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隐身人 - 第三章 一千零一个瓶子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这个怪客是在二月九日冰雪开始解冻时,出现在伊宾村的。第二天他的行李通过融雪四溅的道路运进了村。陌生人的行李很显眼,两个大皮箱,这是一般旅行的人常用的。除此之外,还有一箱书——这些书籍又大又厚,其中有几本上面的字看都看不清。还有十几只篓子、匣子和箱子,装着许多用草捆扎起来的东西,霍尔好奇地把草扯了一把,露出的东西好像是玻璃瓶。霍尔正打算帮着把行李搬进去,陌生人裹着外套,戴着帽子、手套和围巾,显然已经等得不耐烦了,急急忙忙地朝费伦萨德的车子迎了上去。他出来的时候,没在意费伦萨德的狗,它正在一旁得意地嗅着霍尔先生的裤腿。
  “快把箱子搬进来,”陌生人说,“我等得够了。”他下了台阶。朝车子后面走去,想伸手去拿那较小的篓子。
  可是费伦萨德的狗一瞧见他,就鬃毛倒竖狂吠起来;当他急忙跨下台阶时,狗突然地直蹿起来,朝他的手直扑过去。
  “快把鞭子给我!”霍尔一面大喊,一面向后跳开。对于狗他素来有几分惧怕。
  “趴下!”费伦萨德大喝一声,接着就抓起了他的鞭子。
  他们瞧见狗的牙齿没有咬住陌生人的手,陌生人迅即伸脚用力一踢,只见狗侧身一跳,正好咬住了陌生人的小腿,“嘶”一声,裤子被撕破了。这时费伦萨德的鞭梢已经抽到他的爱犬身上。狗吠叫着,惊惶地躲到车轮下面去了。这一切发生在一刹那间,大家都惊叫了起来。那陌生人朝他那撕破的手套和小腿迅速看了一眼,似乎还想弯腰去摸摸自己的腿,可是他却转身奔上台阶,跑回旅店去了。他们听见他快速穿过走廊,踏上没有铺地毯的楼梯,走进自己的卧室。
  “你,你这畜生!”费伦萨德举着鞭子爬下车,那条狗趴在车轮后面注视着他。
  “你还不给我出来!”费伦萨德喝道。
  霍尔始终呆呆地站在那里。“他被狗咬了,”他想,“我应该去看看他才对。”于是他跟随陌生人,匆匆跑上楼上。他在走廊里碰见霍尔太太。
  “车夫的狗咬了他一口。”他告诉她。
  他一直奔到楼上。客人的门半掩着,出于强烈的同情心,他顾不得敲门,径直推门向屋里走去。

  室内窗帘低垂,光线十分阴暗。他一眼瞥见一样非常古怪的东西,好像是一只没有手的胳膊朝他眼前挥舞过来,此外还有一张白脸,上面有三个模糊不清的圆圈,活像一朵浅色的三色紫罗兰。突然他感到当胸重重挨了一拳,一个踉跄,身子倒退几步,“砰”的一声,房门在他眼前锁上了。一切发生得如此突然,令他实在来不及看清楚。他只觉得有样东西在他眼前一晃,接着是胸前被重重一击,然后就被柜在门外。他站在黑暗的楼梯口,十分纳闷,猜不透刚才看见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几分钟以后,霍尔又回到旅店门口的人群中。费伦萨德把事情的经过,又从头至尾重新叙述了一遍;霍尔太太埋怨狗不该乱咬她的客人;路对面的杂货铺老板赫克斯特逢人便爱打听;还有铁匠森德·华杰斯也跑来发表议论;此外还有许多女人和孩子,七嘴八舌抢着发表自己的高论:
  “要是我,它就咬不着,我敢保证。”
  “根本就不该养这种狗!”
