说。
  然而查尔斯却与特里萨同时回答了波洛的问题。
  “噢,是的,”他说,“谈到新遗嘱的事了。”
  他象往常一样轻松地讲着,但稍有点不自然。
  “谈到新遗嘱的事了?”波洛问。
  “查尔斯!”特里萨叫起来。
  查尔斯急忙避开他妹妹的目光。
  他对她说话,但眼睛却看着别处:
  “亲爱的,你真记不得了吗?我告诉过你。埃米莉姑姑曾经对我做了一次最后通牒式的谈话。她象法庭上的法官一样坐在那里。她是这么讲的:她对自己所有的亲戚都不满意——那就是说,对我和特里萨不满意。她承认对贝拉没有什么反感,但另一方面,她不喜欢也不信任贝拉的丈夫。收买英国人,是埃米莉姑姑的格言。她说,假如贝拉继承了一大笔钱,那她相信塔尼奥斯一定回想方设法把这笔钱据为己有。她相信希腊人会这么干的!‘她不继承这笔钱更好。’她说。她还说把钱留给我和特里萨都不合适。我们只会把钱赌光,挥霍掉。因此她最后告诉我,她写了个新遗嘱,把全部遗产留给劳森小姐。‘她是个傻瓜,’埃米莉姑姑说,‘但她是个忠实可靠的人。我相信她对我很忠诚。她对自己长着个笨脑袋没办法。我想还是把这件事告诉你比较好,查尔斯,因为这样你就会认识到,你不可能期望从我这里得到钱了。’这事真让人不愉快。你知道,我一直打算从她那里弄点钱。”

  “为什么你不把这件事告诉我,查尔斯?”特里萨强行责问。
  “我想我告诉过你了,”查尔斯又避开了她的目光。
  波洛问道:“阿伦德尔先生,你姑姑说完后,你说什么了?”
  “我?”查尔斯快活地说,“噢,我只是付之一笑。那时发脾气不好。那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您高兴怎么办就怎么办办吧,埃米莉姑姑,’我对她说,这事对我或许是个打击,但毕竟这钱是您自己的。您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去办。”
  “你姑姑对此有何反应?”
  “噢,我们都很满意——实际上她很高兴。她说:‘你是一个有运动家道德的人,查尔斯。’我说:‘我既能享乐,也能吃苦。现在既然我没有继承您遗产的希望了,您能不能给我一张十英镑的钞票?’她说我真是一个厚脸皮的家伙,后来,她给了我一张五英镑的钞票,我就离去了。”
  “你把自己的真实感情掩饰起来了,你这样做很聪明。”
  “这个,事实上,我对这件事很不认真。”
  “你不认真?”
  “不认真。我想这只是老人做的一种姿态,或许你也这样说吧。她想吓唬我们一下。我觉得我很精明,我想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后,她会把这份遗书撕掉。我的埃米莉姑姑对家里的亲人挺亲切的。我完全相信,她要不是这么突然就死掉的话,她一定会这样做的。”
  “噢!”波洛说,“这事个有趣的想法。”
  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继续说:
  “有什么人,比如劳森小姐,听到你们的谈话了吗?”
  “当然。我们当时说话声音不低。事实上,当我出去的时候,发现劳森这只鸟正在门外盘旋。我看她是在偷听。”
  波洛沉思地看了特里萨一眼,说:
  “他说的这些事你一点都不知道?”
  她还没来得及回答,查尔斯就插话道:
  “特里萨,亲爱的,我肯定告诉过你——或者是对你暗示过,是不是?”
  出现了一下奇怪的停顿。查尔斯目不转睛地盯着特里萨。目光里流露出焦虑和固执,看上去似乎有些反常。
  特里萨慢条斯理地说:
  “假如你告诉了我——我认为——我不会忘掉,你说呢,波洛先生?”
  她那双黑黑的眼睛转向了他。
  波洛也慢条斯理地说:
  “是的,我认为你不会忘掉。”
  然后他蓦地转向查尔斯:
  “让我澄清一点。阿伦德尔小姐跟你说,她要修改遗嘱,还是她明确告诉你她已经修改了遗嘱呢?”
  查尔斯很快地说:
  “噢,她说得很肯定,事实是,她给了我看了那份遗嘱。”
  波洛身向前倾,眼睛睁得大大的。
  “这非常重要。你说,阿伦德尔小姐真的给你看了那份遗嘱了吗?”
  查尔斯突然象小学生一样扭动了一下身子——一种泄了气的举动。波洛的严肃使他很不安。
  “是的,”他说,“她让我看了遗嘱。”
  “你能发誓肯定看到了遗嘱了吗?”
