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哑证人 - 二十四、特里萨否认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们找到特里萨-阿伦德尔时,她正准备外出。
  她的样子太迷人了。一顶时髦得出奇的小帽子,斜盖在一只眼上边的前额上,看起来真漂亮。在这迷人的瞬息间,我想起贝拉-塔尼奥斯昨天也戴着一顶仿造这样式的便宜的帽子,而她所戴的位置是——象乔治描述的那样——在后脑勺上,而不是戴在前上方。我清楚记得她是怎么把帽子越来越推到她那蓬乱头发的后边。
  波洛彬彬有礼地说:
  “小姐,我能占用你一点儿时间吗?这不会太耽误你的事吧?”
  特里萨笑了笑说:
  “噢,没关系。不管去干什么事,我总要迟到四五十分钟。所以,这次晚到一个小时也关系不大。”
  她把他带到会客室。使我感到惊奇的是,我看到了唐纳森医生,他正从靠窗户的一把椅子上站了起来。
  “瑞克斯,你早见到过波洛先生了,是不是?”
  “我们在马克特-贝辛镇见过面,”唐纳森拘谨地说。
  “你装成要撰写我那个爱喝酒的祖父的生平,我理解你的动机。”特里萨说,“瑞克斯,我的天使,你能离开我们一会儿吗?”
  “谢谢你,特里萨,但无论如何,我想这次会见,我在场比较合适。”
  他俩相互很快地对了个眼色。特里萨目光威严,逼人;唐纳森无动于衷。她生气了,说:
  “好吧,你呆在这儿吧,该死的!”
  唐纳森医生看上去泰然自若。
  他又回到靠窗户的那张椅子上坐下,把书放在椅子扶手上。我注意到那是本关于脑下腺的书。
  特里萨坐在她特别喜欢的那个矮凳子上,不耐烦地看着波洛。
  “嗯,你们见到珀维斯先生了吗?那事怎么样了?”
  波洛很圆滑地回答:
  “有……可能性,小姐。”
  她若有所思地看着波洛。然后她非常胆怯地朝医生的方向瞥了一眼。这一瞥是警告波洛,要他不要深谈。
  波洛接着说:“我想,等我的计划更完善些,再向你报告比较好。”
  特里萨的脸上瞬间出现了一丝笑容。
  波洛又说:
  “今天我从马克特-贝辛镇来,在那里我同劳森小姐谈了话。请告诉我,小姐,四月十三日夜里,即复活节银行公假日的夜晚,在大家都去睡之后,你是否曾经跪在楼梯上了?”
  “我亲爱的赫尔克里-波洛,这是个多么离奇的问题呀!我为什么要跪在楼梯上呢?”
  “小姐,问题不是你为什么要跪在楼梯上,而是你有没有跪在楼梯上。”
  “肯定我没有。我认为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你知道,小姐,劳森小姐说你跪在楼梯上了。”
  特里萨耸了耸她那迷人的肩膀,说:“这有关系吗?”
  “大有关系。”
  她凝视着他,样子非常亲热。波洛回敬了她一眼。
  “疯了!”特里萨说。
  “对不起,你说什么?”

  “肯定是疯了!”特里萨说,“瑞克斯,你是不是也这么认为?”
  唐纳森咳嗽了一声。
  “对不起,波洛先生,请告诉我你为什么要问这问题?”
  我的朋友摊开双手,说:
  “这最简单不过了!有人把钉子钉到楼梯顶上一个有利的位置上。钉子上涂着棕色的漆,和壁角板的颜色一样。”
  “这是一种新的魔术吗?”特里萨问。
  “不,小姐,比那要简单得多。第二天晚上,也就是星期二,有人把一条线或者一条绳子,从钉子上拉到楼梯扶手的栏杆上,结果当阿伦德尔小姐走出卧室,就绊住了她的脚,她头朝下从楼梯上滚了下去。”
  特里萨突然吸了口气,说:
  “她是让鲍勃的球给绊倒的!”
  “对不起,不是鲍勃的球给绊倒的。”
  屋内暂时一片沉静。唐纳森打破了这种沉静气氛,他用平静而清晰的声音说:
  “对不起,你这样说有什么证据吗?”
  波洛平静地说:
  “有钉子为证,有阿伦德尔小姐自己写的字句为证,最后还有劳森小姐的眼睛为证!”
  特里萨接过来说:
  “她说我跪在楼梯上了,是吗?”
