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 to Read
属于您的小说阅读网站
一双绣花鞋 - 小说《一双绣花鞋》txt——第二十六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白蕾在“捷尔任斯基学校”呆了几个月,伤势大有好转,伊凡诺夫上校派他的助手尤金中尉陪她到莫斯科等地游览。
  白蕾跟随尤金还未走进莫斯科红场,她就被圣巴斯大教堂所吸引,这个教堂的几个堂顶高低不一,主塔是圆椎形,有50多米高,处于塔群的中侧部。围着主塔的其它塔顶呈“荸荠”状,各个堂顶色*彩不同。不同的色*带回旋而上,在灿烂的阳光下,色*泽夺目动人,一眼望去,使人好像置身于幻想的童话世界之中。
  与圣巴斯大教堂邻近的救世主塔,是一座壮观的大钟塔,这是克里姆林宫边缘最高的大塔。
  尤金自豪地指着那座塔说:“这座巍峨的高塔,长期以来是莫斯科的一个象证,建于1491年,由意大利米兰的一位建筑师苏那利督工建造在十七八世纪时,在塔上安装的大钟,那分针长有三米多,而钟本身的重量有25吨,1917年十月革命中,这大钟曾被炮火毁坏。现在这座钟每天的报时是由电声传播。由主塔通往克里姆林宫的通道,不是一般人可以进出的。在沙俄时代,也只准特定的官员、将军、外国使节等进出。当他们通过时,不能骑马,也不能有什么帽饰戴在头上,即使足沙皇,在他进入时也要脱帽。克里姆林宫内的各类教堂,更是多姿多采,普遍都是金圆顶、银圆顶,在阳光下闪耀生辉。如大天使堂、圣母堂、登基堂、伊凡大钟和钟楼……在钟楼旁,立着座塔,重200吨,曾埋在地下近百年之久……”
  在列宁墓的一侧是红场重要人物区,白蕾见那里埋葬着斯维尔德洛夫、伏龙芝、捷尔任斯基、加里宁、斯大林、日丹诺夫、布琼尼、苏斯洛夫等。
  晚上,两个人宿在莫斯科饭店,尤金高兴地来到白蕾的房间,向她兴致勃勃地讲起克格勃的光荣历史和战绩。直到这时,白蕾才发现这个英俊的俄罗斯小伙子是一个非常健谈的人;“1956年匈牙利事件爆发,匈才利人要求改正以前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所犯的错误,提出了扩大人民民主,改善人民生活,以及调整同苏联之间的不平等的国家关系等要求,20万学生和工人举行了示威游行。示威者在广场宣读了16条要求,裴多菲俱乐部的作家雷什·彼得发表演说,煽动学生到电台上广播。示威者就从国会人厦走到广播大厦,要求播出16条要求,但被拒绝了。
  于是‘要求zheng府辞职’的口号喊响了。克格勃负责人安德罗波大当时是苏联驻匈牙利大使,他按照赫鲁晓夫的旨意,安排了纳吉上台。纳吉演讲后,广场上突然出现了枪声,成为暴动的讯号。第二天,纳吉通过安德罗波夫要求赫鲁晓夫派兵协助镇压叛乱。在这一天混乱的战斗中,斯大林的铜像被肢解,被汽油焚烧。苏联的部队和坦克开进了布达佩斯,向群众投掷催泪弹并开枪,还动用了大炮。以后卡达尔上台,立即宣布接受学生提出的16条要求的一部分,于是群众成群结队地围在国会大厦前高唱国歌。但这时有苏联士兵向群众开枪,一场同苏联人的搏斗开始了。匈牙利人抢夺**。26日,苏军开始镇压,裴多菲俱乐部及亲西方分子也乘机**手,屠杀**人,匈牙利军队中的一些官兵也参与了叛乱,占领了公共建筑物和生产中心。红衣主教明曾蒂等被释放出狱,公开叫嚷放弃社会主义,恢复私有制度,苏联军队很难控制局面。“

  尤金中尉喝光了一杯柠檬茶,接着说:“29日,赫鲁晓夫下令苏联军队撤出匈牙利,后来看到局势危急,匈牙利有脱离华沙条约集团的危险,于是又增派军队开往匈牙利。苏联坦克部队把布达佩斯城团团围住,形成兵临城下的局面。亲西方的纳吉zheng府派出一个四人代表团与苏军代表谈判。克格勃将纳吉派来的四名代表突然逮捕。第二天一早,上千辆苏联坦克攻进城,巷战持续了两天,两万多名匈牙利人丧命,15万匈牙利人被迫离开祖国,成千上万参加暴动的青年工人,被装上火车,运到苏联的劳动营充当苦力。”
  “纳吉呢?”白蕾问。
  “纳吉仓惶跑进南斯拉夫大使馆要求政治避难,安德罗波夫曾保证纳吉安全,不予追究。纳吉离开南斯拉夫大使馆,于22日坐汽车回家,但在半路上被克格勃截住,不久便被克格勃处决。”
  白蕾称赞道:“克格勃真有两下子。”
