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伊利亚特 - 《伊利亚特》书评——属于自己或属于世界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特洛伊战争,十年,无数阴魂葬生矛尖,血流成河,很难想象在当今社会,人们会在闲暇之于去听一位诗人在午后的阳光中去讲述这样一个充满残酷和悲凉的故事,但在希腊时期,荷马用他的诗歌,将这个关于光荣的故事传遍了整个希腊,阿伽门农,莫奈劳斯,阿喀琉斯,赫克托耳,埃阿斯,俄底修斯,许许多多的遥远的,神秘的,光荣的名字,随着穆斯女神的歌声流入我们的世界中,凝固成一种陌生而有熟悉的回忆。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看不到平凡,能在我们眼前停留的,只有那些强大的,充满生机和勇气的灵魂。这是一个英雄的世界,而英雄们从来不是为自己而战的,他们的命运和城邦的命运息息相关,每一次成功或失败,都意味着一个城邦的崛起或灭亡。
  嗜战的墨耐劳斯是这场战争的发起者,一切都起于他的妻子被帕里斯拐走,愤怒吞噬了他的心灵,一种复仇的光荣促使他踏上战场。表面上看来这是一场为了夺回妻子的战役,实际上荣誉声誉才是他们真正奔赴特洛伊一战的原因。他没有拒绝和帕里斯的决斗,战争过程中几次的谈判都表现出双方厌战的心理,无论用何种手段,最重要的是赢得光荣,挽回城邦的声誉,这才是希腊英雄们真正在乎的。在战场上,墨奈劳斯看见帕里斯“就像一头狮子,碰上了一具硕大的尸躯,饥肠辘辘,扑向一头带角的公鹿或野山羊的躯体,大口撕咬,虽然在它的前方,奔跑的猎狗和年轻力壮的猎人正在扑击。”荷马用这样的比喻使一个嗜战,勇猛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光荣就是为了城邦的荣誉而战,而英雄的个人命运是与城邦的命运紧密相关的,他们是神的意志的承载,而神的意志很少出现在普通人的个人命运中。
  阿喀琉斯是伊利亚特的中心人物,因为他的愤怒,阿开亚人陷入了死亡的笼罩之中,赫克托耳带着他的部队层层破敌,甚至烧毁了他们的船只,阿开亚人几次面临着撤退的境地,直到赫克托耳杀死了他的挚友帕特洛克罗斯,他才重新回到战场。从此,战争的局面完全被转变了,阿喀琉斯有如被阿瑞斯附身一般对特洛伊的战士大开杀戒,如斩草芥。他用他的光荣替自己复仇,也使希腊获得了胜利。如今看来,这种对于个人的夸大似乎变得难以理解,半神的存在对我们来说已经变得这样的陌生,战场上其他无数消逝的灵魂与这些神的孩子比来似乎轻如牛毛,战争似乎变成了了几个英雄间力量的抗争,他们的命运不属于自己,而属于整个世界,整个世界都如同立在他们的矛尖,输赢之间,命运露出了它无情的侧脸。
  而赫克托耳几乎是特洛伊全部的希望,他的英勇,缓解了特洛伊城陷落的过程,因为他的虔诚和美德,甚至众神都开始思索是否要让这个伟大的英雄活下来,最后由于赫拉和雅典娜的坚持,他最终没有能逃过黑暗的死亡,特洛伊也随着他的命运销亡。《伊利亚特》以他的死亡为终结,因为他死了,特洛伊的全部希望就已经画上了句点。
  而在这个故事里,妇女也好,普通的战士也好,都只是故事的陪衬,英雄的陪衬,除了英雄属于世界的命运,我们很难看到属于个人的自己,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是值得被众人歌颂和批判的,就如史诗本身的传唱,是一种公开的呈现,而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这是一个悲剧,为的就是让每个人在场,去体会战场上的血腥,和英雄的光荣。所以,像赛尔西特斯这样普通的士兵,只能被英雄们抽打,“豆大的泪珠顺着脸颊滴淌,金铸的王仗打出一条带血的隆起的条痕,在两胛之间”众人对他的痛苦,只有嘲笑,这样的画面让我们看到个人对于世界的绝对服从,为自己而活的生活是被神所唾弃的,只有世界,城邦才是命运的主宰。
或许您还会喜欢:
罗亭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那是个静谧的夏天早晨。太阳已经高悬在明净的天空,可是田野里还闪烁着露珠。苏醒不久的山谷散发出阵阵清新的幽香。那片依然弥漫着潮气,尚未喧闹起来的树林里,只有赶早的小鸟在欢快地歌唱。缓缓倾斜的山坡上,自上到下长满了刚扬花的黑麦。山顶上,远远可以望见一座小小的村落。一位身穿白色薄纱连衣裙,头戴圆形草帽,手拿阳伞的少妇,正沿着狭窄的乡间小道向那座村庄走去。一名小厮远远跟在她后面。 [点击阅读]