  波洛没有回答,只是低下了头。
  “这,这是说谎!我同这事没有关系!”
  “你是不是曾经因为完全另外一种原因跪在楼梯上过?”
  “我根本没有跪在楼梯上!”
  “再仔细想想,小姐。”
  “我根本没在楼梯那儿!我在小绿房子住的那几个晚上,从没有在睡觉后又走出卧室。”
  “可劳森小姐认出是你。”
  “很可能她看到的是贝拉-塔尼奥斯,或者是另一个女仆。”
  “可她说是你。”
  “她真是个讨厌的说谎的人!”
  “她认出来你的晨服和你戴的胸针。”
  “胸针——什么胸针?”
  “镶有你名字缩写字母的胸针。”
  “噢,我知道那个胸针了!她说谎说得多么圆滑,多么逼真啊!”
  “你还否认是你吗?”
  “假如我要说她的坏话……”
  “那你就比她还会说谎,是吗?”
  特里萨镇静地说:
  “那完全可能。但是就这件事,我说的是真话。我没有在楼梯上设圈套,也没跪在那儿祈祷,或者拾金条、银子,或者干别的事。”
  “你有她说的那枚胸针吗?”
  “可能有。你想看看吗?”
  “请拿给我看看吧,小姐。”
  特里萨站起来,走出了屋子。室内又是一阵使人尴尬的寂静。唐纳森医生眼睛盯着波洛,那副眼神就象在看一具解剖过的标本。
  特里萨回来了。
  “在这儿。”
  她几乎是把那装饰品扔给了波洛。这是个挺大、引人注目的圆形胸针,不是镀铬的,就是不锈钢材料做的,上面有TA两个字母。我不得不承认这枚胸针真够大的,够显眼的,在劳森小姐的镜子里是很容易看得清楚的。

  “现在我不再别这枚胸针了。我对它厌烦了,”特里萨说,“伦敦到处都充斥着这种胸针。每个小女仆都别着一个。”
  “可是你买它的时候,这东西相当贵吧?”
  “噢,是的。最初这种胸针很时髦。”
  “那是什么时候?”
  “我想那是在去年圣诞节的时候。是的,大约是那时候。”
  “你把它借给别人过吗?”
  “没有。”
  “你住在小绿房子的时候别着它吗?”
  “我想我别着它。是的,我别着它,我记起来了。”
  “你曾经把它放在什么地方了吗?你在小绿房子的时候,这胸针有没有离开过你?”
  “没有,没有。我记得我把它别在一件无袖罩衫上。我每天都穿着这件罩衫。”
  “晚上呢?”
  “它还在罩衫上。”
  “罩衫放在哪儿呢?”
  “嗳,罩衫他妈的就放在椅子上!”
  “你肯定没有人把胸针取走过,第二天又把它放回吗?”
  “如果你高兴的话,我会在法庭上这么说——假如你认为我说的是弥天大谎!我肯定,真的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这是有人要陷害我,而想出的妙计——但我认为这不是事实。”
  波洛皱了皱眉。然后,他站了起来,小心翼翼地把胸针别在他的外衣翻领上,他走到屋子另一端,站在放在桌上的一面镜子前。他面对镜子站好,然后慢慢后退,从远处往镜子里看,看会是怎么个结果。
  然后他哼了一声,“我真笨!当然是这样了!”
  他回过来,向特里萨鞠了一躬,把胸针递给了她。
  “你说的对,小姐。胸针没有离开过你!我愚蠢得可怜。”
  “我确实很喜欢谦虚的人,”特里萨说。她漫不经心地把胸针扣好。
  她抬头看了看波洛,说:
  “还有什么事吗?我该走了。”
  “事情以后再谈吧。”
  特里萨向门口走去。这时,波洛用平静的语调继续说:
  “有掘墓开棺的问题。这是真的……”
  特里萨站住了,她呆若木鸡。胸针从她手中掉在地上。
  “你说什么?”
  波洛一字一句地说:
  “可能要从墓里掘出埃米莉-阿伦德尔小姐的尸体。”
  特里萨站在那一动也不动,双手拧在一起。她用低沉、愤怒的声音说:
  “这就是你要干的吗?没有家庭的申请不能这么干!”
  “你错了,小姐。有内政部的命令就可以。”
  “我的上帝!”