  尤金神秘地说:“赫鲁晓夫才真有两下子呢!他干掉了前克格勃头子贝利亚。斯大林逝世后,党内展开一场权力之争,赫鲁晓夫与朱可夫、华西里列夫斯基等元帅,秘密从乌拉尔调了两个近卫师到莫斯科。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部长会议主席马林科夫突然宣布:”我们现在讨论贝利亚的问题。‘日利亚听了,大吃一惊。马林科夫按了一下秘密电纽,朱可夫元帅等走了进来,马林科夫对朱可夫命令道:“我作为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要求你们把贝利亚先生关进监狱,以待调查对他进行控诉。’朱可夫拔出手|枪对贝利亚道:”举起手来!‘贝利亚去抓公文皮包皮,被赫鲁晓夫抓住手臂。不久,官方宣布:1953年6月27日,贝利亚受政治局谴责后被捕,12月经军事法庭秘密审判,被控是祖国的叛徒和帝国主义间谍,同其他格鲁吉亚黑帮一起被枪决。但是还有一种说法,贝利亚是在克里姆林宫的密室开政治局会议时,被躲在后面的科涅夫元帅开枪暗杀的。贝利亚是政治局成员中唯一准许带枪进入密室的人,他将枪放在公文包皮中,马林科夫偷偷将公文包皮拿走。密室里只准政治局委员和被指定的重要人物进入。但是贝利亚有两百名精锐的格鲁吉亚人组成的卫队。6月27日的政治局会议上,贝利亚的亲信纳多拉雅上校指挥的卫队守卫在门外,科涅夫元帅用一只二二①口径的手|枪,向贝利亚开了五枪,然后向在门外守卫的纳多拉雅上校解释说,他们放了炮仗,表示庆祝。贝利亚喝醉了酒,有点不舒服,正在闹酒呢。但他们要将尸体避过纳多拉雅的卫队偷运出去就成问题了。尸体留在密室里,过了两天,开始发臭了,以后装进一个篓子里,假装是秘密文件,才运出来的。“

  白蕾听着这些传奇般的故事,感到津津有味,于是说道:“你再给我说几段,真有意思。”
  尤金得意地翘着腿,摇晃着,又说道:“美国的u-2型飞机在中国大陆晃荡了几圈,可是1960年,当一架美国u—2型飞机在苏联上空进行间谍活动时却被击落,这成为美国人感到十分头疼和吃惊的事情。美国的u—2型飞机在苏联上空曾飞行了四年,拍摄了很多苏联导弹基地的照片。1960年5月1日,由美国中央情报局法兰西斯·格雷·鲍华驾驶的u—2型飞机,在苏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工业中心上空被击落,鲍华被活捉。这架间谍飞机的残骸,包皮括摄影机、录音机、雷达和无线电,都出奇地完整无缺,在莫斯科公开示众,鲍华也被公审,关进了克格勃的卢比扬卡监狱。美国人又吃惊又着急,他们急于想知道u—2型间谍飞机是怎样被击落的,因而不惜用苏联特务‘千面人’阿里尔上校向苏联换回驾驶员鲍华。经过一个美国律师和柏林一个律师的努力,终于在东西柏林间通道格利尼凯尔桥,交换了这两个特务。当时苏军向这架u—2型飞机发了14枚导弹,而飞机是因为爆炸产生的震荡波造成崩裂的;14枚射向鲍华的导弹,有一枚竞将一架追赶鲍华的苏联米格飞机击落,那个苏联空军中尉驾驶员被炸得粉身碎骨。美国人当时吓坏了,认为苏联有了洲际导弹。实际上这是克格勃的杰作,一个叫穆罕默德·嘉兹尼·汗的克格勃飞行员悄悄潜入土耳其美国空军基地,在那架u一2型间谍飞机上弄坏了高度仪。也就是说鲍华虽然把高度仪的指针指到6万千尺,而只是1万尺,苏联的导弹自然能够打到了。赫鲁晓夫抓住u—2型飞机事件,振振有词地谴责美国的高空间谍活动,夸日有洲际导弹以恐吓美国,美国人绝不会想到打下u一2型飞机的不是什么远长程火箭,而是克里姆林宫的秘密武器克格勃的杰作……”

  白蕾在几天后又随尤金游览了列宁格勒。列宁格勒是苏联仅次于莫斯科的第二大城市,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这是一座颇具独特风格的城市,全城有大小河流6o多条,像蛛网一样把城市分成100座岛屿。各种特色*的桥有4o0座。走上宫廷桥,彼特罗巴甫堡垒的金色*尖顶和列宁格勒广场的景致呈现在眼前,从桥上还可.以望见华西里夫斯基岛的尖端。