  霍尔先生在台阶上呆呆地瞧着大伙,听他们在高谈阔论,想想刚才在楼上看到的怪事,实在叫人难以相信。加上他是个笨嘴拙舌的人,一下子也很难表达清楚自己的印象。
  霍尔太太问他的时候,他说:“他说他不用帮忙,我们还是把他的行李搬进去吧。”
  “他应该把伤口烧灼一下,”赫克斯特先生说,“为了预防伤口发炎,应该这样做。”
  “要是我的话,我就打死它。”人群中的一位太太说。
  突然那只狗又狂吠起来。
  “来吧,”一个怒气冲冲的声音传来,陌生人站在门口,他的帽檐低垂,领子向上翻起,“你们搬得愈快,我愈高兴。”事后一个细心的旁观者说,他的裤子和手套都换过了。
  “您给咬伤了吗?先生。”费伦萨德抱歉地说,“真对不起,这条狗”
  “没什么,”陌生人回答,“皮也没破,快搬东西吧。”
  据霍尔先生说,后来他又自己轻声咒骂起来。
  按照他的指示,第一只篓子被直接搬到客厅。陌生人迫不及待地跑过去把它解开,根本不怜惜霍尔太太的地毯,把稻草撒得满地皆是。接着他从里面取出许多瓶子来——装着粉末的小圆瓶子、装有各种有色或无色液体的细长瓶子、贴着“有毒”标志的蓝色细长瓶子、体圆颈长的瓶子、绿色大玻璃瓶、白色大玻璃瓶、带玻璃塞和软木塞的瓶子、大口径瓶子、带木盖的瓶子,以及酒瓶子、色拉油瓶子成排成排地放在碗橱上、炉架上、窗子下面的桌子上、书架上以及地板四周——到处都是。布兰勃赫斯特的药房里的药瓶也没有它们的一半多。真是洋洋大观。他一篓又一篓地取出了许多瓶子,等到第六只篓子全都掏空以后。乱草堆得就跟桌子差不多高了。篓子里除了瓶子以外,剩下的就是一些试管,以及一架包扎得很小心的天平。

  篓子全打开后,陌生人就坐到窗前开始工作。他对地板上的乱草堆、熄灭的炉火,以及放在外面的书箱和已扛上楼的大箱子等其他行李,全都置之不顾了。
  当霍尔太太把晚饭端进来时,他正全神贯注地把瓶里的液体滴进试管,根本没注意到她。一直到她把一大堆草搬走,看看地板上还是乱七八糟的样子,于是把托盘放到桌子上时,手脚稍稍重了些,这时他才侧转头来看了看,接着马上又转了回去。可是她已经注意到,这时他没戴眼镜,眼镜就在他身旁的桌子上,她觉得他的眼窝深邃得出奇。他似乎立刻注意到她正在注视着自己,连忙又重新戴上眼镜,然后转身来面对着她。她正要抱怨地上的乱草,不料他却抢先开了口。
  “我希望你不要不敲门就进来。”他用一种看来已经习惯了的暴躁口气说。
  “我敲了,可是好像”
  “也许你是敲了。可是我正在进行研究——你不清楚这些研究是这么紧急又这么重要——这时候哪怕是轻微的干扰,房门的声响我都必须提醒你——”
  “先生,假如你愿意的话,你完全可以锁上门,随时都可以。”
  “这倒是个好主意。”陌生人说。
  “那些稻草,先生,恕我冒昧”
  “别说了,要是那些草给你添了麻烦,记在我的帐上好了。”他对她咕的样子使女店主不由得惊慌起来。可是她毕竟是个果断的女人。
  “那么我想知道,先生,你打算”
  “一先令。记一先令的帐该够了吧?”
  “好吧,”霍尔太太开始往桌上铺桌布,“如果你愿意,先生,当然”他转过身去坐下,背朝着她。

  整整一个下午,他都锁着门工作,正如霍尔太太说的那样,大部分时间,房里寂静无声,只听得见偶尔有几次瓶子碰撞的响声。可是有一次好像桌子被猛击一下,“哗啦”一声,玻璃被砸碎在地板上,接着房里响起一阵来回走动的脚步声。她怕出什么事,就贴近门口偷听,并不打算敲门进去。
  “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只听得实验家在狂叫,“我实在不愿再这样搞下去了!三十万,四十万!天文数字,骗人!得耗费我一生的精力!镇静!千万镇静!傻瓜!傻瓜!”
  酒吧间的砖地上传来一阵钉鞋声,霍尔太太不得不暂时离开房门,放弃听其余的独白。当她再转身回来时,屋里又安静了,偶尔传出几声椅子的吱嘎声和玻璃瓶的碰撞声,一切都恢复了平静,陌生人又开始工作了。
  当她端茶进去的时候,一眼看见墙角的一面凹面镜下边,堆着一堆碎玻璃,还有一摊没擦拭干净的金黄色痕迹。她立即示意客人注意这些。
  “把这也记在帐上,”客人怒不可遏地说,“看在上帝的份上,请别老缠着我!如果损坏了什么,全记在帐上好了。”说完,他又在练习簿的一张表格上勾划起来。
  傍晚时分,伊宾村的小啤酒店里聚了不少人。
  “我来告诉你们一件事,”费伦萨德神秘兮兮地说
  “什么事?”泰迪·汉弗莱问。
  “你说起过的那个家伙,就是被我的狗咬了的那个,嗨——他是个黑人,至少他的腿是黑的。我是从他那破裂的手套和裤腿缝里看出来的。原以为露出的是肉红色皮肤,可是——不对,是黑颜色,老实告诉你吧,就像我头上的帽子这样黑。”
  “我的天哪!”汉弗莱叫了起来,“那就奇怪了,为什么他的鼻子是粉红色的,像胭脂一样?”
  “这倒也是,”费伦萨德说,“我知道。我这样认为:那个人的皮肤是多色的,泰迪,黑一块,白一块——互相混杂。他怕被人瞧见难为情。他肯定是个混血儿,杂种,可是肤色不是混和在一起,所以看起来东一块西一块,全身不一样,以前我也听说过这种事,而且谁都见过,马不都是这样的吗?”