  她转过身来,来回疾走。
  唐纳森平静地说:
  “我看你没必要这样不安,特里萨。我敢说,对于一个旁观者来说,这种想法也令人很不愉快,但是……”
  她打断了他的话:“别傻了,瑞克斯!”
  波洛问:“这种想法使你不安吗,小姐?”
  “当然使我不安喽!真不象话。可怜的老埃米莉姑姑。究竟为什么要掘出她的尸体呢?”

  “我想,”唐纳森说,“是对死因有怀疑吧?”他用试探的眼光看着波洛。他继续说,“我承认这消息使我感到惊奇。我认为阿伦德尔小姐是由于长期患病自然而死。”
  “有一次,你给我讲了兔子和肝病的故事。”特里萨说,“详细情况我现在忘掉了。但我记得你把患黄疸性肝萎缩病人的血注射到兔子身上,使这只兔子患了肝病。你又把这只病兔的血注射到另一只兔子上,再把这第二只兔子的血注射到一个人身上,那个人就得了肝病。大概意思就是这样。”
  “那是个比喻,借以说明什么是血清疗法,”唐纳森耐心地解释说。
  “遗憾的是故事中有这么多兔子!”特里萨一面说,一面哈哈大笑,“我们谁都没养兔子。”然后,她转向波洛,改变了声调。
  “波洛先生,是真的要掘墓开棺吗?”她问。
  “是真的,但是——有避免这样做的办法,小姐。”
  “那么就避免吧!”她的声音低到差不多是耳语。但声音显得很急迫,非逼人同意似的。“请你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它!”
  波洛站了起来。
  “这是你的旨意吗?”他庄重地问。
  “是我的旨意。”
  “但是,特里萨……”唐纳森打断了她的话。
  她急转过身,面对着她的未婚夫,说:
  “住嘴!她是我的姑姑,对不对?为什么要把我姑姑的尸体掘出来呢?你不知道会登报,还会有许多闲话,引起大家都不愉快吗?”她又转过身来对着波洛,说:
  “你应该阻止它!我全权委托你。你爱怎么做就怎么做,但是要阻止它。”
  波洛规规矩矩地鞠了一躬。
  “我将尽力去做。Aurevoir,mademoiselle,aurevoir,doctor(法语:再见,小姐,再见,医生——译注)。”
  “噢,走吧!”特里萨叫起来。“请把你的圣-伦纳德(原名:St.Leonards英国著名法理学家,生于一七八一年,死于一八七五年。他以修改有关遗嘱和托管财产的法律而闻名。特里萨把黑斯廷斯比做圣-伦纳德是对他的讽刺。)带走吧,我希望再也不要见到你们俩任何一个人了。”
  我们离开了屋子。波洛这次没有故意把耳朵贴在门缝上,但是他停下听了一会儿——是的,他停下听了一会儿。
  他没白停下,他听到了特里萨清楚而带蔑视的话语:
  “别象那样看着我,瑞克斯。”
  然后话音突然断了,只听见说了一声——“亲爱的。”
  接着唐纳森医生用清晰的声音回答了她,他非常清楚地说:
  “那个人诡计多端。”
  波洛突然咧开嘴笑了。他拉着我走出前门。
  “来,圣-伦纳德,”他说,“这家伙真可笑!我个人认为波洛开这么个玩笑太不合适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司汤达中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出生在罗马一个显贵门第。我三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尚年轻,立意改嫁,托一个无子女叔父照管我的学习。他高兴地、甚至是迫不及待地收留了我,因为他想利用他的监护人身份,决定把他收养的孤儿,培育成一个忠于神甫的信徒。对于狄法洛将军的历史,知道的人太多了,这里就用不着我赘述。将军死后,神甫们看到法国军队威胁着这个宗教之国,便开始放出风,说有人看到基督和圣母木头塑像睁开了眼睛。 [点击阅读]
同时代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1妹妹:我从记事的年代就常常地想,我这辈子总得抽时间把这事写出来。但是一旦动笔写,虽然我相信一定能够按当初确定的写法毫不偏离地写下去,然而回头看看写出来的东西,又踌蹰不前了。所以此刻打算给你写这个信。妹妹,你那下身穿工作裤上身穿红衬衫,衬衫下摆打成结,露出肚子,宽宽的额头也袒露无遗,而且笑容满面的照片,还有那前额头发全用发夹子夹住的彩色幻灯照片,我全看到了。 [点击阅读]
在路上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1第一次遇到狄恩是在我与妻子分手后不久。那时我刚刚生了一场大病,对此我不想再提及了。不过它的确与那次令人烦恼、充满灾难性的离婚有关,当时我似乎觉得一切情感都已经死了。自从狄恩·莫里亚蒂闯入我的世界,你便可以称我的生活是“在路上”。在这之前,我也曾不止一次地梦想着要去西部,但只是在虚无缥缈地计划着,从没有付诸行动。狄恩这家伙是个最理想的旅伴,他就是在路上出生的。 [点击阅读]
