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伊利亚特 - 《伊利亚特》书评——属于自己或属于世界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特洛伊战争,十年,无数阴魂葬生矛尖,血流成河,很难想象在当今社会,人们会在闲暇之于去听一位诗人在午后的阳光中去讲述这样一个充满残酷和悲凉的故事,但在希腊时期,荷马用他的诗歌,将这个关于光荣的故事传遍了整个希腊,阿伽门农,莫奈劳斯,阿喀琉斯,赫克托耳,埃阿斯,俄底修斯,许许多多的遥远的,神秘的,光荣的名字,随着穆斯女神的歌声流入我们的世界中,凝固成一种陌生而有熟悉的回忆。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看不到平凡,能在我们眼前停留的,只有那些强大的,充满生机和勇气的灵魂。这是一个英雄的世界,而英雄们从来不是为自己而战的,他们的命运和城邦的命运息息相关,每一次成功或失败,都意味着一个城邦的崛起或灭亡。
  嗜战的墨耐劳斯是这场战争的发起者,一切都起于他的妻子被帕里斯拐走,愤怒吞噬了他的心灵,一种复仇的光荣促使他踏上战场。表面上看来这是一场为了夺回妻子的战役,实际上荣誉声誉才是他们真正奔赴特洛伊一战的原因。他没有拒绝和帕里斯的决斗,战争过程中几次的谈判都表现出双方厌战的心理,无论用何种手段,最重要的是赢得光荣,挽回城邦的声誉,这才是希腊英雄们真正在乎的。在战场上,墨奈劳斯看见帕里斯“就像一头狮子,碰上了一具硕大的尸躯,饥肠辘辘,扑向一头带角的公鹿或野山羊的躯体,大口撕咬,虽然在它的前方,奔跑的猎狗和年轻力壮的猎人正在扑击。”荷马用这样的比喻使一个嗜战,勇猛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光荣就是为了城邦的荣誉而战,而英雄的个人命运是与城邦的命运紧密相关的,他们是神的意志的承载,而神的意志很少出现在普通人的个人命运中。
  阿喀琉斯是伊利亚特的中心人物,因为他的愤怒,阿开亚人陷入了死亡的笼罩之中,赫克托耳带着他的部队层层破敌,甚至烧毁了他们的船只,阿开亚人几次面临着撤退的境地,直到赫克托耳杀死了他的挚友帕特洛克罗斯,他才重新回到战场。从此,战争的局面完全被转变了,阿喀琉斯有如被阿瑞斯附身一般对特洛伊的战士大开杀戒,如斩草芥。他用他的光荣替自己复仇,也使希腊获得了胜利。如今看来,这种对于个人的夸大似乎变得难以理解,半神的存在对我们来说已经变得这样的陌生,战场上其他无数消逝的灵魂与这些神的孩子比来似乎轻如牛毛,战争似乎变成了了几个英雄间力量的抗争,他们的命运不属于自己,而属于整个世界,整个世界都如同立在他们的矛尖,输赢之间,命运露出了它无情的侧脸。
  而赫克托耳几乎是特洛伊全部的希望,他的英勇,缓解了特洛伊城陷落的过程,因为他的虔诚和美德,甚至众神都开始思索是否要让这个伟大的英雄活下来,最后由于赫拉和雅典娜的坚持,他最终没有能逃过黑暗的死亡,特洛伊也随着他的命运销亡。《伊利亚特》以他的死亡为终结,因为他死了,特洛伊的全部希望就已经画上了句点。
  而在这个故事里,妇女也好,普通的战士也好,都只是故事的陪衬,英雄的陪衬,除了英雄属于世界的命运,我们很难看到属于个人的自己,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是值得被众人歌颂和批判的,就如史诗本身的传唱,是一种公开的呈现,而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这是一个悲剧,为的就是让每个人在场,去体会战场上的血腥,和英雄的光荣。所以,像赛尔西特斯这样普通的士兵,只能被英雄们抽打,“豆大的泪珠顺着脸颊滴淌,金铸的王仗打出一条带血的隆起的条痕,在两胛之间”众人对他的痛苦,只有嘲笑,这样的画面让我们看到个人对于世界的绝对服从,为自己而活的生活是被神所唾弃的,只有世界,城邦才是命运的主宰。
或许您还会喜欢:
透明的遗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好像睡着了,尽管只是短暂的时间,感到“咯噔”一下小小的震动,醒了过来,西村裕一条件反射般站了起来,急忙朝车门方向走去。“咯噔”一声响过以后,不到二十秒钟将抵达Y车站。但站起身来,立即发觉窗外的景色与往常不同。只见一片广阔的河滩,电车临近铁桥,从脚下传来“轰隆、轰隆”重重的金属声。西村苦笑了一下,心想习惯这东西实在太可怕了。 [点击阅读]
通灵女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十岁的香樱里还不懂得“烦躁”这个词,所以,她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只能认为“烦死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自己也记不清楚了。虽然并非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如此,但是,每天早晨起床时、吃饭时、上学时,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每当这时候,母亲对待香樱里的惟一方法,就是说她,“什么呀,睡迷糊了吗?”香樱里自己也想:是呀,是睡迷糊了吧。 [点击阅读]