采果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吴笛译1如果你吩咐,我就把我的果实采满一筐又一筐,送到你的庭院,尽管有的已经掉落,有的还未成熟。因为这个季节身背丰盈果实的重负,浓荫下不时传来牧童哀怨的笛声。如果你吩咐,我就去河上扬帆启程。三月风躁动不安,把倦怠的波浪搅得满腹怨言。果园已结出全部果实,在这令人疲乏的黄昏时分,从你岸边的屋里传来你在夕阳中的呼唤。 [点击阅读]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死者引导我们我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醒来,寻求着一种热切的“期待”的感觉,摸索着噩梦残破的意识。一如咽下一口要以烧着你五脏六腑的威士忌,这种“期待”的感觉热辣辣的。我心中忐忑,摸索着,企望它能切实重返体内。然而这种摸索却永远都是徒劳枉然。手指已没了气力,我只好将它们并拢起来。分明觉出自己全身的骨肉都已分离。迎着光亮,我的意识畏葸不前,这种感觉也正转化成一种钝痛。 [点击阅读]
三幕悲剧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萨特思韦特先生坐在鸦巢屋的露台上,看着屋主查尔斯-卡特赖特爵士从海边爬上小路。鸦巢屋是一座漂亮的现代平房,木质结构不到一半,没有三角墙,没有三流建筑师爱不释手的多佘累赘的设计。这是一幢简洁而坚固的白色建筑物。它看起来比实际的体积小得多.真是不可貌相。这房子的名声要归功于它的位置-居高临下,俯瞰整个鲁茅斯海港。 [点击阅读]
丧钟为谁而鸣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海明为、海明微、海明威,其实是一个人,美国著名小说家,英文名Hemingway,中文通常翻译为海明威,也有作品翻译为海鸣威,仅有少数地方翻译为海明为或海明微。由于均为音译,根据相关规定,外国人名可以选用同音字,因此,以上翻译都不能算错。海明威生于l899年,逝世于1961年,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小说家。 [点击阅读]
个人的体验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鸟俯视着野鹿般昂然而优雅地摆在陈列架上的精美的非洲地图,很有克制地发出轻微的叹息。书店店员们从制服外衣里探出来的脖颈和手腕,星星点点凸起了鸡皮疙瘩。对于鸟的叹息,她们没有给予特别注意。暮色已深,初夏的暑热,犹如一个死去的巨人的体温,从覆盖地表的大气里全然脱落。人们都在幽暗的潜意识里摸摸索索地追寻白天残存在皮肤上的温暖记忆,最终只能无奈地吐出含混暧昧的叹息。 [点击阅读]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我被传讯了。周四上午十点整。我总是经常被传讯:周二上午十点整,周六上午十点整,周三或者周一。几年就像一周似的,我感到惊讶的是,夏末一过,冬天又即将来临了。在去有轨电车的路上,结着白色浆果的灌木丛又从篱笆上垂挂下来了。像下面被缝上的珠光纽扣,也许一直长到地里,或者就像小馒头。对转动鸟嘴的白色鸟头来说,这些浆果太小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到白色鸟头。想得人直犯晕。 [点击阅读]
低地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站台上,火车喷着蒸气,亲人们追着它跑过来。每一步,他们都高高扬起胳膊,挥舞。一个年轻的男人站在车窗后。窗玻璃的下沿到他的腋下。他在胸前持着一束白色碎花,神情呆滞。一个年轻女人把一个脸色苍白的孩子从火车站拽出去。女人是个驼背。火车开进战争。我啪的一声关掉电视。父亲躺在房间正中的棺材里。房间四壁挂满照片,看不到墙。一张照片中,父亲扶着一把椅子,他只有椅子的一半高。他穿着长袍,弯腿站着,腿上满是肉褶子。 [点击阅读]
侏罗纪公园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在最初的不规则零散曲线中,几乎看不到基本数学结构的提示。||迈克尔·克莱顿几乎是乐园迈克。鲍曼一面开着那辆越野车穿过位于哥斯大黎加西海岸的卡沃布兰科生态保护区,一面兴高采烈地吹着口哨。这足七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眼前路上的景色壮丽:路的一边是悬崖峭壁,从这儿可俯瞰热带丛林以及碧波万顷的太平洋。据旅游指南介绍,卡沃布兰科是一块朱经破坏的荒原,几乎是一个乐园。 [点击阅读]
侯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一R侯爵夫人可不是才智横溢的,尽管文学作品里,凡是上年级的妇女无不被写成谈吐妙趣横生。她对样样事都无知透顶,涉足上流社会对她也于事无补。据说饱经世故的妇女所特有的吐属有致、洞察入微和分寸得当,她也一概没有。恰好相反,她冒冒失失,唐突莽撞,直肠直肚,有时甚至厚皮涎脸。对于一个享乐时代的侯爵夫人,我能有的种种设想,她都统统给破坏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