夜城5·错过的旅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夜城老是给人一种时间不够的感觉。你可以在这里买到所有东西,但就是买不到时间。由于我有许多事情要办,又有许多敌人在身后追赶,所以只好急急忙忙地穿梭在夜城的街道之间。我很惊讶地发现来来往往的人潮都跟我保持一种比平常还要遥远的距离,看来若非我母亲的身分已经流传开来,就是大家都听说了当权者公开悬赏我的项上人头。为了避免卷入无妄之灾,于是众人纷纷及早走避。 [点击阅读]
夜行观览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观览车,意指“摩天轮”。兴建期间,附近高级公寓发生惊人命案这群斜坡上的住户,都衷心期待摩天轮落成后,明天会更加闪耀……01晚上七点四十分——事情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呢?远藤真弓眼前的少女名叫彩花,这名字是她取的。少女一面高声嘶喊,一面挥手把书桌上的东西不分青红皂白全扫落到地上。不对,手机、大头贴小册之类她喜欢的东西部避开了。 [点击阅读]
小酒店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卢贡——马卡尔家族》应当是由20部小说组成。1896年此套系列小说的总体计划业已确定,我极其严格地遵守了这一计划。到了该写《小酒店》的时候,我亦如写作其他几部小说一样①完成了创作;按既定的方案,我丝毫也未停顿。这件事也赋予我力量,因为我正向确定的目标迈进。①《小酒店》是《卢贡——马卡尔家族》系列小说的第七部。前六部小说在此之前均已如期发表。 [点击阅读]
少女的港湾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这是在盛大的入学典礼结束后不久的某一天。学生们从四面八方的走廊上涌向钟声响彻的校园里。奔跑着嬉戏作乐的声音;在樱花树下的长凳上阅读某本小书的人;玩着捉迷藏游戏的快活人群;漫无目的地并肩散步的人们。新入校的一年级学生们热热闹闹地从下面的运动场走了上来。看样子是刚上完了体操课,她们全都脱掉了外衣,小脸蛋儿红通通的。高年级学生们俨然一副遴选美丽花朵的眼神,埋伏在树木的浓荫下,或是走廊的转弯处。 [点击阅读]
席特哈尔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席特哈尔塔,这个婆罗门的英俊儿子,这只年轻的雄鹰,在房子的背阴处,在河岸边小船旁的阳光下,在婆罗双树林的树荫里,在无花果树的浓荫下,与他的好朋友并且同是婆罗门之子的戈文达一起长大了。在河岸边,在沐浴中,在神圣的洗礼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太阳晒黑了他的浅嫩的肩膀。在芒果树林里,在孩子们游戏时,在母亲哼唱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在他那身为学者的父亲教诲时,在贤人们讲话时,浓荫融入了他的乌黑的眼睛。 [点击阅读]
幕后凶手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任何人在重新体验到跟往日相同的经验,或重温跟昔日同样的心情时,可不会不觉为之愕然的吗?“从前也有过这样的事……”这句话总是常常剧烈地震撼心灵。为什么呢?我眺望火车窗外平坦的艾色克斯的风光,自言自语地问向自己。从前,我曾经有过一次一模一样的旅游,但那是几年前的事呢?对我来说,人生的颠峰时代已经结束了……我正在肤浅的这样想着!想当年,我在那次大战中,只是负伤的的份儿。 [点击阅读]
归来记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在刑事专家看来,”福尔摩斯先生说,“自从莫里亚蒂教授死了以后,伦敦变成了一座十分乏味的城市。”“我不认为会有很多正派的市民同意你的看法,”我回答说。“对,对,我不应该自私,”他笑着说,一面把他的椅子从餐桌旁挪开,“当然这对社会有好处,除了可怜的专家无事可做以外,谁也没受损失。在那个家伙还活动的时候,你可以在每天的早报上看出大量可能发生的情况。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