  尤金和白蕾悠闲地来到河边,夕阳在天边映染了大片彩云,河边人群熙攘,孩子们在追逐嘻戏。尤金指着一排美丽的建筑物说:“那就是冬宫,是十月革命胜利的标志。它原是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时是克伦斯基临时zheng府的所在地。从外表看,冬宫并不壮观,但里面却是一片金碧辉煌。高大的大理石柱,幽雅的长廊,华丽的吊灯,精美的壁画,千姿百态的雕像,幽静的屋顶花园,形成富丽堂皇的宫殿气派。如今冬宫正变成一座大博物馆,陈列着几千幅著名的欧洲油画。斯莫尔尼宫是一所普通的楼房,十月革命爆发时,它成为起义军指挥部。革命胜利后,它是列宁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白蕾抬起头,眼睛里闪出迷茫的神色*,发问道:“你们现在还信仰列宁吗?”
  “我也说不清……”尤金忧郁地说。
  白蕾拂了一下头发,平静地说:“对于我们来说,共产主义就像洪水猛兽,**人的所做所为,不可思议,但是我也崇敬像列宁这样的人,他为了穷人,为了一种信仰,忠贞不渝,献出了全部智慧和生命……”
  尤金望着金色*的暮雹包皮围着的冬宫,眼前浮现了那个伟大的人,他正挥动着有力的胳膊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成千上万的起义者,手持**,呐喊着,似潮水般涌进了冬宫……浩瀚的大海里,一艘飘着红旗的阿芙乐尔巡洋舰乘风破浪驶来……
  红旗呼啦啦飘着……
  尤金眼睛一亮,哺哺地说:“我的父亲是老布尔什维克,曾参加过攻打冬宫的战斗,他崇拜和爱戴列宁,听过列宁的演讲,我小时候总倚偎在他腿下听他讲列宁的故事……”
  白蕾噘起小嘴:“哼,可是你们的赫鲁晓夫同志,反复无常。我不信仰共产主义,但是我觉得人也应当有一种精神……”
  “嘘,小声点……”尤金紧张地望了望四周,拉着白蕾疾步离开了河边。
  晚霞消逝了,褪去了金色*,夜,要来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经典小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1409 人气:2
摘要:目录页■蒋廷松《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6年第6期通俗文学-超短小说一天,我陪乡长到县城找西郭局长办事。到西郭局长家时,他儿子小西郭也在,这小西郭是前不久被西郭局长安排到咱芳塘乡工作的。西郭局长见我们上门,递烟、敬茶、让坐,挺热情。小西郭呢,望着我们便是傻乎乎地笑。我们与西郭局长谈话时,小西郭便小心翼翼地往乡长的脸上“呼呼”地吹气。我想,他大约是在替乡长吹灰尘吧。 [点击阅读]
中国在梁庄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作者多年深入农村,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下那些惊人的故事:王家少年强姦了八十二岁的老太、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墓地里、即使火化了,也要把骨灰在棺材里撒成人形……通过这些真实的“个人史”,展现了中国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的现实危机。《中国在梁庄》再现了一个真实的乡村。 [点击阅读]
五个苹果折腾地球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4
摘要:这是一棵普通的苹果树。狗年的一天,使它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一棵普通的苹果树。它的果实把地球折腾得喘不过气来。现在是春天的午夜。一个飞碟在夜色的掩护下接近地球,飞碟上的外星人是路过地球,想休息一会儿。“下边是一座苹果园,着陆比较合适。”担任观察的宇宙人对机长说。“同意在苹果园着陆。”机长发令。飞碟缓慢地在那闷果树旁着陆。飞碟舱门打开了,几个宇宙人走出飞碟,在果园里活动筋骨,呼吸空气。 [点击阅读]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我从一些人的世界路过,一些人从我的世界路过。陆陆续续写了许多睡前故事,都是深夜完成的。它们像寄存在站台的行李,有的是自己的,有的是朋友的,不需要领取,于是融化成路途的足迹。但我觉得它们很漂亮。一旦融化,便和无限的蓝天白云不分彼此,如同书签,值得夹在时间的罅隙里,偶尔回头看看就好。其实这本书中,一部分连短篇都算不上,充其量是随笔,甚至是涂鸦。 [点击阅读]