或许您还会喜欢:
精灵宝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创新之书一九五一年末,在《魔戒》与《精灵宝钻》已经完稿多时,而大西洋两岸仍迟迟不肯按托尔金的要求将两书同时出版:心焦的托尔金於是写了一封长达万言的信给美国出版商,阐明他创作这整个神话世界的缘起与故事始末:我从早年就对自己所爱之乡土没有属於自己的故事感到悲伤。 [点击阅读]
精神分析引论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序那些想获得精神分析知识的人们所面临的困难很多,尤其是缺乏一本适用的教科书可用以开始他们的研究。这些人从前可在三类课本中进行选择,但由初学者看来,每一类都各有它的缺点。他们可通过弗洛伊德、布里尔、费伦齐和我自己所刊行的大量论文,寻找他们的前进道路,这些论文不是依照任何连贯性的计划来安排的,而且大部分是写给那些对这门学问已有所知的人阅读的。 [点击阅读]
紧急传染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1991年6月12日,这是暮春的一个近似完美的日子。天已破晓,阳光触摸着北美大陆的东海岸。美国大部、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在期待着阳光明媚的蓝天、只是气象雷达显示雷暴云团即将来临,估计会从平原伸向田纳西河谷。已经有预报,从白令海峡移动过来的阵雨云可能覆盖阿拉斯加的西沃德半岛。这个6月12日几乎在各个方面都与以往的6月12日没什么两样,只有一个奇怪的迹象除外。 [点击阅读]
红与黑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维里埃算得弗朗什-孔泰最漂亮的小城之一。一幢幢房子,白墙,红瓦,尖顶,展布在一座小山的斜坡上。茁壮的栗树密密匝匝,画出了小山最细微的凹凸。城墙下数百步外,有杜河流过。这城墙早年为西班牙人所建,如今已残破不堪。维里埃北面有高山荫护,那是汝拉山脉的一支。十月乍寒,破碎的威拉峰顶便已盖满了雪,从山上下来的一股激流,穿过小城注入杜河,使大量的木锯转动起来。 [点击阅读]
红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贵志慢慢拉开她背后的拉链,让她的胸部更裸露,在洋装袖于被脱掉时,她还缩着肩协助配台。但,胸罩被拿掉的瞬间,她又不由自主交抱双臂了。虽明知终会被贵志为所欲为,冬子却不希望现在马上被碰触,至少,她要再多保留一些时候。三个月前的六月初,木之内冬子开始发觉在生理期前后有些微异的迹象。身高一百五十五公分、体重四十公斤的她身材瘦弱,对身体本就不太有自信,即使这样,最近几年却也从来没有过什么病痛。 [点击阅读]
纯真年代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作者:蒲隆美国文学批评家菲利普·拉赫夫把美国文学中典雅和粗犷这两种不同的流派形象地称为“苍白脸和红皮肤”。这两种流派不仅写作风格相异,而且题材也不同:“苍白脸”多写上流社会,“红皮肤”则多写下层民众。当然两派作家的家庭出身和社会经历也大相径庭。 [点击阅读]
纸牌屋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欢笑不长久,欲望不长久,生命本身,也总会走到尽头。这真是至理名言。所以,人生在世,最要紧的就是及时行乐,活在当下,把手中的东西紧紧抓住。为什么要虚度一生去换取入土之后碑头的空文呢?“永存我心”,什么样的蠢蛋才会希望自己的坟头铭刻这样一句空话?这不过是无病呻吟的多愁和伤感,毫无意义。我们还是面对现实吧,人生就是一场零和博弈,输赢高下都在政坛见分晓。 [点击阅读]
纽约老大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1991年6月13日,好莱坞。凌晨,加利福尼亚美联社分部一派兵荒马乱。五分钟之前,路透社抢先向全球公布了齐亚托联通公司的最新消息。这一次,英国人灵敏的鼻子终于甚至比美国人更早嗅到了大西洋的腥味。齐亚托联通公司正在制做本世纪耗资最大的色情片,主要外景地选择在沙漠中,也就是拍摄《宾虚传》和《阿拉伯的劳伦斯》用过的场景,其中一处搭设了1000余人在上面翻滚的大台子。 [点击阅读]
绞刑架下的报告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一代英雄,惨遭杀害,但他们是一座座高大雄伟的雕像,矗立在大地上,鲜花环绕,阳光沐浴,人们把最崇敬的感情献上。一伙魑魅魍魉,蝇营狗苟,虽生犹死,都是些朽木雕成的木偶,人们投之以冷眼、蔑视与嘲笑。捷克民族英雄伏契克在他举世闻名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部不朽的作品里,深刻地揭示了人的伟大与渺歇—雕像与木偶的根本区别。 [点击阅读]
绿里奇迹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这件事发生在1932年,当时的州立监狱还在冷山。当然了,还有电椅。狱中囚犯常拿电椅开玩笑,对令人恐惧却又摆脱不掉的东西,大家总喜欢如此地取笑一番。他们管它叫“电伙计”,或者叫“大榨汁机”。大伙谈论电费单,谈论那年秋天监狱长穆尔斯不得不自己做感恩节晚餐,因为他妻子梅琳达病得没法做饭了。不过,对于那些真得要坐到电椅上的人,这些玩笑很快就不合时宜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