  “当然我能发誓,”查尔斯胆怯地看着波洛,“我看不出这件事怎么会这么重要。”
  特里萨突然莽撞地动了一下,她站了起来,靠壁炉站着。她很快地又点燃了一支烟。
  “小姐,你?”波洛突然转身看着她。“在那个周末你姑姑没有对你说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我想没有。她——对我和蔼可亲,象往常一样那么仁慈。她对我的生活方式及其他的事教训了一番。但她过去也总是这样。她看上去或许比平日更神经质些。”
  波洛边走边笑:
  “小姐,我认为,你对你男朋友的兴趣更大些。”

  特里萨厉声说:
  “他不在那儿。他上别处去了。他去参加一个医学会议去了。”
  “自从复活节周末以来,你一直没再见着他?那是你最后一次见到他的吗?”
  “是的——在我们离别的前一天晚上,他同我们一起吃了晚饭。”
  “你没有——原谅我——你那时没有同他吵架吗?”
  “当然没有。”
  “我这么说是因为考虑到你们第二次到小绿房子去时他没计划去。我们是一时冲动就去了。”
  “是真的吗?”
  “噢,说实话,”特里萨不耐烦地说,“你知道,贝拉和他丈夫前个周末去了——他们利用埃米莉姑姑发生的事故,而想乘机大做文章。我们想他们可能会偷偷地抢在我们之前……”
  “当时,我们想,”查尔斯笑嘻嘻地说,“我们最好也关心一下挨米莉姑姑的健康。虽然我们知道着老太太非常机敏,绝不会被那种孝顺和关心的伎俩所欺骗。她清楚地知道这种关心有多大价值。挨米莉姑姑可不是傻瓜。”
  特里萨突然笑了起来。
  “这是个有趣的故事,是不是?我们全都对她的钱垂涎三尺。”
  “你堂姐和她丈夫也是这样吗?”
  “噢,是的。贝拉一向缺钱。她想花很少的钱仿做我的衣服,她这种做法真可怜。我相信,塔尼奥斯计算过她的钱,他们很困难,收支不能平衡。他们想让自己的两个孩子在英国受教育,这也需要一大笔钱。”
  “你能告诉我他们的住址吗?”波洛说。
  “他们现在住在布鲁姆兹伯瑞区(Bloomsbury是伦敦市内英国博物馆所在地区。原为上层阶级住宅区,后为文化设施集中地——译注)的德哈姆旅馆。”
  “你的堂姐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你问被拉吗?呃,她是个阴郁型的女人。嗯,查尔斯,你说是不是那样?”
  “嗯,就是那样,是个阴郁型的女人。很象一只蠼螋。她是一个良母。我相信蠼螋也是一样,很爱自己的孩子。”
  “她丈夫呢?”
  “塔尼奥斯?噢,他看上去有点怪,但确实是个好人,聪明、风趣,很讨人喜欢。”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小姐?”
  “这个,我应当承认,我觉得他比贝拉好。我相信他是个非常聪明的医生。尽管如此,我还是不很信任他。”
  查尔斯说:“特里萨谁都不相信。”
  他伸处一只胳臂搂住她。
  “她不信任我。”
  “谁要是信任你,我亲爱的,那他就神经不健全,”特里萨温和地说。
  兄妹俩分开了,两个人都看着波洛。
  波洛鞠了一躬,向门口走去。
  “我——象你说的——正忙着!这件事难办,但小姐说得对,总有解决的办法。噢,顺便问一下,这个劳森小姐要是在法庭上受到盘问,会慌乱得不知所措吗?”
  查尔斯和特里萨交换了一下眼色。
  “我敢说,”查尔斯说,“只有一个真正第一流的英国王室法律顾问可以使她把黑的说成是白的!”
  “那,”波洛说,“可能会很有用。”
  他匆匆离开屋子,我跟在他后面。在客厅里,他拿起帽子走到门前,刚一开门又砰的一声快速地把门关上。然后他踏着脚尖又走回到起居室的门口,一点也不害臊地将耳朵贴在门缝上。不管波洛是在哪个学校受的教育,很明显那里肯定有不准偷听的规章制度。我很害怕,但感到无能为力,我急切地对波洛打个手势,但他丝毫不予注意。
  然后我们听到特里萨-阿伦德尔用深沉颤动的声音说出了几个字:
  “你这个傻瓜!”