野性的呼唤
作者:杰克·伦敦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它目睹了人与人、狗与狗、强者与弱者之间冷酷无情和生死争斗,于是为了生存,它学会了只求活命、不顾道义的处世原则,变得凶悍、机智而狡诈。最后,在森林中狼群的呼唤下,巴克狼性*复萌,逃入丛林,重归荒野。在小说中,杰克·伦敦运用拟人手法,把狗眼中的世界及人类的本质刻画地淋漓尽致,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冷酷的现实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客观现实。 [点击阅读]
金粉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夜访侦探夜晚,拉乌尔看完了戏,回到自己家里。在前厅的穿衣镜前面,他站了一会儿,自我欣赏了一番:优美的身躯,宽阔的肩膀,高挺的胸脯,健壮的肌肉,配上一套高级衣料制做的西服,真是一表人材。前厅不大,陈设挺考究。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是单身汉居住的公寓套间,家具精美,起居恬适。住在这里,准是一个重视生活享受、又很富裕的人。每天晚上,拉乌尔都喜欢坐在工作间宽大的坐椅里,抽上一支香烟,闭目养神。 [点击阅读]
金色的机遇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乔治。邓达斯仁立在伦敦街头沉思。在他的周围,卖苦力的与赚大钱的像是席卷而来的潮水一样汹涌流动。此刻,乔治衣冠楚楚,裤线笔直,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们。他正忙着考虑下一步的行动。刚刚发生了一件事情!用社会下层的说法,乔治与他富有的舅舅(即利德贝特。吉林公司的艾尔弗雷德。利德贝特)“吵了一架”。准确他说,这嘲争吵”完全是利德贝特先生单方面的。那些言辞就像是愤怒的溪流从他的嘴里源源不断奔涌而来。 [点击阅读]
铁皮鼓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供词:本人系疗养与护理院的居住者①。我的护理员在观察我,他几乎每时每刻都监视着我;因为门上有个窥视孔,我的护理员的眼睛是那种棕色的,它不可能看透蓝眼睛的我——①本书主人公,自述者奥斯卡-马策拉特,因被指控为一件人命案的嫌疑犯而被“强制送入”疗养与护理院(疯人院的委婉称谓)进行观察。本书的脚注皆为译注。因此,我的护理员根本不可能是我的敌人。我已经喜欢上他了。 [点击阅读]
银湖宝藏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六月天,中午时分,“小鲨鱼”号——最大的客货两用轮船中的一艘,正以它那强有力的桨轮拍打着江上的潮水。它清早就离开了小石城,现在即将抵达路易士堡。从外表看,这艘轮船同在德国河流中常见到的轮船很不相同。下部结构,仿佛是一艘大而低矮的艇。由于北美江河上有许多浅滩,这种结构可以避免一些事故。小艇上面,仿佛是一幢三层的楼房。甲板底下,安装着锅炉和汽轮机,堆放着煤和货物。 [点击阅读]
阴谋与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第一场乐师家里的一房间。米勒正从圈椅里站起来,把大提琴靠在一旁。米勒太太坐在桌旁喝咖啡,还穿着睡衣。米勒(很快地踱来踱去)事情就这么定了。情况正变得严重起来。我的女儿和男爵少爷已成为众人的话柄。我的家已遭人笑骂。宰相会得到风声的——一句话,我不准那位贵公子再进咱家的门。 [点击阅读]
隔墙有眼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1六点钟过了。一小时前去专务董事办公室的会计科科长还没有回来。专务董事兼营业部主任有单独的办公室,和会计科分开。天空分外清澄。从窗外射进来的光线已很薄弱,暮色苍茫。室内灯光幽暗。十来个科员没精打采,桌上虽然摊开着贴本,却无所事事。五点钟下班时间一过,其他科只剩下两三个人影,唯有这会计科像座孤岛似地亮着灯,人人满脸倦容。 [点击阅读]
雪地上的女尸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1“非常抱歉……”赫尔克里-波洛先生答道。他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打断得不鲁莽,很委婉且富有技巧性,确切他说是说服,而不是制造矛盾与不和的打断。“请不要马上拒绝,波洛先生。这件事事关重大,对你的合作我们将感激不尽。”“你大热情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