厚黑学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最初的厚黑学并不像后来流传的各种版本,也没有所谓的厚黑经和厚黑传习录,而是一篇文言文体的文章,其中不少句式都是套用的儒家经典的句式,由此也可看出李宗吾在接受新文化的同时,传统文化的基因没有完全消除贻尽。这篇文言文体在李宗吾所有文章为唯一一篇,以后的各种厚黑学著作以及1949年之后坊间各种粗制滥造的厚黑学,均以此为蓝本,兹抄录如下:“吾自读书识字以来,见古之享大名膺厚实者,心窃异之。 [点击阅读]
黄雀记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简介为了保持遗照的“新鲜”,祖父年年都要拍遗照。某天,少年保润替祖父取遗照,从相馆拿错了照片,他看到了一张愤怒的少女的脸。他不知道是谁,却记住了这样一张脸。有个年年拍遗照、活腻透了的老头儿,是谁家有个嫌贫贱的儿媳都不愿意看到的。祖父的魂丢了,据说是最后一次拍照时化作青烟飞走了。丢魂而疯癫的祖父没事儿就去挖别家的树根,要找藏有祖先遗骨的手电筒。 [点击阅读]
南方有嘉木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此书为第5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是茶人三部曲之第一。这是中国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绿茶之都的杭州,主角是忘忧茶庄的三代传人杭九斋、杭天醉以及杭天醉所生的三子二女,他们以各种身份和不同方式参与了华茶的兴衷起落的全过程。其间,民族,家庭及其个人命运,错综复杂,跌宕起伏,茶庄兴衷又和百年来华茶的兴衷紧密相联,小说因此勾画出一部近、现代史上的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 [点击阅读]
鬼车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4
摘要:这已经是苗我白近几天第4次在深夜3点钟被楼下的汽车报警器的鸣叫声吵醒了。他怒不可遏。从30岁起,苗我白的夜间睡眠改为一次性的:醒了当夜就再也睡不着,不管几点醒。这个毛病已经困扰苗我白6年。为了能睡一个完整的觉,苗我白每天下午从5点起就停止饮水,以防夜间膀胱骚扰大脑。和苗我白睡在一张床上的,是他的妻子鲍蕊。鲍蕊不是苗我白的原配妻子。苗我白的第一任妻子是崔文然,那是苗我白的至爱。 [点击阅读]
国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画家李明溪看球赛的时候突然大笑起来,怎么也止不住。朱怀镜说他是不是疯了。平时李明溪在朱怀镜眼里跟疯子也没什么两样。当时朱怀镜并没有想到李明溪这狂放的笑声会无意间改变他的命运。那是国家女子篮球队来荆都市举行的一次表演赛,并不怎么隆重,门票却难得到手。李明溪也不是球迷,总是成天躲在美术学院那间小小画室里涂涂抹抹。所谓画室也就是他自己的蜗居。那天他突然想起很久没有见到朱怀镜了,就挂了电话去。 [点击阅读]
骚动之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鹰在头顶威严郑重地巡视了两圈,忽然一紧翅尖,以极其轻盈优雅的样子滑上峰顶,飘过黝森森的山林梢头,沉没到湖泊似的深邃清澈的天空中了。谷地上,那只天真灵秀的小布鸽,还在扑楞着翅膀,发出惊惧凄婉的呼救。“真他妈倒霉!”一丛枝叶张扬的山桃树后,跳起一个三十五六岁的男子,不胜遗憾的目光朝着鹰去的方向望了几望,侧转身子,向旁边的一方草地,做了一个无可奈何的手势。草地极小,处在乱石棘棵之中。 [点击阅读]