  通道上传来了脚步声,波洛赶快抓住我的胳臂,打开前门,走出门去,然后一点没出声音地顺手把门关好。
或许您还会喜欢:
德伯家的苔丝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五月下旬的一个傍晚,一位为编写新郡志而正在考察这一带居民谱系的牧师告诉约翰·德伯:他是该地古老的武士世家德伯氏的后裔。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使这个贫穷的乡村小贩乐得手舞足蹈,他异想天开地要17岁的大女儿苔丝到附近一个有钱的德伯老太那里去认“本家”,幻想借此摆脱经济上的困境。 [点击阅读]
最优美的散文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冬日漫步(1)[美国]亨利·大卫·梭罗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博物学家、散文家、超验现实主义作家。生于美国康科德,毕业于剑桥大学。他是一名虔诚的超验主义信徒,并用毕生的实践来体验这一思想,曾隐居家乡的瓦尔登湖长达两年之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其代表作《瓦尔登悍又名《乎散记》,是他隐居生活的真实记录。 [点击阅读]
死光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中华读书报记者施诺一位当年出版斯蒂芬·金小说的编辑曾预言:“过不了多久,斯蒂芬·金在中国就会像在美国一样普及。”中国出版商认为这位给美国出版商带来巨额利润的畅销书作者也会给中国出版社带来利润,全国有5家出版社先后推出斯蒂芬·金,盗版书商也蜂拥而至,制作粗糙的盗版书在市场迅速露面。然而,令出版商失望的是,斯蒂芬·金并没有给中国出版商带来惊喜。它的销售业绩并不理想,没有出现预想中热卖的高xdx潮。 [点击阅读]
沉默的羔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沉默的羔羊》还不能算是经典,可“名著”的殊荣它还是当之无愧的。一部书,印到四百万册以上,无论如何其影响力不能低估。《纽约时报》一九九二年的畅销书排行榜上,《沉默的羔羊》稳稳地坐着第一把交椅,而根据它改编的同名电影又在本年度一下获得了五项奥斯卡大奖,这一来更是推波助澜,使这部以悬念及恐怖著称的小说在全球范围内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我大约三年前在一个朋友的家中看到了《沉默的羔羊》。那是原版录像。 [点击阅读]
舞舞舞
作者:佚名
章节:117 人气:2
摘要:林少华一在日本当代作家中,村上春树的确是个不同凡响的存在,一颗文学奇星。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他的作品便风行东流列岛。出版社为他出了专集,杂志出了专号,书店设了专柜,每出一本书,销量少则10万,多则上百万册。其中1987年的《挪威的森林》上下册销出700余万册(1996年统计)。日本人口为我国的十分之一,就是说此书几乎每15人便拥有一册。以纯文学类小说而言,这绝对不是普通数字。 [点击阅读]
西方哲学史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 [点击阅读]
闪灵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记不得哪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对艺术而言,人类的两种基本欲望只需极小的代价便可以挑动起来,那就是恐惧与性欲。对后者,非本文所涉及的话题,姑且略去。但是把恐惧带进我们的生活,却真的不难。最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躲在暗处,出奇不意地向某个路过此地的人大吼一声,你的目的就能达到。当然,前提是他不知道你要玩这个游戏。换句话说,就是对他要保证两个字——悬念。 [点击阅读]
隐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冬天的最后一场大雪,使二月初的高原变得格外寒冷。一个陌生人,冒着刺骨的寒风和漫天飞舞的雪花,从布兰勃赫斯特火车站走来。他浑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一顶软毡帽的帽檐几乎遮住了他整个脸,只露出光亮的鼻尖。套着厚手套的手,费力地提着一只黑色小皮箱。雪花飘落在他的胸前、肩头,黑色的小皮箱也盖上了白白的一层。这位冻得四肢僵直的旅客跌跌撞撞地走进“车马旅店”,随即把皮箱往地上一扔。“快生个火。 [点击阅读]
雪莱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孤独者1在芸芸众生的人海里,你敢否与世隔绝,独善其身?任周围的人们闹腾,你却漠不关心;冷落,估计,像一朵花在荒凉的沙漠里,不愿向着微风吐馨?2即使一个巴利阿人在印度丛林中,孤单、瘦削、受尽同胞的厌恶,他的命运之杯虽苦,犹胜似一个不懂得爱的可怜虫:背着致命的负荷,贻害无穷,那永远摆脱不了的担负。 [点击阅读]
1Q84 book3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3》内容简介“你為什麼死的?”“為了要这样再生。”“再生需要有什麼?”“人无法為自己再生。要為别人才行。”诺贝尔文学奖呼声最高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超过30年创作履歷中,自我期待最重要的一部!《1Q84Book3》突破性*完结!少年时代的爱恋,分隔二十年后再重逢&helli;天吾和青豆,两个孤独的灵魂同样的十二月,终於在这1Q84年的世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